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合虫草素积累的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2012-08-08欧阳召王春梅

中国食用菌 2012年1期
关键词:磷酸二氢钾虫草薄层

欧阳召,王春梅,陶 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生物制药系,北京 100102)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L.)Link.,又称北冬虫夏草,为虫草属中的重要一种。经研究证明,蛹虫草中所含有的虫草素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如抑菌、抗肿瘤、抑制病毒,以及增强免疫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能[1-3]。目前,蛹虫草生产仍以固体栽培收获子实体为主,虫草素也主要靠从蛹虫草子实体中提取获得,然而子实体培养有一定难度,子实体生产周期长,且虫草素从蛹虫草子实体中提取、分离工艺繁琐、复杂,从而大大增加了虫草素的生产成本[1]。蛹虫草液体发酵则具有周期短、活性物质易于提取等优点。对于蛹虫草发酵培养的研究,前期的工作多集中于获得较多的菌丝体[4],较少报道以提高虫草素含量为目标的培养研究。为了提高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的含量,本文从发酵培养基和发酵培养条件两个方面入手,对蛹虫草液体发酵中虫草素积累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工业化高效生产虫草素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株

蛹虫草菌种购自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种编号为5.0700,培养保藏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生物制药系。

1.2 培养基

1.2.1 母种培养基

采用PDA综合培养基。

1.2.2 液体发酵优化培养基

在检索文献所得到培养基配方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5种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

1号:蛋白胨 15 g·L-1、葡萄糖 20 g·L-1、磷酸二氢钾1 g·L-1、 七水合硫酸镁 0.5 g·L-1、 VB110 mg·L-1、 萘乙酸2 mg·L-1。

2号:蛋白胨 15 g·L-1、葡萄糖 20 g·L-1、磷酸二氢钾1.5 g·L-1、 七水合硫酸镁 0.5 g·L-1、 VB15 mg·L-1、 萘乙酸2 mg·L-1。

3号:蛋白胨 20 g·L-1、葡萄糖 20 g·L-1、七水合硫酸镁 0.5 g·L-1、 磷酸二氢钾 1 g·L-1、 萘乙酸 4 mg·L-1。

4号:蔗糖 40 g·L-1、蛋白胨15 g·L-1、七水合硫酸镁0.5 g·L-1、 磷酸二氢钾 0.5 g·L-1、 萘乙酸 4 mg·L-1。

5号: 葡萄糖 20 g·L-1、 马铃薯(煮汁) 200 g·L-1、 磷酸二氢钾 2 g·L-1[5]。

1.3 方法

1.3.1 固体培养方法

按PDA综合培养基配方配制,高压灭菌后制斜面,将保藏的菌种接入新制的培养基中,将接好的菌种置于25℃恒温箱中培养,至洁白的菌丝体长满试管斜面为度。

1.3.2 液体发酵方法

将PDA斜面培养基上经过活化的蛹虫草菌种,接入上述5种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250 mL摇瓶装100 mL培养基),在25℃、130 r·min-1、光照12 h的条件下培养,进行一级发酵,使菌种适应新环境,在出现大量松散的小米粒样的菌丝球时一级发酵完成。将得到的一级种子定量接入新的培养基中,相同条件下培养15 d(预实验证明第15天时,发酵液中虫草素的含量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得到二级发酵产物。

1.3.3 发酵液中虫草素含量鉴定

对发酵产物进行提取。发酵液12000 r·min-1离心,15 min后取上清,醇沉蒸干后,甲醇洗下得到样品。 虫草素含量鉴定用薄层色谱法[6](色谱条件:薄层板 GF254硅胶板; 展开剂∶氯仿∶乙酸乙酯∶异丙醇∶水=8∶2∶6∶0.5,每10毫升展开剂加2滴~4滴氨水,虫草素对照品浓度为1 mg·mL-1,定量点样),鉴定各样品中虫草素的含量,根据薄层板上虫草素斑点的大小来鉴别虫草素的含量,从而据此来选择发酵培养基。

1.3.4 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优选

在确定最优发酵培养基后,为确定蛹虫草液体发酵产生虫草素的最优发酵条件,设计了正交实验,见表1、表2。

表1 正交实验因素水平表

表2 L9(33)正交实验安排表

1.3.5 统计学处理

得到的图片以Quantity one软件对显色点进行分析,点光密度曲线下面积为相对含量,计算平均值。

2 结果与分析

2.1 发酵培养基优选结果

5种发酵培养基分别记作1号到5号,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发酵,在发酵一定时间后提取并进行薄层鉴别,以虫草素的含量为指标,结果见图1。

