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敢为人先 引领潮流杭萧钢构的创新之路

2012-05-24宋明霞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年6期
关键词:钢构钢结构住宅

宋明霞

“开发钢结构住宅”,是杭萧钢构为自己确定的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坚守钢结构,开发新领域。

2 010 年12 月7 日,国内首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完整配套体系的钢结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在杭萧钢构挂牌,杭萧钢构在发展道路上又建起了一块新的里程碑。杭萧钢构的掌门人单银木就是这样,敢为人先,引领潮流。

结缘钢结构

上世纪80 年代初,23岁的单银木带领一支队伍闯荡上海市场,到1993 年,他的名下已拥有杭萧金属构件厂、打火机厂、锅炉辅机厂等8家工厂 。

1994 年的一次日本之行改变了他。

在日本建筑工地,单银木着实惊呆了:不用一砖一瓦,没有飞扬的尘土,听不到搅拌机的轰鸣声,只有熟悉的电焊弧光在不停地闪烁。钢结构,这个陌生而新奇的概念一下子闯入他的脑海,再也挥之不去。

当他兴奋地告诉大家在国外的见闻,并决定转产时,迎来的却是一片反对声:“掰着指头数数,全国就那么几家轻钢厂房,还是外国人干的,‘ 陪绑’也没咱的份!”“放着眼前稳定的钱不赚,去搞那些摸不着门儿的东西,谁敢保证不打水漂?”

说服不了大家,那就只好分道扬镳。单银木以高价收回合伙公司股份,紧接着以最快的速度把不相干的设备卖掉。在众人的不解中,他利索地挣脱了出来。1994 年12月20 日,萧山轻型钢房制造有限公司成立,次年更名为杭州杭萧钢结构有限公司,从此,单银木走上了一条钢构建设的长远之路。

原来的合作伙伴的确没猜错,在巴特勒、ABC 等国际巨头羽翼所染指的重点工程,中国钢结构企业真没有“陪绑”的份儿。

1997 年10 月,一个“陪绑”的机会终于来了——安徽省“951”重点工程奇瑞汽车发动机厂房国际招标,经过精心准备,单银木带领团队来到现场。第一轮议标结束,美国公司轻松胜出,只等翌日签字。其他公司打道回府,杭萧团队一致选择了“多留一天”。

那是一个不眠之夜。当太阳升起,一份全新的设计方案摆到评委面前,通过改进受力模式,不仅节约35%钢材,而且更加安全,这样,同样材料、同等工期,杭萧钢构投标价能比美国公司整整低出约20%!

杭萧钢构出人意料地胜出了!凭借设计和价格优势,他们一举打破了国际巨头垄断的格局,开创了中国钢结构厂房用钢量标准。奇瑞“951”工程,当年亚洲最大的单体工业厂房,成了中国新型钢结构行业的一张世界级名片。

领军钢结构

随后,在大连精工船舶工程、北京西普工程等一系列大型国际招标,杭萧钢构一路虎口夺食。随着钢结构厂房开始在国内普遍推广,国内钢结构企业雨后春笋般生长起来。几年以后,轻钢厂房领域前三甲无一例外是中国企业。

天道酬勤,竞者无疆。

此时,一个更大的梦想在单银木心中升腾——设计、制作、安装中国人自己的高层钢结构大厦!没有土地,单银木把目光锁定在因经济问题而搁置的瑞丰大厦,一个只打好地基的土建楼,杭萧钢构斥资2000 万收购了这家房地产公司,开始了干自己设计建造钢结构高层建筑的大胆尝试。

没有国家标准可采纳,没有技术软件可应用,成批的数据全靠人工来计算。决心是前提,技术是关键,单银木将一大批专家汇聚在杭萧钢构旗下,全力投入当时还是空白的钢结构建造的技术研发。

当大厦建到十多层时,人们看到那些“苗条”的钢柱,不禁担心起来:这么高的楼,柱截面怎么也得1.1 米,这个建筑中间钢柱不过60 厘米,外围只有50 厘米,能不出问题吗!举报电话打到杭州市建委,接下来就是停工一个多月专题论证。论证的结果是:

“首创比纯钢结构更抗压、更耐热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抗震抗燃;首次采用电渣高频焊接技术;首次为整个建筑做超声波探伤。杭萧钢构构件优势很强!”

