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谈钢握结构行市场业的发脉展趋搏势

2012-05-24尹敏达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12年6期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企业

尹敏达

钢结构行业不仅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完善。

现 代钢结构建筑是当下建筑设计与结构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钢结构的出现让许多在过去看来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几十层、几百层的高楼可以不用一砖一瓦,这为建筑这一凝固的音乐增添了铿锵的旋律。钢结构带来的理性技术和绿色建筑特色,其感染力与感性艺术审美价值对建筑设计及人们对钢构建筑的认识产生了深刻影响。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发展绿色建筑已明确写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之中,这是绿色建筑第一次进入国家规划。强调建筑业要推广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着力用先进建造材料、信息技术优化结构和服务模式,预示着绿色建筑——钢结构发展新阶段的到来。

一、看准趋势:低碳经济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总方向

绿色、低碳经济是全球建筑业发展的总方向,而钢构建筑恰恰能够凸显绿色低碳特征。早在2008年,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就发表文章说,世界4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由建筑能耗引起的。提出要改变建筑的隔热性能、密封性能,动员一些国家,像法国、英国、德国等国家,于2008年倡议并成立了可持续建筑联盟。2009年,英国政府发布了节约型、低能耗、低碳的建筑标准,强调采用整体系统的设计方法,即从建筑选址、建筑形态、保温隔热、窗户节能、系统节能与照明控制等方面,整体考虑建筑的设计方案,通过设计绿色节能建筑,在2050年实现零碳排放。法国于2007年10月提出了环保倡议的环境政策,为解决环境问题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建立了一个长期的政策。我们中国在这方面也下达了一系列的文件和要求。早在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世界气候变化峰会上向全世界承诺,中国五年内要节约6.2亿吨标准煤,要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同年,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也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所排放的二氧化碳要比2005年下降40%—45%,建筑节能将要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二、把握机遇:大力发展绿色低碳的建筑钢结构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势头相当好,中国钢结构的发展面临着极好的机遇。发展钢构绿色建筑,能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居住舒适性、健康性和安全性,不仅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和城乡建设模式的重大问题,而且关系到群众的直接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利益。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这是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大好时机。随着中国钢铁产量的突飞猛进,从1996年钢产量突破1亿吨,到2011年全国粗钢产量接近7亿吨。钢结构行业完全摆脱了限制用钢的束缚,钢结构建筑的诸多优势得到广泛重视并迅速发展,从重大工程、标致性建筑使用钢结构到钢结构普遍使用,呈现出了从未有过的兴旺景象。目前,我国从事钢结构制造加工的企业有1万余家,其中拥有固定生产场所并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有4000-5000家。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和制造业的转移、提升及资源、成本、劳动力、市场等优势的推动,中国钢结构制造行业目前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其整体规模、装备水平、制造能力已经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10年全国钢结构产量约2600万吨,产值超过3000亿元。同属于金属制品制造业,对钢材进行深加工并在协会及分会指导管理下的产品还有焊接钢管、金属丝、绳、铰线及冷弯型钢,其产量达6000万吨以上。

我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建筑市场,平均每年房屋建筑建设约20亿平方米(2009年房屋施工面积达32亿平方米),其中钢结构约占2%-3%,绝大多数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和砖混结构,还有少量木结构、砖石结构及土坯房屋。钢结构建筑在我国整个建筑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到5%,而发达国家已达50%以上,住宅钢结构的潜在发展空间非常大。

“汶川地震”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建造安全、经济、适合人居并与环境相协调的钢结构房屋,这才是未来人居建筑发展的方向。钢结构符合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战略决策,这也将成为钢结构行业新的战略发展机遇。为此,委员会在2011年把推进“钢结构住宅产业化推进课题研究”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而且要不断推进,常抓不懈。

