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腺五肽加化疗对中晚期肺癌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2-07-30刘少波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24期
关键词:胸腺肺癌化疗

刘少波

湖北省武汉市武钢第二职工医院肿瘤科,湖北武汉 430085

肿瘤的发生常与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紧密相关。患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时,肿瘤发生率出现明显上升趋势[1]。目前,常用的肿瘤治疗方式为免疫治疗,细胞免疫治疗占主要地位[2]。本文对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给予胸腺五肽配合化疗,分析胸腺五肽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5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其中,男性39例,女性19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为53.1岁。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UICC中肺癌分期标准。将58例中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9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29例患者给予单纯化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选择TP方案:第1天给予135 mg/m2紫杉醇静脉滴注,第1~3天给予25 mg/m2顺铂静脉滴注,同时进行止吐、利尿、水化等对症治疗;小细胞肺癌选择EP方案:第1~5天给予60 mg/m2足叶乙甙静脉滴注,第1~3天给予25 mg/m2顺铂静脉滴注,同时进行止吐、利尿、水化等对症治疗。每4周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

治疗组:29例患者在化疗基础上给予胸腺五肽肌肉注射,每日注射剂量为10 mg,连续治疗15 d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

1.3 疗效观察

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C3、C4、IgA、IgG水平的差异,并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肝肾功能、体质变化、体力状况等方面的差异。

1.4 生活质量评价指标

患者生活质量通过KPS评分与体质量变化评价。生活质量提高,即患者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增加≥10分;生活质量降低,即患者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减少≥10分;生活质量稳定,为患者治疗后KP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10分。

1.6 统计学处理

运用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NK细胞、C3、C4、IgA、IgG水平的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 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治疗前,而CD8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补体C3、C4、IgA、IgG水平与治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比较(s)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免疫学指标比较(s)

注:*与治疗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n= 29)治疗前 治疗后CD3 CD4 CD8 CD4/CD8 NK C3 C4 IgA IgG 60.2±5.5 32.7±5.2 25.3±5.5 1.31±0.37 35.7±6.0 1.1±0.6 0.3±0.2 2.8±1.5 14.1±5.3 56.1±6.6 28.6±6.5 31.4±5.0 1.04±0.59 33.1±7.7 1.0±0.7 0.3±0.1 2.7±1.3 14.4±4.7 60.9±6.2 33.8±5.9 27.5±6.0 1.28±0.46 34.3±4.8 1.1±0.4 0.3±0.1 2.8±1.1 13.2±3.7 66.3±5.7*△38.5±7.6*△23.9±5.0*△1.39±0.47*△47.6±4.2*△1.2±0.3 0.3±0.2 2.8±1.6 15.4±2.5

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与体重差异,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重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与体重比较(s)

表2 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与体重比较(s)

注:*与治疗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组(n= 29)治疗前 治疗后KPS评分(分)体重(kg)71±9.1 58.2±8.7 71±9.8 56.3±8.9 70±8.3 58.1±9.3 79±11.2*△57.1±10.2

3 讨论

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常受到抑制,主要表现为具有免疫功能的T淋巴细胞数量与比例发生明显改变,引起功能紊乱。国内外研究显示,免疫调节剂胸腺肽对淋巴细胞的分化、增殖、成熟具有诱导作用,可显著增强细胞免疫活性,对化疗引起的肿瘤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文对该院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中晚期肺癌患者给予胸腺五肽配合化疗,分析胸腺五肽对患者免疫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显著高于治疗前,而CD8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补体C3、C4、IgA、IgG水平与治疗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KPS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体重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由此可见,胸腺五肽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肺癌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不良反应少,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是理想与安全的免疫调节剂,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胸腺肺癌化疗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氩氦刀冷冻治疗肺癌80例的临床观察
CT胸腺厚度联合视觉评分对非胸腺瘤型重症肌无力胸腺异常的诊断价值
胸腺增生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跟踪导练(二)(3)
胸腔镜胸腺切除术后不留置引流管的安全性分析
甲状腺显示胸腺样分化的癌1例报道及文献回顾
microRNA-205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PICC个性化护理在恶性肿瘤化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