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情绪调节

2012-08-15

运动 2012年8期
关键词:情绪体育教师

薛 旦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江苏 张家港 215625)

理论与方法探索

试析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情绪调节

薛 旦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三职业高级中学,江苏 张家港 215625)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必须建立在人们的全部心理活动,即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基础上,两者相辅相成。在学习过程中,智力因素作为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非智力因素虽然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却是学习活动赖以高效进行的动力因素。在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一致认为,情绪既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又是一种对智力活动有显著影响的非智力因素。

中职体育;教学方法;情绪调节;研究

著名心理学家林传鼎明确指出:“增进智力的同时,必须提高情绪的稳定性、抑制性,否则智力是无法提高的,即使提高也会出现反复”。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把这层联系描绘成3个境界。第一境界是一个在准备开展智力活动以解决某种问题之前常常会觉得问题复杂,头绪纷繁,不知从何处着手才好,情绪可以制约也可激励,这要求他兴趣盎然、热情洋溢、下定决心、充满信心地去积极开展智力活动;第二境界是智力活动展开后,常常不会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而是会有急流险滩,不进则退,情绪可以增力也可减力,这要求必须持之以恒,知难而进,艰苦思索,才会有所进展、收获;第三境界是一个人经过顽强的智力活动获得成功之后,必然会感到豁然开朗、心情愉快。由于情绪积极地参与智力活动,于是随着一项一项智力活动的胜利开展,情绪本身也在不断调节。

体育教学中不仅仅是身体活动,更是智力活动,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握教学情绪,充分运用调动学生情绪的积极面,让学生在健康、和谐的氛围中,自觉地发展个性体育能力,增强体力和智力有着重要意义。

1 教师要以良好师德品质去激励和感染学生

教师的优良师德、良好的品质是影响课堂教学情绪、制约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在一项“学生对教师品质期望”的调查研究中表明,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和关心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品质。教师自身要人格美,善于提高自身的修养和自我控制能力,在尊重自己的人格同时,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对他们投入的感情,同时也善于捕捉学生对教师纯朴的情感体验产生共鸣,相互信赖。这样的人格魅力最能体现教师的真诚,它能唤起学生的钻研劲头和拼搏精神,从而成为发掘智力潜能的金钥匙。

2 教师要以积极的、正确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会难免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导致情绪有低调和高潮,从而也会影响自己的情绪。所以课前教师一定要先检查自己的情绪,发现情绪不好时一定要理智地进行调节和控制。教师的情绪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感染力,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是进行创造性学习,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窍门,教师就能满腔热情地授课,就会思维敏捷、表情丰富、课堂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就会明显增强,使课堂情绪进入佳境。

3 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竞争情绪

体育教师应善于利用体育活动所具有的竞争性和游戏性特点,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竞争情绪和强化竞争意识而产生学习动力。当学生的竞争情绪被激发了,教学效果将会是个不小的收获。当然,教师也应把握好整体教学情绪,进行有效控制,做到高低交错、强弱适度,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奋性”得以延续,使智力和能力得到发展。在教学中,运用语言激发、目标激发、表情激发、竞赛激发等形式,激发学生竞争情绪,使学生的注意力强度、感受性的敏锐度、增力情绪的强度、动机水平的强度等都得较好的培养和发展,进而优化课堂教学,提供教学效率。

4 教师要善于保持学生求知欲强的健康情绪

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运用具体简捷的方法明确学习目的和努力方向,用富有启发性的手段引导学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解决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的学习动机,吸引学生的求知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好的导课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有所得,学生的身心就愉快,学习的欲望就强。

5 教师要善于处理偶发事件,保持良好的教学情绪

体育教学受环境、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影响大,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课前准备,是很难完成授课任务的。体育教学中,学生不仅要承受运动生理负荷,还要承受运动心理负荷,一旦体力消耗大,就会感到疲劳烦闷,产生不满,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这时教师就应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心理负荷,使教学既有达到高潮时学生情绪振奋,迅速获取知识的良好精神状态,又有教学平稳时情绪处于相对稳定休整阶段,并让学生自由地支配情绪,心情舒畅地吸取知识。同时,对学生的不满情绪和不良行为不能感情用事,草率批评或讽刺挖苦,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应做到掌握学生的心理,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用无声语言与有声语言相结合,提醒、侧面教育,语言要恰当,批评要恰当,多注意学生的优点,正面肯定表扬,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感到教师可亲、可敬、可近,促进情绪和责任心的提高。

6 结束语

体育教学过程离不开情绪,情绪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产生并伴随着整个教与学过程,情绪调节着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影响着教学活动。因此,体育教师要注意利用情绪功能,善于运用情绪产生情境性、表现的外显性、影响的感染性,适时恰当地引发,保持和深化体育课堂教学情绪,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绪和思维畅通交流之中,从而情绪高涨地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取得理想的育心、育智、育体、育人效果,使教学获得成功。

[ 1 ] 刘淑慧.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2 ] 马志国.心理咨询师实用技术[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

G807.3

A

1674-151X(2012)04-11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60

投稿日期:2012-02-07

薛旦(1980 ~),中教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情绪体育教师
最美教师
大山里的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我们的“体育梦”
情绪认同
圆我教师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