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误食异物(枣核)致多发肛周脓肿1例

2012-04-18王连生杨华徐教仁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2年5期
关键词:枣核石位脓腔

王连生 杨华 徐教仁

(1北京东大肛肠医院 北京 100020;2北京市朝阳区将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北京 100016)

1 病 例

患者,女,44岁,因“肛门肿胀疼痛1周、破溃流脓4d”为主诉入院。患者一周前出现肛门肿胀不适,用力排便时疼痛明显。当时未介意,症状逐渐加重,4d前破溃流脓,故来诊,诊断为“肛周脓肿”入院治疗。查体,体温:37.5℃,脉搏:86次/min,呼吸、血压正常。专科检查:截石位7点肛旁红肿,约5.0cm×4.0cm,已破溃流脓,触痛明显。截石位1点肛旁触及硬结,约4.0cm×3.0cm,触痛(+),波动(+)。实验室检查:WBC:1.2×109/L,S:0.70,L:0.30。诊断明确后即行手术治疗。骶管麻醉下,左侧卧位,截石位7点齿线处触及约1.0cm×0.8 cm之异物(枣核),3/4扎入肠壁脓腔内。截石位1点齿线处肛管直肠黏膜破溃。7点位脓腔约5.0cm×4.0cm,1点位脓腔约4.0cm×3.0cm。术中分别切开脓腔,取出异物,清除坏死组织,清创止血,双氧水、盐水冲洗创腔,油纱敷创,加压包扎。术后每日创腔换药,充分引流,辅以理疗及中药治疗,术后1个月创面愈合,痊愈出院。

2 讨 论

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根据病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原发性急性隐窝瘘管性脓肿,简称肛瘘性脓肿,感染常来源于肛窦和肛腺,即原发内口,经此向间隙或皮下、黏膜下扩散引起不同位置脓肿,这类脓肿在临床上多见。另一类是急性非隐窝性非瘘管性脓肿,简称非肛瘘性脓肿,这类脓肿比较少见,多由于肛门外伤、异物感染,手术后并发感染,肛周良、恶性肿瘤继发感染,皮肤毛囊、汗腺感染,其他全身性疾病继发肛门感染等引起。本病例是由于误食异物(枣核)后经消化道排至肛门口,在括约肌的收缩下未能排出,因枣核两端尖锐,一端刺入并存留于肛管直肠壁,导致截石位7点感染形成脓肿。另一端刺破对侧肛管直肠壁,导致截石位1点感染形成脓肿。由于患者一直认为是痔疮,未予足够重视,从而使病情逐渐加重直至脓肿破溃才来就诊。误吞服异物致肛周脓肿比较少见,异物致两处乃至多处肛周脓肿的病例就更为罕见,故此予以提示。

猜你喜欢

枣核石位脓腔
斜仰卧-截石位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效果及手术护理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枣核形身材”是怎么形成的
透明帽在老年人食管枣核异物取出术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对截石位患者镇静应用的临床观察
优化阴道入路手术截石位安置对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
老鼠们的枣核
琢磨《枣核》中的几个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