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夜间灭火救援

2012-08-15

水上消防 2012年5期
关键词:消防队员消防队救人

□ 李 强

港口消防队是一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的队伍,执勤备战不分昼夜。夜间出警在整个灭火救援中占了很大比例,从实际情况来看,夜间火灾扑救难度要大于白天火灾扑救,而且夜间火灾的成灾率一般比白天高,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往往也比白天严重。

在夜间火灾的扑救中如何发挥队伍正常执勤备战能力,在最短时间内控制火势、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一个不能忽视的课题。

一、夜间火灾的特点及扑救难点

(一)港口码头大多是昼夜不间断地作业。由于夜间人们思维活跃程度降低,大脑处于困钝状态,不能及时发现火灾,致使消防队赶到火灾现场时火势一般都处于发展阶段或猛烈阶段,失去了扑灭火灾的最佳时机, 给灭火救援行动造成很大的困难。

(二)夜间火灾发生后,大部分人员神智模糊、思维混乱,难以进行自救。部分被烟火所困的职工群众,不等消防队员救援便作出难以置信的举动,如纵身跳楼、跳船等,或有不舍火场中的贵重设备、财物,盲目冲进火场进行抢运的,给消防救援行动增加了难度。

(三)战斗展开受限多。夜间发生火灾后,消防队员突然从熟睡中惊醒,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到正常的战备状态。此外,夜间火场周围环境能见度低、现场人员手忙脚乱,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火情侦察、抢占水源、火场破拆、战斗展开、排烟救人等工作的开展,减弱了消防队的灭火战斗力。

(四)现场救援危险大。消防队员夜间出警,思维活跃程度与白天相比明显降低,自身防护意识下降,个人防护装备佩戴未必到位,加之火场能见度低,消防官兵视线受阻,难以观察到周围存在的安全隐患,甚至还会威胁到消防队员的生命安全。

(五)停靠在码头作业的船舶,在夜间发生火灾,很难在短时间内控制。船舶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流动场所,内部空间狭小,设备集中、环境复杂,一旦在夜间发生火灾,给确定起火点、制定灭火行动方案以及进行有效的施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甚至可能因船舶爆炸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二、夜间火灾扑救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隐患大。

1.夜间出警行车安全隐患多。夜间接到火警后,驾驶员从熟睡中惊醒,身体处于疲劳状态,安全意识降低,加之出警行车不受速度、交通规则限制,车速较快,容易出现交通事故;在完成了灭火救援任务后,部分消防车驾驶员思想松弛,身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也因此增加了安全隐患。

2.个人安全防护不到位。消防队是处置突发事件的应急队伍,即使在夜间出警也要力求快速到场,出警迅速有时会导致部分队员的个人防护装备种类和数量配备不足,安全绳、方位灯等夜间出警必备装备佩带参差不齐,个人防护程度不足,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3.火场安全意识不足。夜间本身是需要休息的时间,部分队员到达火灾现场后,急于完成灭火任务好尽早回队休息,从而盲目进入火场,不注意观察火场周围安全情况,不能按照正常的战斗要求进行灭火。

(二)灭火展开乱。

1.现场战斗展开混乱无章。由于夜间照明不足、视线受阻,部分火灾现场大火熊熊、浓烟滚滚,消防队员身体和心理存在着巨大的压力。加之思维活跃程度下降,受现场紧张形势感染,救人、灭火心切,平日训练及演练的技战术一时难以实施,到场战斗展开显得混乱无章,甚至出现自乱阵脚的情况。

2.火场照明力度不足。夜间火灾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能见度低,直接影响整个灭火救援行动的开展。消防队到场后见到火光冲天,就失去了展开照明设施的意识,一旦火势减弱,火场照明不能得到满足,不利于火情侦察、战斗展开、救人、疏散物资和供水等开展。

3.通讯联络不畅,现场指挥紊乱。夜间火场较为混乱,周围人员声音嘈杂,部分消防队员手忙脚乱,通讯保障能力不强。消防无线通信贯穿于灭火救援行动的全过程,是保证指挥员战术意图贯彻落实的根本途径,一旦失去无线通讯联系,极易造成各自为战,导致现场指挥紊乱,影响灭火救援行动。