绿色建筑已经被提升为国家策略,要抓住机遇,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绿色钢构建筑行动”。只要每年新增绿色建筑项目100个,“十二五”期间将节能8.5亿千瓦时(煤29.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76.6万吨,节约水资源0.3亿吨,可再循环材料1.1亿吨。 在建筑工程领域推广钢结构是建筑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土木建筑业的转型与升级。钢结构建筑具有“轻、快、好、省”四个优异性能。对环境破坏小,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地基基础费用省,建筑品质高,工业化程度高,增大建筑空间使用面积,可干式施工,不受施工季节影响,节约用水,施工占地少,产生的噪音小、粉尘少,施工周期短,造价容易控制,适合于不同气候条件和大气环境,可再次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拉动其他新型建材行业的发展,易于产业化生产。它是对城市环境影响最小的建筑结构之一,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采用,所以被称为绿色建筑的主要代表。

从我国建筑对钢材的消费中看,钢材主要是用于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钢丝、钢绞线,机电管线和门窗、栏杆及五金配件等等,而真正意义上的钢结构建筑的用钢只占10%左右。我国房屋建筑中钢结构建筑的建筑面积约占2%,而发达国家建筑面积占到40%~60%。与我国相邻的日本,钢结构建筑占建筑总量的50%左右,韩国钢结构建筑占建筑总量的20%左右。从这些数据看,我国钢结构建筑用钢量严重偏低,与钢产量的快速增长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也是造成我国钢材总体供大于求的一个主要原因。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陈肇元教授不无担忧地说:“烧制水泥用的优质矿料已感短缺,配制混凝土的砂石在许多地方已十分紧张。一些地区开采砂石已经严重毁损河床、破坏植被,沿海地区如宁波、舟山等地因滥用海砂已给一些工程带来了重大隐患。”人工操作,现场湿式施工及施工产生的噪音、粉尘,不可回收利用,产生建筑垃圾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

中国人不善于使用钢材是有其历史原因的。我国曾经是一个严重缺钢的国家。50~60岁左右的人大概都记得,1958年全民大炼钢铁,那时口号是“节约用钢、以木代钢”。现今,中国的钢产量已经突破6亿吨,中国的建筑技术政策也从“限制用钢、节约用钢”过渡到“合理用钢、鼓励用钢”。199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进住宅产业现代化,提高住宅质量若干意见的通知》;2001年12月,建设部印发了《钢结构住宅产业现代化技术导则》;2010年12月7日,由住建部授予的首个“钢结构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在浙江杭萧钢构挂牌。 随着我国钢材产品及品种、质量的提高,以及建筑钢结构应用技术的迅猛发展,2010年我国的钢产量比日本、美国等排名在第2~10名国家的总和还要多,占到了全世界钢产量的43.3%,我国已是真正的钢铁大国,开创了钢结构在建筑应用的新时期,为我国钢结构建筑的发展奠定了强大的基础。

三、科技创新:钢结构行业的大趋势

钢结构行业不仅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也是一个技术密集型行业,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技术能力的提高和完善。“鸟巢”、世博中国馆、广州塔等无不凝聚着中国钢构企业技术创新的结晶,这些备受世人关注的钢结构建筑,不仅彰显着建筑的奇特魅力,也凸显出钢结构建筑极大的可塑性,同时也是对钢结构施工技术、钢构加工技术的新挑战。伴随着钢结构建筑的发展,中国钢结构行业的技术创新也在与时俱进。

