APP下载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解读《诗经·国风》中的桑意象*

2012-08-15梁高燕

关键词:国风先民桑树

梁高燕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解读《诗经·国风》中的桑意象*

梁高燕

(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西太原030024)

在现有的《诗经·国风》“桑意象”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利用文化生态理论来剖析“桑意象”所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指导,试图揭示《诗经·国风》中“桑意象”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演变的历史动态过程,认为桑意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轨迹是:桑树-桑女/女子-爱情/母亲-家园。从文化生态理论中关于人、环境和文化的互动交织关系角度,进一步探讨了桑意象演变的文化生态原因,主要包括自然环境、桑树崇拜、土地崇拜、生殖崇拜,另外“桑”与周代人口政策、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文化生态;《诗经·国风》;桑意象;桑树崇拜;土地崇拜;生殖崇拜

“桑意象”在《诗经》乃至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目前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广受关注的研究热点之一。笔者以“桑意象”为主题词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得到7条结果,时间跨度从2001年到2011年。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文学角度、原型理论角度、民俗学等角度对“桑意象”进行历时或共时分析。陈庆纪主要对采桑女故事情节和圣贤“生于空桑”两种文学主题模式作出深层次的阐释,揭示出桑意象丰厚的文化内涵[1]。洪玲则从桑象征生命、生存与桑隐喻死亡、失去两大方面来说明桑在文学中是生命的象征这一主题,并且阐述了其社会意义与原因[2]。任红敏的《采桑主题与采桑女形象的演变》一文主要从文学意象的发展与流变角度出发讨论了我国先秦文学、汉乐府民歌、魏晋时代直至唐、宋诗歌中的“桑”及“桑女”意象,是对中国文学中“桑意象”的全景式的历时性描绘和评述[3]。邱奎从民俗文化学角度分析了“桑”在《卫风》部分诗篇中是文学意象,在另一部分诗篇中只是一种物象,这种不同源于卫国文化的二元性[4]。汪萍、许攀利则重点探讨了文学作品中“桑”所呈现的丰富意蕴[5-6]。李超着重运用原型批评理论对《诗经》中桑意象及其演变进行了历时、动态的分析,揭示桑意象的文化内涵动态演变过程以及其对后世文学的影响[7]。

总之,学术界目前还没有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角度分析“桑意象”的研究,笔者愿在此做出初步探讨。利用文化生态学理论剖析《诗经·国风》中“桑意象”具有的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具体来讲,其意义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从理论高度上可以让当代人把握《诗经》乃至其他中国文学典籍中的文化意象,并且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诗经时代桑意象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线索;②进一步认识文学的形式和内容、文学作品中的意象和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且认识到任何文学意象都是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的,从而提高我们文学鉴赏的品位,开阔文学评论的视野;③本研究对中国文化典籍的翻译和对外汉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具体而言,本研究不仅对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象的理解和翻译策略的选择大有帮助;而且对教师的对外汉语教学尤其诗歌教学乃至对中国文化传播方面有很大启示。

1 文化生态学的研究目的和程序

文化生态学是“一门将生态学的方法运用于文化学研究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的资源、环境、状态及规律的科学。[8]”“文化生态”一词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提出,并形成文化生态学。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的新兴研究领域[9]。斯图尔德指出,文化生态学的研究目的在于“了解文化‘变迁’的过程和原因。他强调在文化变迁中,生态因素尽管不是唯一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决定因素。[10]”传统的文化生态学认为“文化生态学就是要研究环境对文化的影响,认为特殊类型的生态决定了作为文化载体的人的特征。”当代文化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之一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即认为“每一群落都有其自己独立的和与其他群落不相容的信仰和价值体系。[10]”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文化生态问题的研究,主要存在两个研究视角,即文化人类学的视角(主要研究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和文化哲学(主要研究文化具体形态之间的关系)的视角。文化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生态研究,其主要目标和任务就是揭示出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联,研究文化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把文化作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来探讨人的文化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关系。本文就是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出发,围绕人、环境和文化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展开讨论,寻根溯源地探讨中国“桑意象”形成、发展变化的历史脉络及其文化生态根源[10]。

2 从文化生态学角度解读《诗经·国风》中的“桑意象”

据笔者统计,《诗经·国风》中出现的植物共有79种[11],如果对《诗经》中所有植物意象都预以研究虽然很有意义,但必将是一项浩大工程,也是本文无法承载的,因此笔者仅从《诗经·国风》中选取一例——“桑意象”作为绚丽多姿的中国古代文化生态研究的“标本”,来具体分析“桑意象”折射的丰富中国文化意蕴和文化传统,并探析其文化生态根源。

