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地区骨质疏松患病率临床分析

2012-06-02董其娟喻晶王慧君姚鲁予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年11期
关键词:年龄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董其娟 喻晶 王慧君 姚鲁予

我们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的980例体检者结果进行了骨密度测定和分析,以了解郑州地区人群的骨密度情况以及在不同诊断标准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使用双能X线法进行右侧足跟骨密度检测的体检者980例。所有被测者均无影响骨代谢的各种急、慢性病及长期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等。

1.2方法 使用意大利L`ACN集团生产的宇航员型双能X线骨密度仪,运用双能X线法(DXA)检测来访者右侧足跟骨密度。分别使用T≤-2.5及T≤-2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按照年龄、性别进行分组。T值的计算方法是3,T值=(被测者的BMD-同性别年轻人BMD的平均值)/同性别年轻人BMD的标准差。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PRISM 5.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数据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检测人群的人口学特征 共980例,年龄20~78岁,平均45.3岁,男578例,占58.9%,平均年龄46.4岁;女402例,占41.1%,平均年龄43.6岁。

2.2检测人群的BMD以及患病率

2.2.1各年龄组(每10岁为1个年龄组)BMD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检测人群各年龄组BMD情况(s)

表1 检测人群各年龄组BMD情况(s)

注:*20~组男性的BMD值与30~组男性的BMD值相比P<0.05;*20~组女性的BMD值与30~组女性的BMD值相比P<0.05

20~组 30~组 40~组 50~组 60~组 70~组0 090.5±0.11

男性骨密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下降幅度较女性平缓;女性骨密度在20~至40~岁组变化不明显,在50岁开始下降,而且下降的幅度大于男性。

2.2.2按T≤-2.5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按照各年龄组体检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T≤-2.5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时,男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是随年纪的增长逐渐增高的;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同样随着年纪的增长逐渐升高,增加的幅度较男性更为显著。

2.2.3按T≤-2.0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按照各年龄组体检人群骨质疏松的患病率。

从图2中可以看出,以T≤-2.0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时,骨质疏松的情况和T≤-2.5为诊断标准时基本一致。

3 讨论

目前常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骨密度常见的检测部位是腰椎和髋部。有学者1,3认为跟骨骨密度的测量结果与股骨和腰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有90%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从骨密度情况来看,每个年龄组男性的骨密度都高于女性体检者;男性体检者的跟骨部位在20~29岁达到骨量峰值,女性则在50~岁后才出现骨密度的下降,并且下降幅度大于男性。多篇报道2,4,5均指出,国内女性50岁后骨质疏松明显增多。本文与其他行政区骨质疏松患病率6相比,男性和女性的患病率均低于各地的患病率,可能该病的发病情况存在地域差异,也可能与体检人群的来源有关。从国内两种诊断标准来看,以T≤-2.5或T≤-2.0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时,男性和女性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都是随着年纪的增大而增加的,男性在60~岁、女性在50~岁后更加易患骨质疏松症。T≤-2.0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时,男性及女性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均高于T≤-2.5为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时患病率。T值是评估发生骨折危险性的一个指标,但是本文是对已有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对于体检者有无发生骨折,多长时间后发生骨折的,有无使用抗骨质疏松的药物干预等方面的资料是不全的,因此并不能判断何种标准更能体现国内人群发生骨折的危险性。至于究竟何种诊断标准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尚需更进一步完善的研究设计来支持。

[1]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讨论稿).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06,(5):8,455-457.

[2]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群骨质疏松诊疗手册.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07,(增刊)(1):67.

[3]E Mccauley,A Mackie,D Elliott,et al.Heel bone densitometry:device specific thresholds for the assessment of osteoporosis.The British Journal of Radiology,2006,79:464-467.

[4]Siris ES,Miller PD,Barrett-Connor E,Faulkner KG et al.Identi?cation and fracture outcomes of undiagnosed low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ostmenopausal women.JAMA,2001,286:2815-2822.

[5]Marshall D,Johnell O,Wedel H.Meta-analysis of how well measures of bone density predict occurrence of osteoporotic fractures.BMJ,1996,312:1254-1259.

[6]白岩,张琪,孙平辉,等.长春地区健康成年人腰椎骨密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25):148-149.

猜你喜欢

年龄组骨质疏松症患病率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对读者来信的答复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老年高血压患者抑郁的患病率及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