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连载三)

2012-08-15

黑龙江史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上京朝贡契丹

程 弓

2.唐代的古冰雪丝绸之路

2.1 渤海国史略

渤海国是盛唐时期黑龙江地区以靺鞨族为主建立起来的封建地方政权。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300余年前。史书上将渤海国誉称为“海东盛国”。自公元698年(唐武则天圣历元年)渤海王大祚荣建立震国;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受唐廷册封大祚荣立渤海国号;公元755年,渤海国迁都至上京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建成首府“上京龙泉府”。至公元926年为契丹族所灭,传国15世,历时229年。

渤海国所辖疆域西起今扶余、农安、开源、铁岭一带,北至黑龙江、松花江下游,南至新罗(今朝鲜)德源附近的龙兴江(泥河),东临日本海。共设5京,15府、62州、100余县。

公元696年(唐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首领李尽忠等叛唐,为了联合居住在今黑龙江省南部及吉林省的粟末靺鞨人,他授予首领乞乞仲象大舍利之职,于是,粟末靺鞨人加入了反唐行列。这为粟末靺鞨新贵族提供了创建少数民族新政权的时机。

唐王朝为了瓦解东北少数民族的反唐联盟,拆散靺鞨与契丹的联合,一方面对契丹施加军事压力,实行武力围剿,同时,对粟末靺鞨采用了怀柔招抚政策,封粟末靺鞨的另一位首领乞四比羽为许国公,乞乞仲象为震国公。乞四比羽不相信唐朝有此诚意,拒不受命,最终被唐朝追兵所斩。而乞乞仲象接受了“震国公”这一册封,但不久就病故。其子大祚荣代父领兵,大祚荣素有抱负,带兵有方,民众威信颇高,但后来与唐廷反目。大祚荣于公元697年(武则天神功元年)渡过辽河回归靺鞨故地。唐军追袭,善于用兵的大祚荣,借助天门岭的复杂地形,“合高丽、靺鞨之众”,以奇兵制胜,大败唐军。

公元698年(唐武则天圣历元年),曾打败唐军的大祚荣羽翼渐丰,遂审时度势,在“旧国”(今吉林省敦化县敖东城附近)和东牟山一带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以武则天封其父为震国公之“震国”作为国号,自称震国王。自此建立了以粟末靺鞨贵族为主体,包括白山靺鞨、伯咄靺鞨、安车骨靺鞨,并吸收一部分高丽遗民参加的地方民族政权。

对大作荣的所作所为,唐朝直面现实,审时度势,实事求是地采取了灵活而积极的政策和策略,迅速承认其属国地位。公元707年(唐中宗景龙元年),唐廷派侍御史张行岌到震国进行联络和“招慰”,大祚荣接受招慰,双方实现和解。为了表示臣服,大祚荣遣次子大门艺入侍唐廷。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2月,唐廷再次遣郎将崔忻等人前往震国,册封大祚荣为左骁卫大将军、渤海郡王,以其所统忽汗州加授忽汗州都督。大祚荣随即去靺鞨号,同时以“渤海郡王”的“渤海”取代“震”为国号,专称渤海国。于是,进一步确立了渤海国与唐朝为臣属关系。

公元737年(唐开元二十五年),渤海武王大武艺去世,嫡子大钦茂即位。渤海王大茂钦除了遣使到唐抄写《唐礼》、《晋书》、《三国志》等典籍,学习唐朝的政治、礼仪、管理制度外,还仿效盛唐,建立了三省、六部、十二司、七寺、一局等中央机构及散官勋爵制度。渤海政权的军事建置是仿唐十六卫制,设十卫统率诸军。各卫设大将军一名、将军一名,置都将、郎将、少将若干。十卫兵制一直执行到渤海国灭亡。渤海国还建立了一套等级森严的品阶勋爵制度,其以品为秩,约有九秩;每秩分正从,凡十八级。散官有文武之分,另散见于史书的:文散有紫缓大夫、青缓大夫、献可大夫等;武散有辅国大将军、慰军大将军等。而勋官只知有上柱将。封爵见于日本古籍记载的有开国公、开国子、开国男。

