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8年至2010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

2012-08-06李向平

中国药业 2012年17期
关键词:拮抗剂排序制剂

李向平

(河南省济源市人民医院,河南 济源 454650)

2006年笔者曾经对我院2002年至2004年高血压药物应用做过分析[1]。经过近5年的发展,我市经济出现了飞速发展,我院也由当初的二级医院发展为三级医院。如今的高血压药物使用又出现了哪些新的变化和趋势,笔者就此对我院2008年至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再作分析研究,以了解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变化规律,对临床合理使用及研发该类药物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原始资料与数据来源于我院药库管理系统2008年至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购进及出库数量,价格采用2008年至2010年间河南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单位为元。利用计算机对各药购进数量和金额等进行统计排序。采用限定日剂量分析方法。限定日剂量(DDD)的确定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第16版《新编药物学》以及药品说明书上推荐的成人日常用量,或根据我院临床医师习惯用量而定。用药频度(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销售量单位与DDD单位皆为mg(复方制剂为片)。DDDs越大,说明该药的使用频度越大,反之则小。

2 结果

2008年至2010年,我院各类抗高血压药物DDDs变化较大,单个品种无固定的排序位置,具体见表1;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品种及数量均有所增加,2004年时,我院抗高血压药物仅18种,2009年已达24种,中间品种略有增减,具体见表2;钙拮抗剂、复方制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DDDs排序,2008年、2009年居前3位,复方制剂于2010年使用频率大幅下降,血管紧张素Ⅱ(AT)受体拮抗剂进入前3位,详见表3。另外,钙拮抗剂、ACEI和AT受体拮抗剂的购药金额较大,β-受体抑制剂2009年和2010年逐步增加。钙拮抗剂的购药金额稳居第1与2004年相比,复方制剂逐步萎缩,购药金额下降明显,详见表4。

表1 2008年至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DDDs及排序(前16位以内)

表2 2008年至2010年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及排序(2010年为前15位)

表3 各类抗高血压药物DDDs及比例(%)

表4 各类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及比例[元(%)]

3 讨论

抗高血压药物中,钙拮抗剂仍占据主要地位。尼群地平为选择作用于血管平滑肌的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口服吸收良好,降压作用强,对缺血性心肌有保护作用,高血压并发冠心病患者尤为适用。该药连续3年DDDs排序进入前5,因其价格便宜、疗效明显,成为广大低收入患者的首选。

和2004年相比,我院AT受体拮抗剂应用逐步占据重要地位。我院AT受体拮抗剂在2004年应用中品种单一,只有氯沙坦,使用金额及DDDs均较小,未进入前3位。2010年较2004年,这类药品品种及金额均有了较大增长。

由于单片固定复方制剂可以改善降压疗效并增强治疗依从性,推荐首选用于需要联合用药的患者[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指出:复方制剂虽不能调整个别药物剂量,但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患者依从性。我院复方制剂在2002年至2004年DDDs和购药金额均居第2位,在2008年至2009年DDDs仍高居第2位,但2010年有了较大幅度下降,使用金额为3年中最低,临床使用品种较单一,目前应用较好的只有复方利血平氨苯蝶啶片(北京降压0号)[3]。目前我院该类药物使用状况应引起高度重视,该类药也是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引进品种的一个切入点。

国际上目前抗高血压新药正在开发的复方制剂共6类9种,有1种已向FDA递交了新药申请,有6种已进入或完成Ⅲ期临床试验[4],这类药物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应用前途,国内药企可着力开发。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指出,为了有效防止靶器官损坏,要求每天24 h内血压稳定于目标范围内,如此可以防治从夜间较低血压到清晨血压突然升高而致猝死、卒中或心脏病发作。要达到此目的,最好使用1天1次给药,而又持续24 h作用的药物。目前我院较2004年增加了多种长效制剂,这些长效制剂与普通制剂相比,降压作用持续而平稳,减少服用次数,增加患者依从性,能更好地控制血压。

目前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多数为国产品种,合资药品仅有4个,且只有辉瑞公司的苯磺酸氨氯地平金额和DDDs居前列,其余仅少量使用。这种使用状况符合我院针对的农村患者较多的特点。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可能会有更多的合资进口类优质产品引入我院。

[1]李向平,王 焕,郭庭江,等.2002年~2004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分析[J].中国新药杂志,2006,15(7):563 -564.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M].2005年修订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6-58.

[3]秦冬颖,黄业姣,杨海冰.我院降血压药利用分析[J].中国药业,2009,18(21):42 - 43.

[4]杜海洲,刘 娜,刘桂玲,等.国际抗高血压复方制剂研发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0,19(18):1 676.

猜你喜欢

拮抗剂排序制剂
作者简介
中草药制剂育肥猪
恐怖排序
节日排序
元胡止痛系列制剂4种工艺比较
FAO/WHO农药固体制剂标准导则简介(一)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松龄血脉康胶囊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治疗高血压的系统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