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部城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12-07-25刘辉煌

统计与决策 2012年8期
关键词:区位商生产性服务业

刘辉煌,雷 艳

0 引言

中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主要是指加工制造业的转移,对中部地区而言,可以提高本地区的生产能力,同时还可以通过传递扩散机制等提高整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此外,通过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产业有序转移,中部地区可以借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从而增强区域发展的协调性。然而中部地区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存在盲目的恶性竞争与产业趋同等现象,主要原因是生产性服务等相关配套产业发展不足,从而导致产业承接脱节、产业链断裂与产业对接不上等。本文以相关集聚理论为基础,重点分析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以期对中部地区如何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导和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的有效集聚,从而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提供建议。因而本文尝试以中部六省81个地级以上城市(其中包括山西省11个、安徽省17个、江西省11个、河南省17个、湖北省12个、湖南省13个)为主体,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从而为中部地区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的产业转移提供建议。

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理论假说

1.1 制造业集聚

根据分工理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是从制造业中分离出来的,即制造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带动服务业的发展。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需求部门,因而区域内制造业发展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的市场需求规模就越大,从而越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形成。因此,本文假设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作用显著。

1.2 政府行为

任英华等(2011)、张益丰等(2009)与王翔(2011)认为,政府主要通过产业发展政策、税收体制、金融手段及其他优惠措施等宏观调控政策影响服务业集聚,政府行为对服务业集聚有促进作用。但这与汪德华等(2007)与陈建军等(2009)的观点相反。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融合,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基于此,本文假设科学合理的政府指导与规划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1.3 金融发展程度

金融业内生于现代服务业,因而金融系统与金融市场自身的发展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部分。金融发展具有明显的地理与区域特征,为服务业提供经济资源转移的途径、风险补偿与金融支持等,有利于促进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和提高区域现代服务业的综合竞争力。而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核心部分,因此本文假设,金融发展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1.4 信息化水平

生产性服务业是信息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其发展很大程度上依托于信息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性服务企业的效率与服务质量。金融、商务服务、研发设计与物流运输等生产性服务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本文假设城市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1.5 对外开放程度

利用国外的资金与技术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与产业集聚相关的资本流动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家直接投资或者外商直接投资。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特别是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促使资本集聚、集聚规模的扩大、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人力资本的流入,从而促进服务业集聚。因此,本文假设对外开放程度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正相关性。

1.6 城市规模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为城市中的每个产业带来显著的外部经济效益。如减少企业雇佣各种劳动力,特别是熟练工人以及技术人员的成本;此外还可以享用城市完备的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比较发达的信息传播手段。城市的服务功能逐渐提升,服务业逐渐在城市集聚。因此,本文假设,在一定范围内,城市规模的扩大可以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

2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

2.1 数据来源与变量说明

本文采用的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以及《中国统计年鉴》,运用了2003~2009年中部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面板数据,其中实际使用外资金额按当年美元兑人民币的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02)涉及的14个服务业行业,本文采用生产性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IS)+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TS)+金融业(FS)+房地产业(ES)+租赁和商务服务业(LS))+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SS),具体的变量设定如下:

2.1.1 被解释变量

衡量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有很多,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有赫芬达尔指数等;从行业的角度来看,有空间基尼系数等。基于数据的可得性,本文选择区位商系数(LQ)来衡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用PSAN表示,这可能导致最后计算结果的偏差,但这并不影响各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的判断。区位商的计算公式为;其中Eij为 i地区 j部门的就业人数;Ei为i地区的总就业人数;Ej为全国j部门的就业人数;E为全国总就业人数。一般而言,区位商系数越大,说明该行业或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当区位商系数大于1时,说明该行业或产业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2.1.2 解释变量

(1)制造业集聚。用区位商指数衡量,MFDT表示制造业集聚度。

(2)政府行为。大部分文献采用政府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来反映,由于政府政策难以量化,本文采用吕炜和单双(2009)的指标作为替代变量,用各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工作人数占当年人口总数的比重表示。GTBRi表示第i个城市公共管理及社会组织人数占当年人口总数的比重,GTBRa表示全国城市公共管理及社会组织人数占当年人口总数的比重,用两者的比值来衡量政府行为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

