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看世界男篮格局现状及原因分析

2012-08-15乔平均

运动 2012年13期
关键词:男篮世锦赛格局

乔平均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从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看世界男篮格局现状及原因分析

乔平均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运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和比赛观摩等方法,对第16届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部分比赛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显示,欧美球队仍是主宰,他们代表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潮流;世界其他男篮强队与美国男篮差距在逐步缩小,未来美国独抗欧洲格局难撼;分析欧美篮球强盛不衰给我们的原因,为促进中国男篮的发展提供参考。

世锦赛;篮球;美国;欧洲;现状

2010年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以不被看好的“美国B队”夺冠告终。从本届赛事的全过程来看,与2年前的北京奥运会相比,世界篮坛格局在整体上并未发生太大的改变,只是局部上出现了一些“微调”。新生势力上升最值得欣喜,让世界篮坛有了更多精彩和期待。

1 当前世界男篮格局

1.1 欧美球队仍是主宰,代表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和主要潮流

时隔16年后,美国男篮终于站在第16届男篮世锦赛的最高领奖台上,继2008年夺得北京奥运金牌后,美国队在2年之后的土耳其再度铸就辉煌,连续夺得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冠军,美国男篮以出色的成绩证明了他们依然是世界篮坛的霸主。欧洲仍是抗衡美国的主要力量,他们的集体实力依旧强大,依靠出色的身体条件以及娴熟的团队协作,再加上篮球理念的先进和一致,让他们稳固地守护着自己的世界地位,6个8强席位足以说明一切。美国队用夺冠证明,他们依然是世界篮坛的“老大”。尽管已经有16年未在世锦赛上染指冠军,但当美国球员开始认真对待比赛时,还是没有任何队伍能够阻拦。在本届世锦赛上,美国男篮依靠出色的技术、高强度的压迫性防守、年轻力壮和整体配合夺得了冠军。在全球化背景之下,NBA和质量上乘的欧洲篮球联赛之间的人才交流已无鸿沟,双方的篮球理念在碰撞之后逐渐寻找到契合点,各自的篮球思维和战术理念开始融合,它们代表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方向,又是引导和促进世界篮球运动发展的主要潮流。

1.2 未来美国独抗欧洲格局难撼

未来10年的世界篮坛,将出现怎样的格局?一种可能是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塞尔维亚、立陶宛、西班牙都将燃起冠军的野心,同时也不能忽视拥有欧洲最佳联赛的希腊以及全欧洲NBA球员最多的法国。另一种可能,是美国重新统治世界,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始,并将延续到21世纪的第2个10年。从本届杯赛的表现看,即便出战的只是“美国二队”,但他们在理论实力上仍然具备较大的优势。2012年的伦敦,美国队将派出“北京+土耳其”的混编球队,实力更胜一筹。2014年,他们将在世锦赛上挑战西班牙队的主场优势。美国队最可怕之处,在于他们层出不穷的新星,在于他们有太多可选之才,未来美国独抗欧洲格局难撼。

从本届世锦赛各队的精彩表现可以看出,世界篮球的势力版图,希腊队的情况相对乐观,尽管他们是本届杯赛最令人失望的强队,尽管他们的步伐显得如此缓慢,但毕竟他们仍然有非常好的篮球传统以及氛围,特别是本国联赛强大的造血功能。至于最终仅获得第6名的西班牙,过去5年,他们一直是世界篮坛最成功的国家队,本届世锦赛的失利,并未动摇这支球队的根基,今年的伦敦奥运会,一旦保罗·加索尔“复出”,西班牙就仍是夺冠的最大热门。与阿根廷和希腊相比,西班牙队阵容的年龄结构更合理,他们的板凳上还坐着克拉沃这样的后起之秀,卢比奥也会逐渐走向成熟。新一代的列强已经成长起来,塞尔维亚和立陶宛,他们既有沉厚的篮球底蕴,又有一大批正走向成熟的后起之秀,甚至还有几位并未参加本届杯赛的老将等待加盟,未来10年,他们必将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1.3 欧洲新势力突飞猛进,角色转变强弱交替

