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彭真对党的建设的思想贡献

2012-05-14姚桓韩勤英

前线 2012年11期
关键词:彭真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姚桓 韩勤英

彭真早在1941年6月至8月,就向党中央系统汇报过晋察冀边区党的建设的经验,之后长期从事党的建设的领导工作,担任过中央组织部部长,又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中央书记处书记,他对党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思想贡献。

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同志首先倡导的,彭真对此也有贡献。他担任延安中央党校副校长时,希望学校有个校训,为此找到毛泽东,毛泽东说“应是实事求是,不尚空谈”,后来毛泽东为中央党校校训题的词正是“实事求是”。彭真的革命一生,是始终坚持这四个字的,而且他对此的理解和阐述非常深刻且有独到之处。他说,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观察处理问题从实际出发,认识实际是为了改造实际。他坚决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唯心论,也反对不可知论,指出无论怎样复杂的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运动规律,因此是可以认识的。认识实际和改造实际,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建立在客观基础上,主观要符合客观。他认为,要客观地看问题,不要主观地看问题;要全面地看问题,不要片面地看问题;要看问题内在的联系,看它的本质,不要停留在问题的表面即现象上。他强调把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体化为工作作风,要求注意调查研究、反对本本主义。他认为,全面客观本质地看问题,必须自觉地、连续不断地对于当前的情况、当前的大势,对于社会发展规律,对于各种运动发展的规律,对于充满着矛盾的斗争形势,对于工作和不断变化着的群众的思想、政治、组织状况等等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系统的资料,加以分析和综合。他指出调查研究不能脑子里先有个框框,把调查研究变成找一些例子来证明自己的成见是对的,而要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深入地、系统地、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然后作出客观、全面、符合事物本质的结论。

彭真不仅要求实事求是,更敢于实事求是。他在《前线》发刊词中强调:“我们必须,也只能实事求是地、老老实实地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按照客观规律改造现实”;“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任意乱干”;“更不能像风筝、氢气球一样,随风飘荡,跟着空气办事”。他谆谆教育干部,“对待工作中的成绩和缺点,做得对或者不对,必须采取马列主义的老实态度,都当作客观事物对待,是就是、非就非,好就好、坏就坏,多就多、少就少,该怎么样办就怎么样办,严肃谨慎地对待。”他最不喜欢那些察言观色、趋炎附势、随声附和、随波逐流的人。他认为这种市侩主义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不相容的,同共产党员的品质是相违背的。他经常讲: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共产党员是老实人,对事对人、对上对下、对人对己必须实事求是,老老实实;处理问题,做工作必须按照党的原则,必须以客观事实、客观规律为依据,以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准则。他提倡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发扬党内民主,不能自以为是,要坚持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他始终重视集体领导,他说:依靠组织把主要干部集合起来反复研究解决矛盾的方法,实行集体领导,是正确处理问题的最根本的方法。一切组织、一切部门都要依靠集体领导,都要具备这种作风。

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宗旨

彭真是抱着救国救民的理想参加革命的,为人民谋利益、谋幸福是他不变的追求。他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就为人民服务的问题有许多深刻论述。主持东北局工作时,他就针对东北面临的局势,强调注意干部中的享乐主义、计较地位和腐化问题,要求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1947年,在领导东北解放区进行土改的过程中,他曾生动地指出:谁是老子谁是儿子?实际上群众是老子,我们是儿子。新中国成立后他反复说,在党执政的条件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政权要受人民管理,为人民服务。他指出:党的一切干部包括高级干部都是人民的勤务员;要永远记住,人民群众就是共产党的母亲,各级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代表人民管理国家、领导建设的,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61年,他在北京市委一次工作会议的报告中严肃、尖锐地讲:“要党、要政权、要干部做什么?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为了个人,为了小集团,那与国民党有什么区别?国民党是一切为了升官发财,为了剥削。我们是为了人民。我们的党,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为劳动人民服务的。我们不是官僚,不是剥削者,也不是创造这个那个的上帝、菩萨、神仙。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