(3)金融发展程度。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背景下,该指标主要考虑企业获取贷款的难易程度。本文采用张建辉和靳涛(2011)的指标作为替代变量,用各城市当年贷款总额占当年的GDP比重表示。FLFMi表示第i个城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FLFMa表示全国城市年末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与GDP的比值,用两者的比值来衡量金融发展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作用。

(4)信息化水平。本文尝试用国际互联网的用户数来衡量城市信息化水平。INLLi表示第i个城市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占当年人口总数的比重,LNLLa表示全国城市城市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占当年人口总数的比重,用两者的比值来衡量信息化水平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作用。

(5)对外开放程度。OPENi表示第i个城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与当年GDP的比值,OPENa表示全国城市当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与当年GDP的比值,用两者的比值来衡量对外开放程度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作用。

(6)城市规模。衡量城市大小的指标,主要包括城市人口规模和城市地域规模,一般采用人口指标来表示城市规模,本文用人口密度指标进行替代。CYSEi表示第i个城市的人口密度,CYSEa表示全国城市的人口密度,用两者的比值来衡量城市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作用。各变量的均值、标准差等统计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2.2 实证方法与结果

根据前面提出的理论假说,我们建立如下的计量模型:PSANit=α+β1MFDTit+β2GTBRit+β3FLFMit+β4INLLit+β5OPENit+β6CYSEit+εit

式中,β 为回归参数,i为1,2,…,81个城市,t为时间,即t=1,2…,7;ε为随机误差项。

2.2.1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区位分布与动态变化

本文分别运用2009年与2003~2009年之间的数据,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区位分布及动态变化,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的变动率(Rate)来测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动态变化,即:,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的测算结果看,总体来说是符合实际的,安徽省与山西省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最高,六个省会城市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明显,但各省之间的差别比较大,且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只有19.75%的城市的集聚度大于0。但是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的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六个省会城市只有合肥的集聚度变动率小于0,55.56%的城市的集聚度变动率均大于0,说明中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趋势很好。同时,由于区位商系数无法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因而区位商系数最大的地区并不一定是集聚水平最高的地区。如2009年临汾市(1.443)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大于武汉市(1.315)。此外,相对于其他生产性服务业而言,中部六省的金融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程度最高,生产性服务业六个细分行业的集聚现状及动态变化如表3所示。

表2 中部六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位分布与动态变化

表3 生产性服务业细分行业集聚现状与动态变化

2.2.2 模型估计及结果分析

模型主要考虑各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估计结果如表4所示。从中可以看出,六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符号均符合理论预期。变量MFDT、GTBR和FLFM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明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其中制造业集聚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贡献最大,其次为金融发展程度,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程度的影响系数分别为0.24与0.128。同时信息化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城市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也表现出预期的正相关。

表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模型估计结果

3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运用我国2003~2009年中部六省81个地级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生产性服务业及其六个细分行业集聚的发展现状与动态变化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中部各省城市间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差别,但从整体来看,在中部六省生产性服务业的六个细分行业中,金融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集聚程度最高,这表明中部六省这两个行业存在比较优势。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对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的拉动效应比较明显,是协调区域经济均衡发展的有效方式,且区域之间争夺产业转移的竞争将会日趋激烈,中部地区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等相关配套产业,以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首先,中部地区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制造业集聚本身也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政府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合理引导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其次,按照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综合考虑能源资源与环境容量以及市场空间等因素,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金融业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产业。最后,健全金融体系,加快建设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程度,营造有利于生产性服务发展的政策与体制环境,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从而更好的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最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转型。

[1] Paolo Guerrieri,Valentina Meliciani.Technology,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the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Manufacturing and Produc er Services[J].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2005,(16).

[2] Daniel J.Graham,H.Youn Kim.An Empirical Analytical Framework for Agglomeration Economies[J].Ann Reg Sci.,2008,(42).

[3] 陈建军,陈国亮,黄洁.经济地理学视角下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来自中国222个城市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9,(4).

[4] 高传胜,刘志彪.生产者服务与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和发展---理论、实证与潜力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5,(8).

[5] 曹毅,申玉铭,邱灵.天津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关联分析[J].经济地理,2009,(5).

[6] 任英华,游万海,徐玲.现代服务业集聚形成机理空间计量分析[J].人文地理,2011,(1).

猜你喜欢

区位商生产性服务业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基于区位商的合肥市产业结构分析及主导产业选择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文化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效应研究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基于区位商法的新疆现代农业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区位商视角下丽水市优势产业分析
中国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研究
高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