大量的朝贡觐见,赏赍下抚,函件往来,出使沟通,派遣学者,官方交互,民间交往等等,使得渤海国贡道车马往来频繁,行人络绎不绝。这条连接渤海国与中原的渤海国贡道——古冰雪丝绸之路越发成型。

公元755年渤海国王决定迁都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以后又用武力征服了黑水靺鞨,经过若干年的发展,渤海国成为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百姓安居乐业,经济发达,文化灿烂的“海东盛国”。

渤海国是由从事不同类型生产的部落或民族组成的,由于地形、气候、资源等自然条件的不同,各部落或各民族之间在经济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大体来说,以其上京所在地今牡丹江中游地区为界,在它以西、以南地区为夫余、高丽和沃沮故地,包括靺鞨族所在的南部,当时已经是以农业为主的地区,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以东和东北部地区,是被征服或兼并的黑水靺鞨、挹娄、越喜、拂涅、铁利等部所在,经济相对落后,尚处在渔猎经济发展阶段。

渤海国建立以后,经济及其他各项事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新唐书·渤海传》记载:“俗所贵者,曰太白山之菟,南海之昆布,栅城之豉,扶余之鹿,鄚颉之豕,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紬,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鲫。果有九(丸)都之李,乐游之梨”。由此可见,渤海国所辖区域内的社会分工较细,生产门类比较齐全,除了渔猎业外,当时中原地区具有的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此地也大都有之。

普遍采用铁制农业生产工具。渤海人使用的铁镰、铁铧、铁锸和铁铲等生产工具,在今吉林省敦化县、黑龙江省宁安县及绥芬河流域等地的渤海遗址中,都有大量的考古发现。上京龙泉府遗址出土的铁铧为生铁铸造,长36厘米、重近4.5公斤,这充分说明渤海人翻土犁地,已由靺鞨部族时代“田耦以耕”,发展为由畜力牵引。农作物品种也明显增多,不仅有粟、麦、穄和葵菜,而且有了水稻、豆类、荞麦、大麻、苘麻和大蒜等,同时也有李、梨等水果。著名的“卢城之稻”,说明渤海人在1000多年以前,已经成功地把水稻栽培引种到北纬43度附近及其以北地区。由此,足见其农业生产比此前的靺鞨部族时代有了长足发展。

善于饲养大牲畜。渤海人普遍饲养马、牛等家畜,同时也养猪、羊。养猪、养羊以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一带(鄚颉)有名,主要是用于食肉和取皮;饲养出的马匹以今绥芬河流域(率宾)的最为名贵。马是渤海国与中原地区贸易的重要商品,深受中原人士的欢迎和喜爱。当时的山东半岛,“货市渤海名马,岁岁不绝”。

手工业相对比较发达。渤海国的手工业有纺织、金银品制作、铜铁冶炼、陶瓷和造船等行业。纺织品有布、绵、紬,原料主要是麻和蚕丝,产地主要在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县附近地区(显州)、朝鲜咸镜南道(沃州)和牡丹江中游(龙州)。当时渤海地区的纺织业是相当发达的,“女皆善织”。辽灭渤海后建立了东丹国,东丹百姓每年还要向辽“贡粗布15万匹”足为佐证。铜的冶炼和制作也有一定规模。炼出的铜除了用于制作生活用的各种器皿和装饰品外,渤海人还把大批熟铜运到今山东半岛(淄青)出卖。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以南的哈尔巴岭一带和东宁县大城子地区,是铜冶炼的主要地。铁的产地主要在中京显德府,而显州位城县的铁最为著名。已经发现的渤海时代的铁制品已近50种。渤海人也能制作金银制品。和龙县北大地、宁安县上京、敦化县六顶山等处渤海遗址,出土的金银制品有金带、金饰件、金钏、金耳珰以及大量鎏金器物和银钗等。公元814年(唐元和九年),渤海使者前往长安,他们曾向唐廷朝献金、银佛像各一尊。最近十几年,陶瓷制品在渤海遗址中出土很多。陶器有碗、钵、罐、碟、盘、瓶、缸、杯等,并发现了许多釉陶和质地优良的三彩陶、瓷器残片。在宁安、敦化及今俄罗斯乌苏里斯克(双城子)等地的渤海遗址中,也都有发现。另外,上世纪60年代初在渤海上京故城南的今杏山乡,发现了大片渤海砖瓦窑群废墟,至1980年,已探明有20余座。