由薄层色谱结果可知,1号培养基较适合虫草素积累,重复实验结果相同,故选择其作为发酵培养基。

2.2 发酵培养条件优选结果

用优选好的发酵培养基进行正交实验,在发酵第15天时进行提取操作,薄层色谱法鉴定各发酵条件下发酵液中虫草素的含量,见图2。

图2结果显示,1号~3号有相对较少的虫草素积累;4号~6号有相对较多的虫草素积累,其中5号虫草素含量最高;7号~9号无虫草素积累。由实验结果可知,25℃适合虫草素积累;正交试验优选的最佳条件为pH7,温度25℃,光照12 h。

3 结论与讨论

已经有较多的工作对蛹虫草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4,7-9],但多数研究关注的点是提高虫草菌丝的生长量,而以提高虫草素含量为目标,探讨蛹虫草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研究较少见。通过蛹虫草生产虫草素具有很好的商业前景[1],因此,本文侧重点在于确定产生较多虫草素的蛹虫草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本研究国内外首次发现,光照对于虫草素的产生至关重要,没有光照虫草素不能产生(图2),可能虫草素的产生与光敏调控系统有关。传统蛹虫草的培养认为菌丝体的生长应该在黑暗中进行[4],另有研究认为光照抑制菌丝体的生长[9],本实验室认为无光培养不适合以虫草素的生产为目的的培养。关于光照与虫草素产生的关系,本实验室正在进行深入研究,结果将另文发表。

本实验采用二级液体发酵,进行二级发酵的目的是使斜面菌种适应新的培养基环境,一级发酵在进行到第5天时菌丝球大量产生,生长进入对数期,此时菌种活力最旺盛,接入二级发酵培养液中可进行发酵培养。预实验表明在二级发酵进行到第15天左右时,虫草素积累至一定程度,虫草素含量不再发生明显变化,终止发酵。使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半定量分析,在保证发酵液体积相等、操作提取条件相同、所加甲醇体积相同以及点样量相同等平行操作条件下,可以反映各种发酵液中虫草素的含量,本实验及重复实验证明,1号发酵培养基是适合虫草素积累的优良培养基。在优选的培养基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选出了适合虫草素积累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其也较适合虫草素的积累。

由实验结果可得,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基为蛋白胨 15 g·L-1、 葡萄糖 20 g·L-1、 磷酸二氢钾 1 g·L-1、 七水合硫酸镁 0.5 g·L-1、 VB110 mg·L-1、 萘乙酸 2 mg·L-1;蛹虫草液体发酵的最优培养条件为发酵液pH7,培养温度25℃,光照时间12 h。在优选出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虫草素积累量较高。本研究的数据对于工业上利用蛹虫草高效生产虫草素,如何选择培养基和确定培养条件提供参考和依据。

[1]杨涛,董彩虹.虫草素的研究开发现状与思考[J].菌物学报,2011,30(2):37-47.

[2]张平,朱述钧,钱大顺,等.北冬虫夏草功能成分及保健作用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03(6):105-107.

[3]李祝,刘爱英,梁宗琦.虫草菌素的生物活性及检测方法[J].食用菌学报,2002,9(1):57,62.

[4]何洋,刘林德,赵彦宏,等.蛹虫草优化培养研究进展[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1):64-67.

[5]周洪波,肖升木,阮承超,等.蛹虫草液体的深层发酵[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7(6):1098-1102.

[6]刘静明,刘岱,杨立新,等.蛹虫草菌丝与冬虫夏草中核苷类成分的含量测定[J].中国中药杂志,1994,19 (10):615-616.

[7]秦秀丽,周淑荣.蛹虫草液体培养基的优化试验研究[J].特产研究,2010 (3):30-33.

[8]程红艳,郭伟,常明昌,等.蛹虫草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1(1):66-72.

[9]宋仙妹,常继东.蛹虫草菌丝体培养特性的研究[J].食用菌,2008(3):12-14.

猜你喜欢

磷酸二氢钾虫草薄层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
红花续断胶囊中当归、川芎及大黄的薄层鉴别
18F-FDG PET/CT结合薄层螺旋CT、增强CT和临床资料在孤立性肺空洞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水溶肥磷酸二氢钾 你真的了解吗?
疯狂的虫草,疯狂的松茸和疯狂的岷江柏*——专访作家阿来
磷酸二氢钾的那些事儿
磷酸二氢钾在果树上的科学施用
蛹虫草液体发酵培养基的筛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