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化学教材栏目使用效率的建议

2012-04-13胡协强邓小丽

化学教与学 2012年9期
关键词:史话研究性栏目

胡协强 邓小丽

(1江苏省宜兴第一中学 江苏 宜兴 214206;2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上海 200234)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后,现在被广泛使用的化学教材有苏教版、人教版和鲁教版。这三种教材的共同特点是设置了丰富多彩的栏目。正如苏教版主编王祖浩教授所说:“不同功能的教材栏目体现了作者的编写理念,有助于同学们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这些栏目在化学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有的使用率较高,有的使用率却偏低,尤其是 “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拓展视野与化学史话”等几个栏目使用率较低。笔者针对这几个使用率较低的栏目提出了使用建议。

一、思想认识

1.化学教师要牢固确立新课程标准理念

化学作为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学科,它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实验探究的乐趣,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感受化学在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挑战时所作出的贡献。为了实现这几个基本目标,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比较陈旧的传统教育观念显然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更不适应新的课程理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体现以“活动与探究”为主要形式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学习方式,我们教师要坚持进行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为了在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化学史话”、“拓展视野”等栏目,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为了让学生能在化学学习中学会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来获取信息,我们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并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我们教师也要从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使学生能学习的引导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2.克服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坚定走新课改的道路

化学新课改已经走过9个年头,在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新课程理念已经得到广大化学教师的认可,但在新课程改革的道路上,我们还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如化学知识讲授简单,实验探究麻烦;教材设计的实验多,教师安排的实验少;化学教学课时少,课程教材内容多;新课程理念好,评价相对落后。本文中所提到的如何利用教材栏目功能来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也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实际问题。诸如这些问题让我们徘徊、迷惑,有时甚至想要退却。

面对新课程改革的现状,我们要在教学中敢于尝试新理念,勇于探索新方法;在同事间积极交流,互相学习。虽然化学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但笔者相信我们化学教师只要坚定信念,在教学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学习方式。

3.提高对栏目的认知,积极开发和应用栏目

功能各异的栏目是化学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但包括了很多化学知识,也包含了更多获取知识的方法、过程、途径以及信息。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开发和应用各栏目的功能,使之能切实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学习方式。

注重“拓展视野”、“资料卡”、“化学史话”等栏目,让学生了解更多化学前沿知识和化学发展的历程,通过它们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

注重“活动与探究”栏目,让活动与探究成为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解答化学疑问,发现化学奇妙之处的主要形式。使“活动与探究”在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不再徒有虚名,而是更多地落到实处。

注重“调查研究”栏目,让调查研究真正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材有目的地布置调查研究的任务,增强学生使用该栏目的意识;另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的方法指导并组织开展相应的交流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对于其他栏目要继续加强研究,进一步探索栏目的教育教学功能。

二、实践行动

1.将栏目的使用确立在学案中

教材中的栏目内容都是编写者经过精心挑选后才进入教材的,目的是想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多样化学习方式。但有些栏目在教材中出现时,显得很单调枯燥,对学生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如教材第七页的“化学史话”中,介绍德国化学家维勒通过蒸发氰化铵水溶液得到尿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介绍该内容时,可能只要一句话就可以概括,这样学生对此不仅不会产生任何印象,从中也学不到任何知识以外的内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将“拓展视野”或“化学史话”的内容使用在学生的学案中,并通过查阅其它一些资料,使之进一步具体化,尤其突出一些方法、过程性的内容,把它们作为学生课堂或课后阅读的材料。

例如,在学案中加入德国化学家维勒的有关内容,其中既包括当时的学术环境,也包括维勒的研究历程、主要成果以及其他人对他的评价等。

通过在学案中加入比较详细的相关化学史话,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到科学家在探索的过程中所经历的艰辛,以及对人类作出的贡献。这样就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了更多相关知识,最主要的是在精神上受到了鼓励。

2.拓展栏目使用的空间

在教材中,编者往往将不同功能的栏目设置在教材的不同位置。如,新课的开头部分经常用到“你知道吗”或“交流与讨论”两个栏目;在新课的结尾处经常有“化学史话”、“资料卡”或“拓展视野”等栏目;其它栏目一般出现在新课的中间位置。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及教师的备课习惯等问题,在新课结尾处的一些栏目容易被忽视甚至忽略,因此这些栏目的使用空间很小。为了拓展这些栏目使用的空间,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将这些栏目内容前置或者改变其呈现形式,可以使其的使用空间得到拓展,而且效果较好。

例如,第二专题中《溴碘的提取》一课,我们可以把资料卡中有关溴和碘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放到新课的引入中,提出人类为什么要从海水中提取溴碘,这样使学生不但了解了本堂课学习的意义,也拓展了这一栏目的使用空间。

再如,第三专题中《铝及其铝合金》一课,在新课的结尾处有一个“拓展视野”栏目,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铝制品。我们可以把其中的某些内容作为信息引入到学生习题中。笔者曾将该栏目中“氯化钠溶液中的氯离子会破坏氧化膜的结构”这一信息引入到习题中,设置了如下一个问题:未经打磨的铝片在盐酸中的反应要比在硫酸中剧烈的多,原因是什么?学生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到这一栏目中寻找信息,实质上教师就是引导学生去使用该栏目。

对于这些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栏目,教师只要肯动脑筋,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积极引导学生,就可以大大拓展它们的使用空间。

3.将栏目活动穿插到研究性学习中

研究性学习是常见的中学活动课程,是教师指导学生选择和确定专题,学生通过研究获取和应用知识,并用知识解决各种问题的学习活动。

据笔者了解,在高中平时的研究性课程教学中,教师通常是到网络上找一些现成的研究性课题作为教学内容。其实在化学研究性学习中,我们可以把教学的内容直接和教材结合起来,尤其是把化学教学中课堂使用率较低的一些栏目就直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如“调查研究”栏目就可以应用于研究性学习中。笔者在高一教学时,把“酸雨在本市的影响及其防治”作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课题。这就将教材第四专题中的两个调查研究栏目都涵盖在了里面。这种处理方式不但发挥了该栏目的功能,还使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与教材知识充分结合了起来,达到了一举两得的效果。

另外在化学教材中有很多探究活动,在这些探究中经常会出现异常的现象。针对这些异常现象,我们也可以把对它们的解释引入到研究性学习中来。

如,第三专题《铁、铜及其化合物的应用》一课中,有一个关于Fe2+和Fe3+转化条件的“活动与探究”栏目。在这个探究过程中,学生可能观察到一些特殊情况,如铁是银白色金属,但铁粉为什么是黑色的?氯化亚铁溶液底部为什么会有一层黑色的物质?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然后滴加氯水,如果氯水的量偏多,血红色为什么会变浅甚至消失?把这些问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来了解。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9/201001/xgk_82009.html

猜你喜欢

史话研究性栏目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关于栏目的要求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栏目主持人语
“大师问答Ask the Guru!”栏目问答精选(二)
栏目制,为什么这样红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共和国大阅兵史话
中国阅兵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