渔猎和采集在渤海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渤海国建立之前,东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部族,主要从事的就是采集和渔猎,渤海国时期,经济发达地区已转入从事农耕、种植、养殖及手工业阶段,但在渤海社会内仍然还有从事渔猎的,主要是越喜、拂涅、铁利、挹娄等部的居民。见于史载的名贵渔猎品有貂、虎、豹、熊、罴、鹿、鹰、鲸鲵鱼、鲻鱼、乾文鱼等。采集品的种类也很多,贵重的有人参、白附子和松子等,这些多用于纳贡,简单的易货贸易和个人间的物品交换。

渤海国时期,黑龙江东部地区的社会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与进步相对迅速,在当时已经达到了比较先进的水平。经济的发展与交通的发展历来是相辅相成的正比关系。加之与唐朝中央政府往来密切,交流甚多,这一时期,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相匹配的交通也相应有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比较发达的交通网。据考,渤海时期的主要交通干线有五条,即:鸭绿——朝贡道,长岭——营州道,扶余——契丹道,龙原——日本道,南海——新罗道。这其中的鸭绿——朝贡道和龙原——日本道的起点,出发后的很长一段路程在今天的黑龙江省境内(本文后面会有详细介绍)。

渤海国设置的上京、中京、东京、南京和西京,是仿唐五京之制。上京设在渤海王城所在的龙泉府,上京龙泉府在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县渤海镇东京城;中京置于早期都城所在的显德府,中京显德府在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和龙市;东京立于一度为王城的龙原府,东京龙原府在今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珲春市八连城;西京在“朝贡道”上的鸭绿府,西京鸭绿府在今吉林省白山市临江;南京在靠近新罗边境的南海府,南京南海府在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清津市。

公元858年(唐大中十二年),渤海国派乌孝慎为大使,率104人出访日本,将《唐长庆宣明历》传至日本,日本天皇责令组成专人进行了认真考察和深入研究,经过充分论证和慎重考虑,终于在公元861年采用了宣明历,以后历经823年之久。这件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重大事件。

应该说,渤海国时代在社会经济、文化事业等诸多方面都有了较大发展,中原人士在典籍中誉称渤海国为“海东盛国”丝毫也不为过,乃名至实归。在牡丹江市宁安县渤海故国遗址,至今可见城址、上京龙泉府遗址、故井址、禁苑址、街坛址、寺庙址、古墓、古桥址和兴隆寺等。主要文物有石灯幢、大石佛、舍利函、大石龟、文字瓦等。

公元916年(契丹太祖神册元年)2月,辽耶律阿保机在龙化州(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八仙洞一带)称帝,建立了契丹国。

公元925年,国力正强的契丹国西征取得胜利。同年冬天,辽帝耶律阿保机打着西征得胜的旌旗与战鼓回到辽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后,紧接着他便考虑西征胜利后乘胜南征。可是,如果大军南征,最大的隐患是渤海国可能会从背后对其发起进攻,而且渤海国所统治的辽西地带也是南征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要想南征前必须先打败渤海国,解决后顾之忧。

