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港口的城市经济贡献估计

2012-07-04姜超雁雷池玥

对外经贸 2012年4期
关键词:波及贡献度乘数

姜超雁 雷池玥

(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200135)

港口作为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往对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龙头”作用。Merelene Austin详细介绍了港口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宋炳良根据2002年度上海市投入产出表,用定量分析方法评估上海市水路运输业、道路运输业对上海市经济增长和就业岗位创造所作出的贡献。钟昌标运用投入产出模型,定量分析了宁波港每增加一元产值所能带来的社会效益。吴国付等以华南地区某港为例,计算港口对当地经济的总贡献度及其贡献度在当地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从以上研究来看,目前对港口经济的贡献研究多应用投入产出模型。因此,运用投入产出乘数模型计算港口经济贡献度,为合理制定下一步港口经济发展战略提供科学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基于投入产出乘数模型的港口经济贡献度测算方法

根据经济活动与港口的关系,可将港口对区域经济和社会的总贡献分为直接贡献、间接贡献;而根据港口经济的不同作用,可分为经济贡献度和社会贡献度。前者是测算港口经济贡献度最根本的分类方法。通过对港口相关经济活动大量数据的搜集,得出港口相关经济活动对地区经济的直接贡献,并由调整的投入产出表通过模型计算出港口相关活动的间接经济贡献及波及贡献,最后计算出其相关活动对地区经济的总贡献。

(一)直接经济贡献

港口对城市经济的直接经济贡献是指其直接经济活动对城市经济的贡献,即港口及相关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初始或第一轮影响。按港口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分类的港口直接贡献范围如表1所示。

表1 港口直接经济贡献范围界定

4 仓储业 港口区域外的仓储中心、堆存中心和物流中心等5 道路运输业 提供港口集疏运的集装箱公路运输公司等6 临港工业 临近港口发展的工业,如钢铁厂、炼油厂等7 港口建设 港口设计、勘察、规划、建设和航道疏浚等8 航运服务业 货代、船代、航运金融、保险、海事咨检验检疫等询业等9 临港行政管理 船检、海关、海事、边检、

增加值计算应该以这些企事业单位作为独立核算单位,将这些企事业单位的增加值指标量进行相关合并计算就可以得到港口核心经济活动的增加值。

因此,本文在衡量港口经济建设对城市经济的直接贡献时,按照表1的范围,计算其对城市经济的直接贡献,并计算其直接经济贡献率,公式为:

(二)间接经济贡献

港口的间接经济贡献是其运输功能扩展出的其他功能的发挥产生的效益以及港口中心建设过程中所有经济活动产生的波及效益的总和。在对港口经济活动的后果进行分析总结后可以得出,港口所产生的间接经济贡献应该由以下两大部分组成。

1.前向乘数效益

港口的发展为那些以港口为中间投入的部门进一步扩大生产创造了条件,而这些部门如要进一步扩大生产,必然要求其他中间投入也按比例增加,进而给这些生产中间产品的部门带来效益。这种由于港口服务充当其他部门的中间投入而对社会净产值所作的贡献,称为港口的前向乘数效益,表现为间接创造的一系列净产值增量之和。

设为i部门的前向乘数效益,则其计算公式为:

可以用矩阵表示:FB=(I-H)-1N-N,其中N为各部门的增加值向量,H为分配系数。分配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Xij为第i产品部门提供给第j产品部门使用产品或服务数量,Xi为第i产品部门的总产出。

2.后向乘数效益

港口本身会不断扩大对这些中间投入的需求,于是又促进了这些相关部门的扩大生产。这种由于港口建设需要其他部门的产品作为其中间投入而对社会净产值所作的间接贡献,称为港口经济的后向乘数效益,表现为间接创造的一系列净产值之和。

设为i部门的前向乘数效益,则其计算公式为:

可以用矩阵表示为:AB=(I-A)N-N;N为各部门的增加值向量,A为直接消耗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港口对GDP的间接贡献可表示为:

(三)波及贡献

港口的消费波及贡献就是港口相关产业的直接贡献、前向波及贡献和后向波及贡献形成的国民收入,通过分配与使用而再次引起的国民收入增量,从而刺激消费支出的增加,由此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值)。港口的消费乘数作用是指由于消费的作用而引起的各生产部门所创造的GDP增值。对于这一波及经济贡献的测算,一般是根据凯恩斯乘数原理,通过国家或者地区某一时期的消费乘数来测算。

