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池田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2-05-16翟胜祥

中国果菜 2012年5期
关键词:莲藕行距可湿性

翟胜祥

绿色池田藕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翟胜祥

(山东省枣庄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利用低洼地发展浅池藕,667m2建池投入约5000元,按使用期10年计算,每年分摊成本为500元,当年投入生产成本1800元,按年度分摊每年每667m2投入2300元,当年每667m2产值在6000元,实现纯收入3700元以上,经济效益可观,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栽培中应注意施足底肥、选择抗病品种、种藕消毒、适期栽植、合理密植、合理调节水位、配方追肥、调整莲鞭、适时摘花叶、采用绿色蔬菜标准防治病虫草害等科学管理技术,可根据市场需要随时采收供应。

绿色,池田藕,高效益,丰产,栽培,技术

莲藕富含淀粉和多种维生素,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良好的保健和药用价值,特别是其生长在水中,病虫害发生较轻,是天然的无公害蔬菜,历来为人们所喜欢。 近十年来,枣庄市充分利用当地京杭大运河、山亭岩马水库附近十种九不收的较低洼地,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池田藕标准化生产,使全市池田藕种植初步形成规模,2007年全市种植面积达到1500hm2,年产绿色莲藕15.23万t,年产值2.5亿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社会、生态效益显著,2008年将继续扩大种植规模,现将池田藕的生产效益和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667m2投入

池田藕是利用水泥砌块、水泥、沙子、塑料薄膜等建设的浅池藕。如池内结合养鱼则需挖地深度50-60cm,由于藕田养的鱼种不同,667m2投入差异较大,一般建池投入约8000元。如纯作种藕则需挖地深度30-40cm,667m2建池投入约5000元。

1.1 建设成本

建设一667m2池田藕第一年需投入建设成本5000元,其中:水泥砌块1000元;水泥、沙子和石硝1800元;塑料薄膜800元;用工1200元;其它200元,一般情况下使用寿命10-15年。

1.2 生产成本

种植667m2池田藕需当年投入生产成本1800元,其中:有机肥料500元;腐熟的玉米或豆饼150元;复合肥150元;藕种800元;少量杀菌剂、杀虫剂50元;石灰及其它150元。

2、667m2效益

在正常管理的情况下,一般每667m2藕田可产2000-3000 kg,高产者可达到5000 kg以上,绿色莲藕的平均市场价格为3元/kg,按667m2产藕2000 kg计算,当年每667m2产值在6000元,即当年基本能收回所有成本,如按年度分摊,则当年实现纯收入3700元以上,比种植粮食作物增加3-5倍,效益相当可观。

3、主要栽培技术

3.1 挖建藕田、施足底肥

选择生态环境好(水、土壤、大气未受污染)、地下水位高、排灌方便、土质疏松、土壤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强的粘壤土或淤泥层较厚的潮湿低洼地建池,在挖土30-40cm深后,四周池墙用空心砌块垒60cm高,用沙灰浆浇缝防渗水,在池高40cm处设排水孔。藕池应相对集中,挖土时生、熟土分开,整平底面夯实后铺一层薄膜(以不漏肥水为准),用3~5cm厚的沙灰浆浇灌,整平抹严,回填熟土厚度18~20cm且要厚薄一致。

施足底肥是莲藕丰产的关键之一,底肥的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70%,底肥应全部施用腐熟好的农家肥(如猪粪、鸡粪、牛粪等),新建藕田第一年667m2施农家肥4~5m3,老藕田可适当减少至2~3 m3,有机肥不足的可配合使用优质有机肥如腐熟的玉米或豆饼50~75 kg,也可施用三元素复合肥50 kg(或尿素10~15 kg、过磷酸钙50~75 kg、硫酸钾10~15 kg),氮肥不宜多施,且绝对不允许施用硝态氮肥。肥土应混合均匀,耕翻耙平,栽藕前浇一次大水,水层2~3cm,使呈浆状。配合施肥施用生石灰块消毒杀菌,一般老藕田用量50-100kg/667m2,酸性重土壤要重施,ph值为5.5~7.0为宜。

3.2 选择品种和种藕消毒

因地制宜选择藕的品种十分关键,应根据当地市场或销区市场的喜好选择品种。枣庄市目前推广的品种主要为抗病、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状好的鄂莲四号、鄂莲五号、仙玉莲系列(北京水生蔬菜研究所)、南斯拉夫白莲藕等。

从无混杂、无污染的留种田中挖取种藕,要随挖随栽,不能及时栽植时,应覆草撒水湿存。通常以主藕和较大子藕作种藕,种藕要符合本品种特性,具有完整的顶芽和叶芽,无病害。如采用全支藕种,应选用3节以上,带1~2个子藕,每支不小于0.75kg;如采用子藕,应选择具备2节粗壮、成熟的藕身,顶芽活动旺盛、无折断,不小于0.2kg的完整藕枝。种藕挖起后,用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浸种3~5分钟捞起晾干或用50%多菌灵(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加75%百菌清800倍液喷雾后用塑料薄膜覆盖闷种24小时晾干后再栽植。