恰在这一时期,渤海国统治集团阶级矛盾和争权斗争愈演愈烈,内部分崩离析,这给了耶律阿保机难得的可乘之机。耶律阿保机抓住这一时机,以“渤海世仇未雪,岂且安驻”为由,亲自挂帅,征讨渤海。此次东征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总兵力达20万人。为了防止后唐袭击背后,耶律阿保机事先派人带厚礼赴后唐“诈修和好”。接下来契丹国大军出动,长驱直入,很快包围了渤海国西部重镇扶余城(今吉林省扶余市)。经过三天三夜的激战,契丹军终于拿下了扶余城。而后,契丹大军一鼓作气,挥师东去,直奔渤海国都城——忽汗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从扶余出发到达忽汗城,契丹大军只用了6天时间。耶律阿保机亲临城下指挥,将忽汗城紧紧围住,令其投降。面对这种形势,渤海国已无力抵抗,在忽汗城被围的第4天,渤海国王大湮撰身穿素服,率宫廷官员300多人出城投降。渤海国王的软弱,契丹大军的残暴,国破的耻辱,引起渤海民众的激愤。耶律阿保机的近侍13人进城搜索时,渤海民众突然发起反抗,将这13人全部杀死。在这种民不服输和同仇敌忾的气氛下,为势所迫的大湮撰也只好重新率众抵抗。由于突发奇兵,加之辽军警惕性不高,将契丹人打了个措手不及。恼羞成怒的契丹军重新组织大军从四面八方攻打忽汗城。由于力量悬殊,很快忽汗城被攻陷,契丹军入城后大湮撰跪倒在耶律阿保机的马前请罪。纵观辽灭渤海,以耶律阿保机亲自出征,摧城拔寨,乘胜追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挥师围剿渤海,前后仅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一举歼灭渤海守军,将历经229年,传世15王的渤海国打败。公元926年3月26日,渤海国灭亡。

顺便提及,契丹国皇帝耶律阿保机征服了海东盛国渤海国后,率大队人马打道回府。班师回朝行至扶余城附近,一时觉得疲惫不堪,于是,下马在路边的一片绿草地上躺下来休息,结果躺下来就再也没站起来,一命呜呼于此地。

2.2 渤海国贡道——古冰雪丝绸之路

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最早形成于唐代,随着渤海国的发展,这条路进一步趋于成熟。前面提及的鸭绿——朝贡道是渤海国出使唐长安城,或派遣留学生、向中原朝贡时所走的主要交通路线。史书记载并经考证,这条朝贡道的具体路线是从渤海上京龙泉府 (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东京城)出发向东南行进,先沿马莲河前行,然后翻山越岭到嘎呀河流域,途经延吉、龙井到渤海国的中京显德府(今和龙西古城),然后从中京出发,再经过安图,大蒲柴河,取道抚松,抵达神州(今吉林珲江市临江镇),入鸭绿江水道,而后乘船顺水而下,经桓州(今吉林集安)抵泊灼口(大蒲石河口)。然后登船渡海至都里镇(辽宁旅顺),继而乘船越过渤海湾抵达登州登陆,再由此转入陆路西行直赴唐都长安城(今西安)。公元713年(唐玄宗开元元年)2月,唐遣使崔忻出使渤海国;次年,即开元二年(714年),唐宣劳靺鞨使崔忻从旧国(今吉林敦化)返回长安,据考,当时崔忻就是走的这条路线。在今辽宁旅顺黄金山麓发现的摩崖题记是这一历史事件的有力见证。

渤海国时期,无论是水路还是旱路,交通是很发达的。洪牧先生对此作了如下评价:渤海国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水陆通衢,漂洋过海。翻开《新唐书·渤海传》,其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记述:“龙原,东南濒海,日本道也。南海,新罗道也。鸭渌,朝贡道也。长岭,营州道也。扶余,契丹道也。”许多学者通过对渤海史的研究发现,全面概括渤海国交通,还应该加上东北黑龙江中下游,与黑水靺鞨相接的道路,于是,在渤海道路的全景图中,还应该添加一条引人注目的“黑水道”。