“与同等面积的钢混、砖混建筑相比,实际使用面积要多出5%-8% ;可以缩短一半建筑工期;具有良好的空间感,能够灵活规划和设计空间;节能节地节材。这是21 世纪的绿色建筑!”

“……”

耗时耗力,动用了各路知名专家的论证会成了高层钢构新技术推介会。

彻底改变了传统钢筋混凝土建造方式的24 层瑞丰大厦就这样戴上了“中国第一楼”的桂冠,成为建设部推广的科技示范建设工程,被国家经贸委列为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项目。

工程尚未收尾,美国“911”事件爆发,世贸大厦纯钢结构受热变软成了议论的焦点。而在中国,在完全国产化的瑞丰大厦,这个问题居然得以解决!关注、购买、合作的目光一下子投了过来。

坚守钢结构

就在“第一楼”销售火爆,房地产市场越来越火的时候,单银木做出了一个果敢的决定:退出房地产市场。决定下达,四周一片唏嘘——在行业缺乏政策支持、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下,放弃房地产这个来钱的行当,岂不是很愚,很傻!

1996 年,我国钢材产量首次过亿吨,1999 年,建设部、冶金部联合下发文件推广钢材。2001年,建设部印发了《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技术导则》。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已经引起了国家重视。这是个巨大的市场。

单银木认为:中国的钢结构产业才刚刚站在起跑线上,未来前景十分广阔,杭萧钢构要包括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只有以钢为纲,做精轻钢结构、继续发展重钢结构,进一步研究开发钢结构住宅。”

2001 年12 月,杭萧钢构总投资3 个亿,在钱塘江边红垦农场,一个长460 米,宽198 米,建筑面积8.7 万平方米的钢结构生产基地扩建项目破土动工。8.7 万平方米,相当于11 个国际标准足球场,如此超大规模的厂房,那个年代很多人戏称“看了会让人发疯”,杭萧钢构在钢构领域继续挺进。

2003 年11 月,上海证券交易所,代码为600477 的杭萧钢构股票挂牌上市,成为中国钢结构行业首家上市公司,为二期生产基地扩建融得数亿资金。

2005 年1 月7 日,新华社向全国发布通稿:“总建筑高度达331 米的中国民生银行大厦耸立在武汉最繁华的地段,这座68 层直插云霄的钢结构摩天大楼由杭萧钢构设计、建设,从此结束了我国超高层钢结构建筑国外垄断的历史。”

“这是我国第一座由土建改为钢结构的超高层建筑,用2.4 万吨国产优质钢材打造,原来只能盖到50 层,改建后面积增加了3 万多平米,大大降低了造价。”

媒体竞相报道——《超高层钢结构大楼实现国产化》,《楚天第一楼骨架杭萧搭》……

用钢量达6.3 万吨的深圳火车北站、广州亚运场馆、新加坡OUB 大厦、法兰克福航空铁路中心、卡塔尔多哈机场……

10 年间,杭萧钢构实现了从轻钢结构入门,到多高层、超高层钢结构的跨越。他们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道路,同浙江大学、同济大学、福州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多家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力合作,将一大批优秀科研人员聚集在杭萧钢构周围携手共进。

创新钢结构

“开发钢结构住宅”,是杭萧钢构为自己确定的下一步的发展目标——坚守钢结构,开发新领域。

“由简到繁,由低到高,由高到精”,杭萧钢构住宅钢结构的蓝图徐徐展开。一套成熟的钢结构住宅体系需要从结构体系、构件选型、墙体材料、生产组织、施工管理全面配套,简单地把混凝土换成钢材,不仅用钢量大,而且结构不合理,造价还高,直接影响到产业化推进。