本届世锦赛上,美国队4周环绕的几乎全都是欧洲对手。入围本届世锦赛8强的球队里,欧洲球队占据6席。单论席位,与上届世锦赛完全一致,但这份名单却已彰显出欧洲篮球在新陈代谢,欧美强队之间实力上的此消彼长还是让人们看到了生机和波澜,4年前打进8强的德国、法国以及亚军希腊本次都没能入围,取而代之的是年轻的俄罗斯与斯洛文尼亚队。在这些欧洲传统强队外,出现了一股强势崛起的篮坛新贵,从而引发了欧洲篮坛的格局变化。半决赛中,土耳其、立陶宛和塞尔维亚联手围剿美国队。可以预见,这些球队将在未来几年里,成为欧洲传统篮球强国的挑战者。

表现出色的东欧球队则恰恰相反,塞尔维亚在去年的欧锦赛上就开始励精图治,本届世锦赛上,他们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更新换代的过程,队伍的磨合趋于成熟和稳定,22岁的特奥多西奇已经可以挑起球队组织和进攻的担子。平均年龄25.4岁的立陶宛在本次世锦赛上少了雅斯科维休斯,应该说损失不小,但是克雷扎、亚赛迪斯等人的崛起很好地弥补了前辈留下的空缺。同样的还有俄罗斯,尽管在缺少了基里连科、霍尔登等主力之后,这支球队并不被看好,但是莫兹戈夫等年轻球员的表现仍然让人看到了欧锦赛冠军的影子。这股欧洲新势力拥有出众的天赋和年轻的激情,即便没有所谓的大牌球星,依旧可以依靠团队篮球爆发出惊人的力量,他们已经开始以震惊世界的表现向金字塔尖发起冲击。

1.4 亚非男篮与欧美强队差距依然很大

相比美国与欧洲的激烈抗衡,亚非球队实力差距比较大。在本届世锦赛总共24支参赛球队里,有7支球队来自亚洲和非洲。其中,黎巴嫩队有幸得到国际篮联“照顾”,手持外卡搭上飞往土耳其的末班车。拥有超过1/4的名额,却仅有1支球队迈入16强的门槛。这唯一一支晋级的球队——中国队,还是凭借小分的优势“侥幸”赢得出线权。据统计,小组赛过后,7支亚非球队总共只赢了6场球,其中还包括3场“内战”。这就意味着,亚非球队从欧美列强拿到的胜利只有区区3场。若不是中国队赢得出线权,世锦赛将从16强战开始就进入欧美国家之间的游戏。世界篮坛局势在宏观上并未发生明显变化,在打进8强的队伍中,欧洲占据6席,美洲占据2席,这与4年前的情况完全一样,甚至美洲的席位还是属于美国和阿根廷。

8强中没有亚洲、非洲以及大洋洲球队的身影,甚至在16强中还由4年前的4支减少到了今年的3支,说明实力仍然不足以和欧美对抗。不过,还是可以看出进步,中国队与强队的差距逐渐缩小,澳大利亚和安哥拉也有击败欧洲劲旅德国队的表现,这给三大洲的篮球带来了希望。

