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百色市壮族群众壮医偏颇体质类型分布调查研究

2012-07-23唐汉庆劳传君林朝文文全泰李芸达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壮族体质人群

唐汉庆,劳传君,林朝文,文全泰,李芸达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E-mail:zy-pang27@yahoo.com.cn)

体质是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形成的生理代谢机能、形态结构和心理状态的特质性,体现了生命活动某些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表现了人类个体对自然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某些致病因素的易罹性和病理过程中疾病发展的倾向性[1]。

体质现象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但不同种族、民族、年龄、性别以及居住地域和生活习惯都会对体质类型造成影响,壮族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医理论是壮族群众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壮医体质学[2]将壮族人群偏颇体质分为火型体质、寒型体质、湿型体质和郁型体质。本调查报告参考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以及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等资料[3,4]编制壮医体质问卷调查表,对广西百色市部分壮族人群进行壮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积累壮医偏颇体质类型的分布数据,分析数据差异原因,为应用壮医体质学理论进行保健预防和疾病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1 调查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1年3月~6月广西百色市市区以及下辖的田东县、田阳县和靖西县部分壮族群众,年龄18~72岁,在调查知情同意情况下,排除患有精神疾患而对调查问卷内容不了解和对自身身体健康状况无法进行评价者。对于年龄大、文化水平低不能用普通话交流,经过翻译人员用壮族语言协助沟通后仍然不能完成调查问卷或对于调查问卷填写潦草、缺项者均属于排除对象。

1.2 调查方法 由于调查在不同地域开展,为最大限度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事先定好流行病学调查方案,选取本校三年级学生作为调查员,在调查启动之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介绍调查问卷的设计思路、调查问卷的填写要求等。统一调查标准和方法。在调查员调查的基础上,成立调查监督专家组,复核部分问卷逐项核查,以保证调查内容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具体采取定性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前者通过与目标人群的定性访谈(包括焦点组访谈和个人深入访谈),征询对壮医体质学的认识程度;后者通过调查问卷表,量化对壮医体质学的认识并确定目标人群的偏颇体质类型。

1.3 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表包括两大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常规内容调查;第二部分为壮医体质调查。常规内容调查主要包含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籍贯、婚姻、文化程度、职业、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生活起居及饮食嗜好等。壮医偏颇体质调查应用壮医体质问卷调查表(参考中医体质量表编制而成),该表设定火型体质、寒型体质、湿型体质和郁型体质四个子量表,含有60个维度用于调查对象的自我评价;该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参考朱燕波等[5]的报道。每个维度采用记分制,从1分到5分,每个子量表先得出各自原始分数,原始分数为每个子量表各个维度的得分总和。再根据公式计算得出每个子量表的标准分数,即标准分数=(原始分数-该子量表维度的最低得分)/(该子量表维度的最高得分-该子量表维度的最低得分)×100。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录入控制:采用Epidata方式录入,设定录入限制,并对数据进行手工逻辑查错和计算机逻辑查错。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根据壮医体质问卷调查表的标准分数,应用比较分析法判断调查对象个体的体质类型,以构成比表示体质类型的特征和分布。以年龄、职业和学历构成为变量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各亚组比较。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经过排除筛选,最终入选偏颇体质类型壮族群众 840例,男 480例,女 360例,城市 260例,乡镇 200例,农村 380例,男女比例为1∶1,年龄 18~ 72(41.23±10.25)岁,以10岁为一个梯次。各年龄段分布:18岁~101例,占12.02%;29岁~420例,占50.00%;40岁~168例,占 20.00%;51岁~134例,占15.95%;62~72岁17例,占2.02%。已婚720例,未婚110例,其他10例。职业中,农业劳动者320例,工人240例,公务员125例,服务行业 105例,离退休30例,无固定职业者20例。学历构成中,研究生18例,本科或专科82例,中学350例,小学320例,其他70例。

2.2 壮医偏颇体质类型分布情况 火型体质336例,占40.00%;寒型体质 118例,占 14.05%;湿型体质 269例,占32.02%;郁型体质 117例,占13.93%。以火型体质占首位,寒型体质和郁型体质比例相当。

2.3 不同年龄壮医体质类型分布的特征 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壮族人群的壮医体质类型分布 (n,%)