2004 年,高层建筑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被科技部列为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由同济大学与杭萧钢构联合主编的《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经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审核,颁布实施。这年,杭萧钢构独立承担建设部科研攻关项目——《新型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研发与产业化》,这是“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与关键技术”,集团从此全面进入钢结构住宅产业化领域。

历经15 年的守望和积累,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钢结构住宅终于站起来了。

2008 年,萧山,与蓝白相间的厂区相比邻, 24 层钢结构大厦拔地而起,员工宿舍楼建造成功。

与此同时,杭萧钢构挥师非洲建设的首批安哥拉国家安居工程顺利竣工。2010 年,安哥拉举办“非洲杯”足球赛,期间被主办方指定为各国运动员下榻的居所,成为当地人民引以为豪的“明星工程”。

2009 年,国内最大的钢结构住宅群——武汉世纪家园整体竣工并交付使用。整个项目占地7.2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近26 万平方米,共11 幢22—24 层高层住宅。项目全部采用杭萧钢构自主开发的钢结构配套体系,一经面世就销售一空,以节能、环保等优势被住建部列为全国最大的钢结构科技示范工程。

为了中国钢结构住宅的推广,敢为人先的单银木“旧业重操”,再次进入房地产业。

2010 年,万郡房地产(包头)有限公司成立,在这个抗震烈度设防高的区域建设大规模高层钢结构住宅。这一举措得到了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

至此,以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为核心,由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河北、广东、杭州、内蒙及汉德邦建材等九家子公司共同组成的杭萧钢构方阵,集中当地资源优势,合理布局产业空间,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形成了一个全国性制造基地。

至此,杭萧钢构钢结构构件年生产能力达150 万吨,年产2000万m2内外墙CCA 板,年产1000万m2钢筋桁架楼承板,为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010 年 12 月 7 日,杭萧钢构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这天,住建部副部长齐骥、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省住建厅党委书记、厅长谈月明亲临萧山,国内首个钢结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在杭萧钢构挂牌,中国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拉开帷幕。

配套钢结构

要让钢结构住宅“高、大、轻”,就必须解决与其配套的“三板体系”——楼承板、内墙板、外墙板。楼板系统在整个建筑结构工程量中占比很大,施工方法直接影响工期、造价与施工质量。从2003 年起,杭萧先后斥资10 亿元,引进全球领先的生产设备与工艺,建成了年产1000万m2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基地,包括:在萧山兴建13 万平米住宅钢结构构件生产基地;在桐庐创建全资子公司——浙江汉德邦建材有限公司,兴建10万平米住宅钢结构配套的 “三板体系”生产基地。

传统楼板系统需要脚手架支撑、支模等环节,需要人工绑扎钢筋等大量现场作业,每层楼板都需要养护完毕才可进行上一层作业,耗时耗力而施工质量有很多不确定性。杭萧钢构开发的钢筋桁架楼承板把大量现场作业变成工厂化作业,减少了现场模板及脚手架用量,简化了施工工序,省去了人工现场绑扎钢筋等环节;多层楼板可以同时施工,缩短了工期;钢筋排列均匀,保护层厚度确定,减少了人为因素;成本较传统楼板系统更为经济。

历经两年研发,杭萧钢构钢筋桁架楼承板以崭新的面貌颠覆了传统,为我国钢结构楼板工程提供了一条新路子,填补了国内空白。

“钢筋桁架混凝土楼板总体上具有国际先进水平”,2004 年9 月,浙江省科技厅组织科技成果鉴定,专家团队给予很高的评价。同年,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巨大的钢筋线圈不停地抖出“五线谱”——上弦筋、下弦筋、腹杆筋,它们弯曲着、甩动着向前推进,在弧光中交接、立定,随着机床有节奏地起降、剪切,钢筋桁架锻造成形,把它们与镀锌压型钢板焊成一体形成组合模板,施工时只需往里面浇注混凝土,便可以替代传统现浇混凝土楼板。

