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堂教学如何确保“安全第一”

2012-08-15迟国磊张述江

运动 2012年8期
关键词:体育课动作运动

迟国磊,张述江

(1.山东省昌邑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山东 潍坊 261300;2. 昌邑市都昌街办都昌小学,山东 潍坊 261300)

体育课堂教学如何确保“安全第一”

迟国磊1,张述江2

(1.山东省昌邑市教育局体卫艺科,山东 潍坊 261300;2. 昌邑市都昌街办都昌小学,山东 潍坊 261300)

体育课堂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安全问题。在课堂上,教师一旦忽视了安全教育和安全,就很有可能发生伤害事故。因此,“健康第一”和“安全第一”是体育课堂教学基本要求。以下是笔者在日常体育课堂教学中对于防止学生安全事故发生的一些点滴体会。

1 课前准备

1.1 树立高度的安全意识

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肩上的担子可谓重中之重。首先,我们必须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把体育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考虑周到,安全措施想到位,尽可能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除此之外,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也尤为重要。课堂教学是进行安全意识教育的重要阵地,学生安全意识的建立、加强离不开教师课堂的引导和教育。而教师必须要把一些安全意识通过课前的准备灌输给学生,每节课上课前必须强调安全,并落实到教案中,做到有据可查。不带危险物品到课堂、鞋子服装必须符合要求,安排好身体不舒服的见习学生等。在课堂上遇到具体学生受伤时,教师要冷静地处理受伤学生,用具体的例子来教育学生,这会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1.2 全面了解学生

课前应做好一系列常规工作。一是建立健全课前点名制度,并将学生出勤情况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体育中考平日成绩、学分等内容;二是做好学生课间的外出、逃课等行为的监控工作;三是做好特异体质和有先天性疾病学生的摸底排查工作。学生的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时期,大部分学生应该说是没有先天疾病的。但是,也不排除个别学生有特异体质,例如,小儿多动症、肺病哮喘病、心脏病。皮肤不能暴晒等不同类型的学生。许多患病的学生家长不愿意公开,学生自己也不一定知道。因此,针对这类学生首先要进行学生体质问卷调查,设计一份特异体质学生调查表,让家长填写并签字,教师有知情保密权。只有对这些学生加以全面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于运动负荷和运动强度以及某些技术动作安排和教学时就不会产生安全问题,也就不可能导致学生意外事故发生。

1.3 场地、器材选择与布置合理

运动场地的选择必须根据教学的内容来安排,同时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例如,球类、技巧类、田径类,教师在安排场地时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的特点以及需要场地的大小等因素合理安排,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学生拥挤、没有秩序,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教师也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提前仔细的检查每一件器材,遇到破损、有安全隐患的必须及时的清除和补充,以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2 课的开始部分

2.1 课堂常规常抓不懈

体育课堂常规管理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一线体育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严格执行,要抓好课堂常规建设。抓好课堂常规管理,对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进度,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和增强体质,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课堂常规管理包括上课后体育委员的集合整队,检查出勤人数,师生问好,学生的服装要求,课堂中学生遵守纪律,爱护场地、器材,服从教师及组长的指挥,学生不得擅自移动器材位置、调整器材难度等。这些常规的常抓不懈有利于教师更好地管理学生,让自己的课题更有序,上课更轻松,同时让安全事故更少的发生。

2.2 运动装备要穿好

运动装备对于目前专业运动员而言尤为重要。可以说,运动员离开了这些装备,他就无法比赛,无法演绎自己的风采,甚至于无法保护好自己。同样,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虽然不是专业训练,运动能力和运动强度不是很大,装备也很重要。所以室外体育课,一定要穿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在有体育课的当天,要求穿好运动服装和运动鞋或把运动服装和运动鞋带进教室,在上课前换好。到室外上体育课时,口袋里绝不能放任何尖、硬物品,脖子上挂的钥匙及硬物都需摘掉。皮鞋、凉鞋、牛仔裤、裙子等都不适合穿着,会给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2.3 准备活动充分、到位

准备活动是任何一项体育运动之前必须要做的,而且准备活动是否充分、到位会直接影响运动成绩和自身安全。首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学生明确做好准备活动是防止受伤必不可少的措施,同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养成充分做好准备活动的好习惯。在做好一般准备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安排一些结合主教材的专项准备活动,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各个关节充分活动到位,为主教材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学生的运动能力和水平是差别的,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运动量。另外,一年四季的温差变化使准备活动的时间和内容也有所不同。冬天的体育课准备活动时间要长一些,而夏天准备活动的时间缩短,运动的负荷也相应的减少,活动的内容也应有所区别,这样的安排可以有效的减少并避免学生在活动中安全事故的发生。

