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粤西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

2012-05-10吴剑明石真玉揭光泽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2年5期
关键词:粤西体育教师农村

吴剑明,石真玉,王 薇,揭光泽

国家的振兴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1]。农村体育教师作为农村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对增强农村学生体质,传播体育文化和文明生活方式,推动农村体育发展,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本文通过对粤西贫困地区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进行调查,揭示了该地区农村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旨在为促进粤西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提高课程改革的质量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粤西地区湛江、茂名、阳江三个地级市224所农村中小学1 543名体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对雷州、电白、阳春三个地区农村学校作重点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实地调查法 2010年7月—2011年6月,在近一年的时间里,课题组成员先后五次赴雷州、吴川、信宜、电白和阳春地区进行调查,走访了25所农村中小学校。

1.2.2 问卷调查法 课题组统一制定《粤西农村体育教师现状调查表》,调查时间为2011年7月—2011年11月,共发放问卷300份,其中150份由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在粤西农村地区的学生,利用暑期调查完成,100份由参加继续教育培训的农村体育教师完成,另50份由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毕业生完成。共收回问卷246份,回收率为82%,剔除无效问卷 22份,有效问卷 224份,有效回收率为74.7%。问卷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1.2.3 访谈法 访问了广东省教育厅体卫艺处、广东省教科所、部分地区教育局主管体育的负责人,利用教师培训对所调查学校的教师进行访谈。

1.2.4 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教育部、广东省教育厅有关法规性文件和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教师现状等方面的资料。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教师数量

所调查的224所学校共有体育教师1 543人,其中专职教师有1 370人,占88.8%;兼职教师153 人,占 9.9%;代课教师 20 人,占 1.3%(见表1)。粤西地区农村中学专职体育教师数量基本达到规定要求,但小学有差距,特别是村小学差距更大,达不到规定的要求。主要原因是体育历来被列入“小三门”不被重视,许多学校由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兼课,这种情况严重制约学校体育的开展及教学质量提高。

2.2 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结构

中学体育教师持有专科学历以上者为1 506人,占 97.6%,本科学历人数为 1 082人,占70.1%;小学体育教师专科学历以上者为89%(见表2)。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粤西地区农村体育教师学历层次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基本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但目前该地区农村学校中拥有高级职称的人数并不多,仅占8.7%。在所调查的学校中没有特级体育教师,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体育教师队伍年轻化、学历偏低、教学成果少。另外,学校在职称评聘中“重智轻体”,体育教师的工作没有受到同其他学科一样的重视,在职称的评定上很难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这也是导致体育教师职称偏低的一个原因。

表1 体育教师数量统计

表2 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结构统计

2.3 体育教师的性别、年龄结构

在被调查的1 543名体育教师中,男教师1 322 人,占85.7%;女教师221 人,占 14.3%(见表3)。男女教师比例为6:1,女教师明显少于男教师,但小学女教师比例高于中学;在年龄结构方面,30岁以下的青年体育教师占38.5%,31~40岁的教师占41.8%,41~50的教师占17.4%,50岁以上的教师占2.3% ,这表明中青年教师成为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力量。根据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该年龄结构比较合理,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表3 体育教师性别年龄结构统计

2.4 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状况

调查显示,大部分体育教师在承担体育课教学方面,周教学工作量最高达24学时,最少4学时;10学时以下的占6.7%,11~13学时的占26%,39.9%的集中在14~16学时,17~19学时的占18%,还有9.5%的体育教师周教学时数超过20学时(见表4)。体育教师不仅要按课程表进行正常的教学,还要负责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课余训练等工作。调查表明,30.2%的体育教师要负责课余训练,87.9%的体育教师要带早操课间操,58.9%的体育教师负责辅导课外体育活动。另外,91.4%的体育教师都要兼任其他事项,只有8.6%的体育教师不兼职任何事情。农村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较大,尤其是兼职体育教师的工作量更大。