据笔者统计,“桑意象”主要出现在《诗经·国风》中的《庸阝风·桑中》、《卫风·氓》、《郑风·将仲之》、《郑风·山有扶苏》、《卫风·氓》、《魏风·汾沮枷》、《魏风·十亩之间》、《唐风·鸨羽》、《秦风·车邻》、《秦风·黄鸟》、《曹风·鸠》、《豳风·七月》、《幽风·东山》等13个诗篇中,出现频率高达26次,是《诗经·国风》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植物意象。笔者以《诗经·国风》中“桑意象”为分析对象,以文化生态学为理论指导,试图揭示“桑意象”的文化内涵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揭示“桑意象”变化的原因等。

2.1 自然环境

森林是人类的原始家园,“桑”与远古时代先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密不可分。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的远古时代,先民们主要依靠在森林中捕猎动物、采集植物种子和果实的方式获取食物来生存。随着人类走出森林,活动范围扩大,逐渐进入农耕时代,于是人类有意识地种植和培养森林中的各种植物。桑树、桑林在远古时代先民的物质世界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采桑、植桑缫丝是中国重要的农业活动,男耕女织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桑树是远古时代先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而且他们很早就知道要“桑”尽其用。从《诗经·国风》[12]描述中可知,远古时代桑树分布广泛,可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长,有的栽在房屋、庭院旁,如“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有的生长在山上,如“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有的长在坡地,如“阪有桑”;有的生长在河水边,如“彼汾一方,言采其桑”;有的生长在田野,如“娟娟者蝴,悉在桑野”。远古时代的先民早已发现桑树全身是宝,有众多用途,如桑木可制作各种器具,或当作燃料;桑叶可用来养蚕纺丝,比如《卫风·氓》中“氓之嗤嗤,抱布贸丝”的诗句即指用布换丝;桑果可食,《卫风·氓》篇“无食桑甚”。“桑”自然就成为《诗经》中“出镜”率最高的植物了[13]。

2.2 桑树崇拜

从《诗经·国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远古先民们对祖先、天、地、山川草木等无不充满着敬畏和崇拜之情。因为“中国原始宗教崇奉‘万物有灵’,崇拜祖先神灵、皇天后土、日月雷雨、山川草木……”[14]4-5。正如瑟洛特在《象征辞典》中所说:“从最普遍的意义来说,树的象征意义在于表示宇宙的生命,其连绵、生长、繁衍,以及生养和更新的过程。它代表无穷无尽的生命,因此相当于永生的象征。[15]222”在远古先民们看来,桑树是一种生殖力量的象征,具有孕育繁殖的功能。桑树等植物可以满足人们许多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且其树冠高大、挺拔,枝叶茂密,远古先民们对桑树等植物的敬畏和崇拜之情油然而生,进而对植物所生长的土地及其神力也产生了崇拜。《山海经》、《淮南子·天文训》等古籍载有“日出扶桑”的神话,《吕氏春秋·孝行览》中“尹生空桑”的故事也是关于桑树崇拜的例证。“空桑”在传说之中是商朝名相尹和圣人孔丘的出生之地。

2.3 生殖崇拜

在远古社会,由于人类对自身的繁衍生息没有科学的认识,自然便产生了生殖崇拜。远古先民们最根本的崇拜就是对生命的崇拜、生殖的崇拜。这种崇拜往往借助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动植物表现出来。尤其在周代,鼓励社会人口的增加不仅是每个家庭、家族的大事,更是一件国家的大事,因此在特殊国情的驱使下,生殖崇拜更为甚行。桑树和其他一些植物,如“匏”(开黄花的南瓜)、“椒”(花椒树木)一样,由于均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强的繁殖力而成为周人崇拜的对象。桑树因其桑果累累,象征女子生育力旺盛,家族人丁兴旺;另外采集诗和各种植物在《诗经》里处处可见,如《国风》中就有“采蘩”、“采苓”、“采葛”等等。“在《诗经》中,……这些具有实用性的绿色植物,都是古代妇女经常采摘的对象。但由于绿色是春天和青春的象征,因而每当女子们在采摘这些绿色植物的时候,便会情不自禁地引起她们对恋人或丈夫的思念。[16]”因此,汉语语言文化生态中“桑意象”总和女子、女性以及爱情、婚恋等联系在一起,汉语中常见词汇“女桑”便是例证。如《卫风·氓》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等诗句是以桑喻人,其具体的文化意蕴是:以桑叶的繁茂来比喻女子美好的青春年华,用桑叶枯萎来比喻女子的人老珠黄。由于桑树树身粗壮,树冠广大,枝繁叶茂,远古先民们常以桑林象征爱情的“伊甸园”,认为是男女幽会的场所。因此,桑意象经常与女性及其爱情婚姻联系在一起[17-18]。如《将仲子》中“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描写热恋中少女对心仪男子“仲子”既痴情又担忧的心情,她劝说心上人幽会时不要如此鲁莽地翻墙折桑前来。《郑风·山有扶苏》中有“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的诗句,其主要描写男女会面时女子的打情骂俏,称自己心仪的男子为“狂”、“狡童”等,幽会的背景是在山间水边——山有扶苏(桑),湖边有荷花,即河边桑林旁。《汾沮枷》中“彼汾一方,言采其桑。彼其之子,美如英。美如英,殊异乎公行”是描写一位姑娘借口在汾河岸边采桑,其实只是想多看一眼自己心仪的小伙子,且赞美这个小伙子的英俊超过了王公贵族,其中洋溢着女子羞涩、愉悦之情。