3 课的基本部分

3.1 讲解方法有层次

在学生学习技术动作时,教师对于技术动作要领不清楚的不能做,不能根据自己的想象讲解给学生。讲给学生的动作技术,要领要清楚,讲解要到位,而且要分层次进行。不能将一个复杂的技术动作简单的描述一遍,示范一下,然后就让学生练习。这样往往会导致学生对技术动作了解的不详细、不清楚,轻视了动作的难度。轻易的练习,技术动作不掌握,最终导致受伤。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技术时,首先要讲解清楚,分步、分层次进行讲解和示范。把一个技术动作分几步,运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层层递进,讲解与练习有机的结合。

3.2 技术动作要正确科学合理,示范正确、规范

教师在选择技术动作教学时,首先必须确保此项运动技术是正确、合理、科学的。原则是自己没有把握的动作不要做,可做可不做的动作不要做。如果技术动作的本身就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或者并不科学,那么教师加以讲解和教学就是错上加错,学生也就无法学到技术。更有甚者,会在不合理的技术动作下引发一些安全事故。所以,教师选择技术动作教学时必须要确保其本身是正确科学的,自己熟知清楚有把握的技术动作。随后在讲解技术动作时要做到正确、规范的示范动作。因为只有技术动作正确、规范,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意识,来引导他们进行技术动作正确的练习。

2.2.3 DTNB溶液 精密称取适量DTNB粉末,用DMSO配制成0.1 mol/L的储备液,实验所需时用PBS缓冲液(pH 8.0)配制成0.01 mol/L的溶液。

3.3 技术动作练习保护措施到位

体育课上,没有安全保证的动作不要做。某些技术动作练习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安全隐患,例如,垫子上的前、后滚翻、肩肘倒立等。这些技术动作学生在练习时,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保护自己、如何相互帮助进行练习。一旦在保护措施的环节中马虎,那么学生就会在滚翻时伤到自己的脖子和颈椎。除此之外,更要教会学生各种各样体育运动的技术保护、自我保护方法和措施。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技术动作的实际情况来练习,避免有些爱表现自己的学生因逞强而造成伤害。

3.4 运动负荷、强度要适量

承受运动负荷的能力对于每个学生而言都不一样,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好每节课的运动负荷,并合理地安排好运动强度和密度,练习时间、练习次数和练习的组数。而且教师在课堂中要善于观察学生的面色、呼吸、脉搏等,偶尔有个别出现疲劳状态的要加以控制、调整运动的负荷,避免学生因为运动量过大而造成运动损伤。

3.5 巩固练习或游戏要注意场地和规则

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往往我们在一个技术动作练习完之后,教师为了巩固技术动作会安排一些与技术动作紧密联系的游戏或者比赛。此时学生的技术动作掌握肯定不熟练,但在游戏或比赛时学生的情绪是相当高涨的,也是一节课学生心率最高的时候。在此情况下,教师必须要把规则或方法讲解非常清楚,并相应做出示范。并且,场地范围尽可能的缩小但宽敞,减少运动负荷。这样,学生在激烈的游戏比赛中才能保障安全。

4 课的结束部分

4.1 重视结束部分,放松活动要到位

4.2 小结、点评要全面

课的最后,教师要针对课堂中的情况做全面的总结,表扬和批评相结合。特别是遇到一些小的安全事故,要扩大化,让学生引起高度重视,同时要求学生安全回收器材。

4.3 给予学生一定的“温馨”提示

学生在课堂外的体育活动时间也是比较多的,教师在课的最后可以适当地提醒学生在课外自己运动时也要注意安全。这样可以让学生时刻保持警觉,保持自我保护的意识,避免不必要的受伤。

学生许多的安全事故和伤害是可以避免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和学生活动时,只要体育教师、班主任思想上重视学生的体育活动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在教学中认真组织、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以高度的责任感去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时刻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体育课堂教学的安全管理,这样就能够最大程度的减少很多的安全事故的发生,使学生更安全、更开心地上好每堂体育课。

G807.0

A

1674-151X(2012)04-00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4.004

投稿日期:2012-01-27

迟国磊(1981 ~),中教二级,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课动作运动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
动作描写要具体
不正经运动范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