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日挽歌——析简·奥斯丁《劝导》中的忧郁基调

2012-08-15步朝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191

名作欣赏 2012年15期
关键词:温特沃斯瓦尔特

⊙步朝霞[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 北京 100191]

作 者:步朝霞,文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劝导》①(Persuasion)是简·奥斯丁一生完成的第六部小说,较之其他几部作品,它受到的关注最少,“对于安·艾略特我们听到的不像简的其他女主角那样多”(Rose,101)。《劝导》受冷落的原因,除了它是奥斯丁最后一部作品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在整体基调上与此前的作品有很大不同,从而使人们已经形成的阅读期待发生变异。奥斯丁的小说通常被视为喜剧:大团圆的结局,令人忍俊不禁的人物,机智风趣的对话和叙述,这一切都让阅读轻松愉快。但在《劝导》中,少了许多奥斯丁早年的轻松幽默,多了一些对生命的沉思与忧虑,从而形成了与此前作品完全不同的忧郁基调。

《劝导》写于1815年8月至1816年8月,期间奥斯丁正经受着疾病的折磨,家庭的经济状况也因为哥哥亨利的银行破产而陷入困境。此外,这一时期英国社会也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大动荡。所有这些都难免影响到作家的心境和作品的调子。尽管这部小说和奥斯丁其他为人熟知的小说一样有着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但这一团圆却发生在过多的痛苦之后,又笼罩在前途未卜的担忧之中,这就奠定了《劝导》的忧郁基调。正如对奥斯丁深有研究的剑桥大学教授Gillian Beer指出的,“有一种挥之不去的痛苦笼罩着全书”。也如评论家所说:“这部小说的基调可以用秋天来形容,像一曲挽歌。”(Smith,156)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小说的忧郁基调,以期对这部小说以及奥斯丁这位经典作家做出新的理解。

一、爱情的失而复得:痛苦的历程

瓦尔特爵士的女儿安·艾略特和温特沃斯曾经相爱并订婚,但由于男方既无贵族头衔又无财产,在好友罗素夫人的“劝导”及父亲的反对下,安解除了婚约。这让温特沃斯深受伤害并黯然离去,也让深爱着他的安痛苦不已。八年之后,温特沃斯又回来了,并因其财富与地位成为热门的夫婿候选人。虽然安最终重获爱情,但这是一个充满痛苦的历程。

在小说的第一部,安是一个沉默的角色,全然看不到重获爱情的希望。在温特沃斯还没有来之前,周围的人就开始热切地谈起他,而每一次都不啻于“对她神经的一种新考验”①。安非常害怕与他见面,极力逃避着。但同在一个社交圈,见面无法避免。见面后安的内心无法平静,“玛丽和她说话,她却听不见”。她看到的是“同样的温特沃斯”,而他眼中她却“变得都认不出来了”。听到这话让安感到“无言的、深深的伤害”。“曾经他对她一往情深”,现在却形同路人。她痛苦地意识到,“在他那里,她已经什么都不是了”。她只是一个老姑娘,在他和年轻姑娘们说笑时,只能默默地做一个旁观者。

第二部一开始,传来路易莎和另一位军官本维克订婚的消息,本来和大家一样以为路易莎会和温特沃斯订婚的安感到分外惊喜:“在一生中她第一次这么吃惊。本维克船长和路易莎·莫斯格罗夫!几乎好到不敢相信!安费了好大劲才让自己留在房间,保持平静的神情,回答最普通的问话。”自由间接引语的使用打破了叙述者和人物的界限,充分地展现了安内心的喜悦。此刻情绪的释放将她此前的压抑反衬得更为突出。而此时小说已过四分之三,也就是说在前四分之三的叙事时间里,安都生活在压抑和痛苦之中。

