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门诊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焦虑状态及护理干预分析

2012-05-08景风敏田晓丽冯彩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癌性负性情绪

景风敏,田晓丽,冯彩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疼痛门诊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焦虑状态及护理干预分析

景风敏,田晓丽,冯彩红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放疗科,河北石家庄050000)

目的对疼痛门诊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进行分析,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常规临床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给予护理干预,2组在给予护理措施前后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1f rating anxiety sca1e,SAS)进行焦虑状态评定。结果护理干预后干预组患者SAS评分降低,焦虑阳性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焦虑情绪。

疼痛;焦虑;护理

慢性非癌性疼痛是指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的非恶性肿瘤引起的疼痛,常见慢性非癌性疼痛的疾病包括关节痛、三叉神经痛及颈肩腰腿痛、糖尿病外周神经痛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其发病率较高,全球约有2亿3千万患者[1],是影响人类生活质量的一类非常普遍的疾病。慢性非癌性疼痛的治疗目的为缓解疼痛和改善身体及精神状态,常用治疗方法为药物治疗和精神疗法,但调查显示我国70%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未得到及时和规范的治疗。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社会因素在慢性非癌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日渐受到重视。患者长期处在慢性疼痛的状态中,多伴有紧张、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因此,心理护理成为提高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和康复治疗的重要手段。本研究通过调查表的方式,对我院疼痛门诊70例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进行调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随机抽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疼痛门诊2011年1—6月就诊的慢性非癌性疼痛患者70例,疼痛时间均持续3个月以上,经精神科检查不伴有精神症状和障碍。其中男性41例,女性29例;年龄29~65岁,平均47.5岁;慢性关节炎26例,三叉神经痛2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24例。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干预组(3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临床药物镇痛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给予临床药物镇痛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干预。

1.2.1 心理测评工具:2组患者均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e1f rating anxiety sca1e,SAS)进行焦虑状态评分,对2组患者进行当面问卷调查,由专业护士协助指导填写。SAS含有20个条目[3],分为1、2、3、4级评分法,评分后将20项评分相加,总分乘以1.25得出标准总分,以SAS标准分≥50分为阳性。将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前后2组2次测评得分进行对照比较。

1.2.2 护理干预

1.2.2.1 缓解紧张情绪:给患者耐心讲解其自身疾病的有关知识,解除患者疑虑,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较为科学正确的认识,并积极有效地配合治疗。

1.2.2.2 情绪疏导疗法: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数会出现一些负性情绪,对此,护士应充分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焦虑状态,对其消极情绪进行引导疏泄,使患者痛苦的情绪得以倾诉,避免负性情绪长期积压,以致影响患者心理健康。

1.2.2.3 心理暗示:与患者交流的同时,向患者传输慢性疼痛可以通过科学正确的治疗而得到良好控制的理念,使患者树立战胜疼痛的信心,用言语或行动暗示患者,使其产生疼痛正在好转的观念。

1.2.2.4 松弛疗法:采取转移或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方法,如心理暗示镇痛法、音乐治疗镇痛法、放松镇痛法、物理镇痛法、催眠等方法减轻患者的疼痛[4]。告知患者如何集中意念及心身放松,调整因疼痛导致的机体功能障碍,并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下棋等活动转移注意力,避免外界不良刺激,保证良好睡眠。

1.2.2.5 健康教育:疼痛不仅与组织损伤及病变有关,还受到个人生活经历、既往疼痛体验、精神情感、环境及其他因素的影响[5]。因此,要对患者进行指导,教会患者正确评估疼痛的方法,能够解除恐惧心理,客观真实地反映疼痛的程度。

1.3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SAS评分:在给予护理措施后2组患者SAS评分均有下降,对照组常规护理前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干预组在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表1 2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例数干预前干预后tP对照组3246.18±5.2645.63±4.960.657>0.05干预组3846.26±5.3939.16±5.752.169<0.05

2.2 焦虑情况比较:在给予护理措施后2组患者焦虑阳性率均有下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前后焦虑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给予护理干预前后焦虑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干预后焦虑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干预前后焦虑情况比较(例数,%)

3 讨 论

慢性疼痛是心理、生理及社会因素相互结合的产物,除影响人类的正常机体功能外,还对心理因素产生了巨大影响,长期疼痛易致患者焦虑、沮丧、失眠,又加重疼痛,形成恶性循环[6-7]。而心理问题又对日常生活产生了较大的消极的反作用力,二者相互影响,给慢性疼痛患者造成了巨大的痛苦。疼痛是一种多维度的,具有生理、心理、社会等多重特性的疾病,最佳的治疗方案应针对疼痛所涉及的各个方面[8]。疼痛患者常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对治疗效果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抑郁而加重疼痛[9]。因此,现代医学也逐渐改变了以前单纯依靠药物镇痛治疗的方式,进而开展了心理学方法、认知-行为疗法及精神运动疗法等,心理干预在慢性疼痛控制、精神状态改善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慢性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还使患者产生了焦虑、抑郁、个性改变等负性情绪,单纯药物镇痛治疗可以减轻患者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疼痛给患者造成的负性情绪,但不能显著改善其焦虑抑郁状态。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有评价系统的教育活动[10]。通过实行护理干预及健康教育后,患者对自身疾病及药物的基本作用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从而树立了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念;通过情绪疏导使患者压抑的情绪得以释放,避免负性情绪长期积压;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暗示等护理干预措施,消除其焦虑、抑郁、紧张的不良情绪,使其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提高其疼痛耐受力,达到减轻或消除疼痛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护理干预后SAS评分明显降低(P<0.05),焦虑阳性率也显著下降(P<0.05)。说明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减少负性情绪。

总之,治疗慢性疼痛在应用药物的同时及时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对疾病和疼痛的认知,改变应对方式;心理护理还可以为患者提供学习疼痛治疗知识的途径及不良情绪宣泄的机会,有利于患者降低负性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1] 赵英.多学科干预与慢性疼痛治疗[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2):8.

[2] 甄鹰,郭伟,段丽娜,等.1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心理状态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5-26

[3] 汪向东,王西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3:220-230.

[4] 罗飞燕,刘俊,叶青.晚期癌症疼痛患者的综合性护理干预及效果[J].中外医疗,2011,17(4):156-157.

[5] 方立公.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疼痛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1,5(4):43-44.

[6] 赵巍峰,杨文辉,梁敉宁,等.抑郁症患者的痛阈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09,8(6):484-486.

[7] 李乐之,姚树桥.慢性疼痛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路径分析[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0,19(4):319-321.

[8] 王锦琰.慢性痛患者的认知损伤[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9,14(2):65-66.

[9] 蒋鸿,邓寿建,李红霞.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5):781-782.

[10] 金雪梅.健康教育对门诊颈椎病患者疗效和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129-131.

(本文编辑:刘斯静)

R473

B

1007-3205(2012)10-1208-03

2012-03-13;

2012-05-26

景风敏(1979-),女,河北元氏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主管护师,医学学士,从事放疗科及疼痛科护理工作。

10.3969/j.issn.1007-3205.2012.10.038

猜你喜欢

癌性负性情绪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华蟾素胶囊治疗癌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观察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情绪认同
麝蟾镇痛膏治疗150例癌性疼痛的系统评价
消癥止痛外用方治疗癌性疼痛3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