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幸福调查”说开去

2012-07-13

晚霞 2012年22期
关键词:新闻联播转型期普通人

近期,“你幸福吗”街采节目在央视新闻频道连续9天播放,还上了《新闻联播》,引来全国广大观众的关注与争议。随后,“我的父亲母亲”系列节目再次引发观众的感动和疑惑。央视怎么了?这些“不合常规”的采访出现在《新闻联播》中,在传递着怎样的一种信息?

央视幸福调查为何引热议

央视的一系列 “不合常规”的幸福调查激起了大众舆论的一片片声浪,这些节目究竟有何魔力?

改变了多年央视的传统形象。在许多人的心中,《新闻联播》距离自己的生活相去甚远。而现在,普通人也可以在央视诉说自己的苦难。也就是在这种语境下,《新闻联播》每一次细小的改变都会引发舆论的关注。如《新闻联播》播报“寻母启事”,费时3分43秒。有观众说,《新闻联播》播报内容一向要求严格,如今却拿出这么多时间关注寻常百姓事,这简直是“超国民待遇”。

央视新闻倾听普通人的声音。与《新闻联播》以往过于宏观的报道方式相比,最近的报道能够走进普通人之中,关怀具体的人和事,显得尤为人性化,体现了节目的真实性,也增加了节目的可视性。在今年9月的央视广告推介会上,央视就提出在2013年的新闻中“加大舆论监督报道和民生新闻的比重,加强时效性和贴近性,在节目形态和语态上也发生变化”。实际上,这类报道虽非通常所谓的重要新闻,却也决不是什么边角料新闻。政府工作的重心是百姓民生,百姓更关心的是日常生活。央视此举也可说是回归新闻报道原则的一种尝试。

对待个体的态度是衡量

国家文明的标志

今天的中国人不只关心国家大事、江山社稷,更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命运,关注普通人是否吃得饱、穿得暖,是否生活得更有尊严。央视的关注表明国家正越发重视个体的感受。

这一次央视一改宏大叙事的报道风格,把话筒递到了不同的个体嘴边,由他们对着镜头说是否幸福、是否还有遗憾。网友“香港仔”说:“没看出来吗?央视正在不加裁剪地贴近和反映现實。我的感觉是在直播平民百姓真实的声音,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就是这样的。”

有历史学家说,在传统的历史叙事中占据舞台的是英雄、是大人物。普通人通常连龙套都不是,往往只是宏观描述下一组注解用的数据。毫无疑问,中国仍处在转型期,而在这种转型期之中非常重要的是,重新审视并且重视个体的权利和价值。同样,大家思考问题的习惯也应该由宏大叙事转向对个体感受的关注,就如同央视的这次改变。

有社会学家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个人的权利是否能得到社会尊重,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尊重,这不仅牵涉个人权利的实现,实际上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而一个个人权利没有保证的社会,整个社会的文明也就失去了基础。

对于这个古老的国度来说,国家之幸不再是空洞的“人民生活都很幸福”,而是具体到每个人,你有你的幸福,他有他的不幸。关注民间疾苦,是媒体的职责所在。珍重个人的幸福与苦难、权利与尊严,体现党和政府对普通百姓的关心和爱护,这就是追问“你幸福吗”的意义所在,更是国家发展方向的校准。

(本刊综合)

猜你喜欢

新闻联播转型期普通人
普通人的梦
国际中文教育转型期中文教材研发出版的思考
向这些普通人致敬
普通人拜登
转型期完善公共危机管理路径浅析
转型期家庭伦理剧中婚姻观的探究
新闻娱乐化的现象与成因浅论
《新闻联播》元旦卖萌
Mac 3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