从第二部在巴斯见面起,安在两人的关系中终于占据了强势地位。但即便如此,也并不意味着她的生活从此就轻松明快了,她仍旧生活在焦虑之中。如音乐会第二场将要开始的时候,安的心思完全不在演出上,“对安来说,这只会是一个小时的焦虑。不再见到温特沃斯不友好地看一眼,她就没法平静地离开”。落座的时候,她竭力使自己有接近他的机会,“加上她自己的一点小计谋,安终于坐在了更接近凳子头的地方,这样就可以和路过的人说话了”。可见为了接近温特沃斯,安真是煞费苦心。

不难看出,女主人公重新获得爱情是一个充满了痛苦、压抑和无奈的过程。父亲和姐姐的冷漠,妹妹的自私,罗素夫人的不理解,情人的误解,使她孤立无援。无怪乎有这样的评论,“安·艾略特是简·奥斯丁女主人公中最孤独的一个”(Tanner,208)。这部小说不再通过对话,而是通过展示主人公的内心来塑造人物,安的痛苦突出地展现在文本中,奠定了小说的忧郁基调。

二、青春的失而复得:一个童话

有评论家指出,女主人公安·艾略特的故事是一个关于“青春风采失去与回归的故事”(欧阳惠)。如前所述,安在小说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是一个二十七岁的老姑娘了,丝毫不引人注意。但是情节的发展却让她的青春神奇地失而复得。而接下来的文本事实又证明这一情节的童话性质,其背后的动机由此更令人唏嘘。

安在十九岁的时候也是一位迷人的少女,书中几次提到那时的她“非常漂亮”。虽然迫于外界的压力和温特沃斯解除了婚约,但是安一直不能忘怀这段感情,也无法接受其他追求者的求婚,于是在郁郁寡欢中自己的青春也过早地凋谢了。对多年前这段往事及其后果,小说是这样交代的“:他们的交往前后不过几个月,但是这为安带来的痛苦可不是几个月就能结束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的痴情和悔恨遮蔽了所有年轻人应有的快乐。青春的花早早地谢了,再也没有兴致,这是这次感情留下的永久后果。”就这样,如同虚荣之于瓦尔特爵士,过早凋谢的青春成了安的标签。难怪八年后温特沃斯和她重见,发现她“变得都认不出来了”。另一方面,需要知道,由于海外扩张等原因,18世纪末的英国,“只有百分之三十的女子结婚”(Ruth,58),竞争的激烈可想而知。找一个有稳定经济收入的丈夫成为年轻女子和他们的父母孜孜以求的“事业”。而在婚姻的达成中,男方靠的是经济条件和社会地位,女方最重要的资本就是美貌了。二十七岁的安显然毫无优势。

然而一个戏剧性的情节发生了,在莱姆,经过一天海风的吹拂,安憔悴已久的青春美貌奇迹般地恢复了。她“显得特别美丽动人,微风吹拂着她的脸庞,吹得她眼神中充满着生气,使她端正而俏丽的面容恢复了青春的红润和清新”(裘因译)“,这一细节显然带有强烈的理想化情调和浪漫色彩,出现在奥斯丁小说中不能不说显得非常突兀”(彭应,41)。国外的评论家也有同样发现“:这部小说或许终究不过是一个童话。”(Smith,166)