龙原——日本道是渤海国联通日本的交通线,当时,渤海遣使赴日本均走此路。这条路线分为陆路和海路两段。陆路又分前后两期,渤海前期(公元698—755年)的首都在旧国(今吉林敦化敖东城),文王大钦茂十八年(公元755年)渤海国的首都从旧国迁到上京(今牡丹江宁安),据《新唐书》卷21,渤海传载,“直旧国三百里,忽汗河之东”。公元785-796年,渤海王又移都东京,其中公元794年大华屿又迁回上京,所以上京龙泉府一直是渤海中后期的政治中心。当时渤海国遣人去日本行走的路线是,从上京出发走鸭绿——朝贡道,仍旧沿马莲河南行,翻山入嘎呀河谷地,经汪清、图门,进入珲春,抵达东京龙原府(今珲春八连城),再由龙原府出发,向东南穿过长岭子山口(即今日黑顶子山)到达波谢特湾的毛口崴(又写摩阔崴,即今俄罗斯南滨海地区的克拉斯基诺古城,时为渤海盐州),在此登船走海路,向东南横渡日本海,到达日本本州的越前、能登、加贺(今日本的福井、石川)。应该说,这是一条联结日本与渤海最近的交通路线。

除了上述交通干线外,还存在若干条比较重要的路线:一条是由上京龙泉府通往夫余府的路线。夫余府位於今天的吉林省农安县,它由上京出发,沿着牡丹江北上,至海浪河后再西行,翻张广才岭行至蚂蜒河上游,转入阿什河上游西行至今天的哈尔滨市阿城附近,西南行至农安(近代的中东铁路路线大部分与这条路重合)。至农安后再南行至契丹界,这就是渤海时代的契丹道。渤海后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走的就是这条道。

另外还有两条路线是上京通往黑水靺鞨和上京通往率宾府的交通线:上京通往黑水靺鞨的交通线及前面提及的黑水道,由上京出发,沿牡丹江北行直抵今依兰,再由依兰顺松花江东行直达三江口一带(松花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汇合处),这儿是黑水靺鞨居住的中心。最近20年来,在沿牡丹江下游两岸发现了一系列渤海时期的烽燧遗址,据张泰湘考,这可能是渤海人为防止黑水靺鞨侵扰而修建的。渤海都城通往率宾府的交通路线是从上京出发,先沿着牡丹江北行至宁安县南蛤蚂河子河口,再沿蛤蚂河子东行,翻岭越穆棱河上游,至绥芬河上游,再东南行至东宁大城子一带。这条线是元代从东祥州通往东开元的交通线,也是明初建州女真从黑龙江地区南迁时走的一段路。

前面介绍了鸭绿——朝贡道,它始于渤海国上京龙泉府,向西南挺进,或水路或旱路穿过东北平原,再从辽东半岛入海,越过渤海湾到达山东半岛。除这条跨越渤海的海路外,还有一条是从冀东进入东北辽西的营州道,这条路是渤海国与黑水靺鞨的朝贡道。以上两条路在《渤海国记下篇·杂识》中都有记载,后面会详细介绍。

盛唐时代,唐廷在黑龙江地区的渤海、黑水靺鞨、室韦等民族聚居地设立都督府。渤海国先后遣使赴唐140余次。除开辟了通往中原的长岭——营州道、鸭绿——朝贡道外,还开辟了通往毗邻的南海——新罗道和夫余——契丹道,以及通往日本的交通路线和上京通往州、府、县的道路。据考,在牡丹江畔至今仍保存着渤海时修建的5座石桥墩遗迹,分布于上官地、平安、胜利(下马河)、红星(牛场)、江西5地,其中上官地石桥为7墩8孔,全长160米。足见当时已经完全具有建造大型石桥的技术能力。黑水靺鞨、室韦、乌丸、豆末娄等少数民族也都加强了与唐朝的联系,开辟了多条少数民族地区通往唐朝中央政权所在地长安的道路。

