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齐拉西酮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对照研究

2012-06-15赵学庆孙淑云罗文泉初赛蕾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2期
关键词:利培拉西精神分裂症

赵学庆 孙淑云 罗文泉 初赛蕾

随着社会的进步,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不再是单纯改善精神症状,,而如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课题亦愈来愈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齐拉西酮和利培酮作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较少,本文即研究两者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来自 2008年 1月— 2009年 7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或住院的患者。入组标准:①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 3版(CCMD-3)关于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1];②所有患者均系首次发病,从未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③对本研究知情同意;④在我院经齐拉西酮或利培酮治疗随访一年能遵医嘱坚持服药者;⑤单一用药。排除标准:排除严重器质性疾病及酒精、药物依赖者。共入组 83例,随机给予齐拉西酮及利培酮治疗,完成 71例。齐拉西酮组 37例,其中男 19例(51.35%),女 18例 (48.65%),平均年龄 (34.56± 7.98)岁 ,受教育年限 (8.73±3.82)年,病程 (3.53±4.28)个月;利培酮组 34例 ,其中男 18例 (52.94%),女 16例 (47.06%),平均年龄 (35.37± 6.85)岁 ,受教育年限 (8.43± 3.19)年 ,病程 (4.12±4.03)个月。两组患者在性别组成、平均年龄、受教育年限、病程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 齐拉西酮的起始剂量 40mg/d,第 3天后根据病情和不良反应逐渐加量,剂量范围 80~ 160mg/d,利培酮的起始剂量 1mg/d,剂量范围 4~ 6mg。治疗期间不合并其他抗精神病药物,有严重焦虑和失眠者给以苯二氮卓类药物,锥体外系反应给以苯海索,心动过速给以普萘洛尔。

1.2.2 调查工具 ①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病前性格特征、家族史等;②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 SS)[2];③副反应量表(TESS)[3];④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2]:英国利物浦大学 G.Wikinson等人 1999年设计,国内李洁等人 2001-2002年引进、翻译并测试形成中文版[4-5],用以评定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的变化;⑤常规检测: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

1.2.3 评定方法 由 3名高年资精神科医师于治疗前及治疗第 2、6、12个月末时分别对患者进行评定,取其平均值,其中:①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根据第 6月末PANSS总分减分率评定临床疗效,减分率>75%为临床痊愈;50%~74%为显著进步;25%~49%为进步;<25%为无效;②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③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定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同时进行血、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检测。评定人员通过量表一致性检验,Kappa=0.85。

1.3 统计方法 采用 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资料整理,用i2检验及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表 1 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 PANSS评分比较()

表 1 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 PANSS评分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阳性症状 阴性症状 一般病理分 总 分时 间 齐拉西酮组 利培酮组 t 齐拉西酮组 利培酮组 t 齐拉西酮组 利培酮组 t 齐拉西酮组 利培酮组 t治疗前 25.61± 3.72 25.53± 3.96 0.091 31.46± 4.74 29.79± 4.68 1.491 38.46± 6.25 39.58± 6.26 0.757 95.53± 15.29 94.90± 16.24 0.169治疗 2月后 12.36± 4.21* 12.77± 4.03* 0.418 13.54±3.17* 12.76± 3.87* 1.778 22.25± 5.66* 23.74± 4.98* 1.183 48.25±13.47* 49.27±13.91* 0.315治疗 6月后 10.81± 3.67* 10.98± 3.60* 0.230 10.53±3.11* 10.03± 2.94* 0.694 21.38± 4.29* 20.99± 4.74* 0.364 42.72±11.45* 42.00±11.08* 0.270治疗 12月后 9.27± 2.06* 9.33± 2.27* 0.118 9.37±2.24* 9.16± 2.07* 0.412 19.60± 3.58* 19.09± 2.45* 0.700 38.24± 9.23* 37.58± 6.95* 0.340

2.1 PAN SS评定结果 经过 6个月的治疗后,齐拉西酮组临床痊愈 17例、显著进步 12例、进步 5例、无效 3例,显效率为 78.38%;利培酮组分别为 15例、11例、4例和 3例,显效率为 81.82%。两组间比较显效率差异无显著性(i2=0.011,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例数分别为 14例(齐拉西酮组)和15例(利培酮组),差异无显著性。 PAN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一般病理分和总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而在治疗 2月后、6月后及 12月后的相应得分两组间差异亦无显著性(P均>0.05),提示两组总体疗效相当,见表 1。