三、消防队员如何应对夜间灭火救援行动

(一)理论教育从实战出发。

1.加强灭火救援安全知识教育。灭火救援行动中大部分事故是由于参战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所致,因此,增强参战人员自身的安全意识尤为重要。针对夜间火灾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知识教育,例如教育队员养成良好的乘车习惯,严格遵守乘坐规定,严禁将头、手伸出窗外,更不准在车厢外乘坐,上车后认真检查车门是否关好等。

2.加强灭火救援战术教育。针对夜间灭火救援行动的特点,组织队员学习夜间火灾扑救的战术技巧,进一步提升自身的战斗能力。一线指挥员要强化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研究,不断提高灭火救援组织指挥能力,以适应夜间火灾扑救的需要。火场指挥员和战斗员要深入学习了解夜间火场危险征兆,通过对火焰颜色、钢结构、混凝土墙体的物体状态观察分析其所处状态,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减少人员伤亡。

(二)练兵与实战相结合。

1.提升夜间火场安全性训练。安全是灭火救援行动必须注意的一个问题,消防中队可以模拟火场往往会对消防队员和被困群众造成极大威胁的安全隐患开展安全训练,如:孔洞、电线、液化气钢瓶等障碍物在夜间较为突出,必须在夜间训练时突出安全措施。

2.提升夜间火场适应性训练。结合夜间火灾的特点,消防队可以针对人员思维不活跃、火场照明不足、视线受阻等夜间训练必须解决的适应性问题展开训练,如利用建筑物的地下室、断电后的船舶机舱等黑暗狭窄空间进行适应性训练,提升消防队员在夜间恶劣环境条件下展开战斗行动的能力。

3.提升夜间火场救援性训练。夜间环境复杂,白天所训练的内容无法完全在火场应用,这就要求消防队要在夜间开展救援性训练。救援性训练主要是提升破拆、照明、疏散三个方面的能力。贯彻“救人第一”的原则,只要能够提升救人能力的方法都可以应用到训练中去。

(三)加强现场实战组织指挥。

1.加强第一出动力量。夜间接警后,作为第一出动的中队首先要了解火场基本信息,加以客观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迅速作出是否请求增援的判断。作为第一出动的指挥员切勿高估自己的实力,等到火势无法控制的时候才被迫请求增援,错过了最佳的灭火时机。

2.保证火场照明良好。火场照明是夜间灭火救援取胜的关键,发生火灾后正常情况下会切断电源,室内基本上一片漆黑。消防队到场后必须立刻做好照明工作,不能因为火场的火光暂时照亮周围而忽略了照明展开。各参战人员要切实落实好自己的防护装备,安全绳、方位灯必须配备到位。

3.保持火场通讯畅通。火场通讯不畅,灭火指挥难以进行。夜间火场周围环境复杂,群众惊慌失措,周围一片混乱,声音嘈杂。无线电台通讯是火场通讯的基本保证,必要时可以利用扩音喇叭等工具进行通讯联络,或者将警报、汽车鸣笛作为联络信号,以防通讯联络不畅而影响灭火作战。

4.确保火场展开顺利。接警出动的途中,指挥员应该向各车、班指挥员和各号员简单说明任务分工。到场后立即进行火情侦查,发现意外情况立即改变原制定的分工情况,如若没有意外发生,按照原分工实施。战斗展开顺利不仅有利于火灾的扑救,也能对安抚群众起到一定作用。

5.确保火场救援成功。第一出动到场后,立即组织搜寻被困人员。中队要设立宣传员和安全员,宣传员负责利用扩音喇叭呼叫着火单位被困人员,安全员时刻观察火场周围情况变化。夜间大部分群众已经入睡,搜寻人员要不放过每个细节,防止群众在熟睡中被浓烟窒息。搜寻结束后要在房间明显位置做上记号,以防出现重复搜寻,耽误救援时间,同时要设置救生照明线、安全绳等装备,并及时通知发生火灾的单位组织人员协助救人。

猜你喜欢

消防队员消防队救人
村级义务消防队值得一试
淬炼铁血丹心 践行使命担当——天津港集团公司企业专职消防队各项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救人命的灭鼠药
高考结束后,我终于不再当“消防队员”
诸葛瑾救人
消防队 该救猫狗吗
《我不是药神》:神不存在,能救人的,只有人
消防员救火
海豚为什么会救人
微型消防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