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012-07-04陈以威

对外经贸 2012年4期
关键词:格兰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陈以威

(中国政法大学 商学院,北京 100088)

一、问题提出

对一国经济增长问题,哈罗德—多马模型认为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的积累,它忽略了技术进步、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采用索洛模型分析经济增长的源泉,重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比之前的理论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这些经济增长理论都认为经济各部门之间生产要素的流动不会使总产出增加,不存在结构效应。因此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没有考虑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然而,在现实经济运行中,不同产业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是否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产业结构是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产业结构的变化通常伴随经济总量的变化,二者之间是否存在联系?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一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外针对产业结构变动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已有几十年时间。库兹涅茨(1985)发现,在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当中,总量增长引起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从而使各产业需求发生变动,导致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变动。罗斯托(2001)却认为经济增长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过程,首先是某些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然后影响其他部门,最后对产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其中基于创新的主导部门通过其扩散效应带动产业结构转换是关键内容。而以钱纳里(1989)为代表的学者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上经研究发现,一国经济增长过程是国民经济结构一系列变化的非均衡增长,这种增长伴随着生产要素从低收益部门向高收益部门流动产生的结构效应。帕西内蒂(1981)提出,只要产业结构的变化能够适应需求变化,更有效利用技术,劳动和资本能够从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那么产业结构变动将使经济增长。

国内学者对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始于改革开放以后。周振华(1995)通过分析经济结构的变化来说明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是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同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依据。郭克莎(2001)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对我国产业间资源流动和结构变化对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研究,提出要创造一个总量供求基本平衡和结构关系比较协调的经济环境,以确保经济的良性增长。朱慧明、韩玉启(2003)利用1978—2000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研究了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间的因果关系,发现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经济增长;同时证明了扩大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能引导我国经济的良性增长。孙皓、石柱鲜(2011)的研究认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持续性、稳定性和经济增长的整体质量密切相关,其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单向格兰杰影响。

根据以上文献研究,国内外学者均认为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但很少有文献研究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间的因果联系及它们的变动对经济增长贡献的主次关系。因此,本文尝试对我国三次产业变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分析三次产业各自间的因果联系及对经济增长作用的主次关系,并得出相应的结论。

二、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与处理

本文样本数据为1978—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二产业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取自然对数记为 LNGDP、LNGDP1、LNGDP2、LNGDP3。所用数据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数据计量采用Eviews6.0软件。

(二)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变化情况

根据样本数据,1978—2009年,我国无论是GDP总量还是三次产业各自的生产总值都实现了稳步快速增长。三次产业占GDP的比重方面,第一产业的比重持续下降,第一产业占比从1978年的28.19%降为2009年底的10.35%左右;第二产业比重从1978年的47.88%开始呈小幅下降趋势,到1990年底降到41.34%,而后开始反弹,随后的20年间该比重围绕47%波动,到2009年底第二产业比重为46.30%,1978—2009年间第二产业的比重总体平均维持在45.5%;第三产业的比重自1978年以来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009年底该比重已从1978年的23.94%上升到43.36%,上升幅度为81.16%。

(三)平稳性检验

为避免由于时间序列的非平稳而造成的“伪回归”问题,在进行协整分析前,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 ADF检验对 LNGDP、LNGDP1、LNGDP2、LNGDP3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时采用AIC最小准则确定滞后阶数。

采用 Eviews6.0软件对 LNGDP、LNGDP1、LNGDP2、LNGDP3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单位根检验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在5%置信水平下,LNGDP、LNGDP1、LNGDP2、LNGDP3序列均是非平稳的。但其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均为I(1)过程,故可对其原始时间序列变量进行协整检验。

(四)协整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可验证各变量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根据协整理论,如果两个或两个以上序列满足单整阶数相同,且它们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则这些变量之间就存在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由前面的平稳性检验可知,LNGDP、LNGDP1、LNGDP2、LNGDP3 均为一阶单整序列,可以由协整检验考察它们的长期均衡关系。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结果见表2),观测序列无线性确定性趋势并且协整方程(CE)仅有截距。

表2 Johansen协整检验结果

从协整检验结果来看,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变量之间仅存在一个协整向量,说明协整关系存在,LNGDP、LNGDP1、LNGDP2、LNGDP3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取标准化的协整向量,得到标准化协整方程为:

LNGDP=0.022662×LNGDP1+0.659052×LNGDP2+0.281467×LNGDP3+0.548243

由上式可知,当第一产业的GDP增加1%时,GDP总量将增加0.0227%;当第二产业的GDP增加1%时,GDP总量将增加0.6591%;当第三产业的GDP增加1%时,GDP总量将增加0.2815%。

(五)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我国三次产业结构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这种均衡关系是否构成因果关系,还需进一步验证。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来检验三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进一步分析四个变量之间的深层关系(结果见表3)。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我国GDP总量是第一产业GDP的格兰杰因,我国经济整体的发展能够促进第一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我国GDP总量与第二产业GDP互为格兰杰因,即我国GDP总量的增长将带动第二产业GDP的增长,同时第二产业GDP的增长也会促进GDP总量的增长;我国GDP总量的变动与第三产业的GDP没有明显的格兰杰因果关系;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GDP均构成第一产业GDP的格兰杰因;第三产业GDP是第二产业GDP的格兰杰因。

三、结论

首先,产业结构是我国经济增长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我国三次产业与经济总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根据协整检验结果,三次产业产值均与GDP总量之间存在正向的变动关系。其中,第二产业产值的增加对GDP的贡献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说明我国经济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阶段,第二产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对经济的推动效应较其他两个产业更为明显,同时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常年保持在45.5%左右,到2009年底仍在三次产业中占比最高,可见第二产业是三次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产业,要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必须重视第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我国GDP总量是第一和第二产业GDP的格兰杰因,意味着我国经济整体发展能够提升第一、第二产业产品需求,带动产业发展,为整体经济的发展提供所需产品。同时,第二产业GDP也是我国GDP总量和第一产业GDP的格兰杰因,第二产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以及所起的带动作用最大,所以大力发展第二产业对我国经济发展有很大推动作用,第二产业发展能够带动第一产业发展。第三产业与GDP总量之间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但是第三产业均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格兰杰因,说明单靠第三产业这种服务性产业的发展,而没有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并不能带动整体经济稳定增长,但第三产业通过向第一和第二产业提供所需的服务产品,能够促进其发展,进而使得整体经济增长。因此,要保证经济合理稳定增长,必须以第二产业为主导,以第三产业为辅助,同时不能忽视第一产业的基础性作用。

[1]H.钱纳里,S.鲁宾逊,M.赛尔奎因.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89.

[2]L.L.Pasinetti.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Growth[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3]W.W.罗斯托.经济增长的阶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4]郭克莎.结构优化与经济发展[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1.

[5]孙皓,石柱鲜.中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行业劳动力比率的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2).

[6]库兹涅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译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174 -190、309-320.

[7]周振华.现代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效应[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8]朱慧明,韩玉启.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运筹与管理,2003,12(2).

猜你喜欢

格兰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我国第三产业发展研究
1995年-2015年营业税与第三产业增加值相关关系
一季度第三产业增速明显下滑
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之间的互动机制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神经科学领域的发展及缺陷
榜单
提高第三产业占比缘何欲速不达?
格兰杰因果关系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