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

2012-08-06吴群华

中国药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吴群华

(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内科,浙江 宁波 315300)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病,属于典型的心身疾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1]。近年来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能减轻消化性溃疡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主动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提高治疗依从性,增加幽门螺杆菌的清除率,从而提高了疗效、减少溃疡复发[2]。笔者于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观察了心理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经胃镜检查及组织病理确诊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均无明显心、肝、肾疾病,排除既往有精神病史患者。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心理护理组35例,其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 21~82岁,平均(39.7±6.2)岁;病程 4个月 ~15年,平均(3.8±1.4)年;溃疡类型为胃溃疡11例,十二指肠溃疡20例,复合性溃疡4例。对照组33例,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19~80岁,平均(40.2±5.9)岁;病程5个月 ~12年,平均(3.6±1.3)年;溃疡类型为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19例,复合性溃疡5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和溃疡类型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心理护理组患者在单纯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心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1)心理干预: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疏导患者的情绪障碍,调动社会及家庭支持力量,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启发患者保持愉快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积极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2)认知干预:向患者介绍消化性溃疡的相关知识以及临床经过,提高患者对消化性溃疡的认知,并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3)饮食干预:进食定时,少量多餐,不宜过快,过饱过饥,避免粗糙、过热、过冷等刺激性食物,禁烟、酒;4)用药干预:指导患者正确服药,说明所有药物作用机制、用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解释按疗程坚持用药的重要性,让患者明白溃疡病症状的控制不等于溃疡愈合。两组患者均观察8周。

1.3 观察指标

心理状态评估: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分。胃镜检查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行胃镜检查观察溃疡是否愈合,分别在胃体、胃窦大、小弯侧各取活检组织1块,10%甲醛固定,常规行石蜡切片病理组织学检查。另外,在胃部窦部小弯侧取1块活检组织,采用快速尿素酶检查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存在。试剂盒购自福建三明三强公司,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抑郁和焦虑症状

两组患者治疗前SAS和SDS评分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 P<0.01),且心理护理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变化(,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变化(,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SAS SDS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心理护理组56.24 ± 7.0437.02 ± 5.82#▲55.23 ± 6.0438.79 ± 6.13#▲对照组55.67 ± 6.8746.29 ± 6.05*54.62 ± 5.8245.72 ± 5.86*

2.2 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

治疗8周后,心理护理组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7.63 和 6.68,P <0.01)。

3 讨论

随着对消化性溃疡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和治疗药物的发展,不少方案均可使绝大多数病例治愈,但消化性溃疡治愈后很容易复发,其复发原因十分复杂,既有生物学因素如幽门螺杆菌感染、疗程短未维持治疗、胃黏膜屏障防御功能较弱、溃疡愈合质量,也有不良的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等因素,又有社会心理因素的参与[3]。特别是患者对所患疾病缺乏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往往容易产生焦虑、抑郁和紧张情绪,给治疗和康复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帮助患者对消化性溃疡有正确的认识,从心理、认知、饮食、用药等各方面给予干预和指导,可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治疗护理的依从性,促进溃疡的愈合,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减少复发率[4-5]。董菲[6]研究发现,心理护理干预药物治疗的方法能使消化性溃疡患者症状得到更快的缓解,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加快疾病康复的过程,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性药物治疗。冯华扬等[7]研究发现,护理干预能提高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医嘱依从性,减少溃疡的复发。本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治疗8周后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心理护理组下降幅度更明显,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消化性溃疡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治疗8周后,心理护理组的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心理护理干预能促进消化性溃疡的愈合,降低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能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改变患者的态度和行为,提高治疗依从性,饮食指导促使患者保持生活起居与饮食规律,情绪稳定,避免过劳及服用伤胃饮食与药物,学会预防性服用抗消化性溃疡药物,服药指导使消化性溃疡患者能正规、综合、长期维持治疗,提高溃疡愈合率和幽门螺杆菌清除率,从而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8]。

[1]汪晓艳.护理干预对有焦虑、抑郁的消化性溃疡病人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8(12):3 200-3 201

[2]刘绍菊.护理干预防止消化性溃疡患者复发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5):225-226.

[3]叶晓芬,蔡建庭.消化性溃疡复发的原因及防治策略[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28(2):130-131.

[4]王改琴,党飞荣.护理干预减少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临床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09,25(7):1 094.

[5]陈 莉.护理干预预防消化性溃疡复发的效果评价[J].齐鲁护理杂志,2007,13(7):54-55.

[6]董 菲.心理护理在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作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10):109 -110.

[7]冯华扬,肖生翠,陈瑰荣.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医嘱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8):1 419-1 420.

[8]杨凤翔,李 梅,王桂荣.综合康复护理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7A):27-28,31.

猜你喜欢

消化性螺杆菌幽门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分餐真的很必要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急诊胃镜下注射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洛赛克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分析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的相关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