2 欧美男篮男篮雄霸篮坛的原因探析

2.1 良好的身体素质与超强的对抗能力

欧洲和南美洲男篮强大的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有着先天优越的身体条件。以白色人种为主的欧洲人和南美洲人,天生人高马大,粗壮强悍,在力量和高度上有着先天的优势,而且他们的速度、弹跳、灵敏、智能等方面也并不差,因此更适合于篮球这项运动。欧洲强队惯有对抗激烈、投篮精准的篮球风格,也兼具了篮球流派中美洲派的身体出色,位置模糊化;高大运动员高度、力量、技巧相结合。从本次世界大赛可以明显看到,在这次世锦赛上,美国篮球运动员的确有精湛的技术和出众的身体条件,个人单兵作战能力极强,表现最为出色的是荣膺MVP头号球星凯文·杜兰特,在本届世锦赛上,杜兰特场均得到22.8分和6.1个篮板,他的投篮命中率高达55.6%,其中2分球有63.2%的命中率,3分球命中率是45.6%,他在得分榜上高居第3位,他的38分也是本届世锦赛上球员的单场最高得分。还有西班牙队大前锋加索尔和阿根廷的斯科拉都是高度、力量、技巧相结合的典范,弹跳好、力量足,在篮下即能进攻,又能不失时机地准确策应妙传,他们在各自的球队中都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2 完善强大的青少年培养机制和精彩的高水平联赛

短短十几年间,欧洲篮球迅速强大,其根基在于他们有极为严格、严谨的青少年职业培养体系。具有深厚的篮球文化底蕴、完整先进的篮球训练与竞赛体系为新兴的东欧国家在世界男子篮球第1集团创造了条件。纵观当今的篮球强国,每个国家都有其完善的篮球建设体系,从篮球人才的培养、选拔到篮球运动的推广、普及等各个方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事实上,欧洲篮球自身的联赛运作和规模,并不比NBA差,欧洲篮球国家众多,职业俱乐部数量也远远超过美国,职业球员数量远远超过美国。他们每年除要参加各国的联赛外,还要参加欧洲联赛,欧洲联赛还分“ULEB(欧洲篮球联赛联盟)”和“FIBA(国际篮联)”两种不同的联赛。此外,还有2年1届的欧锦赛以及欧洲杯挑战赛等。以被称为欧洲篮球三大联赛之一的西班牙联赛为例,他们拥有完善的后备力量培养体系,有系列发展联赛的措施,其中的重点之一便是积极培养二线球员。与此相对应的,欧洲篮球所建立的不只是诸多的成年人赛事,还有完整的青少年竞赛体系:U16、U18和U20欧锦赛,在这一系列良好而完整的青少年培养机制下,欧洲篮球就这样如滚雪球般壮大起来。

2.3 借NBA之力,欧美篮球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欧洲篮球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强大起来,并不只是靠自身的努力发展。他们同样懂得借助NBA这个市场,近些年来,欧洲篮球学习美国的脚步从来没有停顿。欧洲篮协首先是打破国家界限,学习NBA办起了跨国界的欧洲篮球超级联赛。在扩展本土联赛的同时,大量的欧洲人前往美国留学,在美国的高中联赛和大学联赛,有许许多多的欧洲人。从先前的迪瓦茨、萨博尼斯、斯托亚科维奇到现在的加索尔、诺维茨基等,他们在NBA的成功,影响着更多有天赋的欧洲少年投身篮球运动,这些为数众多的散布于NBA的欧洲球员都成了国家队坚实的脊梁。我们观看欧洲男篮比赛时可以发现,其篮球风格兼具了对抗激烈、投篮精准和身体素质出色、攻守转换迅速等众多特点,在比赛中,不仅具有高命中率的中远距离投篮,而且也不乏精彩绝伦的扣篮和盖帽,既崇尚整体篮球,也绝不放弃篮球比赛中个人的即兴表演。从这个意义上来说,NBA对欧洲篮球的快速崛起功不可没。

2.4 更具智慧的整体篮球理念

经过多年对NBA的球员输出和交流,欧洲球队在身体、力量和对抗方面大为提高。欧洲球队如我们最早了解的前苏联,后来的立陶宛、塞黑、希腊、西班牙等,这些球队都是靠集体打球,完全是一种集体的配合,而不是像美国队那样过于讲究个人技术单打独斗。在继承这个传统的基础上,欧洲球队又在速度和投篮方面大做文章。欧洲篮球总是在跑动中完成进攻,它永不停顿,永远在跑动中找到空挡,而且投篮命中率极高,这种理念下的欧洲整体篮球打法能够发挥每位球员的最大能力。