3.3 适期栽植,合理密植

当气温稳定在15℃,5 cm地温稳定通过15℃时为种植适期,我市一般在清明至谷雨之间。如采用大棚栽培莲藕需要提前20天左右催芽于3月中下旬定植,可提早两个月上市。早熟品种可稍密,中、晚熟品种宜稀;种藕大、芽子多宜稀,小藕、藕头作种宜密;肥田宜稀,瘠薄地宜密。一般纯作藕田行距2.0~2.5m,穴距0.7~1.2m,每667m2栽300~500穴(约700个藕头),每穴栽种藕1支或子藕2支,每667m2需种藕200~250kg。按预定行株距摆好藕种,边行距田埂的距离为行距的一半,藕头向内,中间对行行距为正常行距的1.5~2.0倍,藕头相对。其它行间定植穴最好交叉排列呈梅花形。藕头埋入泥中5~10cm深,后把翘起与地面呈20-30°,严防栽后种藕漂起。

3.4 田间管理

3.4.1 水位调节

合理调节水位,不但能增产10%以上,而且莲藕品质较好。水的深浅能影响水温,当水温低于15℃或高于28℃时,不利于种藕的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1~25℃。莲藕全生育期水位调节规律为浅——深——浅。即栽植初期保持3~6cm的浅水,促使土温升高,利于发芽,但遇低温寒流应适当加深水位至7~10cm;立叶长出后到结藕前,植株生长旺盛,水位应逐渐加深至15~20 cm ,太浅会引起倒伏,太深则植株生长柔弱,因此汛期注意及时排水;进入结藕期,宜保持浅水以5cm左右为宜,利于增温和扩大昼夜温差,促新藕迅速膨大。留种藕田应保持5~10cm深水浸泡,切勿排干水,防止冻害发生。

3.4.2 耘耥除草

在浮叶出现时开始检查种藕的发芽情况,及时补种(或苗),并耘耥除草,可将浮草捞出或搅动行间土壤将杂草埋入土中,一般进行2~3次,至荷叶布满水面为止,操作过程要防止踏伤藕的地下茎。

3.4.3 科学追肥

生长期间追肥2次:第一次在出现2~3个立叶时施用,每667m2追尿素10~15kg,以促进植株旺盛生长;第2次在开始形成新藕时(出现后把叶亦称抱卷叶)施用,每667m2施尿素25~30kg、硫酸钾15~20 kg或硫酸钾复合肥20~30kg。在晴天露水全干后撒施,施前应适当放浅池水,肥料不可撒在叶上,否则,施后要用清水冲洗叶片,以防化肥灼伤,施后1天放水恢复原水位。

3.4.4 调整莲鞭

将较密的莲鞭转向较稀疏的地方,亦称转梢或回藕,以充分利用光热土资源。一般在出现4~5个立叶时每月调整一次, 7月份每7天调整一次,转藕头4次,前两次藕新叶距田埂不足60cm时开始,后两次藕新叶距田埂不足40cm时进行。转梢时,从其未展开的抱卷叶方向,先将梢部的泥土挖去,再按拨转方向挖沟,伸手到土下泥中轻轻扒出梢头埋入新调整沟,用土压好。转梢宜在午后莲鞭比较柔软时进行,操作时要小心,不可折断莲鞭,转梢后可在叶上撕一个小缺口作标记。

3.4.5 适时摘花叶

当立叶布满田面后,浮叶逐渐发黄枯萎,应予以摘除。在生长旺盛的藕田里,应摘除衰老的早生立叶,适当疏掉部分过于郁闭的叶片,增加光照和通风。摘去花蕾或将花梗折曲,但不可折断,以避免养分消耗,促使地下藕的肥大生长。

3.4.6 防病治虫

莲藕一般较少发生病虫害。常年种植主要病害有腐败病、斑枯病、褐斑病等,提倡选用抗病或无病种藕、轮作换茬、种藕和田间消毒、科学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等措施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虫害有莲缢管蚜、斜纹夜蛾、刺蛾和舞毒蛾等,对蛾类害虫最好采用人工捕杀卵块、幼虫,用性信息素、黑光灯或糖醋液诱杀成虫等农业和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可分别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20%灭扫利乳油2000~5000倍液、2.5%敌杀死乳油2000~3000倍液喷雾,应严格按照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使用。

4、采收供应

大棚新藕可于7月上旬采收,露地藕田8月中旬可采收嫩藕上市。等后把叶衰老发黑后可根据市场行情陆续采收老藕供应市场,也可留在田中春节前后上市。

猜你喜欢

莲藕行距可湿性
北疆杂交棉稀植等行距机采模式研究
2020年度夏玉米行距密度试验研究报告
“缩行扩株”对重庆丘陵山区玉米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在蚕种生产上的应用报告
为什么莲藕会有洞?
香葱疫病与霜霉病如何用药剂防治
夏季这样管莲藕
青钱柳不同株行距对幼林生长和叶片生物量的影响
出淤泥而不染——莲蓬与莲藕
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