2.5 体育教师的工作态度

2.5.1 教师教案编写情况 在对体育教师编写教案的调查情况来看,有1 048名教师有完整的教案,占总体67.9%,有89名教师没有教案,占5.8%。说明教师写教案的比例在粤西农村学校情况较为乐观,村级小学情况最差。这主要是因为农村小学大部分兼职体育教师没有经过正规的体育教育,很多教师不知体育课教案怎么写,也有一部分教师认为体育课没有必要写教案,只要带着学生在操场上跑两圈就可以了。在能否持教案上课方面,中学好于小学。

表4 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统计

2.5.2 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认知情况 体育新课标的颁布,给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理念,也给中小学体育教师带来了种种困惑[4]。体育新课标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的区别是只给教师提出了课程的指导思想、基本理念和各个领域目标及所应该达到的水平目标,具体到应如何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则给体育教师留下了一个崭新的课题。粤西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实施体育课程标准情况是,72.7%的教师学习了新课标,但认真领会并实施行动的仅为21.7%;另外,37.2%的教师认为很难实施,不能够贯彻实施的人数达到17.9%。这说明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认识还处于感知阶段,贯彻实施积极性不高,且认知和行动存在一定的偏差。

2.5.3 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认识 从体育教师对体育课的认识调查情况看,主张培养学生体育运动兴趣排在第一位,占总数的41.2%,使学生养成终生体育锻炼习惯的技能排在第二位,占总数的29.3%,第三位是向学生传授体育保健知识和体育三基知识,占总数的21.5%,而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动机排在最后一位,占总数的8%。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农村体育教师只注重学生运动兴趣和运动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体育学习动机的激发,而体育学习动机才是培养学生体育兴趣和技能的基础[3]。这反映了农村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内部动机的培养,只是被动地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技能,这严重束缚了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

2.6 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

2.6.1 体育教师的工资收入 通过调查得知,粤西地区农村体育教师的月工资在1 000元以下的占4.2%,1 001 ~2 000 元的占89.2%,2 001 ~3 000 元的占6.2%,3 000元以上的仅占0.4%(见表5)。体育教师的月工资大部分集中在1 001~2 000元之间,各地区间差异不大。很明显农村体育教师的工资收入与本地区的经济水平成正比,但相对于社会发展的整体来看,体育教师的工资还是比较低。

表5 体育教师月工资状况统计

2.6.2 体育教师的待遇情况 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在提升体育教师的地位、待遇方面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目前体育教师的待遇仍低于其他学科的教师,体育教师的工作成绩得不到承认,劳动价值得不到公正体现的现象仍然存在。许多单位对体育教师的工作存在偏见,体育教师的职称评定、评优、课时计算、福利待遇要远远低于其他学科的教师。另外,由于农村学校的教育经费有限,粤西农村有40%以上的体育教师的劳动保护(运动服)不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发放和配备。

2.7 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现状

调查显示,总体上农村体育教师的科研情况不尽如人意。被调查的1 543位体育教师中有91.6%的体育教师没有公开发表过任何类型的论文,只有3.5%教师近三年内发表过体育方面的论文,农村体育教师的科研状况基本属于空白。其原因是粤西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科研激励机制缺失,教师职称评定对科研没有硬性指标,也没有奖励措施。更主要的是体育教师自身原因,多数教师知识面较窄,理论水平较低,对科研不感兴趣。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科研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2.8 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情况

被调查的1 543位农村体育教师中,有52.7%的教师参加过不同形式的继续教育,其中有66.4%的教师参加过学历进修教育。但有56.8%的体育教师五年及以上才能接受一次培训,88.6%小学体育教师从未接受过任何教育培训。这表明粤西农村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仍然是以学历达标或获取文凭为目的的在职教育,而在其他方面农村体育教师几乎没有参加培训的机会。教师在学习和培训方面的不足,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空白,对粤西地区基础教育事业来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2.9 体育教师的工作稳定性

体育师资队伍的稳定是当前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基本保障,从体育教师是否有转行意愿的调查情况来看,58.2%的农村中学体育教师和46.7%的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表示有转行意向,中学比小学体育教师的流动愿望更强。这说明粤西农村体育师资队伍很不稳定。其中作为粤西农村体育师资主力军的中青年体育教师最不稳定,占到想转行教师人数的73.6%。另外,从性别上看,想转行的体育教师中男体育教师占到81.7%。从体育教师想转行的原因分析,排在前两位的原因是体育教师的待遇不能落实和领导不重视。

