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33例疗效观察

2012-06-14李广萍樊恭春杨秀芳

中国中医急症 2012年6期
关键词:葶苈子平喘西医

李广萍 樊恭春 杨秀芳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 十堰 442000)

支气管哮喘急性期多采用支气管舒张药对症治疗,而中西药联合用药具有起效快、疗效稳定、副作用小等优点。笔者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33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住院患者66例,按文献[1-2]确诊。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15~56岁,平均30.5岁;病程4~40年,平均23.8年。对照组男性20例,女性13例;年龄30~57岁,平均30岁;病程2~40年,平均21年。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患者入院后立即脱离变应原的接触,尽快缓解气道阻塞、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分别给予吸氧、糖皮质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特布他林)、茶碱类、抗感染(抗生素)、祛痰、纠正酸中毒和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措施。治疗组配合中药:炙麻黄10 g,黄芩15 g,鱼腥草 30 g,全瓜蒌、葶苈子各 15~30 g,补骨脂、黄芪各 30 g,补骨脂、射干、苦参各 9~12 g,沉香 0.6 g(粉吞),雷公藤 23 g(先煎),大枣6枚。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咳嗽频作加炙前胡;痰多者酌加浙贝母、陈皮;口干甚者酌加沙参、麦冬;内燥便秘者加生大黄,随证加减。连续治疗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痊愈:症状消失,肺部体征阴性,实验室检查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失,阳性体征转阴,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有效:症状稍减轻,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实验室检查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见表1。结果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的多发病,具有反复发作,缠绵难愈的特点。目前,西医多采用吸氧,解痉平喘,抗炎感染等对症治疗。虽然能够短时间控制病情,但停药容易复发,且长期使用西药副作用大[5]。

支气管哮喘属中医学“哮证”、“喘证”范畴。该病病位在肺,病理在痰,病变在气。哮喘发作时,气道反应性增高,气道缩窄,导致呼气性呼吸困难,肺通气换气功能不良,肺活量降低,血中缺氧及二氧化碳浓度增高,随之出现口唇紫绀、心悸、胸闷等。此皆为瘀血之表现,故瘀血乃支气管哮喘发作的一个重要指征[6]。本观察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某些中药单方有抗变态反应的作用。方中炙麻黄能宣散肺气,平喘咳,用于喘息有卓效,为肺家专药,平喘祛痰宜小量。药理学研究表明麻黄具有扩张支气管作用,可解除支气管痉挛,增加肺通气量,与镇咳药合用有协同的疗效,并有发汗、抗病毒、抗过敏及拟肾上腺素的作用[7];黄芪中的主要成分黄芪多糖、黄酮等可作用于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具有双向免疫调节作用[8],可平喘、解痉、祛痰[9],也能补肾气;用葶苈子化痰平喘以攻痰浊[10];黄芩、鱼腥草、苦参泻上焦肺热;瓜蒌、射干清化肺中胶结之痰热,痰去则热无所依,热清则气顺而降,射干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内IgE、抑制气道炎性细胞黏附和趋化、抑制炎性细胞释放介质、拮抗炎性介质等有关[11]。补骨脂补肾壮阳;又有沉香暖肾纳气,引导浮越之气下沉丹田,为肾气所纳。肾气充盛,又能温运水液,截止生痰之源。黄芪配葶苈子既可使痰水直降,还防其因降而使脾气不升之弊,从而祛痰而不伤正。雷公藤是作用较强的免疫抑制性中药,亦具有较好的平喘止咳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功。

本观察显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口服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联合西医即可发挥西医起效快,针对性强,作用明确等优势,又可发挥中医固本救源之作用,在治疗支气管哮喘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减少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60.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3,26(3):132

[3]刘勤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支气管哮喘45例疗效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75):22-23.

[4]程淑红.中西医结合治疗寒喘型支气管哮喘30例[J].中医研究,2011, 24(3):21-23.

[5]黄旺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3(17):78-79.

[6]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9-30,134.

[7]许秋,邹娥.甘草的药理作用概述[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21(7):450-451.

[8]唐立伟,冯蕊,许国峰,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4):1714-1715.

[9]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29-30,134.

猜你喜欢

葶苈子平喘西医
葶苈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葶苈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观察通腑平喘汤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北葶苈子炮制前后对H2 O2 诱导的H9c2 心肌细胞损伤保护作用
张竹君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西医
5种炮制方法对南葶苈子脂肪油组成和含量的影响
清热解毒止痛散联合西医治疗带状疱疹的效果分析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