为了鼓励建筑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并及时总结施工经验,注重以工法开发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工法在企业间的交流,不断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和工程质量水平。住建部分别在2003年10月、2005年12月、2007年11月至12月、2009年7月、2011年6月组织行业专家对有关部门和地区申报的4843项工法进行了审批,655项为国家一级工法(其中77项为升级版国家一级工法),其中钢结构相关国家一级工法94项,占14%。随着钢结构建筑在中国的日益普及,钢结构行业的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而质量、技术、品牌、价格成为市场竞争的四要素。大中型骨干企业,比较重视技术成果的开发,能够从技术上发挥竞争优势。其中,2009年上海及周边地区钢结构企业获得专利、工法、科技成果奖项(省部级以上)168项,2010年获得183项。正是创新工法、专利在工程实践中的大量使用,才使得中国的钢结构施工技术取得了飞速的进步。但是, 虽然我国钢结构建筑的飞速发展让世人瞩目,但真正取得突破性进展还是在近10余年,由于开发和跟国际接轨,受部分西方建筑设计的影响,兴建了“鸟巢”、国家大剧院、“水立方”等具有突破性理念的建筑,使我国钢结构行业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和量的提高。在兴建这些建筑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锻炼了钢结构企业和施工队伍,更是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我们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钢结构委员会评定的“国家体育场(鸟巢)特大型空间异型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等十大科技成果,旨在推广现有的科技成果,指导企业在施工中学习,在创新中进步,推动行业科技水平再上新台阶。

继“鸟巢”等建筑之后,钢结构建筑也是世博会的亮点和看点。通过世博会的展示,钢结构建筑的“绿色低碳”形象深入人心。作为可回收利用的钢结构建筑,在今后的应用中肯定会越来越广泛。当然,钢结构要想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就

一定要在科技和节能上动脑筋,不能仅仅满足于目前最基本的优势和成就。所以,钢结构企业,科研机构和相关部门,都应该集中力量研发提高钢结构建筑的节能功效和科技成果,包括钢结构太阳能屋顶、太阳能幕墙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等,努力实现钢结构建筑节能优势最大化,循环优势最大化、环保优势最大化,让钢结构建筑成为再生能源的“先锋”。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重视产业优化,对于钢结构来说,并不是用的钢材越多,这个钢结构就越好。在同样的结构质量、功能质量、魅力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质量下,还是用钢量越少越好。我们提倡追求合理用材,合理造价,目前仍然存在着造价高,设计施工费用高的问题,我们要优化设计,优化组合。

四、品牌建设:做大做强钢结构企业

经过近十多年的努力,一批具有实力的钢结构企业正在崛起,人们对钢构品牌有了新的认识。越来越多的钢结构企业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无论是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还是其他各地地标性建筑,或是其他大型公用设施、机场、车站等,都活跃着中国钢结构企业的身影。更可喜的是,随着中国钢结构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钢结构企业意识到了品牌建设的重要性。

作为行业组织,建筑钢结构委员会一直致力于推动钢结构行业发展壮大,为行业的发展殚精竭虑。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打造行业形象,树立企业品牌,建筑钢结构委员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工作。2011年是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日,作为协会重要的委员会之一,钢结构委员会在30周年颁奖典礼上收获颇丰,共有16位优秀企业家、15位突出贡献者和12家企业受到表彰,这既是企业家、企业的荣誉,也是钢结构行业的荣誉。

为了在行业里加强质量意识,协会对十家大型钢结构制作公司,通过对业主、总包、监理等单位进行问卷及综合考评,进行了近一年的深入广泛的调查了解。在此基础上,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成立了“中国建筑钢结构质量第一品牌及优质品牌”评审委员会,其评审委员由施工、制作、设计及研究单位的著名专家组成。评审组对十家大型钢结构制作企业的业绩、质量、信誉进行了认真讨论,江苏沪宁钢机股份公司获得的赞誉最多。最后经协会领导批示,特授予江苏沪宁钢机股份公司“中国建筑钢结构质量第一品牌”的荣誉称号。

截止到2011年,中国钢结构金奖已经评选了9届,从2010年起成为住建部表彰建筑行业的16个奖项之一,成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最高奖项。

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也是钢结构企业必不可少的职责之一,许多企业都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尤其是在“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地的灾后重建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此来树立企业的形象;也有一些企业充分发挥行业的领军者作用,利用自身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打造钢结构样板住宅区,从而推动钢结构住宅的普及。