2007 年,杭萧钢构再次被科技部评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一块墙板,如何让它集纳环保、隔音、保温、防火、轻质诸多功能?发重点直指墙体灌浆配料、传热系数及热惰性指标等。全国不同区域温度、湿度等条件各不相同,配方的定制肯定不能一以贯之。从南方到北方,从长江到黄河,研发人员试点试验足迹遍布全国。“每一项试验都要反复循环,有的甚至达到上千次,58 项试验,每项要做80次冻融试验,你想想看,加起来是多少?”那是一个以几何级数增加的数字,连总工程师杨强跃一时也算不出来。历经艰辛,CCA 无石棉纤维水泥板终于研发成功,然而,推广难、销售难,市场不认可一下子把大家的喜悦降到了冰点。

“要做就做最好的!”在巨大的压力下,单银木非但没有止步,反而斥巨资从德国引进两条全球领先的CCA 板生产线用于生产内外墙板。于是,围绕完善技术,降低成本,研发团队开足马力向前推进。与此同时, 24 层员工宿舍楼试验项目开工,为高层钢结构住宅进行全面的工程实践。

2008 年, 汉德邦 CCA 板全面通过ISO9001-2000 / ISO14001/ OHSAS18001三标一体认证,开始畅销欧美市场。同年,C C A板获得“新型墙体材料”、“科技新产品”及“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等认证,成为我国绿色、生态化的重要新型墙体材料,与钢结构住宅大跨度、大空间,分隔灵活以及施工快捷等特点相得益彰。

从结构、构件到墙体材料,杭萧钢构走过了技术创新、技术集成、体系配套之路,为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此,钢结构住宅产业化开始落地生根。

科技钢结构

杭萧钢构从早期企业研发中心十几名研究人员,到与浙江大学联合组建“浙江大学杭萧钢构研究开发中心”,而后发展成为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再到经国家人事部批准成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杭萧钢构研发队伍一路壮大到 300多人。

每年光科研人员工资就要支付好几千万,更不要说庞大的研发支出。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很多人质疑这项投资。

“不停地烧钱却无任何回报,我们究竟图什么?”一些股东也开始质疑市场潜力。

钢结构作为一个产业要发展,就必须解决技术标准问题。从1998 年到今天,在住建部和行业协会所颁布的钢结构住宅国家及地方标准中,有27 部是由杭萧钢构主编或参编的,这就意味着他们比同行早两年掌握这些标准,但所有这些都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进入国家标准就意味着放弃企业千辛万苦研发所独享的专利,就意味着放弃更多的赚钱机会。

要标准还是要专利?

对于曾经在研发道路上苦苦跋涉,感受过那份铭心刻骨的酸楚的人来说,这个问题一直很纠结。

单银木说:“让工艺流出去,有利于行业发展”。一句话让多少劳动血本无归。说这句话需要胸怀,也需要远见。

这么多年来,单银木内心一直充满了忧虑,随着近几年灾情频发,这份忧虑愈加深重。

在节能减排压力剧增的今天,钢结构住宅关系到国家的战略性利益。

以钢结构住宅建设为纲,形成设计、生产、施工、销售、服务配套的产业链,由构件制造商向节能环保、人性化建筑系统集成供应商转变,让更多的百姓从钢结构住宅中受益,杭萧钢构给自己一个更加明确的定位。

钢结构住宅无疑是个大产业,但目前还没有形成大市场。在钢结构住宅建设领域走精品之路,单银木依然是敢为人先,依然要引领潮流。

钱塘江潮,惊涛拍岸、浪卷天际。

猜你喜欢

钢构钢结构住宅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Jaffa住宅
基于MIDAS/Civil连续钢构的上部结构受力分析
挂在“树”上的住宅
MHS住宅
A住宅
复合屋面板钢构体系风振特性试验
大跨径连续钢构桥的安全管理与风险控制
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