2.2 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两组患者总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是利培酮组在肌强直、静坐不能、体重增加和泌乳或月经异常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齐拉西酮组(P<0.05),而齐拉西酮组则以嗜睡、心动过速及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见表 2。

2.3 SQLS量表评分比较 从 SQLS评分结果统计中可见: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理社会量表、动力和精力量表及症状和副作用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齐拉西酮组在治疗 2月、6月和 12月后 3个量表的得分均显著低于利培酮组(P<0.01),提示齐拉西酮在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效果优于利培酮,见表 3。

表 2 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药物不良反应比较

表 3 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 SQLS量表评分比较()

表 3 齐拉西酮组与利培酮组 SQLS量表评分比较()

注:两组间比较*P<0.01

心理社会量表 动力和精力量表 症状和副作用量表时 间 齐拉西酮组 利培酮组 t 齐拉西酮组 利培酮组 t 齐拉西酮组 利培酮组 t治疗前 79.29± 10.34 76.34± 11.27 1.145 73.27± 8.54 75.34± 9.34 0.981 68.54± 8.78 70.89± 6.74 1.263治疗 2月后 48.78± 8.47 55.47± 9.88 3.083* 50.65± 6.78 56.69± 8.54 3.319* 57.32± 6.89 62.34± 5.47 3.392*治疗 6月后 32.65± 5.83 40.63± 6.74 5.356* 39.66± 5.84 46.76± 5.63 5.221* 46.37± 5.34 50.03± 6.73 3.699*治疗 12月后 24.69± 7.38 31.27± 5.96 4.138* 23.27± 6.91 31.24± 5.93 5.209* 27.37± 4.46 32.66± 5.31 4.560*

3 讨 论

据 2004年全国抽样调查,国内精神分裂症的时点患病率已由 1993年的 0.53%增长到 1.12%[6-7],21世纪后,精神障碍在我国疾病负担的排名中居首位,已超过了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恶性肿瘤等疾患,精神疾病不仅严重影响了患者本人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而且也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8],因此,如何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及依从性,促使病人社会功能的恢复,更好回归社会正日益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和病人家属的关注。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问世,药物不良反应较传统抗精神病药明显减少,而其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也备受关注。

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均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机理主要是对大脑中 5-羟色胺(5-HT2)受体、多巴胺 (D2)受体的拮抗作用,因而可以同时治疗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本研究发现,齐拉西酮和利培酮在治疗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方面均有良好的疗效,副反应发生率相当。但是利培酮肌强直、静坐不能、体重增加和泌乳或月经异常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齐拉西酮,齐拉西酮组则以嗜睡、心动过速及心电图异常较为常见,这与齐拉西酮对组织胺 H1受体和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拮抗作用有关,而利培酮与受体解离较慢,导致了其对多巴胺受体的持续拮抗,从而导致了锥体外系反应和内分泌异常[9]。

在生活质量方面,经过齐拉西酮治疗的病人在心理社会、动力和精力及症状和副作用方面均优于应用利培酮治疗的病人,这与齐拉西酮阻断 5-HT2A受体比 D2受体比值高于利培酮有关,通过阻断中脑-皮质通路突触前膜上的 5-HT2A受体,引起多巴胺脱抑制释放激动前额叶皮质 D2受体,通过激动前额叶皮质 D1受体、5-HT1A受体,阻断 N E回收,进而激动 α 2和β 2受体,改善认知功能[9]。由此可以看出,在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齐拉西酮比利培酮具有更好的效果。

[1]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78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 [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137-139,355-359

[3]张明园.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 [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197-202

[4]Wilkinson G,Hesdon B,Wild D,et al.Self-report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for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J].The SQ LS.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00,177:42-46

[5]李洁,周涵辉,肖勃,等.精神分裂症病人生活质量量表信度、效度测试报告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11):172-174

[6]陈昌惠,沈渔村,张维熙,等.中国七个地区精神分裂症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精神科杂志,1998,31(2):72-74

[7]张敬悬,卢传华,唐济生,等.山东省 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24(3):161-167

[8]殷大奎.中国精神卫生工作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4-5

[9]沈渔村.精神病学 [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853-856,858-859

猜你喜欢

利培拉西精神分裂症
拉西酮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CYP2D6*10基因多态性对利培酮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药物浓度的影响
左乙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及预后
60例利培酮致锥体外系不良反应特点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左乙拉西坦添加治疗儿童部分性癫痫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