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住宅小区强夯施工工程方案及经验总结

2012-07-16

山西建筑 2012年30期
关键词:夯点夯法单位

李 斌

(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山西太原 030031)

1 工程概况

某房地产开发公司拟在某地建设一住宅小区,由于所处地形土的特殊性,需采用强夯法提高地基承载力并消除地基变形。

2)建筑概况及地基处理设计。本住宅小区为经济适用房小区,建筑包括10栋住宅楼及1栋社区活动中心楼,以及场地北侧各建筑间连接的商铺。住宅楼均为砖混结构,筏片基础,地下1层,地上6层(局部带阁楼)。社区活动中心楼及商铺均为框架结构,筏片基础。社区活动中心楼为地下1层,地上3层;商铺为地下1层,地上2层。

各建筑地基处理均采用强夯,视处理深度的不同主夯点采用4 000 kN·m与5 000 kN·m夯击能,主夯点按正三角形布置,间距5.0 m~5.5 m。满夯能级为1 500 kN·m,每点3击,锤印按1/4搭接。各建筑物及地基处理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各建筑物及地基处理情况

2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人永远是建筑工程的出发点,“工程未动、组织先行”,配置合理、分工明确、目标统一的项目建设组织机构,是项目取得成功的前提。本工程设项目总指挥,并下设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施工作业负责人。项目经理由具有丰富地基处理施工经验的国家注册二级建造师担任,全权对项目行使各种权利,对工程的质量、安全、进度、效益全面负责。项目技术负责人由具有丰富地基处理施工经验的工程师担任,对工程的质量、技术、进度全面规划实施。负责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及各分项工程施工方案,负责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

根据本次工程特点,项目部下设三个强夯作业队,三个队在项目部统一指挥和领导下,各自独立完成工程任务,并制定了各岗位职责。各队负责人受项目经理委托,全面组织指挥自己负责部分的现场施工生产。

3 强夯施工方案

3.1 施工前准备:施工作业面场地开挖要求

根据设计图纸所示及建设单位提供场地现状标高可知,部分楼座现状场地标高远高于起夯面标高。故要求建设单位预把场地开挖至起夯面标高后,再进行强夯施工。我方对开挖强夯施工作业场地提出了以下要求,建设单位提前进行了满足:

1)强夯施工作业场地每边应大于设计图纸所示强夯外边缘4 m~5 m,以满足施工的需要。

2)强夯施工作业场地应足够硬化,以满足起重机械的行走。

非饱和土中水的流动性非常复杂。土体的性质、水的储存、蒸发以及瞬时渗透均与水的流动性有关。非饱和渗流参数如表3所示。

3)应设置设备进出强夯施工作业场地的通道。

3.2 施工总体方案

根据工程勘察相关数据及报告,本次工程强夯施工决定采用强夯法及强夯半置法两种方案。

1)强夯法。每楼座施工时,先按一次性主夯点夯施工,即主夯点单点夯击次数不小于8击,最后两锤的平均夯沉量不大于10 cm,且强夯过程中夯坑周围未发生过大隆起,未发生夯坑过深而提锤困难,此为强夯法。

2)强夯半置换法。若遇不能完成一次性主夯点施工,即出现夯坑周围发生过大隆起或发生夯坑过深而提锤困难,改采用强夯半置换法。即主夯点夯击遍数为2次:第1次主夯点单点夯击次数4击,不进行夯沉量控制;完成一遍后用建筑垃圾填平后间隔3 d再进行第2次夯击,并进行夯沉量控制。夯沉量控制如强夯法。

3)强夯夯击能。强夯夯击能4 000 kN·m,用QU32T强夯机组完成;复夯能级采用4 000 kN·m夯击能,用QU20T强夯机组完成;满夯能级1 500 kN·m夯击能,用QU32T强夯机组完成。

强夯夯击能5 000 kN·m,用QU32T强夯机组完成;复夯能级采用5 000 kN·m夯击能,用QU20T强夯机组完成;满夯能级1 500 kN·m夯击能,用QU32T强夯机组完成。

3.3 施工具体方案

3.3.1 施工工艺

强夯法施工工艺见图1。

3.3.2 特殊过程控制

1)强夯参数。a.锤重、落距,必须逐台检验,确保施工能级达到设计要求。b.每个夯点的锤击数、最后两击夯沉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图1 强夯法施工工艺

2)消除夯点偏移。a.严格测量放线夯前复核制度,确保夯点位置正确、精度满足要求。b.夯锤就位前,使夯锤对准夯点位置。

3.3.3 施工设备及仪器配置

本次工程主要投入强夯施工设备为:QU32T流动式起重机1台,QU20T流动式起重机1台。主要投入的测量仪器为:NTS-322型全站仪1台,DSC32水准仪2台。保证措施如下:

1)投入本项目的全部设备在落实、明确后,在设备所在地集中整修、维护保养,确保以良好状态投入本项目施工。

2)机械设备配备过程中已充分考虑了气候以及机械的正常维修保养对出勤率的影响因素,所配备机械数量充足。

3)全部投入现场的机械设备、检测设备均已按工程量、工期情况配备了部分相应配件、易损件随机械入场,确保机械的正常出勤。

3.4 安全体系及保证措施

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组建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治安保卫领导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均为领导小组成员。项目部设专职安全工程师,各作业队长任兼职安全员。

2)安全防范措施。安全教育坚持常抓不懈,各分项施工前有书面的安全技术交底记录,安全措施明确。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对重点部位、危险岗位要有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做到定人、定时、定措施,及时解决。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组织抢救,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报告业主和劳动保护监察机关。对于安全事故,必须妥善处理,并做到三不放过。现场围栏施工,安全防范重点区域:对施工生产易发生危险的场地,如电源、夯坑、弯道等处;对公众会构成危险的场所,如交通弯道、用电设备作业场所;油罐、氧气瓶、乙炔等易燃易爆品存放区。

3)施工现场安全措施。进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非施工人员严禁进入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各岗位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本工种的有关安全操作规程和强夯作业的安全规定。关键岗位必须持证上岗。施工人员必须集中统一指挥,信号明确;吊车司机、推土机司机应按信号操作,夯锤起吊后任何人不得从吊臂杆下方通过。吊车要按性能要求使用,不得超负荷,工作一定时间后应进行保养。现场准备适量枕木,以便必要时供吊车垫用。施工中应经常对夯锤、脱钩装置、吊车臂杆及索具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施工现场应保持平整,夯坑回填时应注意压实,防止强夯机组夯打或移车时发生意外。大风大雾天气严禁强夯作业。

4 施工经验总结

为保证本次工程质量,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我们本着“工程质量第一、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从组织、技术、制度等多方面进行了提前的计划制定,并在实际施工作业中严格贯彻执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们的主要经验如下:

1)组织方面:本次工程的顺利完成,首先得益于我们投入精兵良将,建立了从决策层、管理层到执行层强有力的项目质量管理组织,决策层为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现场负责人(施工队长),管理层为单位基础处、质量处、财务室、安全科等多个相关科室的主任或骨干力量,并配备了专职质量管理员。执行层由现场负责人(施工队长)及各专业作业队组成,队长兼职本作业队质量员。这些人员定期进行项目例会沟通,在第一时间发现、共享和解决相关项目进展信息和总体状态。

2)技术方面:在本次工程前期,经与建设单位、监理单位的频密沟通,综合各方意见,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基于的现场勘测数据、设计图纸及相关报告,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书,并针对三个不同的施工任务分项工程各自编制了专业施工组织设计,制定了明确、清晰、易于被基层作业人员理解的施工技术措施,特别是对关键工序、特殊工序编制专门的作业指导书,提前要求各施工队队长和基层具体作业人员统一集中学习、消除疑问、达成共识、最大限度地消除了操作隐患和施工纰漏。此外,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本次工程施工过程中还在现场设立了工地试验室,可以进行随机检查,对施工过程随时进行质量跟踪。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验收规范、施工操作规程进行施工,并保持与建设单位相关负责人的随时沟通。

3)制度方面:本次工程中,我方坚持了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层层审批和严格的技术交底制。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实行了严格的质量检查验收制。并实行分项工程施工现场标识牌管理制度。同时保证与建设方委派的建设监理单位的顺畅沟通,主动在到达项目里程碑任务时向监理公司通报,自觉接受监理公司的监督检查。并根据建设单位要求,为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在施工中抽检和验收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并提供检测手段。另外,本次工程因存在三个施工队,根据以往工程的经验,项目部和三个施工班组根据各自的施工内容签订了质量包保责任状,对施工质量执行谁施工谁负责,并在劳动报酬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质量保证金。对在施工过程中按图施工达到优质的作业队,以表扬、表彰、奖金等给予奖励,对违反操作规程的作业队,则责令停工整改,并根据规定扣减质量保证金。通过以上手段,极大地提高了建设单位对我方服务态度的认可,提升了建设单位对我方的信任,从而使工程得以顺利竣工验收,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双方沟通较为顺畅、合作较为顺利,并最终获得了建设单位的较高评价。

[1]GB 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2]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3]GB 50202-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

[4]CECS 279∶2010,强夯地基处理技术规程[S].

[5]GB 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S].

[6]GB 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S].

[7]JGJ 94-2008,建筑强夯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夯点夯法单位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鸣谢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强夯法在道路软土路基处理中的应用
填单位 要推敲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看错单位
双减振沟强夯减振实验研究*
高速液压夯实机补强夯实技术研究
强夯振动对人工岛海堤影响及处理措施
协办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