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浅探

2012-05-24罗小明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2年8期
关键词: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岗位

戴 锋 罗小明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当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高等职业教育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应用性人才为目标,又要符合职业教育的特征和要求,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具体来看高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经济、管理领域和会计核算、财务管理、纳税申报等会计专业领域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具备从事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出纳、会计核算、成本核算、财务管理、审计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和实践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体魄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一、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当前较多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依然受制于知识系统性、学科性及完整性,教学仍以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技能环节为主。因此,学生很难融会贯通地综合各孤立专业知识点,更无从深入地转换知识为职业能力。在教学模式选择上,很多学校仍然使用传统重理论轻实践教学的教育模式,高职特色基本无体现。即使部分高职院校意识到实践课程的重要,也相应地调整了教学计划,但因条件受限而无法充分付诸实践。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大多匮乏,很难充分满足社会用人需求。从会计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应以突出应用能力培养,办出本专业特色和以岗位设置为依据,办出专业特色为指导思想,把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端技能型人才”,所以必须对现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缩小课程教学与岗位工作的差距。

二、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知识、素质和能力结构分析

会计学作为管理学的一个门类,侧重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既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又熟悉掌握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具有经济管理、会计、统计和法律等意识,系统、熟练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核算、数据分析、提供决策依据,能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工具提高实际业务操作能力。

三、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原则

(一)以就业为导向

建立新的课程体系的依据就是人才培养目标和就业岗位需求。应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依据设置课程。以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为主干,克服传统的单一封闭模式,深入社会,与行业、企业的实际相结合,与相关的职业岗位知识和能力群相结合。把用人单位的需求转化成了高职的教育导向,并体现在课程设计中。

(二)以技能培养为中心

课程体系结构应突出技能培养为中心,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的有机结合,技能培养贯穿教学全过程;整体优化设计各实践教学环节,形成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技能训练,围绕实际应用设计仿真、模拟实操训练;试行适合本专业特点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多学期、分段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模式,将学校的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

(三)以工作过程为基础

在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结构时,应明确会计职业岗位,分析会计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会计岗位的职业资格为标准,以会计的工作流程为主线,将会计专业的教学与实践内容围绕工作任务来组织和实施,形成以能力为核心、兼顾综合素质培养的课程体系。

(四)与职业资格证书相结合

根据我国《会计法》规定,所有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用人单位也非常重视毕业生手中除学历证书以外所持有的相关职业资格证书。适合高职会计专业在校学生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初级会计资格证等,同时计算机等级证、英语等级证等通用证书也是必须的。因此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将上述考证课程融入课程体系,使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证书培训融为一体,真正实现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证书、素质拓展证书三证沟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深化职业道德建设教育,以职业技能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本位,并在课程模块化建设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构建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时,应从职业分析入手,对职业岗位进行能力分解,形成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框架

在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引下,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高职会计专业新的课程教学体系,首先明确会计学专业面向岗位的主要业务,并分析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此基础上,设计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特别是设计与核心能力相对应的核心课程。改革后的会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主要由两大模块构成:其一为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公共扩展课程;其二为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包括基础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和专业扩展课程构成。公共学习领域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30%,专业学习领域课程学时约占总学时的70%。整个课程体系中实践教学的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大于50%。构建后的课程体系理论课程的安排以够用为度,以实践课程为主;在课程设置上,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实践教学为主导。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强调“理论够用,实践加强”;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与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两方面是围绕职业综合和专项能力的形成紧密结合在一起。

表1 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

(二)具体课程体系设计

1.公共学习领域课程

公共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通用能力,通过该领域课程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思想品德素质、人文与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思想品德素质的内涵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人文与科学素质要求学生能运用汉语言文字清晰地进行信息、思想、感情的传递、表达和交流;具有基本的文学艺术修养;具有一定的文、史、哲知识,拥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人文与科学精神,养成完善的人格;具备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一般性英文资料的能力,具备基本的日常口语交流能力。

表2 从事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

2.专业学习领域课程

专业学习领域课程由基础理论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集中实践课程和专业扩展课程四个模块构成,主要使学生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及从事实际工作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专业执行能力和专业决策能力,其能力要求及课程名称见表1、表2。

(三)改革后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主要特点

改革后的课程体系体现了产学结合,产学结合的培养途径主要有课程任务项目实训、岗位认知实习、集中实践课程实训、毕业预就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的会计岗位进行具体实践,了解并接触企事业单位的具体经济业务和会计核算具体流程和具体的核算方法,为学生巩固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技能,增强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获取专业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在校时就集中精力,有针对性地学习考证,毕业后能直接持证上岗。同时通过会计手工和电算化的实训,使学生能够在模拟会计实务的环境下,熟悉会计的核算流程,掌握各种通用财务软件的使用,以便学生能迅速胜任具体的会计岗位。课程设置从能力、素质、知识三个维度开展育人工作,通过职业素质模块课程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通过职业能力模块课程提升学生的职业发展能力;通过职业岗位模块课程增强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通过职业证书模块课程增强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证能力;以达到培养能力过硬、素质优良、知识够用的应用型职业人才的目的。

高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是个长期过程,其整合和优化是需要实践来检验的,现行课程体系改革目的是为了使教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一致,改革应突出高职特色,逐步推进加以完善。

[1]李文兰,卢进强,陈瑞生.同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8.

猜你喜欢

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岗位
全国一流本科会计专业建设研讨会成功召开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