按照凯恩斯乘数原理,如果收入增加一个单位,居民必然会拿出多收入的一部分进行消费,通过上述的循环过程最终产生的需求是1/(1-c),其中c称为消费乘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上述三项效果所引起的消费量为:(△B+△IDB)C,但由于港口业的前向波及效果一般不计入对GDP的贡献,而港口业在本文的测算中也属于很大的一部分内容,因此本文在波及贡献的测算部分也不考虑前向波及效果。因此,消费作用而引起的GDP增值,即消费乘数作用为:

二、港口经济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评价——以杭州港为例

本文以杭州港为例,根据杭州港的产业范围和产业特点,利用投入产出乘数模型计算各个产业对杭州市经济和社会的贡献值。

根据前述分析,对杭州港口业进行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调研,统计并获得基础数据。一部分通过《2010年浙江统计年鉴》《杭州市交通统计资料汇编(2010年度)》与《2007年浙江144部门投入产出流量表》的数据转换而得;另一部分是通过抽样问卷的方式向9大类产业的企业进行调查,并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归纳、计算而得。此次回收问卷共90份。综合考虑两个途径,将所获得的基础数据经过调整计算分类归并得到表2:

表2 2010年杭州市港口经济直接经济和社会贡献基础数据

根据公式(1)计算可知:一方面,杭州港口经济给杭州带来的直接经济贡献为200.94亿元,占杭州市GDP总值的3.38%,其中带来直接生产税净额为22.00亿元,占总生产税的2.82%。另一方面,由此拉动的直接就业人数达206456人,占杭州总就业人数的3.45%。根据公式(2)~(6)计算得:杭州港口经济给杭州带来的间接经济贡献为33.48亿元,带来的间接生产税净额为3.89亿元,拉动的间接就业人数达33647人。其中,城市道路运输业拉动的间接贡献最大,其次是水上运输业。根据公式(7)~(8)计算得:杭州港口经济增加值的波及贡献为216.39亿元;港口经济所产生的生产税净额的波及贡献为23.9亿元。杭州港口经济就业的波及贡献为221634人。

三、发展港口经济的政策建议

(一)加快港口相关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形成畅通快捷、区域一体的公路、航道网络和功能完善、衔接顺畅的场站、码头设施体系,努力实现港口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由“基本适应”到“适度超前”的第二个历史性跨越。打通航运瓶颈,完善机场、港口和物流园区等重要枢纽的集疏运网络。着力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加快配套地区性运输枢纽和集散性运输枢纽。

(二)加强发展航运服务业,提升航运服务功能

从杭州港的计算结果看,航运服务业不仅增加值为负,生产税的直接贡献也是最少的,这充分反映了杭州航运服务业还不发达的现状。目前,上海正积极建设国际航运中心,大力发展航运金融、航运保险等临港现代服务业。杭州港在发展初期,可积极利用上海等大城市的金融、保险和咨询等方面的优势资源,吸引相关企业和人才,同时加快培育本地关联服务业,建设内河自由贸易区,培育内河船供市场、打造“水上超市”,实现与上海的错位发展和共同发展。

(三)加快集疏运体系优化整合

不仅仅是杭州市,我国港口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处于发展阶段,公路、水运、铁路、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由于受多方面因素限制,与多式联运、综合一体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尚未顺畅衔接,还不能满足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和各种运输方式一体化的要求。此外在同一运输方式间,如公路网与城市道路网,不同层次路网之间也存在结构不尽合理、衔接不畅、管理养护不够完善等诸多不足,运输效率仍有较大潜力可挖。因此内河港口城市应该加快规划现代高效总和运输体系,发展现代物流体系。

[1]Gilbert R.Yochum,Vinod B.Agarwal.Economic Impact of a Port on a Regional Economy:Note,Growth and Change.Summer 1987.79.

[2]宋炳良.论上海港口全部经济贡献的评估[J].上海海运学院学报,2001,22(4):26-29.

[3]郭秀娟.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区域内多港口经济贡献测算[J].港工技术,2010,47(1):25 -29.

[4]吴国付.港口对地区经济贡献度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6(3).

[5]真虹.港口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34-37.

猜你喜欢

波及贡献度乘数
充分把握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基于贡献度排序的肾透明细胞癌串扰通路分析
看错了数字
聚合物流变性对非均质油藏波及效率的影响
消除相互影响的基波及谐波相量测量算法
基于I-O模型船舶工业关联与波及效应研究
理性认知西藏投资乘数小于1问题:以1996—2014年为例
寻找突破角巧解算式谜
需求侧资源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贡献度综合评价体系
中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贡献度探索——基于VAR模型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