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蛙泳教学中采用定位练习手段的实验研究

2012-08-15李越超

科技视界 2012年15期
关键词:蛙泳练习者手段

李越超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蛙泳教学中采用定位练习手段对教学效果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大连海事大学2010级126名男生分成两个教学班,进行教学实验,其中实验组63人,对照组63人。

有针对性地查阅“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蛙泳技术特点和游泳教学法”等方面的文献,作为研究的理论依据;通过教学实验的方法收集有关数据,运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15.5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背景

目前,普通院校游泳课占用的课时数偏少,选课人数相对较多。同时,还存在学生的游泳技术水平普遍偏低,一些学生甚至没有真正接触过游泳运动。而作为常规教学主要内容之一的蛙泳,其技术相对比较复杂,以上的诸多因素常常导致实际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如何能更快的让学生掌握蛙泳技术,成为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国内对蛙泳教学法进行了一些研究,例如:张玉昌在2006年的研究报告《短时间内学会蛙泳的实验教学》、李剑发表的《“两点式”蛙泳教学的实验研究》和张志胜的研究成果《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方法的探讨》等研究。笔者查阅有关文献资料了解到:在普通院校游泳课蛙泳教学中,尚未见到有关“定位练习手段”方面的研究。“定位练习手段”作为符合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制和游泳运动特殊形式,既符合现代教学论的理论,又符合蛙泳技术教学的内在规律,有助于学生较快掌握动作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近乎“爆炸”,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习更多的实践技能,体育课的教学时数或多或少的受到影响。另一方面,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手段、方法的探索变得异常的重要。依据普通高校游泳课的特点,研究者设计了“定位练习手段辅助教学”,其目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寻求更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的行为方式。

本研究旨在借鉴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周期的教学实验,分析“定位练习手段”在蛙泳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为普通院校的蛙泳教学提供实践参考。

2.2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本实验根据动作技能形成规律和大连海事大学的教学计划,安排了九周的教学实验。采用分组实验形式,经过实验前测得知:两组实验对象在游泳能力和技术水平上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除实验因子外,其它均严格控制在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组在教学过程中的模仿练习阶段施加定位练习手段,对照组在教学过程中的模仿练习仍采用传统的练习方法。为避免其它因素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影响,教学实验由同一教师在同一泳池使用相同学时数教学,课程安排相同。授课统一标准评定成绩。实验组的技术要求如下:第一,腿部动作定位是指练习者俯卧于池边,髋关节位于池沿上,双腿伸向池内,在大腿两侧分别站一同伴;练习者做蛙泳腿部动作,要求收腿时大腿不能触及池壁,分腿时双膝不能触及同伴身体,避免收腿过多和收腿时两膝外分。第二,臂部动作定位是指练习者俯卧于池边,胸骨下端位于池沿,上体探向池内做蛙泳划臂及呼吸动作,抓水、抱水后手掌及小臂对准池壁,划水结束收手时肘关节不能触及池壁,避免两臂划水过大过后。第三,腿臂配合动作定位要求练习者漂浮水中,一同伴站于小腿一侧,用手轻拉练习者脚,当练习者进行划水动作收手时轻推其脚,示意练习者收腿,帮助控制腿臂动作时间,避免“划水时收腿,伸臂时蹬腿”的错误。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教学效果对照分析

学习结束,按统一标准考试,考试内容分达标(连续游50m或25m)和技评两部分。下面针对最终教学效果的主要区别及产生的原因加以分析。

(1)实验组与对照组达标成绩对比

实验后,实验组达标人数为36人,约占实验组人数的57.1%,游程达到50m的人数为17人,约占实验组人数的27.0%;对照组达标人数为30人,约占对照组人数的47.6%,游程达到50m的人数为12人,约占对照组人数的19.0%。测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

通过实验前后统计可知,实验前实验组达标人数为20人,实验后实验组达标人数为51人,共有31人通过学习达到考核标准;对照组实验前达标人数为21人,实验后达标人数为39人,有18人通过练习达到了考核标准,两组实验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t=3.87,p<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达标差值情况的变异系数,实验组的变异系数为8.79%;对照组的变异系数为11.03%。由数据得出,实验组比对照组的变异系数离散程度要小,表明实验组教学情况比对照组相对稳定。

实验组采用定位练习手段进行教学后,对提高蛙泳游程有明显帮助,在学会正确动作技术的情况下,游程会随着动作的熟练程度而逐渐增加。实验组运用定位练习手段进行教学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对结果分析可知:采用定位练习手段在游泳教学中优于常规教学手段。

(2)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评定成绩对比

实验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技术评定成绩表明:实验组中达到90分以上的有11人,80到89分的共有19人,70到 79分的共有14人,60到69分的共有10人,60分以下的共有9人;对照组中技评达到90分以上的有7人,80到89分的共有12人,70到79分的共有17人,60到69分的共有16人,60分以下的有11人。经统计学检验,差异具有显著性 (t=4.07,p<0.01)。 实验组与对照组技术评定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变异系数为9.03%;对照组的变异系数为15.59%。分析数据可知:实验组技术评定结果的变异系数要比对照组技术评定结果变异系数的离散程度小很多,可见,实验组技术评定结果比对照组的情况稳定。

3 总结

在游泳教学中适当采用定位练习手段,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动作概念,进而形成正确的动作定型;定位练习手段可最大程度地限制常见错误动作的发生,同时,定位练习手段可以给学生提供较为有效的自我检测和相互纠错的途径,有助于解决普通体育课游泳教学中学生多、教师少的矛盾,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1]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2]张志胜.对游泳初学者的教学方法的探讨[J].游泳,1997(5):32.

[3]杨明才.体育课分层次递进教学法初探性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2001(4):41-45.

[4]张玉昌.短时间内学会蛙泳的实验教学[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8-49.

[5]李剑.“两点式”蛙泳教学的实验研究[J].游泳,2006(1):12-14.

猜你喜欢

蛙泳练习者手段
小学生初学跳长绳小妙招
核心力量训练在少儿蛙泳训练中的应用
健美操训练中舞蹈意识的培养方法探析①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你知道吗?
逻辑接续及其表达手段
冰上瑜伽
“绳子拉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