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末端预留导管法在防止负压封闭引流术引流管堵塞的应用

2012-07-08邓晓玲隆平霞贺晓冰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9期
关键词:渗出物硅胶负压

邓晓玲 隆平霞 贺晓冰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是一种促进创面愈合的新型技术,其良好的效果已经在外科临床应用中得到证实[1]。该技术以聚乙烯醇泡沫作为中介,利用其良好的吸附性和透水性,经引流管通过负压吸引清除创面坏死组织和渗出物,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健康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工作量。但在使用中常出现堵管,造成引流不畅,给治疗及护理造成不便,影响治疗效果。2005年6月~2010年12月我科在传统VSD技术基础上在末端预先放置冲洗管,术后间断冲洗,有效地解决了引流管堵塞现象,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收治124例软组织缺损患者,按手术医师方式分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传统VSD技术及护理,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4~67岁,平均34.3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7例,机器挫伤11例,烧伤3例,放疗后皮肤坏死缺损3例,术后感染创面6例。观察组74例,运用VSD技术基础上于末端预留冲洗导管备用,其中男50例,女24例。年龄5~72岁,平均42.7岁。致伤原因:交通伤46例,机器挫伤17,创伤后感染7例,烧伤3例,放疗后皮肤坏死缺损1例。1.2 方法

1.2.1 材料 VSD敷料(含多个侧孔引流管),半透明贴膜,医院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24 h能维持负压60~80 kPa,无菌输液器1套。

1.2.2 方法 先行彻底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和异物、血管、神经、肌腱、骨折做相应处理后,判断缺损面积,按缺损面积修剪大小形状数量合适的VSD敷料[2]。面积大者需要将引流管上修剪侧孔后制成串联或并联状覆盖创面,敷料之间缝合数针,使之均匀分布。(1)对照组将修剪好的VSD敷料植入创面,使其能充分无张力接触创面,将其边缘和正常皮肤固定,用半透膜将人工皮、硅胶引流管和周围正常皮肤一起覆盖密封,超过正常皮肤2~4 cm,硅胶引流处采用系膜法和截孔法封闭固定,硅胶引流管连接中心负压吸引装置,术后持续负压吸引。(2)观察组将VSD敷料植入创面后(植入方法同对照组),将一次性输液器头皮针段取出,保留约15 cm细管段,剪去针头端,找到硅胶引流管对侧端,即最末端开口,将剪好的头皮针细管段插入管口深1 cm后缝合固定,头皮针接5 ml注射器封堵备用,使用多张VSD串联者,用上述方法分别于每根硅胶引流管最末端放置头皮针细管。术后处理:术毕保持VSD持续负压吸引,通知病房调试好VSD负压吸引后,快速转送入病房,连接中心负压装置后,分别于预留导管接口处接输液器快速冲洗500 ml生理盐水,以冲洗VSD内积血,然后每日冲洗4次,3 d后每日冲洗2次,并保持持续负压吸引,术后严密观察引流管通畅情况[3]。7~10 d去除VSD观察创面肉芽生长情况,决定下一步创面修复方案。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两组患者堵管发生率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表1)

表1 两组负压封闭引流装置引流管堵管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3.1 引起引流管阻塞因素 创面感染,炎性分泌物多,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和细胞成分大量进入组织间质和创面与敷料,甚至滞留在泡沫敷料的微孔中。炎性渗出物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与纤维成分、细胞成分以及它们的崩解成分即细胞碎片。纤维与蛋白质的蓄积易形成微栓堵塞泡沫敷料上的微孔,微栓上的纤维成分相互缠绕或形成纤维网,细胞及其崩解成分填充其间使硬质硅胶引流管侧孔易于堵塞,将坏死物早期清除可防止炎性反应加重[4]。

3.2 与引流时间关系密切 通常有2个高发时间:(1)术后6 h内,多为创面出血引流不畅引起。(2)48~72 h后,局部组织在持续负压刺激下炎性反应的高峰时期,渗出物中含有较多的纤维成分,尤其是组织修复以纤维组织修复为主,出现细胞转化现象。大量间质细胞与肉芽组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转化为纤维细胞与成纤维细胞,这些细胞在泡沫敷料微孔中分化成熟,分泌大量的胶原纤维,形成网状结构集结蛋白质从而堵塞引流管。

3.3 与创面大小有关 创伤面积大,创面渗出物较多,应用大面积泡沫敷料覆盖使创面各部位在真空条件下受到的吸引力相差较大,渗出的液体形成浓度梯度易形成湍流,创面周围的液体不易被吸出,泡沫敷料边缘容易堵塞出口。改变冲洗方向使液体顺行冲洗,尽量将较多VSD串联,并于每根硅胶管末端预留冲洗管可有效冲洗每根硅胶管,减少局部盲区。

3.4 与传统方法比较VSD的优势 传统方法如果发生堵塞,只能用注射器穿透引流管冲洗堵塞物,因引流管有注射器针眼,易影响负压吸引,造成引流液从针眼处外渗;拔开三通接头后逆向冲洗,因引流管发硬拔管困难,引流管内径和注射器内径不一致,易引起渗水,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增加感染的机会。采用末端预留导管法改变冲洗方向,边冲洗边吸引,有效避免了引流物逆行,冲洗的操作不变,能有效将创面分泌物溶解,并通过吸引带走形成的脓栓,保持引流通畅。针对易堵管高发期时间,严密观察,处理方式:(1)术中彻底止血,缩短负压真空时间,即从手术室转运至病床边时做好衔接工作,即时行250~500 ml生理盐水快速冲洗,可冲洗早期血凝块。(2)间断正压冲洗,使之松动。(3)交替夹闭技术,针对多根VSD引流管,改变局部压力,消灭盲区[5]。

4 小结

应用末端预留导管法可降低堵管发生率,延长VSD的有效使用时间,减少更换VSD次数,大大降低费用,而且操作简单,为防止VSD堵管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值得推广。

[1]裘华德,宋九宏主编.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

[2]高 文.负压封闭引流(VSD)治疗损伤感染创面的护理观察[J].现代护理,2008,5(15):140 -141.

[3]杨晓霞.高负压封闭吸引技术用于开放性四肢骨折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8,23(4):30 -32.

[4]Polykandriotis E,Kneser U,Kopp J,et al.Modified gloving technique for vacuum therapy in the hand[J].Zentralbl Chir,2006,131(Suppl 1):36-39.

[5]杨雪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肢体创面应用中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529 -1530.

猜你喜欢

渗出物硅胶负压
基于IHBMO-RF 的眼底硬性渗出物检测①
以“生肌三法”为代表的方药对糖尿病足伴慢性疮面作用机制的探讨
结合FCM聚类和边缘感知模型的眼底渗出物检测
厚朴酚中压硅胶柱层析纯化工艺的优化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彩色眼底图像糖网渗出物的自动检测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粗孔活性硅胶从含铀废水中吸附铀的研究
人参皂苷Rg1键合硅胶固定相的制备、表征及应用(二)
蓝普锋RPC系列PLC在高层无负压供水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