2.10 体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农村体育教师面临着种种困难,从调查情况看,粤西农村体育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依次是:提高待遇、改善场地器材、提高社会地位、改善工作环境、参加继续教育。提高待遇排在首位,表明粤西农村体育教师的工资待遇相对社会其他阶层过低,已成为直接影响和困扰农村体育教师工作的关键问题;其次,农村体育教学条件差,场地器材短缺严重,对体育教师上好体育课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从另一个侧面看,体育教师参加继续教育没有强烈的要求,这可能与他们存在着消极思想有关。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粤西地区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配备基本达到国家规定,队伍整体年轻化,学历及职称层次偏低,主要是以中、初级职称教师为主,高学历、高级职称人数甚少。(2)体育教师普遍承担工作任务重,工作强度大,对新课程标准认知和行动存有差距,“放羊”式教学依然普遍。(3)领导不重视,激励机制缺失,教师科研能力差,继续教育情况不尽如人意,工资收入低,待遇差,教师队伍不稳定。

3.2 建议

(1)提高农村体育教师待遇,稳定体育师资队伍。各级领导要更新教育观念,重视农村学校体育工作,加大体育教育的政策扶持,采用倾斜政策、绿色通道等有效措施,建立与体育教师的职业特点、劳动特点以及与他们的崇高社会地位相符合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待遇和社会地位,保障体育教师的基本工作条件[5]。

(2)加强农村体育教师的在职培训。今后粤西地区农村体育教师培训重点应从基础性培训和提高学历层次教育逐步转变为更新观念、更新知识,多方面提高体育教师创新能力和献身农村体育事业的思想素质的继续教育[6]。应建立多元的师资教研培训网络,开展城乡体育教师互动,对口扶助,支教下乡,顶岗培训活动,推广“导师制”校本培训等活动,建立适应当地农村学校体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培养培训体系,提高教师教学、教研能力。

(3)以人为本,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吸引优秀人才,大胆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要不拘一格向社会招聘有志于农村学校工作的优秀专职体育教师和体育毕业生,也可以采用与高校建立长期委托培养机制,将当地优秀农村学生送去学习深造,毕业后回乡支教,以此来优化体育教师队伍结构,壮大体育教师队伍数量;二是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理念及管理办法,积极建立“刚性”和“柔性”相结合的引进人才机制[7];三是积极挖掘社会富余人才资源,选聘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体育兼职教师,拓宽兼职教师来源渠道,鼓励实行专兼职结合、开放式的教师选用模式,提高体育教师资源配置质量和效益。

(4)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强化敬业精神。由于农村地区教学环境差,基础设施落后,工作艰苦、待遇相对低,因此要使体育教师能扎根于农村,为农村教育事业做贡献,思想道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8]。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2]徐东锋.构建以农村学校为基地的农村体育发展战略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8,29(3):65 ~67.

[3]沈建华,张家喜.建国60年我国学校体育观的审视与建构[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33(5):67 ~69.

[4]奚凤兰,王洪妮,解毅飞.山东省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对实施体育新课标认识的现状调查[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21(3):118~120.

[5]杨柳,韩伟.新课程背景下贵州农村学校体育教师的现状调研[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6):89 ~92.

[6]曾天山,张彩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学科发展调查[J].教育研究,2010,36(8):17 ~36.

[7]焦国栋.我国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探讨[J].学习论坛,2007,23(12):46 ~49.

[8]苏转平,郑旗,郭礼文.山西省农村小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23(1):103~107.

猜你喜欢

粤西体育教师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加州鲈在粤西掀起养殖潮!看上上生物如何引领行业转型升级
新突破!105天出塘14支/斤金刚虾!恒兴欲在粤西对虾养殖赛道中掀起新浪潮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以生鱼料撬动市场!湛江珊瑚在粤西淡水料市场要发力了
茂名:粤西地区第一个苏维埃政权成立地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赞农村“五老”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