始终坚持贯彻群众路线

无论是在晋察冀边区,还是受命担任东北局书记期间,彭真始终注意做发动群众、赢得民心的工作,强调任何时候都要念念不忘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1947年,他对冀东土改复查提出意见:针对干部中存在严重的包办代替、强迫命令等脱离群众的作风,要不断地谆谆教育他们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一切群众斗争必须经过群众的酝酿过程,这是使群众从盲目到自觉,使运动从少数到多数的必经过程,也是把党的主张变为群众自己的主张和领导骨干与群众相结合的过程,不然就不能使群众运动真正名副其实成为群众自己的运动。

彭真认为干部不是诸葛亮,群众才是孔明。群众的创造是无穷无尽的,干部应拿出做小学生的态度向教员——群众去学习。干部一切要听取群众的意见,善于引导他们前进。总之,群众路线就是要让群众起来解放自己。

在东北战场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彭真把发动群众看作取得优势的关键。按照这个思想,东北党组织和解放军,“让开大路、占领两厢”,在敌人薄弱的东北农村发动群众搞土改,动员翻了身、有了土地、有了觉悟的农民保卫胜利果实,农民踊跃参加解放军。结果“四野”的力量迅速壮大,从入关时的十几万人,发展到几年后的百万大军,不仅解放了全东北,并为夺取全国胜利奠定了基础。

我们党执政后,彭真要求克服官僚主义,并指出依靠人民监督才能防止腐化。针对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一些干部经不住考验,以权谋私,甚至腐化堕落,严重败坏党的声誉,给党的事业造成很大的损害这个严重问题,他尖锐地指出:“过去革命战争时期,我们搞地下斗争、根据地斗争,如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不好,就要遭挫折,掉脑袋。现在,我们党取得了胜利,取得了政权,有些同志不知不觉地变成了官僚,骑在群众的头上,成了人民群众的老爷。他们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勤务员,忘记了要和群众打成一片,忘记了办事情要依靠群众。”他语重心长地警告说:“这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不但会使我们脱离人民群众,并且会断送一部分干部、党员,甚至断送革命。”

始终坚持站在时代前列

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彭真有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1944年12月,他在延安中央党校群英大会上讲:我们的党,我们整个的工作,是向前进步的,自己不进步,就落后了。要不断进步,要接受新的方法,学习新的经验、新的知识,要虚心,要不断学习。

北京一解放,彭真就讲,北京是首都,不是尾都,各方面的工作都要做好。1954年7月1日,他作了《克服“差不多”思想,不断改进工作》的讲话,指出:现在国际国内形势是好的,北京市的工作也是顺利的。在好的顺利的形势下,容易滋长自满情绪。反对“差不多”的思想,克服骄傲自满情绪,就会前进一步,就一定可以把我们的工作做得更好。1955年7月,他在北京市第一次党代表大会的总结发言中再一次重申:“我们不应该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而应该以可能达到的最高标准来要求自己。”1958年11月,他为《前线》杂志写了题为《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发刊词,要求北京市党组织“站在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中央其他指示的最前线,站在社会主义革命的最前线,站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最前线”;“永远做促进派,不要做中间派,当然更不能做促退派”。这成为北京市的指导思想。1963年11月,他在市委工作会议上强调:这个指导思想是以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事业和人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为准则。我们是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如果不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共产党员本身就会出现问题。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彭真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与改革开放统一起来,批驳坚持马克思主义就是反对改革开放、搞改革开放就是反对马列主义的谬论。他一针见血地批判马列主义过时论,指出:我们搞马克思主义60多年了,现在有人说几句过时了,难道能迷惑我们吗?同时他讲道,马克思主义是革命的、不是保守的,是发展的、不是僵化的,不能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实际问题。他还尖锐地说,如果马克思把如何具体运用都告诉你了,那还要你干什么?他深刻分析道:坚持改革开放和坚持马列主义是完全一致的。因为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改革就是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环节。所以改革是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现代化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不能说改革是非马列化。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党把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统一起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和统一思想有着重要作用。

一位哲学家说:“历史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历史经验、历史传统对解决现实问题是非常宝贵的。如今,我们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向前推进,重温彭真等老一辈革命家关于党的建设的一系列思想,无疑是有益之举。

(作者单位分别为:中共北京市委党校,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责任编辑:戚本逊

猜你喜欢

彭真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彭真:细微之处见真知
实事求是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原因及对策
真爱不必门当户对
真爱不必门当户对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
论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历史演变和科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