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造海洋经济主增长极

2012-08-02解力平

浙江经济 2012年2期
关键词:舟山群岛增长极核心区

□文/解力平

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是集聚海洋经济资源,真正形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块的重中之重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能否达到《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提出的战略目标,加快建设海洋经济强省,探讨建设海洋经济核心区的路径具有现实意义。而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城市化进程是关键所在。

浙江已经完成了“一核两翼三圈九区多岛”为空间布局的海洋经济总体发展规划。《规划》提出了“一个中心、四个示范”的五个战略定位,明确了构建“三位一体”港航物流服务体系、打造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推进舟山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即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等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而三个重点都与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紧密联系。舟山群岛新区是海洋综合开发试验区的主要空间载体,建好舟山群岛新区才能形成加快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主增长极。因而推进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是集聚海洋经济资源,真正形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区块的重中之重。

到2015年,浙冮要基本实现海洋经济强省目标,示范区内GDP突破2.6万亿元,占全省的3/4,人均GDP达8.6万元;示范区内海洋生产总值接近700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41∶53,占全国海洋经济比重提高到15%。这意味着示范区内海洋生产总值五年要翻近一翻。而达到以上战略目标,所优先考虑的基本策略是要建设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形成能带动海洋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的增长极,这就应加快要素集聚,形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区的集聚效应。因而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海洋经济主增长极问题。 而达到这一战略目标所面临的基本问题是,目前舟山群岛区域的经济实力不强,“小马拉大车”的局面必须尽快改变。

舟山在浙江各地中陆域面积最小,但海域面积大;经济和人口总量最小,但海洋经济总量排全省笫二。作为中国首个群岛新区,2011年3月14日,舟山群岛新区正式写入全国“十二五”规划,规划瞄准新加坡、香港世界一流港口城市,以拉动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2011年6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舟山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而舟山群岛区域的经济实力状况与瞄准新加坡、香港世界一流港口城市的发展目标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所以,不仅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舟山群岛新区建设,而且必须以跨越式方式发展舟山群岛新区。

以跨越式发展加快海洋经济示范区核心区建设,这是一种不平衡发展的战略。以跨越式发展战略达到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必须重视增长极的作用,同时需要政府作为和社会组织的参与。而政府优先考虑的基本策略,是怎样推动要素集聚以加快经济区增长极的形成,从而发挥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并较好实现协调发展。按照《规划》要求,舟山群岛新区和宁波港海域、海岛及其依托城市是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区。目前的现状是,宁波经济实力较强,已是浙东地区的增长极;舟山经济实力次之,尚未成为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区的增长极。而从海洋资源及区位来看,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核心区的最重要板块非舟山莫属。这就需要探求建好核心区、壮大增长极的路径。

从改变“小马拉大车”的现状着手,大力推进舟山群岛新区城市化,是成功壮大增长极的根本支撑,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力量,也是舟山群岛新区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此,一要大力扶持“舟山群岛新城”建设,要在谋划浙江城市化全局中对“舟山群岛新城”建设给予政策、投入扶持,重点是帮肋舟山克服城市用地瓶颈。二要尽快制定“舟山群岛新城”规划,这方面需加强的是既要重视产业集聚、又要重视人口集聚,还应有匹配的人口规划。三要以海洋产业集聚和新型工业化带动“舟山群岛新城”的建设,既要重视发展关联度高、带动力强、有较强支撑作用的基础产业,又要以海洋产业发展和新型工业化带动“舟山群岛新城”的建设,并把现代海洋产业示范区建设作为推进舟山新型城市化的重中之重。四要重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五要体现海岛城市的管理特色,加强并创新城市管理。

猜你喜欢

舟山群岛增长极核心区
打造『农业硅谷』和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创新实践
西海岸增长极
打造永久“大粮仓” 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基于文化传承视角的滨水景观的研究——以浙江舟山群岛为例
打造永久“大粮仓”助推粮食核心区建设
南部丘陵地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提高舟山群岛新区供水保障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