公元705年(唐明宗天成元年),渤海国遣使去唐朝首都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朝贡,经过精心的路线选择,艰苦的长途跋涉,历经坎坷,终于完成了朝贡重任,从而开拓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东北边疆连接中原的古冰雪丝绸之路。渤海国作为大唐的属国,有向唐廷朝贡的义务。黄维翰《渤海国记下篇·朝贡中国》载:“渤海在唐营州之东二千里,自国都忽汗州西至长安,史言八千里。而遥遣使如中国,有朝贡、谢恩、祈请、贺正、进奉端午诸名。贡道:陆行,渡辽入幽州境;水行,渡海入青州境。”当然,唐朝也十分珍视这来之不易的渤海国臣服,高度重视渤海使者,不仅为渤海国等前来朝贡的使臣专门设置了接待官员。而且还有丰厚的恩赏。例如,唐朝对渤海使臣,在上朝时根据其品级给予衣冠袴褶的恩典,而且还加授官职。《渤海国记下篇·朝贡中国》载:“又有赐金鱼袋者,二品以上服也;紫袍金带,三品以上服也;緋袍银带,五品以下服也。”

中国历代皇帝不仅厚待前来朝贡的使臣,对四方来朝的属国一直采取赏大于贡的政策。唐朝天子更是如此。于是,这些渤海人,身穿五颜六色、绫罗绸缎做成的官服,神气十足、兴高采烈地沿着这条冰雪丝绸之路回到故乡,也会引起当地人的羡慕和效仿。当然,他们不仅身上穿着丝绸,而且要携带大量赏赐的丝绸、锦袍、袭衣、绫罗、绢帛、锦采、绣绸、丝布等。由于有了这条朝贡和民间商贸通道的古冰雪丝绸之路,往来人员与货物不断增加。渤海国成为当时东北亚“丝绸之路”的中心,从唐朝运来丝绸,以及当地制造的名产桑蚕之丝和柞蚕丝绸,包括各种工艺品,手工制品,陶瓷器物,各类工具等在此中转或批发,运向东方的日本、西方的契丹和室韦、南方的新罗、北方的黑水靺鞨、东北的流鬼(堪察加一带)等地。

从1300余年前的唐代开始,这条古冰雪丝绸之路往来的官宦商贾,丝绸货物,赏賫贡品等不计其数,在不完全的朝贡记录中,唐廷明确赏赐给丝绸的记录就有数十条。这条冰雪丝绸之路足足繁荣了两个多世纪。在这200多年中,渤海国与中原地区交往十分密切,前已提及,渤海国曾向唐朝朝贡凡140余次,觐见朝贡后梁、后唐10次。贡物主要是东北山珍,有人参、松子、昆布、虎皮等物。这条贡道上起渤海国都敖东城(在长白山北麓)沿第二松花江下行,由两江口太平川进入第一松花江,然后溯江上行,经抚松县的抽水乡、丰洲乡、汤河口、松树镇,然后进入白山市的三岔子,再沿二道谷到达临江的泊沟口,由那里乘船顺鸭绿江直下入海,渡过渤海再由黄河口驰中原内地。

据《黑龙江省志·大事记》载,公元713年12月,大祚荣遣渤海王子朝唐,请求“就市交易,入寺礼拜”,以渤海物产在长安城互市贸易,得到了唐玄宗的允许。以后,还在登州(今山东蓬莱)设渤海馆,专门用来接待往来于渤海的使者。这样一来,渤海与中原的朝贡赏賫,商务贸易,人员往来,信息传递更加便利。于是,更多的渤海物产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内地,这其中包括名马、熟铜、虎皮、海豹皮、貂皮、鹘和海东青(一种能捕捉天鹅的类似于隼的小鹰,后面会详细介绍),这些商品主要是产自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换回的中原物产主要有丝织品、绸缎、药材、金银器皿等。据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渤海时期,渤海国向中原派出的朝贡使团、王公贵族子弟数量相当多,数以万人计,他们主要是朝贡,学习中原文化,学习先进的手工技艺,效仿中原礼仪,进行互市贸易。当时的渤海国与中原达到了“车书本一家”的程度,使用的车乘、文字、语言,文书交流等都与中原相同,连渤海王城都是效仿唐都长安的形制。中原文化——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源源不断地传入东北,促使渤海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和发展,从而成为“海东盛国”。这些史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在唐代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的空前繁盛。

