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要环节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

2012-08-15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12年4期
关键词:工作作风作风领导

钱 涛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重要环节领导干部要靠前指挥

钱 涛

(西安政治学院 陕西西安 710068)

重要环节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体现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问题,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更是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生动展现。

靠前指挥;素质;作风;公仆意识

胡锦涛同志2007年1月《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抓好落实上狠下功夫,重要环节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政绩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检验。重要环节领导干部靠前指挥,体现的不仅是领导干部的工作方法问题,也体现了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更是领导干部思想境界的生动展现。

领导干部不能靠前指挥,或者是因为自身素质不高,怕指挥不到点子上,不敢靠前;或者是因为自身作风不硬,怕到一线吃苦受累,不愿靠前;或者是因为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怕有失自己身份,不想靠前。凡此种种,高高在上、闭门造车、靠拍脑瓜决策,势必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背道而驰,最终必然是脱离群众,制约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正如群众所言,有的领导“官不大架子却不小”。实际上,领导拿架子,其实是心虚的表现,官本位思想在作怪。战争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同官兵一起战斗在战争最前沿,能够随时掌握敌我双方的战争态势,才有英明的决策、正确的指挥,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改革开放的紧要关头,邓小平南巡发表了重要讲话如一沐春风,及时统一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思想,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推进。近年来,每一次灾害事故发生后,胡主席温总理都能第一时间亲赴现场指导并稳定民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四个小时,温总理的身影就出现在了震区现场,宣布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自己亲任总指挥,极大地鼓舞了士气,有力推动了救灾行动的进展,同时为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反观一些单位的领导干部在危机分析、措施部署中都具备较强的能力,但由于作风漂浮,眼高手低、走马观花、挂一漏万,不能深入一线、亲历亲为,真正扑下身子靠前指挥,导致错过了危机的最佳的处置时机。正反经验启示我们,作为各级领导干部,要心系基层、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现场搞好“传、帮、带”,随时随地解决基层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必须具备过硬的自身素质。“打铁还得自身硬”。领导干部要确保决策指挥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尤其需要加强学习,提高素质,不断增强决策指挥的能力和水平。只有把学习当作一种责任,先学一步、多学一些、学深一点,才能始终想在群众前面,走在群众前列,关键时刻敢于靠前指挥。过硬的素质需要在书本中深读细研,更需要到一线去向人民群众学习调研。毛泽东曾告诫做领导工作的同志说:“迈开你的两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任凭什么才力小也能解决问题。”毛泽东思想如炬,源于手不释卷,并能够把书本知识及时应用于革命实践。他还说:“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否则,一个人掌握的理论再多,条条框框背的再熟,也只能是书本知识、别人的东西。只有通过实践进行检验,在实际工作中加强锻炼,经常到一线去察实情,问计于群众,不断的用心归纳总结,领导者的思想认识才会不断得到升华,能力素质才会不断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指导工作。领导干部的精神状态和实际本领,只有在靠前指挥中才能得到充分展示和提高;领导干部的工作经验,也只有在靠前指挥中才能迅速得以弥补和丰富。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必须具备朴实的工作作风。领导干部的作风养成,代表着自身形象,关乎着在群众中的威信,影响着群众的士气。领导干部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就要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抓一件事就要抓出点成效来,切忌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敷衍了事。有的领导喜欢造声势,搞大呼隆,到一线不作调查研究便指手画脚一番,不但指挥不到点子上,反而打乱了基层的原有计划和部署,弄得基层不好收尾,搞得基层群众怨声载道,既劳民伤财,又败坏了领导干部的形象。如此,倒不如不靠前。工作作风是思想作风的具体体现。领导干部的作风既需要纪律法规的外部约束,更关键的是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通过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以改进思想作风,通过深入一线抓具体工作落实以改进工作作风。有的领导高高在上,靠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看起来工作抓得轰轰烈烈,实际是典型的形式主义,经不起时间、实践的检验。有的基层领导,要么就当“传话筒”,上级领导讲什么就对部属说什么,不能结合本单位和群众实际进行正确的领会传达,把责任、矛盾推到上级,要么就当“甩手掌柜”,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往下一级布置,自己躲到一边享清闲,上级检查不合格就只好返工,这种作风,败坏上级的形象,影响自身的威信,损害基层群众的利益,是必须要加以克服的。因此,无论工作大小,任务轻重,各级领导都要树立本级即末端的观念,以主人翁的姿态,责无旁贷、善始善终地抓好工作落实。

领导干部靠前指挥,必须具备真挚的公仆意识。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基层是机关的基础,群众是领导的生命。如果没有基层群众在一线,领导和机关就犹如空中楼阁,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领导干部如果没有对基层群众怀有朴素的感情,心中装着群众、想着基层,又谈何靠前指挥,与群众心连心、同甘苦、共患难。因此,无论何时何地,领导干部一定要记得,你的职务是组织赋予的,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群众服务的。圣贤老子赞誉上善若水,主张领导干部“居善地”,克己修身、躬身践行。现如今,有的领导干部喜欢办公室指挥,隔玻璃调研,宾馆里开会。这些地方都不是“善地”,因为离群众太远,离基层太远,离人心太远。真正的领导干部领导者要像水那样安于卑下,把自己处于众人之下,选择低层的位置,会到艰苦边远的地方调查研究,到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倾听呼声,到矛盾集中问题突出的地方开展工作,深入群众,紧贴群众,深入基层,靠前指挥,一线调查研究,一线开展工作,一线解决问题,与基层群众打成一片。这样,不但能锻炼自己的品德和才能,同时也能增进上下级的感情,形成一个干群和谐、上下一心的干事风气。

钱涛(1979-),男,西安政治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机关建设。

猜你喜欢

工作作风作风领导
“三老四严”作风诞生记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任弼时:培养正确的领导方法与工作作风是一种艺术
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建设管理工作的研究
2016重要领导变更
提能增效转作风 真抓实干谱新篇
从严从实抓作风 力促落实求实效
弘扬焦裕禄精神切实改进干部工作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