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现状探析①

2012-08-10孙明和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2期
关键词:牡丹江市场地设施城镇居民

孙明和

(牡丹江师范学院体育科学学院 黑龙江牡丹江 157010)

全民健身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了解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更好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本人对这一课题进行了专门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既可以全面了解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也对提高牡丹江市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提供决策依据。对促进牡丹江市体育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牡丹江市16周岁及以上城镇居民(不包括农村居民)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同类研究文献,对地方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了解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实情况。

1.2.2 问卷调查法

用PPS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对象,采用入户调查的方法对城镇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发放采用现场即发即收,共发放问卷1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157份,有效回收率96.4%。

1.2.3 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现状

2.1.1 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

动机是驱使人们活动的内部原因,目的则是人们通过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动机和目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即目的也常常是有动机的功能。锻炼目的是分层次的,初级目的是带有明显功利性,如为医治疾病、延年益寿等,较高层次的目的,在康乐基础上具有享受性质。从调查结果来看,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主要的动机依次是:以健康为目的(占51.4%),消遣娱乐(占22.6%),调节精神压力(占10.5%),健美(占8.3%),为结交朋友及其它目的(占7.2%)。由此可以说明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使身心健康和消遣娱乐。

表1 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形式

表2 锻炼内容的选择

表3 锻炼场所的选择(多项选择)

2.1.2 牡丹江市城镇居民体育人口现状

体育人口是体育社会学研究经常使用的概念,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牡丹江市城镇居民体育人口数量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牡丹江市城镇体育的基本概况和城镇居民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我们的调查统计结果表明:2011年,牡丹江市城镇居民中(16~59岁),有54.2%的人参加过一次或一次以上体育活动,有45.8%的人在这一年中没有参加过体育活动。根据卢元镇先生对体育人口标准的划定,[1]即以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少于3次,每次活动时间不少于30min,且每次活动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作为衡量标准,2000年我国16岁以上的社会体育人口18.3%。我们的调查结果为:2011年牡丹江市城镇居民(16~59岁)社会体育人口为28.9%,其中男性占61.8%,女性占38.2%。

2.1.3 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形式(表1)

由于参与体育活动能够增加人际交往,所以在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形式中,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的最多;协会的锻炼形式只占10.1%,参与这种比较高级的锻炼形式人数不多,但锻炼的计划性、科学性较高,使锻炼者能持之以恒,健身意识和技术水平逐步提高。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多组织这样的锻炼形式。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城镇逐渐由封闭向开放,由传统向现代转变,传统的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在逐步瓦解,选择协会进行锻炼的人会逐步增多。

2.1.4 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场所(表2)

牡丹江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内容主要以散步、慢跑和传统项目(太极拳、踢毽子)为主(见表2),这些项目的技术动作简单易学,而且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严格,参与者的资金投入较少。牡丹江城镇居民遵循免费、就近方便的原则选择锻炼场所,从表3中可以看出,选择公园、广场、街道和社区健身场地最多,分别占77.4%和59.4%。选择消费性体育场馆的只占8.1%。这可能与牡丹江城镇经济发展水平低,居民收入少、健身意识差等因素有关(表3)。

2.2 制约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2.2.1 收人水平低,经济条件差影响了牡丹江城镇居民的体育意识和体育参与

牡丹江市的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城镇居民的基本消费主要用以日常生活消费、养育子女等基本消费。“体育应以经济为基础,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体育就发展到什么程度”(刘吉 1997)[1]。牡丹江市城镇居民为了生活而奔波,家庭负担重,而且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也不健全,因此为生存而忙碌奔波的居民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和财力去参加体育活动。

2.2.2 体育健身服务体系不健全制约着牡丹江市城镇居民的体育参与程度

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奋斗目标中明确提出:“努力实现体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体质和健康水平,基本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民健身体系”。从调查结果看,有78.4%的居民的体育参与处于自发和零散状态,81.4%的居民认为缺乏体育健身方面的指导和组织。这反映出目前牡丹江市城镇居民体育参与的组织化程度比较低,绝大部分锻炼者是处于无人指导下进行体育活动,造成不少人体育参与缺乏科学性。缺乏组织和指导影响了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2.2.3 场地设施的匮乏制约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

体育场地设施属于城镇建设的一部分,牡丹江市城镇体育设施分布不合理,大部分体育设施都在学校和单位内,难以向居民免费开放;而在其居民居住地范围内可供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场地设施非常有限,造成牡丹江市城镇居民锻炼场地供求矛盾;从实地走访调查来看,大部分城镇体育场地设施结构功能单一,基本上都是篮球场和乒乓球室(馆),却少有足球场、羽毛球场等。很难满足居民体育健身需求多元化的趋势。

3 促进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建议

3.1 加大投入,合理布局,提高场地设施的利用率

“全民健身计划” 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2]。因此,政府部门在规划和建设城镇社区体育文化设施时,应加大财政投入,增加场地设施的建设,在器材安放地点进行深入的调研,方便居民参与健身体育活动,扩大覆盖面,同时在器材上标明详细的科学健身方法;在寒暑假时开放学校的场地设施,提高学校场地设施的利用率,进一步完善牡丹江市城镇居民的健身服务体系。

3.2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健身意识

影响人们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而实现人们健康追求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体育运功不失为一种较为科学、合理的、经济而有效的途径,此种观念已渐达成国际共识。有关政府部门发挥其政策向导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种媒体,扩大宣传渠道,营造良好的锻炼氛围,积极引导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健身习惯,增强健身意识,使牡丹江市城镇居民体育活动得到蓬勃的发展。

3.3 完善管理机构,健全体育服务体系

逐渐完善牡丹江市城镇体育管理机构的设置,使牡丹江市城镇居民在参与体育活动中得到正规组织的帮助和支持。增设晨练点,并安排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其健身提供专业指导;发展和健全基层体育组织,扶持群众业余体育协会,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居民开展健身、体育比赛等体育活动。

[1]梁利民.我国体育生活化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EB/OL].人民网.

[3]张永军.小康社会视角中的山东省乡镇居民体育行为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35~39.

[4]余坤明.关注城市农民工的社区文化生活[EB/OL].中国选举与政治网,2005-11-12.

[5]袁广峰,张水顺.我国小城镇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3):48~50.

[6]郑旗.山西省小城镇体育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9):31~32.

[7]董莹娟,李秀梅.城镇居民休闲体育的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7,11:10~11.

[8]岳君.我国两广城镇大众体育现状的比较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0:33~35.

猜你喜欢

牡丹江市场地设施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辽宁省冰雪场地设施资源配置均等化研究
吉林省高校体育设施与全民健身资源互补研究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宁夏大学体育场地设施现状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山东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我战胜了自我
牡丹江市建团周年纪念请苏联青年团代表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