公元926年,渤海国灭亡。渤海国通往长安(今西安)的丝绸之路也完成了那一历史阶段的使命。

2.3 古冰雪丝绸之路的延伸

公元726年(唐开元十四年),唐玄宗下诏在黑龙江下游地方置伯利州黑水都督府,与牡丹江流域的渤海都督府(渤海国)遥相呼应,且互为制约。伯利即今伯力(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据张克先生考,黑水靺鞨朝唐所行路线,为沿黑水(即今黑龙江下游流段)、望建河(即今额尔古纳河和黑龙江中游流段)溯水而上,转难河(即今嫩江和松花江)、太泺河(今洮儿河)西进,再西南行渡洛孤水(今西剌木伦河),从契丹西界达营州(今辽宁省朝阳市)。渤海国与黑水靺鞨的朝贡道,已经勾勒出黑龙江冰雪“丝绸之路”的基本轮廓。而以营州为此线连接地,是因为唐朝在营州设有辖理东北藩属国的营州都督或节度使,它所体现的也正是渤海、黑水与中原政权的关系。

以下,依历史典籍,具体介绍唐朝时期两条沟通黑龙江地区与中原的古丝绸之路。

营州陆路贡道。从上京忽汗城起,向西渡过辽河,至营州而入幽州境,一路西行,至长安。据《渤海国记下篇·杂识》载:“营州西北百里曰松陘岭,其西奚,其东契丹。距营州北四百里,至涅水。营州东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经汝罗守捉,渡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府,故汉襄平城也。东南至平壤城,八百里。西南至都里海口,六百里。西至建安城,三百里,故中郭县也。南至鸭绿江北泊汋城,七百里,故安平县也。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临忽汗海,其西南三千里,古肃慎城;其北经德理镇,至南黑水靺鞨,千里”。

登州海路贡道。从上京忽汗城向西南,取道辽东半岛,渡渤海而入青州境之登州,再向西取道到长安。《渤海国记下篇·杂识》载:“登州东北海行,过大谢岛、龟歆岛、末岛、乌湖岛,三百里,北渡乌湖岛,至马石山东之都里镇,二百里。东傍海壖,过青泥浦、桃花浦、杏花浦、石人汪、橐驼湾、乌骨江,八百里,乃南傍海壖,过乌牧岛、浿江口、椒岛,得新罗西北之长口镇。又过秦王石桥、麻田岛、古寺岛、得物岛,千里,至鸭绿江唐恩浦口,乃东南陆行,七百里,至新罗王城。自鸭绿江口舟行百余里,乃小舫泝流东北三十里,至泊汋口,得渤海之境。又泝流五百里,至九都县城,故高丽王都。又东北泝流二百里,至神州,又陆行四百里,至显州。天宝中,王所都。又正北如东六百里,至渤海王城”。唐代渤海国时期开辟的这条从上京龙泉府至登州的交通干线,全程万余里,历史上亦称为“鸭绿——朝贡道”。渤海国水运规模之大、历时之长,影响之广,都是空前的,其航行足迹遍及今松花江,牡丹江、嫩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鸭绿江以及渤海、日本海。在以后的几个世纪中,由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的发展,加之部族之间不断发生战争,为适应这种需要,水运也一直随之不断发展,航运技术不断提高,航道开辟更加广泛,运送人员和运送货物量不断增加。在经济发展和频繁的部族战争中,水运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上京朝贡契丹
辽属女真与北宋的朝贡隶属关系
辽上京遗址
由蒐狝为务到崇儒之美:契丹大族社会性格转变述论
明代的女真朝贡政策与辽东马市变迁
归去来——契丹归明人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耶律阿保机嗣位者考辨——再论契丹早期王位继承
朝贡体系与宋朝国家安全
今天就吃你
辽上京宫城遗址
浅析金代佛教在上京地区的传播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