同时,我们也清醒的认识到,虽然钢结构行业发展十分迅速,但市场不规范,无序竞争等现象已严重影响到钢结构行业的健康发展。钢结构市场,特别是轻钢市场,有的企业为了承接到工程,相互压低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竞标,形成了恶性竞争的不良现象。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钢结构工程的利润,多数在2-3%,极少达到5%,亏损的工程也不在少数,严重影响了钢结构企业科技经费和人力资源的投入及产能的拓展,企业发展乏力。钢结构施工企业处于产业链下游,工程拖欠款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加强行业自律,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作为行业组织,我们呼吁行业内的企业能够加强行业自律,增强诚信守法、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意识,保障企业自身的合法权益。企业之间通过签订《行业自律公约》,约定成员单位之间按照诚信守法的原则,开展经营合作,促进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反对使用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从而促进钢结构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要做大做强行业和企业,建设钢结构品牌,必须要有一批重点企业作为领头羊。据统计,2009年完成主结构超过20万吨钢的建筑钢结构企业仅有浙江精工钢结构有限公司、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浙江东南网架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这些企业技术力量雄厚,是中国钢结构行业前十强企业中的成员。目前,在我国钢结构行业中,绝大多数的企业还是中小企业,真正具有实力的大企业还是凤毛麟角。

在市场经济中,重点企业想要更快地抢占市场,一个较好的捷径就是和中小企业合作。这样,既可以发挥重点企业资金实力雄厚、管理和施工技术先进的核心竞争优势,也可以发挥出中小企业谋求发展的积极性。这是一种双赢的合作模式,最终不仅能让重点企业开拓更多的市场,也可以让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谋得一席之地,使中小企业得到锻炼和发展。

中小企业作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中坚力量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也是全国各地钢结构市场的主力军。对于这些企业来说,生存和发展是他们面临的最大课题,所以,出路之一就是要在专业化发展方面下功夫,不求样样涉及,但求一项能专攻,把自己的擅长项目做细做精,做成品牌和样板。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力军,我们协会及专业委员会高度重视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扶持中小企业向专业化转变,促进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是我们协会和专业委员会的责任。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钢铁工业技术和产能的提升,高层建筑、体育场馆、机场航站楼等建筑物的增多,我国钢结构行业也随之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尤其是近几年相继建设完成的北京奥运、上海世博和广州亚运场馆等重大钢结构工程,充分显示了我国钢结构行业的实力和技术水平。预计未来几年,在一系列政策调整的引导下,我国在工业建筑、新能源建设、桥梁、市政建设、环保工程、城市公共设施等领域,包括大跨度工业厂房、高层建筑、办公大楼、多层停车场等,钢结构工程的应用将会大幅度增加。预计,2015年我国钢结构产量将在2010年2500万吨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达到5000万吨至6500万吨,对应复合年均增长率为15%-21%,综合技术水平将达到国际领先并成为钢结构强国。

随着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海洋工程钢结构、钢结构住宅、钢结构桥梁(我国钢结构桥梁占比不到1%,美国33%、日本41%)存在较大发展空间与动力。“十二五”期间力主开发60公斤级高强度、高韧性以及良好焊接性能的钢板和型材,包括具有耐候性强、耐低温(-100C)、耐海水腐蚀、耐化学介质的功能性钢材,为建筑、桥梁、塔桅、容器、海洋装备制造提供升级换代材料。此外,高铁建设进入大发展时代,西部大开发新十年规划的拟定,将极大推进西部在经济、生态发展中对钢结构工程建筑的需求。钢结构在超高压输电、风力发电、核电领域“三网合一”等诸多领域,都有很好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前景。

面对潜力巨大的钢结构市场,面对“十二五”规划的国家大建设,我们的钢结构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练好内功,把握行业脉搏,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空间,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为中国的钢结构行业做大做强再立新功。

猜你喜欢

钢结构建筑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首件钢结构构件确认机制在钢结构施工中的应用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建筑的“芯”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
钢结构建筑发展前景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