本届世锦赛上,塞尔维亚是最令人眼前一亮的。塞尔维亚依靠着团队的配合,一路战胜阿根廷、克罗地亚和西班牙等强队杀入4强,足以证明2年前欧锦赛上的成功绝非昙花一现。才华横溢的特奥多西奇,是塞尔维亚男篮阵中当之无愧的领袖,他以纳什般的球风,令塞尔维亚队华丽异常。阿根廷队的失利也给了我们一个教训,那就是“球星战术”靠不住,还是团队作战最保险。以前阿根廷队是非常善于团队作战的,配合默契、战术丰富、多点开花是他们的标志,但是这届世锦赛,他们却出现过于依赖球星个人发挥的情况。此前斯科拉凭借惊人状态将阿根廷队带入8强,但是也在某种程度上为失利埋下伏笔——一旦他状态下滑而没有其他人挺身而出时,阿根廷队就没有机会弥补错误。

3 结 论

通过对本次男篮世锦赛的分析,世界男篮格局形式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美国队的霸主地位继续存在,欧洲篮球呈现出角色转变强弱交替,显示出明显的集群优势。正是由于欧洲男篮角色转变强弱交替,成为对美洲男篮的最大威胁者,这使得世界男篮竞技格局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欧洲队包括土耳其、立陶宛、塞尔维亚、西班牙、俄罗斯、斯洛文尼亚等实力愈加强大,均能与美洲区列强在世界前8名的争夺中抗衡,表明欧洲球队将会对世界男篮竞技格局产生更大的影响。

[1] 国际篮联2010男篮世锦赛赛 [EB/OL]. http://sports.sina.com.cn/basket2010/ 2010.8.28—9.12.

[2] 谷苗.最“水”梦之队全胜封王 美国独抗欧洲格局难撼[EB/OL].http://sports.sina. com.cn/k/2010-09-14/07465200695.shtml,2006.9.1.

[3] 张博. 当今世界男子篮球竞争格局变迁对中国男篮的影响分析[J ].搏击·体育论坛,2011,(3)11.

[4] 魏磊,徐建华. 从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看世界男篮格局和中国男篮现状[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2).

[5] 边文峰. 从近四次世界大赛析世界男子篮球运动发展的新特征[J ].辽宁体育科技,2007,29(3).

[6] 王广伟.欧洲男篮发展历程及崛起原因探析[J ].安徽体育科技,2008,29(2):39-40.

[7] 郭永东.欧洲篮球的飞跃发展与中国男篮的发展[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54-56.

[8] 张森.阿根廷男篮崛起因素分析[J ].竞技·论坛,2009,117(2).

[9] 崔鲁祥,刘兴鹏. 世界男篮格局和2008年奥运会我国男篮面临的形势[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5.

[10] 郑钢,郑薇.从世界锦标赛看世界男子篮球运动新趋势—兼析中国男篮的败因与奥运备战对策[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7,(25)4.

[11] 徐 铮,孟祥波. 从近几届世界大赛看世界男子篮球竞技格局的演变[J ].体育科技,2009.

G841

A

1674-151X(2012)07-029-03

投稿日期:2012-05-09

乔平均(1975 ~),讲师,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男篮世锦赛格局
爵士啦啦操“跳跃类难度”动作运用分析——以2019年啦啦操世锦赛前六名为例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星问答
构建新发展格局,农村大有作为
于潮流 问格局——FCTA的2019雕镌时尚
第28届男篮亚锦赛中国队与四强技术对比分析
最多观众的世锦赛伦敦田径世锦赛10天卖票70.5万张
打造“121”平台 构建“大宣传”格局
华师男篮
2004—2005年:中国高中男篮联赛.迈克尔.乔丹为冠军队颁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