《诗经·国风》中出现的其他植物意象,也是远古先民们生殖崇拜文化、宗教或神话的自然流露,如椒、黍、匏、麦、苹、柳、彤管等等,由于其繁殖力超强或果实累累而成为先民生殖崇拜的对象;甘棠、梅、桃等由于其外形犹如女性之婀娜娇艳,其形状酷似女性之子宫而成为先民生殖崇拜的对象。相比之下,英语语言文化中只有个别植物,如桑树因枝繁叶茂而在西方也代表繁衍后代、生生不息之义;柳树由于在低洼有水地方成活,且其生命繁殖力很强,其枝条柔韧如女性,所以柳树和女性、水联系在一起[19]。

2.4 土地崇拜

土地崇拜与远古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状况紧密相连。远古时代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的知识有限,因此先民们对变幻莫测的自然和广袤的宇宙充满着好奇和敬畏,进而产生了原始崇拜。当时人们的生活主要靠采集和种植为主,采集业和种植业先后都与远古时代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土地可使万物生长、复苏,因此那时的先民们便产生了对土地的崇拜。樊淑敏不仅指出了土地崇拜的认识论基础和根源,而且也探讨了土地崇拜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她认为:“土地崇拜的逻辑起点是‘以地为母’的原始思维,核心思想则是浓厚的生命底蕴与生殖的崇拜意识,不仅体现为各代不同的土地神崇拜和仪礼习俗,而且外化为回归地母子宫的土葬方式和习俗。”[20]“‘土生万物’观念是土地崇拜文化得以生成和孕育的根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中国本土既有宗教意识又有世俗关怀的土地崇拜及其仪礼习俗。而这样的土地崇拜和信仰也典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性特征、整体和谐特征、依存自然观、循环生命观、重生意识等民族精神和生态美学思想,对回归生态道德,重建生态文明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20]”

2.5 “桑”与周代人口、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西周时期“土地辽阔、人口稀疏……人口多寡直接与国家强弱有重要关系,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统治者非常关心人口问题。[12]”那时的青年男女婚嫁之事亦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周礼》规定“仲春之月,令会男女之无夫家者”[13]。可见,周代还规定在特定季节允许男女青年有自由选择其恋爱、婚配对象的权利。这种风俗在《庸阝风·桑中》、《郑风·溱洧》和《陈风·东门之木分》中均有描述,且描写的幽会地点常以桑林为背景。因此后来汉语中“桑”总与爱情、婚恋联系在一起,诗歌中经常以“桑中”比喻幽会、私奔;以“桑中之约”、“桑间月下”指男女幽会[13,21]。《诗经·国风》中许多诗篇或以桑林为空间背景,或直接写到了采桑。桑代表女性,桑林代表男女幽会之地。如《桑中》云“爱采唐矣,沫之乡矣。云谁之思,美孟姜矣,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诗中写的是男女在桑中幽会的情景。而《十亩之间》中“十亩之间兮,桑者闲闲兮,行与子还兮。十亩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与子逝兮”则描写桑林之会中一对青年男女的幽会情景。

桑林、桑园与爱情有关,而爱情又与婚姻、家庭有关,因此桑由桑女、爱情的象征延伸出家庭的象征。桑树和其他植物的培育、种植使先民们在一定的地方逐渐固定生活下来,桑树为先民提供丰富的物质生产资料,桑林逐渐成为家园的象征,“五亩之宅,树之以桑”等诗句中以桑树为地名的多次出现便是很好的例证。《诗经·小雅》载:“维桑与梓,必恭敬止”,意谓家乡的桑树与梓树乃父母所栽,对它要表示尊敬。后人常以“桑梓”指代故乡。从《诗经》“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诗句的描述可知,因为桑树和梓树一样常栽培在庭院、房屋旁,因此汉语中常用“桑梓”指代故乡、乡里。正因如此,“桑”才具有了家乡、家园的含义,使得远在他乡和保家卫国的士兵睹“桑”思人,思念家乡的父母和妻儿。又如《东山》中“ 者 , 在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描写的是服役多年的男子终于回到家乡,即将见到家人的所见所闻,只见虫子卷曲着身体栖息于桑树上,只见家园荒废的凄凉景象,流露出对服役打仗、终年战乱的不满和愤恨。《鸨羽》中“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 ,不能 稻粱。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的诗句是作者以鸨鸟(大雁由于体形较大,且一般不喜欢群居)群集在树上的摇摆不定,比喻无休止的王室徭役使人不得休息,表达了人们渴望家人团聚、共享天伦的稳定生活[13]。

