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说《天鹅绒》到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艺术处理探究

2012-07-09王晶晶

陕西教育·高教版 2012年9期
关键词:天鹅绒李叔姜文

王晶晶

[摘要] 姜文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改编自苏州作家叶弥的小说《天鹅绒》,从小说到电影却已经有了翻天覆的变化。姜文实质是把小说的基本线索采用了视觉上的唯美化处理,模糊时空消解真实性,创造出具有自己独立表达性的另一个截然不同的故事。

[关键词] 唯美化消解真实

唯美化处理

1.隐喻意象的运用

在叶弥的小说《天鹅绒》中,悲剧是这样发生的:进了村,她上了一趟茅厕,把肉拴在茅厕外面的木棍上,她出来的时候,肉不见了,但是她这个人还在。这个人从此就负载着一个沉重的任务,她要为失去的两斤肉喊冤。她不上工,不下灶,几乎不吃不喝,每天站在她家里的屋门口,脏话连篇骂,骂谁偷了她的猪肉。村里的女人一股劲地劝,告诉她,谁都相信她是买过肉的,也许那块肉被饿狗拖跑了。她转而骂狗,听上去就像在骂人,比直接骂人还难听。这回没有女人去劝了,因为种种迹象已表明:她病了。在姜文的电影中对此有以下的唯美化处理:(1)两斤肉不见了——双精致的绣花鱼鞋被一只艳丽的长尾巴鹦鹉叼走。(2)木棍——阳光里一棵绿色的大树的枝桠。(3)村里——村外爽朗的蓝天,红色的土地,清朗的劲风共同营造出的一个纯净,安宁,辽远的所在。(4)女人不吃不喝,不上工,不下灶,变疯了天天骂人——上树,刨坑,摔东西,盖白色鹅暖石宫殿。

鱼在中国古代就是一个重要的图腾。在母系社会里,鱼常绘制在彩陶等器皿之上,作为纹饰,是生殖崇拜的产物。经过漫长时间的积淀,鱼隐含着性的含义,生活里就有“鱼水之欢”的说法。而鞋子也和性有关,鱼鞋就彰显着性的隐喻。

鹦鹉是一种特别的鸟类,它的特征就是会模仿人类的语言。然而鹦鹉永远也不知道它说出的话是什么含义,鹦鹉只是了解它的主人,并且有能力去迎合主人的心理来获得自己想要的待遇,鹦鹉有虚情假意之嫌。“丢肉”这个事件在姜文那里成为了一只色彩明丽的长尾巴鹦鹉在天空中飞翔,它叼走了挂在树枝上面的那双精致的鱼鞋。这个设计不仅有着华丽的外表和深层的隐喻,而且在整个故事的构筑中也非常重要。导演姜文对于这个细节的唯美化处理就注重了动作化、视觉化、艺术化,木棍变成了清风中充满生命力的一棵大树的枝桠,赋予其生命的活力,村子显得那么纯净、安详、美丽,以艺术的手法超越了小说中的那个具体的村庄,他又将小说里这个平常普通的“丢肉”变疯骂人的文字故事,幻化成了一个充满色彩、想象力和美感的艺术空间。

2.唯美场景的营造

在叶弥的小说中有这样的一小段:李杨氏疯骂了许多年,恰巧在唐雨林一家来的这一天清醒过来。她不知道自己能清醒多少时候,赶紧梳了头,洗个澡,穿上鞋子,急急忙忙跳河了。在姜文的电影中“急急忙忙跳河了”这句话延展为一段给观众印象极其深刻的美丽画面:精致的鱼鞋,疯妈的衣服和裤子依次“人形”排列在静静的水面,伴着印尼民歌《美丽的索罗河》的优美旋律,依着水流的微微起伏,缓缓飘向远方。导演姜文根据影像的特征夸张,美化了这个带有个人悲剧性命运的动作,并且使之带有了明显的抒情效果,从这里看得出姜文对于视觉效果的追求和超级的想象力。

消解真实性

在《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中姜文根本没有去追求真实,反而一直在模糊时空和消解真实性。随着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时间”、“空间”、“事件”、“原委”都成为了他完成飞翔的元素,表达着他内心深处对于人性、人生的独特理解。

1.典型时代标志模糊时空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电影中的时间错综跳跃,并运用具有可辨识的带有时代烙印的对白或事件来模糊时空。笔者理解导演姜文是在告诉观众,我想讲的是我人生记忆里真实的事情,不是哪年,哪个人生阶段具体的事情,而遵循的是姜文的记忆、感受与认知的真实,是他对于人性欲望极致状态的艺术表现和对于人生荒诞无常的影像表达:

(1)记工分是大生产时代才有的说法。

(2)白口罩的时髦打扮是2003年“非典”期间的标志性特征。

(3)“祖国”和“建设边疆”指代的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

(4)抓流氓,写检查和紧张的气氛是文革期间才有的荒诞。

这些典型事件和典型对白对于当下的观众有着混淆时空的直接作用,导演姜文也借此寓言化地完成了自己对于人生、情感、命运的一种思考。

2.魔幻人物消解真实性

李叔就是影片中的一个魔幻人物,李叔在疯妈的讲述里面被设计成一个符号,凡是他出现的地方,混乱了真实和虚幻。在河边一场戏,儿子误入白色鹅卵石宫殿后,李叔抽着烟从树后面走出来,影片营造出一种可怕莫测的氛围。可从理性层面看,当一个村民说“你不该找警察”,在正常人的视野里李叔是个现实的真实的存在。然而影片至此已经不用去追究李叔的生死,他作为一个人物带来了儿子从未谋面的父亲的信息,他在适当的时候让我们重温了当年的疯妈是怎样的勇敢,他的出现已经达到了叙事的目的,人物的真实性是在其次了。疯妈给儿子说父亲的事情时说:“胡扯,这是他说的,我可不记得。”这里面就有很多可能性,究竟父亲说过还是没有说过,是否是疯妈心理上不认同而表现出来对此的否认还是别的原因。一件事情因为人物的真实性或非正常状态而使得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得难以捉摸,真实性随即被消解掉,而且也不重要了,核心是表达了人内心深处微妙而真实的状态。

从叶弥的小说《天鹅绒》到电影《太阳照常升起》,导演姜文依据自己的个人表达还作了很多的改变,删除和添加人物,不一一赘述。影片的核心围绕着人的“情感”与“命运”,制作方面极其成熟,表达却含混多义,拥有巨大的解读空间。

剧终定位在婴孩的微笑中,太阳依旧静静地升起,似乎在诉说着人间或合理或者匪夷所思的生活就那么随着时间一刻不停地进行着,人就在蓝天下一天天地生活着,生活就这么行进着。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文学院戏剧影视文学系重庆

猜你喜欢

天鹅绒李叔姜文
寒夜里的光特别暖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幻城(油画)
Excerpt from Three Days to See
走后门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纸醉金迷
既监狱,何必“天鹅绒”——介绍米克洛什·哈拉兹蒂著《天鹅绒监狱》
傲娇天鹅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