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北欧建筑设计之芬兰设计

2012-07-16杨夏楠

山西建筑 2012年30期
关键词:海林芬兰建筑师

杨夏楠

(北京林业大学材料学院,北京 100000)

Suomi,正像其国名那样,是一个由众多的湖泊和森林环绕的风光秀丽的国家。谈及芬兰的艺术家,是不能与这美丽的大自然分开的。据说,芬兰的建筑巨匠阿尔瓦·阿尔托就是沉浸在这样的自然风光里创建了现在芬兰人引以为傲的作品“清白的年代”(见图1)。而作为现代芬兰建筑届的新星佩卡·海林,他的经历也与之惊人的相似。那么就让笔者通过对佩卡·海林的介绍,带领大家了解芬兰的设计吧。对于佩卡·海林而言,建筑不仅仅是一个自由艺术家个人的直觉性创作过程的结果,这门艺术具有社会全体性的基础,所以在建筑设计中,作为他最受感动的影响因素,首先列举的是芬兰田园的美丽的大自然,无名的土著木造建筑,以及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人们彬彬有礼的生活。因而芬兰当地流传着这样的名言——“芬兰的美景就是培养众多艺术家的摇篮”。当然,仅仅是芬兰的秀美风光是不足以让艺术家们成熟的(见图2)。在佩卡·海林看来,他的建筑风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来自于日本的传统建筑,因而笔者认为芬兰的建筑风格有一定的元素来自于中国,而中国传统建筑元素更有可能成为当代现代派目标的永恒不变的建筑美学的缩影。但是,对佩卡·海林影响最深刻的还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芬兰本国的现代派艺术。

图1 芬兰的自然风光

图2 芬兰的美景

21世纪芬兰建筑的特征可以概述为:首先是民族的浪漫主义和合理主义相对的两大流派,从19世纪向20世纪转换,其后是在现代派兴盛时期的传统主义和功能主义的盛行。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与大自然更为紧密相关的建筑风格与国际主义风格的对峙,在20世纪50年代末形成了阿尔瓦·阿尔托与其他建筑师群体的构成风格。在后来,瑞玛·皮尔提拉的有机建筑思想取代了理性论者、新密斯主义和构成主义的思想。当然以上是大致的看法,芬兰的建筑潮流通常是两大流派并行。

而佩卡·海林接受影响的50年代~60年代,则是阿尔瓦提示了建筑在现象上是如何接近人类的精神和社会生活等问题的时代,也是论述了批判的思想和建筑师职责的重要性的时代。

因而,在这个影响之下,众多的年轻芬兰建筑师开始了新的探索,其中以佩卡·海林的建筑更为体现这一思潮。佩卡·海林在设计“托尔巴林马基住宅”的时候,是根据芬兰日照时间短的严酷的气候风土,以及节约能源的要求来建造的(见图3)。这类住宅全部采用单元小户型,全部住宅都有良好的阳光照射。各居所的墙壁都采用双层隔热玻璃,并在室内设计镶嵌式的小型花园,让人们在温暖的冬天不仅感受不到寒冷,还能享受到花园的乐趣。而这类住宅屋顶全都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用以实现节能的目的。目前,芬兰的建筑大都体现着这种本地的特点。由于受到严酷的自然环境的限制以及资源短缺的现状,这样的设计被很多欧洲国家所用,并受到大多数民众欢迎。而这类建筑在宣传芬兰现代建筑艺术思潮的同时,更加体现北欧设计“以人为本”理念。

近年来的芬兰,建筑设计逐步走向了国际化。其中,芬兰的近代传统,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产生这些传统的根源的“抽象现代派艺术”,近年来变得更加显著,而这些仍然包含着芬兰的地区主义。“Jyvaskyla”机场是芬兰最繁忙的机场,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以上,但是由于经费预算和空间制约以及恶劣的气候,机场的设计成为了芬兰当局最头疼的问题。在聘请了众多国外建筑师设计无果的情况下,不得不用本国的建筑设计师来设计。就这样佩卡·海林接下了这一重任开始进行设计。但是,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场地的限制,首先摆在佩卡·海林面前的就是一个大问题——在建筑面积狭小而人群集中的场所,如何让人们保有一种空旷的感觉。为此,佩卡·海林将大型的天窗和镶满玻璃的塔形自助餐厅设计在建筑物的中央以提高人们的视觉感受,并借此来体现空间宽广的感觉。其次,芬兰地处极北之地,日照时间极短,怎样才能让人们感受不到这样恶劣的气候环境也是一个不小的问题。因而,佩卡·海林将机场的大楼设计成为平顶式,并在外围安装了巨大的玻璃,由此导入大量的阳光和外界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见图4,图5)。但是为此,佩卡·海林也受到了芬兰本国许多的病诟,大多数的人认为他背离了芬兰设计的传统。为此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做出以下的解释“就建筑本身而言,虽然没有一个风格称得上是芬兰式,但是支配作用的倾向是有的”。而这一点,已贯穿在今天他的所有作品特征之中。时光是飞逝的流走,一批又一批的建筑师前赴后继的掀开历史的新篇章。对于过去,我们记住的是一个又一个大师和他们的作品,但是对于未来,我们又将有怎样的感受,作为位于欧洲边缘的芬兰建筑师,佩卡·海林对未来的建筑又有何感受。在21世纪所剩的时间不多的情况下,一直关注环境的佩卡·海林提出了这样的看法:在我看来,建筑不是自由艺术家直观设计的产物。建筑艺术的基础是社会。面向新世纪,伦理的、道德的问题会越来越变得重要。建筑师的工作将是改变世界,但是大城市的生态设计和居住区的创造等问题,将受到非常大的限制。重要的是如肯尼思·弗拉普顿也强调的那样,是制造一种更为人类化、居住更舒适,并可以持续发展的环境模式。为此我设计了生态学实验住宅(见图6)。而这种设计现已担当起当今流行设计的先驱重责。

图3 托尔巴林马基住宅

图4 Jyvaskyla机场俯视略图

图5 Jyvaskyla机场实景图

图6 生态学实验住宅

世界是个整体,而芬兰这个极北之国虽处于世界的边缘,但是其设计却一点都不落后于处于中心的各国,而在笔者的眼中芬兰的设计不但引领着世界设计的思潮,更加让人钦佩的是其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值得世人称颂。

猜你喜欢

海林芬兰建筑师
胖胖的“建筑师”
年终操作
指点
芬兰学校能治愈“厌学症”
酒兴未尽
在芬兰坐火车
当建筑师
Herrmans对芬兰工厂进行扩建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谁丢下的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