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孢蘑菇保鲜技术研究

2012-05-16赵竹青曲美玲谢伟清

中国果菜 2012年5期
关键词:双孢鲜菇气调

赵竹青 曲美玲 谢伟清

双孢蘑菇保鲜技术研究

赵竹青 曲美玲 谢伟清

(烟台市牟平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264100)

双孢蘑菇以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倍受人们青睐。但由于其较难贮藏保鲜,短时间内常造成品质、色泽、风味的改变,给鲜品贮运、销售带来一定的难度。经研究表明,双孢蘑菇的保鲜与呼吸作用、酶促反应、细菌污染等因子有关,通过控制鲜菇所处环境条件来抑制新陈代谢和腐败性微生物活动,可使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蘑菇的颜色、风味、品质不变。本研究将生物技术与系统工程方法相结合,通过选育保鲜专用菌株,采前生物技术处理,采后预冷、低温除湿、物理抑酶、物理消毒和气调冷藏等方法,使蘑菇保鲜时间与效果有了突破性进展,解决了双孢蘑菇易褐变、开伞、腐败等问题,保鲜期达7—15天,质量符合国家食品安全卫生标准。

现将双孢蘑菇保鲜技术研究情况介绍如下:

1、贮藏特性和贮藏条件研究

蘑菇采收后由于自身生理活动和组织结构的特性,很容易发生衰变。影响蘑菇采收后贮藏保鲜的环境因素主要是温度、湿度、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温度越高,蘑菇的贮藏效果越差,低温能有效地抑制各种代谢活动的进行。试验表明,在24小时内100千克蘑菇在10℃时释放能量为530千卡,而在0℃时仅释放150千卡,蘑菇的呼吸强度在10℃时为0℃的3.5倍,经项目多次试验验证,蘑菇保鲜贮藏的最适宜温度为0℃-2℃(表1)

2、鲜菇保鲜方法研究

根据低温贮藏与气调贮藏原理,在鲜菇制作过程中,我们把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保鲜效果。(图蘑菇呼吸强度变化)

据试验,氧气1%—3%、二氧化碳10%—15%(余者为氮气)能有效地抑制呼吸,并能延缓蘑菇开伞和影响多酚氧化酶活性。经过反复对比,通过气调贮藏以氧气1%—4%、二氧化碳10%—15%或氧气0.1%、二氧化碳5%或氧气10%—20%、二氧化碳50%(以上三者组合中余者氮气)效果最佳。

试验表明,利用产品自身呼吸调节气体组成,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动态及平衡态时各种气体比率,取决于产品特性、产品温度、质量和包装材料的透气特征。我们研制了以聚胺酯塑料泡沫小盒为底,上摆8—11个鲜菇,用气体置换装置抽氧气,上覆特定保鲜膜,在18—23℃可贮藏7天左右,在5℃以下可贮藏15天以上,达到了日本超级市场标准,填补了国内鲜菇出口的空白。

3、双孢菇贮藏保鲜关键技术总结

3.1 适时合理采收,保持蘑菇耐贮性。蘑菇采收的基本要求是适时、无伤、无病虫害。采收太早子实体未充分发育,影响风味和产量,采收太晚子实体老化变质,丧失其食用价值。采收时要求操作人员带上薄型乳胶手套,轻捏菌盖,使子实体转动的同时向上提起,轻采、轻拿、轻放,尽可能减少机械伤害,同时将病菇、虫菇等剔除。对子实体的要求是菇形圆整、颜色洁白、无空心及红根等现象。采收过程中遵循以下两个原则:先采小后采大,即菇脚小的应先采;先采密后采疏,即菇床上密度大的地方先采,而出菇疏的则迟采。

3.2 严格消毒管理,严防病原菌侵染。采收前已经潜伏的病原菌在采收后,往往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菇体耐贮性和抗病力的降低,使病害泛滥成灾,导致保鲜失败,所以在采收前,就要做好采菇工人、器具及场所的消毒工作,严防病原菌侵染。

3.3 低温预冷,降低呼吸强度,延缓蘑菇变色。据测定,蘑菇在贮藏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耗和菇体变色是导致其品质劣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在贮藏过程中,尽可能采取提供适宜的贮藏条件,蘑菇采收后立即送进保鲜库中,在0—5℃贮藏,以降低呼吸强度,延缓变色过程,减少营养物质的损耗,从而获得良好的保鲜质量。

3.4 运输。采用冷藏车运输时,可调至2℃左右,纸箱包装时宜采用该运输方式。包装保鲜整理、分级后的鲜菇,温度在1—2℃范围时,可放入硅窗袋中,由于特殊的制作技术,袋内CO2浓度则高达25%,该条件下鲜菇呼吸量极小,故可达到保鲜的目的。

?

猜你喜欢

双孢鲜菇气调
立足生产,服务农户
——记上海志磊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海鲜菇复水及品质特性的影响
气调贮藏技术在苹果储藏中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浅谈金山区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
热处理对海鲜菇质构特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我国气调贮藏技术在果蔬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中草药对海鲜菇贮藏保鲜品质的研究
新鲜双孢蘑菇采收和自动化分级方法研究*
双孢蘑菇酶解液的制备及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