火型体质以29岁~组年龄段最多见;寒型体质以51岁~组年龄段最多见;湿型体质以29岁~组年龄段最多见;郁型体质以29岁~组年龄段最多见;随年龄增高,寒型体质有增高趋势。

2.4 不同职业壮医体质类型分布的特征 见表2。火型体质以工人多见;寒型体质在农民和工人中较少;湿型体质以公务员多见;郁型体质以离退休人员多见。

2.5 不同学历构成壮医体质类型分布的特征 见表3。

表2 不同职业壮族人群的壮医体质类型分布 (n,%)

表3 不同学历构成壮族人群的壮医体质类型分布 (n,%)

火型体质以本科或专科学历层次人群最为多见;寒型体质以小学学历层次人群最为多见;湿型体质也以小学学历层次人群最为多见;郁型体质以中学学历层次人群最为多见。

3 讨论

壮医体质学理论来源于对壮医理论体系的总结和归纳,认为个体体质的差异是先天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后天因素的内容很多,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因素、饮食习惯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百色地区位于桂、滇、黔三省交界处,是壮族人群聚居地,气候炎热,山地多,雨量足,故偏颇体质类型当以热、湿为特点。从本次调查结果看,火型体质和湿型体质分布较广,占比例较大。火型体质的特征主要是体形瘦长,手足心热,平时易口燥咽干,口渴喜冷饮,身体羸弱,大便干燥,舌红少苔,其心理特征表现为性情急躁、外向、好动、活泼。湿型体质的特征主要是形体肥胖,腹部肥满松软,面部皮肤油脂较多,多汗且黏,易困倦,胸闷,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滑,其心理特征表现为性情平和[2]。这说明气候环境是一个影响体质类型的重要因素。

此外,饮食习惯也是影响体质类型的又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壮族群众喜厚腻之品,平素也好喝酒,湿热之品加上天气炎热,使人体阳气发越于外,容易形成火型体质。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火型体质占的比例较大,相比之下,寒型体质人群占的比例较小,也说明了此点。

体质过程论认为体质是一种按时相展开的生命过程,是动态的相对稳定状态,对人群的体质类型进行研究,要考虑年龄的因素。不同年龄段有不同体质类型分布的差异,而同一体质类型在不同年龄段人群分布也有差异,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说明了体质类型尽管有其稳定性,但并非说其一成不变。本次的调查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寒型体质和郁型体质所占比例有增加的趋势,18岁~和29岁~年龄段壮族人群多是火型体质,而51岁以上者寒型体质和郁型体质开始增多,推测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脏腑功能衰退,阳气衰减,温煦作用减退,“阳消阴长”使寒型体质类型增多;而且,老年人由于年老病多,心理抑郁者也多,故郁型体质者也增多。

不同职业也有着不同的体质类型,公务员以湿型体质居多,离退休伤员以郁型体质者居多,而从事工农业生产者以火型体质居多,推测这是由于工作环境所致,例如,公务员多坐少动,普遍运动少,经济状况较好,饮食较好,正是“肥人多湿”,故湿型体质居多;离退休人员多属老年人,脏腑功能衰弱加上心理抑郁多半是郁型体质;工农业生产者从事体力劳动,劳动强度大,阳气旺盛又易于发火,故火型体质居多。

受教育程度也影响体质类型的分布,单从本次调查结果分析,在具有研究生和本专科学历的人群中,火型体质和湿型体质类型居多,这除了用自然地理环境、气候因素、饮食习惯因素解释外,似乎和学历高者比较注意个人卫生、保健意识较强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通过对百色地区部分壮族人群壮医偏颇体质类型的调查,从年龄、职业和学历构成分析壮医体质类型的特点,初步探讨影响体质类型的因素,随着研究的深入,将发现影响体质类型的更新因素,新的研究成果有益于运用壮医体质理论对疾病进行群体预防和养生保健。

[1]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5-9,35.

[2]唐汉庆,黄秀峰,梁楚晗.构建现代壮医体质学理论可能性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18(7):7-8.

[3]王琦,朱燕波,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2-14.

[4]朱燕波,王琦,薛禾生,等.中医体质量表性能的初步评价[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15-17.

[5]朱燕波,王琦,折笠秀树.中医体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7):651-654.

猜你喜欢

壮族体质人群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Cat’s book》
壮族山歌
我走进人群
基于通勤目标人群需求的慢行交通系统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