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龙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地质条件及洞线优化

2012-07-16李剑锋江国勇

山西建筑 2012年30期
关键词:千枚岩支洞板岩

李剑锋 江国勇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72)

1 工程概况

青龙水电站位于四川省阿坝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江干流九寨沟县河段水电规划“一库七级”开发方案的第7级电站。首部枢纽闸址位于九寨沟县双河乡下游1.2 km的下马崖,地面厂房位于青龙桥上游约50 m的一级阶地上,左岸引水隧洞长约13.7 km,利用落差110 m,装机容量102 MW,隧洞断面形式为马蹄形,开挖底宽6.7 m ~7.75 m,高 8.85 m ~9.9 m。隧洞垂直埋深一般130 m~430 m,最大达560 m,最小埋深约为50 m。隧洞区共设6个施工支洞。

2 隧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引水隧洞布置于白水江左岸,隧洞穿越区山体雄厚,地形陡峻,沿线发育5条冲沟,除抹地沟切割深度较大外,木正沟、大坝沟、牧马沟、梨儿沟切割深度较小、纵坡降较大,抹地沟、木正沟、梨儿沟常年流水。

工程区出露地层为二迭系下统黑河组(P1h)浅变质岩系,岩性为一套滨、浅海交互相沉积的碳酸岩和部分碎屑岩,按岩性组成、沉积韵律及岩相的不同,划分为上、下两段。上段(P1h2)岩性为薄层灰岩、中厚层角砾灰岩、中厚层硅质条带灰岩,夹变质砂岩、炭质千枚岩、板岩等;下段(P1h1)岩性以薄层~薄板状灰岩与中厚层(角砾)灰岩、结晶灰岩相间出露,中厚层灰岩局部夹变质砂岩、板岩,以及花岗斑岩岩脉。其中2号施工支洞~3号施工支洞间的调整洞段(P3~P5)地层为下段第三~七亚层

隧址区在构造上位于玉瓦~南坪地块内的陵江~青龙背斜西南翼近背斜轴部,宏观上属单斜构造,地层总体产状为N25°~40°W/SW(NE)∠60°~80°,与河流近平行。

3 施工支洞揭示的工程地质条件

3.1 施工支洞围岩地质条件

1)2号施工支洞原设计长度516 m。开挖至桩号0+447.5 m掌子面岩性为厚层状灰岩,岩体坚硬新鲜完整,部分渗滴水,为Ⅲ级围岩。

2)3号施工支洞设计长度486.3 m。开挖揭示0+264 m~0+486.3 m段为中厚~厚层状灰岩,其中0+264 m ~0+374 m段围岩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呈块裂结构,渗滴水,为Ⅳ级围岩;0+374 m~0+486.3 m岩体新鲜坚硬,较完整,局部渗滴水,为Ⅲ类围岩。开挖至0+486.3 m处,岩性为薄层~薄板状灰岩夹少量板岩、千枚岩,层面裂隙发育,层间结合力差,为Ⅳ级~Ⅴ级围岩。

3.2 洞线设计原则及原设计洞线隧洞围岩条件

隧址区地层岩性复杂,各层位岩石力学性质差异较大。其中中厚层状角砾灰岩、中厚层状硅质条带灰岩、中厚层状结晶灰岩的围岩稳定性较好,除少量破碎岩体属Ⅳ级围岩外,一般属Ⅲ级围岩。而薄层~薄板状灰岩、板岩、千枚岩因层间结合力差,尤其是岩层陡倾与洞壁小角度相交时,围岩稳定性差,围岩类别为Ⅳ级~Ⅴ级。因此,引水隧洞洞线的设计原则上位于围岩级别较高的中厚层状角砾灰岩、硅质条带灰岩及结晶灰岩等层位中,主洞与支洞交汇段应力较集中,应尽量选择围岩较稳定的中厚层状灰岩中。

但因隧洞埋深较大,隧址区变质岩岩性组合复杂,岩层产状变化大,且斜坡浅表部岩层倾倒变形强烈,受勘察工作量等的限制,设计阶段对地层层位的确定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根据上述支洞揭示地质条件,修正完善了引水隧洞1 245 m平切面工程地质图(见图1)。

1)若2号施工支洞按原设计方案开挖,在主支交汇段地层岩性将由中厚层状灰岩渐变为薄层~薄板状灰岩夹板岩、千枚岩,且受木正沟沟水影响,从0+350 m地下水逐渐增大,位于木正沟越近地下水将越丰富,不利于围岩的稳定;支洞桩号0+447.5 m处为厚层状灰岩,岩体新鲜坚硬,较完整,部分渗滴水,为Ⅲ级围岩,该处垂直埋深大于300 m,基本满足主支交汇处围岩条件。

2)若按原设计方案,隧洞P4~P5段(段长2 150 m)在薄层~薄板状灰岩夹少量板岩、千枚岩中穿行,且洞向与岩层走向近于平行,围岩以Ⅳ级~Ⅴ级为主。

图1 青龙水电站引水隧洞高程1 245 m平切地质图(P3~P5段)(1: 5 000)

表1 隧洞P3-1~P5-1段围岩成果表

4 洞线优化及隧洞围岩级别

上述分析表明,原设计洞线方案不利于隧洞围岩的稳定。根据上述洞线设计原则,P3~P5洞段洞线调整如下:

1)确定2号支洞桩号0+447.5 m、3号支洞桩号0+412 m为主洞与支洞的交汇处,均位于围岩条件较好的中厚层状灰岩中。

2)将P3,P4分别调整至P3-1和P4-1点,使该段洞线与岩层走向交角由47°增大为52°,有利于围岩稳定;该段开挖后,Ⅳ类围岩洞段初期支护以喷锚挂网支护为主,Ⅲ类围岩洞段以喷混凝土封闭围岩为主。

3)将P5调整至P5-1,并与P4-1点相连,使该洞段位于围岩条件较好的中厚层状灰岩中。

调整后P3-1~P5-1间洞段围岩岩性及围岩级别见表1,调整洞段长4 060 m,其中Ⅲ级围岩洞段长3 603 m,Ⅳ级围岩洞段长457 m。

5 结语

1)对于岩性复杂且产状变化大的深埋引水隧洞,因受勘察工作量的限制,设计阶段根据地表地层界线推测深部隧洞地层层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隧洞围岩的地质条件可与实际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施工阶段应尤其重视施工支洞的地质工作,对前期地质资料进行修正完善,进而论证洞线布置的合理性。

2)在与河流小角度展布的陡倾岩层区修建隧洞,在确保引水线路总长变化不大的前提下,应充分利用围岩稳定条件较好的厚~中厚层状地层,且应尽可能呈大角度穿越围岩稳定条件差的薄~薄板状地层(如板岩、千枚岩),使之有利于围岩稳定,减小施工难度,加快施工进度,节省初期支护量。

猜你喜欢

千枚岩支洞板岩
支洞式调压井在长输水隧洞水锤防护中的应用
千枚岩填方路堤变形特性及防水防渗处治研究
砂质板岩地层下小断面盾构刀盘结构设计方法
基于敏感性分析的炭质板岩引水隧洞支护结构优化研究
施工支洞与主洞交汇三岔口的施工方法
基于连续-非连续单元方法的炭质板岩隧道围岩稳定分析
浅谈高流速泄洪隧洞施工支洞规划设计与施工
千枚岩路基填料级配对路基性能研究
郭家沟铅锌矿大断面硐室在千枚岩地段施工技术探讨
振动压实水泥改良千枚岩路基填料的力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