3 结 论

总之,《诗经·国风》“桑意象”的文化内涵不断丰富、演变的动态历史轨迹是:桑树-桑女/女子-爱情/母亲-家园。《诗经·国风》中“桑意象”的内涵及其演变和原始宗教崇拜密不可分,是集桑树崇拜、生殖崇拜、土地崇拜为一体的原始宗教崇拜的典型体现,是周代人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1]陈庆纪.论中国古代文学的桑意象[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2001(2):53-57.

[2]洪玲.生命的诠释——文学中“桑”的意象浅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2):105-109.

[3]任红敏.采桑主题与采桑女形象的演变[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1):97-100,105.

[4]邱奎.《诗·卫风》桑意象及其文化内涵探析[J].黑龙江史志,2008(20):18,9.

[5]汪萍.中国古代文学中桑意象的象征意蕴[J].安顺学院学报,2008(4):6-8.

[6]许攀利.论《诗经》中的桑意象[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38-39.

[7]李超.《诗经》中桑意象的原型分析[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1(7):36-37.

[8]戢斗勇.文化生态学论纲[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1-7.

[9]孙卫卫.文化生态:文化哲学研究的新视野——兼论当代中国文化生态及其培育[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4(1):59-61.

[10]徐建.国内外文化生态理论研究综述[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5):6-10.

[11]梁高燕.《诗经·国风》中的植物译及其中国文化意象的传达[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97-100.

[12]汪榕培,潘智丹.英译《诗经·国风》[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13]刘怀荣.“采桑”主题的文化渊源与历史演变[J].文史哲,1995(2):52-55.

[14]夏传才.诗经讲座[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15][美]威尔弗雷德·L·古尔灵.文学批评方法手册[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8.

[16]张启成,王伟. 论《邶》、《庸阝》、《卫》三风[J]. 贵州文史丛刊,2003(1):11-16.

[17]胡显章.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多样性与文化自觉[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40-144.

[18]迟文浚,宋绪连,鲁洪生.诗经百科辞典[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8.

[19]齐慎.《诗经》植物与周人礼俗研究[D].苏州大学,2006.

[20]樊淑敏.审美视阈中的土地崇拜文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0.

[21]王培臣.《诗经》与先周部族文化[D].曲阜师范大学,2009.

On the Cultural Image of“Mulberry”in Regional Songs from the Book of Poetry from the Cultural Ecology Perspective

L IANG Gaoyan
(Dep t.of Foreign Languages,Taiy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Taiyuan 030024,China)

On the basis of literature research on “mulberry”image in Regional Songs from the Book of Poetry,the author believed that to study on “mulberry”imag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 i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ly and practically.The paper exp lores the cultural annotations of“mulberry”image with the theoretical guidance of cultural ecology,aiming to exp lore the historical and dynamic process of how “mulberry”image has changed and developed.It concludes that,see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cology,the “mulberry”cultural image is pregnant in meaning.It may refer to a tree,a girl or lady who picks mulberry leaves,or a girl or lady,love or a lover,marriage,family or home tow n.And the author undertakes to study the reasons for the changes of the cultural images of “mulberry”in Regional Songs from the Book of Poetry.The author proposes that the following reason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hanges of the “mulberry”image,i.e.mulberry worship,earth and then fertility worship,and finally it is related to the population policy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in Zhou Dynasty.

Cultural Ecology;Regional Songs from the Book of Poetry; the Cultural Image of“Mulberry”;“Mulberry”Worship;Earth Worship;Fertility Worship

I206.2

A

10.3969/j.issn.1673-1646.2012.01.016

1673-1646(2012)01-0077-05

2011-10-18

2011年山西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传统文化在英的濡化研究(2011235)

梁高燕(1974-),女,讲师,硕士,从事专业:翻译和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国风先民桑树
焕活青花瓷国风之美
《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时尚关键词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寻找“国风少年”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赛加城址先民的生产经营方式
奇妙的博物馆
将先民们的宝贵财富留给后代子孙——记浙东千年古镇崇仁镇消防安全工作
奶奶家的桑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