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血液安全和人民健康提供保障——第六届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盘点

2012-05-04薇晓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2年2期
关键词:健康检查主任委员卫生部

血液在现代医疗和科研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特别是输血已成为现代医学中拯救生命、治疗疾病的重要实践和支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血液工作是由献血者血管到受血者血管的系统工程,要降低输血风险、保障血液安全,就必须统一和规范采供血、临床输血等相关活动,就必须通过血液标准化予以制度保障。只有实现血液标准化,才能保证血液应用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保证医疗用血安全与人民身体健康。

我国血液标准化工作回顾

我国的血液标准化建设工作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就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1993年,为规范血站执业行为,卫生部制定了《血站基本标准》,后于2000年进行了修订与再版。1994年卫生部颁布了《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后于2000年依据《血液制品管理条例》进行了修订与再版。1998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1999年,卫生部颁布实施了《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00年,卫生部颁发实施了《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001年,国家标准委员会和卫生部批准发布了GB 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和WS/T 203《输血医学常用术语》3项标准。2006年,修订颁布《血站管理办法》,并于2005年配套颁布《血站质量管理规范》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2011年,《血站技术操作技术规程》(2012版)修订发布,包括了献血者健康检查、全血采集、血液成分制备、血液检测、血液隔离与放行和质量控制6个部分,对所涉及的关键技术要点做出相应规定。《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也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修订再版。

第六届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简介

第六届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08年,负责血液的采集、制备、临床应用过程及与血液安全相关的卫生要求等卫生标准。秘书处挂靠单位为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委员会由30名委员和2个单位委员组成。委员会还聘请了陆道培院士担任顾问。

主任委员沈悌是北京协和医院大内科主任、血液内科主任医师,任中华医学会内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和北京血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衣梅是原卫生部医政司血液管理处处长。副主任委员严力行为浙江省输血协会理事长,原浙江省血液中心主任。副主任委员刘开彦是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生导师。

委员会近年主要工作情况

近年来,血液专业委员会始终坚持以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和行业管理的规定,落实国家血液管理政策、促进血液行业技术进步与科技创新,促进行业采供血工作的具体落实,保持行业内血液安全的良好环境,维护行业职工的职业健康和安全,以推进“技术创新型和资源节约型”的行业建设为指导思想,不断完善和优化血液标准体系。

?

自2008年第六届卫生部卫生标准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在卫生部政法司、医政司和卫生监督中心的领导和支持下,发布了国家标准2项,报批标准3项,开展了新标准的宣贯培训,优化了有关规范、标准的各自内容和相互关联,完成了秘书处挂靠单位的更替交接,稳步推进了血液标准体系的建设工作。

在标准立项方面,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积极配合卫生部医政司,在不断完善各标准与部门规章及各标准之间的配套与衔接的同时,参照血液标准体系,主动适应我国血液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和输血技术的新发展,进一步统筹优化了各标准的内容范畴,对血液标准体系进行了有益补充,立项了《一般血站输血相关感染血液筛查》、《血液质量控制要求》、《血液和献血者的检测及判定规则》、《血液检测定性试验性能确认的基本方法》等一系列相互配套、相互关联的新标准,合计共11项。标准计划内容涵盖了一般血站血液采集、储存、运输,检测、质控等业务全过程,突出了血站当前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这些标准不仅有利于完善血液标准体系,而且将为我国各级各类血站的采供血工作提供更为全面、系统的技术指南和支持,有利于血液行业的可持续和协调发展。

2011年3月,按照卫生部政法司《关于限期完成卫生标准制修订逾期项目的通知》要求,于第一时间、先后多次,向有关逾期项目负责人了解了项目执行情况,通报了限期完成的要求,转发了卫政法综便函〔2011〕18号文件。此后,秘书处不断督促起草负责单位按时、保质完成起草任务。在逾期的4个项目中,已有2项上报了送审材料,2项申请撤销。

在标准发布工作上,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血站行业最为核心和基础的两项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和《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修订发布,加上2011年12月卫生部发《血站技术操作技术规程》(2012版),我国血站管理相关的主要规范性文件和标准完成了一次较为全面、系统的修订完善,相关文件之间实现了更好的协调和统一,血站管理的法规体系更趋完备、适用。

在标准宣贯方面,2012年3月29日至4月1日,血液专业委员会和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联合在京举办了“WHO《献血者选择和献血者征询指南》培训班暨国家标准《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 18467-2011)》宣贯培训班”。来自全国27个省市87家采供血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了培训。2012年5月15日-16日,配合卫生部组织开展了《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2版)》与相关标准的宣贯培训。

血液主要标准简介

GB 18467《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及《血站管理办法》,规定了一般血站献血者健康检查的项目和要求,适用于一般血站对献血者的健康检查。

GB 18469《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规定了一般血站提供和临床输注用全血及成分血的质量标准,适用于一般血站提供和临床输注用全血及成分血。

展望未来

当前,血液标准工作还面临着工作起点低,标准数量少、尚未形成标准体系,不适应血液行业发展的需求以及标准制修订过程缺乏控制,效率低等问题,血液标准委员会将在卫生部的领导下,从普及标准化知识理论,提高标准意识;强化对标准宣贯的监督力度;培养和吸收更多的行业内专家和技术管理人员参与标准化工作等多个方面,多措并举,继续积极履行自身职责,加快血液标准制修订项目进程,努力提高血液标准的前瞻性和指导性,积极开创血液标准工作的新局面,不断完善血液标准体系建设,为血液安全和人民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健康检查主任委员卫生部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主任委员
冷向阳当选九三学社吉林省委员会主任委员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分析
浅谈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
启事
陕西省旬阳县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及预防研究
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
卫生部崔月犁部长寄语本刊
卫生部顾问钱信忠为本刊题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