其实无论是爱情的失而复得还是青春的回归,都可理解为作者现实中未满足的愿望在小说中的投射。虽然奥斯丁是一个以“客观”的笔调而著称的作家,但如同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作品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反映着作者的心迹。即使是对奥斯丁这样一个作家的解读,将作品和作家经历联系起来也绝不是一块禁忌之地。而我们因循这样的思路,并非要建立作家经历和故事情节之间的比附,只是在作品总体基调上寻求一些传记事实的支持。1796年初,在简·奥斯丁二十一岁的时候,她和汤姆·勒夫罗伊相爱了。可是勒夫罗伊依靠富有的亲戚为生,“他们提醒汤姆说,娶一个穷牧师的女儿会阻碍他在社会上的高升”(Ruth,60-62)。就这样,勒夫罗伊最终没有向简·奥斯丁求婚。这和小说中安当年拒绝温特沃斯的理由如出一辙。从此以后这两个有情人一生再没有相见。我们无从确知这段感情对作家的影响,但研究者是这样看的,“唯一能肯定的是,她的下一位追求者似乎全然无法触动她的心”(拉斯奇,42)。小说中安经受的长期痛苦,想必也是作者深有体会的。现实中再也不会回来的恋人却能在小说中呼之即来。Gillian Beer就认为:“在一定意义上,这是一个鬼故事,弗里德里克·温特沃斯就是一个亡灵。”不管是青春复归的童话还是恋人回来的鬼故事,都以超越现实的方式达成了愿望。这一动机当然并不神秘,早在一百多年前弗洛伊德就指出了:“一个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未得到满足的人才这样做。”而“在婚姻上有个好的归宿似乎是简心目中女孩生活的真正目标”(Rose,108)。因此这是她所有作品都离不开的主题,未能结婚也成了奥斯丁一生的遗憾。而此时,四十岁的她在疾病的折磨下,这一遗憾或许更加难却心头吧。建构一个虚幻的世界去体验失而复得的满足,梦醒时分望着苍凉的现实却难免更多唏嘘。如果说上一节爱情失而复得的痛苦过程奠定了小说的忧郁基调,那么青春的复得就以其童话性为小说增加了一分凄凉。

三、贵族阶层的地位:“明日黄花”

奥斯丁的小说给人一种印象,似乎她的视野只限于“乡村的三四户人家”(Rose,312),对大的社会历史变化缺乏关注,但事实并非如此。“奥斯丁既不同于《曼斯菲尔德庄园》中心胸狭窄的伯特拉姆姐妹,和《理智与情感》中鲁莽冲动的玛丽安·达什伍德也不一样,她对英国之外更广阔的世界既不是没有意识到也不是无所谓。”(Mukherjee,51)Roger Sales也认为,奥斯丁的小说尤其是1810年后写的小说,应该在英国政治危机的背景下理解。在奥斯丁写作《劝导》的时候,英国已经打败法国取得了海上霸权,而为此立下汗马功劳的海军军官自然名利双收。相比之下,贵族阶层的地位却每况愈下。瓦尔特·艾略特爵士就是这样一个代表。“艾略特”这个贵族姓氏的本意是“高贵的+战斗”,当“战斗”已经名不副实,“高贵”还能维持多久?奥斯丁虽然很少谈及政治,但作为时代洪流中的敏感个体,她觉察到这种变化,并作为身在其中的一员感到了恐慌。玛里林·巴特勒说:“作为一个不安宁时代的产物,奥斯丁小说的新东西正是这一社会关怀。”《劝导》将故事时间设定在1814年,在奥斯丁所有的小说中,这是唯一一部将历史背景标识得如此明确的。因此这部小说的背景不容忽视,甚至“看不到背景的重要性就无法正确地理解整部小说”(Tanner,228)。小而言之,安的父亲瓦尔特爵士由于入不敷出而被迫搬离祖传房产;大而言之,整个世袭贵族阶层的地位正在被新近崛起的海军军官替代。以瓦尔特爵士为代表的贵族阶层的颓势已经不可避免。此背景一方面为小说蒙上一层大厦将倾的危机感,另一方面和个人命运交织在一起,预示主人公的未来吉凶难料。

小说的开头颇有意味,这分明是安·艾略特的爱情故事,却以瓦尔特爵士的经济困境开头,这是因为瓦尔特爵士的故事揭示了“变化”这一深刻主题。他是“凯林奇庄园的艾略特”,而搬离凯林奇庄园,无疑是对他身份的一种否定。面对“变化”,就要抗拒变化。瓦尔特爵士“拒绝面对历史和地理的变化”(Mukherjee,57),安则努力在爱情中恢复她昔日的地位。同为“变化”这一主题的体现,瓦尔特爵士的故事和安的故事构成一对互喻的关系。可以说次要情节瓦尔特爵士的故事提示和烘托了主要情节的寓意,也可以说小说通过主要情节传达一个更宏大的关于社会变化的信息,而这个信息在瓦尔特爵士的故事中以更明显的形式表现出来。直到书末我们也看不到瓦尔特爵士有朝一日能搬回祖居的可能,所以这种社会变化看来是永久性的了。因此我们看到全书笼罩着一股深刻和宏大的无奈。

