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耳聋丸中栀子苷和黄芩苷含量

2012-08-06李延雪邵礼梅王云龙苏玉娟

中国药业 2012年3期
关键词:栀子耳聋黄芩

李延雪,邵礼梅,王云龙,苏玉娟

(黑龙江省鸡西市药品检验所,黑龙江 鸡西 158100)

耳聋丸是由黄芩、栀子、龙胆、地黄、泽泻、木通、当归等十味中药经适宜加工方法制成的中成药,收载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1],具有清肝泻火、利湿通窍的功效,临床用于肝胆湿热所致的头晕头痛、耳聋耳鸣、耳内流脓。文献报道[2-7]的大多都是测定耳聋丸中黄芩苷的含量。笔者建立了可同时测定黄芩苷和栀子苷含量的方法。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LC-2010A型高效液相色谱仪,AG285型电子分析天平,KQ-400KDE型超声波清洗器,岛津UV-2550型紫外分光光度计。栀子苷对照品(批号为110749-200613)、黄芩苷对照品(批号为110715-201016,含量为94.0%),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耳聋丸(批号为101102,100807,101205);水为纯化水,甲醇为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xtend - C18柱(250 mm ×4.6 min,5 μm);流动相:A为0.5%冰醋酸溶液,B为甲醇,梯度洗脱,时间程序见表 1;流速:0.8 mL/min;柱温:室温;进样量:10 μL;检测波长:240 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不低于10 000。栀子苷和黄芩苷与相邻杂质峰之间的分离度均大于 1.5。

表1 流动相梯度洗脱时间程序

2.2 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栀子苷和黄芩苷对照品适量,加50%甲醇制成每1 mL中含栀子苷对照品0.027 2 mg和黄芩苷对照品0.156 8 mg的混合溶液,即得对照品溶液。取耳聋丸,研细,取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50 mL,密塞,称定质量,超声处理(功率400 W,频率40 kHz)30 min,取出,放冷,再称定质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质量,摇匀,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续滤液,即得供试品溶液。按处方量并以相同工艺制备不含栀子和黄芩的阴性对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

2.3 方法学考察

阴性干扰试验:取2.2项下3种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阴性对照品溶液色谱图中,在栀子苷和黄芩苷色谱峰相应位置上无干扰峰出现,表明阴性样品的其他组分对栀子苷和黄芩苷的测定无干扰(图1)。

图1 高效液相色谱图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含栀子苷和黄芩苷对照品的混合溶液 2,5,10,15,2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为横坐标(X)、峰面积为纵坐标(Y)进行回归分析,栀子苷回归方程 Y=2.085×106X -6.064 1×102,r=0.999 7(n=5);黄芩苷回归方程 Y=5.757 6×105X-1.376 7×103,r=1.000 0(n=5)。结果表明,栀子苷进样量在0.054 4~0.544 0 μg范围内,黄芩苷进样量在0.313 6~3.136 0 μg范围内均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5次。以峰面积计算,栀子苷的 RSD=1.50%(n=5),黄芩苷的RSD=0.32%(n=5),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批号为101102),依法制备6份供试品溶液并测定含量。结果栀子苷的峰面积 RSD=0.98%(n=6),黄芩苷的峰面积 RSD=0.34(n=6),表明方法重现性良好。

稳定性试验:取同一份供试品溶液(批号为101102),分别于配制后 0,2,4,6,8,12,24 h 依法测定。结果栀子苷峰面积的RSD=1.12%(n=7),黄芩苷峰面积的 RSD=0.76%(n=7),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加样回收试验:称取已知含量的同批样品(批号为101102,栀子苷含量为2.35 mg/g,黄芩苷含量为15.94 mg/g)6份,每份约0.2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以两份为一组,共3组,每组分别精密加入栀子苷 0.412 5,0.585 0,0.732 5 μg,黄芩苷2.922 5,3.990 0,5.297 5 μg,按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备以及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2。

2.4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峰面积,用外标法以峰面积计算。结果见表3。

3 讨论

本试验曾考察了不同浓度甲醇、稀乙醇超声提取20,30,40,60 min以及回流提取等方法,通过对栀子苷及黄芩苷的含量测定结果可知,用50%甲醇超声提取30 min效果最好。

表2 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表3 样品含量测定结果含量(mg/g)

以50%甲醇溶液为溶剂对栀子苷和黄芩苷进行紫外扫描,结果栀子苷在24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黄芩苷在波长278 nm处有最大吸收,两种成分在240 nm处均有吸收,故选240 nm为测定波长处。

为了达到良好的分离效果,我们考察了用不同浓度乙腈-水,乙腈 -0.1% 磷酸溶液,甲醇 -水 -磷酸(50∶50∶0.2),甲醇 -水(75∶25),甲醇-0.5%冰醋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分离,经过条件优化选择,采用甲醇-0.5%冰醋酸溶液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可以得到较好的分离效果。

栀子和黄芩作为耳聋丸中的主要组成成分,测定二者中的栀子苷和黄芩苷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复性好,回收率好,可作为耳聋丸质量标准检测方法,以便有效控制该制剂的质量。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673-674.

[2]李 虹.耳聋丸定性及定量研究[J].药物分析杂志,2009,29(12):2 189-2 192.

[3]刘艳杰,任艳东,于希富,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耳聋丸中黄芩苷含量的研究[J].辽宁医药,2007,22(3):286 -287.

[4]李艳荣,蒋日华,郝福,等.RP-HPLC同时测定功劳去火片中栀子苷、黄芩苷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成药,2006,28(8):1 126-1 129.

[6]李伟佳,王 强.HPLC测定4种中药制剂中栀子苷和黄芩苷的含量[J]. 中成药,2007,29(8):1 170 -1 172.

[7]谢 东,路 玫,洗银丽.RP-HPLC法同时测定蓝琴口服液中栀子苷、黄芩苷及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药师,2008,17(10):1 188-1 190.

猜你喜欢

栀子耳聋黄芩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黄芩苷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张永新:种植黄芩迷上了“茶”
栀子(赵润怀 摄)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黄芩苷脉冲片的制备
黄芩酒制前后黄酮类成分含量变化及炮制机理
栀子金花丸中3种成分溶出度的比较
不同类型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