尽管主人公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处于社会历史的洪流中,他们未必是自己幸福的主宰者。来自社会历史的无奈和不安或许最终会作用在他们身上,这才是作者和读者真正关心的。小说的结尾印证了这一点。当他们最终和好,提到八年前的爱情,“那儿他们重新诉说了他们的感情和誓言,那些曾经似乎能保障一切,接下来却是多年的分离和疏远”。在最后重获幸福的时刻提起过去意味着什么?是通过对比来突显此刻的幸福还是预示着将来的幸福也未必有保障?在Gillian Beer看来这是一个提醒,“保障永远都不保”,言之有理。在书的最末尾,作者提到了战争的可能性,“战事一起,便要担惊受怕”。和以往所有小说的结尾不一样,在《劝导》中,“战争的可能性为通常幸福的结尾带来潜在的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Monaghan)。作为船长的妻子,战争一起,安将来难免担忧丈夫的生死。这仿佛一片乌云笼罩在这幸福时刻的上空。

由此可见,《劝导》这部小说的确处处充满了压抑和痛苦。这部写于女作家离世前的小说与以往的作品有着明显的不同,Irvine,Robert P认为“《劝导》表现出新的发展方向:更阴暗,更悲观”,而Walter Allen在他的名著《英国小说简史》中也说,在创作的后期,“奥斯丁小姐的思想变得更加严肃了”。《劝导》中的忧郁基调正是奥斯丁后期创作特点的体现。可惜女作家不幸于四十二岁辞世,其创作在《劝导》之后将如何发展,也成了永远无法破解的迷。然而通过对《劝导》的细读我们至少看到,奥斯丁的小说并不像我们通常认为的那样天真和模式化。

①小说引文据Austen,Jane.Persuasion(London:Penguin Books,1998),除非注明,译文均来自笔者。

[1]Rose,Louise.ed.Letters of Jane Austen [M](V.1).London:Routledge/ThoemmesPress,1994:101,108,312.

[2]Beer,Gillian.“Introduction”,in Jane Austen,Persuasion[M].London:Penguin Books,1998:xiv,xxix,iiv.

[3]Smith,LeRoy W.Jane Austen and the Drama of Woman[M].London:Macmillan Press,1983:156,158.

[4]Tanner,Tony.Jane Austen [M].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6:208,228,211.

[5]转引自欧阳惠.《劝导》浪漫主义初探[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99,(04):74.

[6]Ruth,Amy.Jane Auste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58,60-62.

[7][英]简·奥斯丁.劝导[M].裘因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100.

[9][英]玛里林·巴特勒.浪漫派、叛逆者及反动派[M].黄梅,陆建德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166.

[10][英]玛甘妮塔·拉斯奇.简·奥斯丁: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性作家[M].黄美智,陈雅婷译.上海:百家出版社,2004:42,105.

[11][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文学与艺术[M].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1:101.

[12]Mukherjee,Meenakshi.Jane Austen [M].Houndmills,Basingstoke, Hampshire: Macmillan Education Ltd.,1991:51,57.

[13]Sales,Roger.Jane Austen and Representationsof Regency England[M].London,New York:Routledge,1994.

[14]Monaghan,David.ed.Jane Austen in a Social Context[M].London:The Macmillan Press Ltd.,1981:186.

[15]Irvine,Robert P.Jane Austen [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2005:39.

[16]Allen,Walter.The English Novel:A Short Critical History[M].New York:E.P.Dutton and Company,Inc.,1955:120.

猜你喜欢

温特沃斯瓦尔特
热爱用尺量出来
总会想起那张照片
热爱用尺量出来
为爱在一起
自己的歌
鬼在作怪吗
《面纱》:博弈到最后,“死的却是狗”
他是我朋友
他是我的朋友
“不可能”里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