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模养殖场应规范动物防疫条件

2012-04-13陈春梅

兽医导刊 2012年4期
关键词:生产区合格证养殖场

陈春梅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畜牧局,河北秦皇岛 066000)

规模养殖场应规范动物防疫条件

陈春梅

(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畜牧局,河北秦皇岛 066000)

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是畜牧工作的重中之重,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则是减少疫病发生、传播的基础和重要手段,是动物疫病防控的根本。农业部《动物防疫条件审查办法》中要求动物饲养场、养殖小区应当符合该办法规定的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然而通过调查,我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现将情况汇总、建议如下。

一、现状及问题

1.养殖场户对动物防疫条件认识不到位。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尽管畜牧主管部门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做了大量工作,反复进行宣传。但养殖户仍对动物防疫条件缺乏应有的认识,他们认为只要有圈舍能养殖就行,生产区、生活区、污道、净道没有什么关系。在他们中重防疫轻检疫,重发展轻防控意识比较严重,对厂区环境控制以及设施设备的配备上更是如此,不愿意在动物防疫条件基础设施上投资,致使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得不到规定要求。很多养殖户认为只要坚持做好免疫、防治等工作就是达到了防疫要求,同时认为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时所要求的条件过多,没有必要。调查时发现只有少数养殖场在建场之初进行相关咨询或随着扩大规模而自动自觉的规范防疫条件,很多人往往只是为了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来应对检查而被动接受整改要求。

2.盲目建场,没有统一规划。

近年来,规模化养殖发展迅猛,一家一户式的散养比例逐年下降。但多数养殖场,特别是老养殖场大多数都是经过多年积累逐步发展起来的,没有通过统一的规划。虽然养殖数量达到了规模要求,但在养殖方式上仍属于大规模散养,动物防疫条件达不到规定的要求。

3.选址不合理。一些养殖场在建设过程中,只为了方便生活、生产、运输,而违反动物防疫原则,把养殖场建在紧靠公路两侧,有的离居民区、屠宰场、集贸市场、学校、医院等公共场所距离较近,人流、车流、物流多,既影响畜禽生长发育,又增加了动物疫病传播机会。有的养殖场之间的距离太近,尤其是养殖小区,不仅距离近,而且还没有隔离设施,这些都给疫病的传播带来隐患。

4.场内建设布局不合理。许多养殖场在建场时没有咨询专业人员,往往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设计布局甚至随意建设。有的养殖场为了方便或经济原因,生产区和生活区不分开,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很小,且生产区未设患病动物隔离区和引入动物隔离区,很容易导致动物疫病的传播、扩散;场内道路布局不合理,污道、净道有重叠和交叉。有的甚至污道、净道不分,饲养、防疫人员随便行走。有些肉鸡养殖场甚至没有围墙,谈不上生产区、生活区。

5.动物防疫要求的设施设备不符合要求。有的养殖场在场区、生产区出入口未设立消毒池,也没有更衣消毒室或其它消毒设施设备,达不到预防消毒的目的。有的养殖场没有建隔离室、更衣室、兽医室或采光、通风、冷冻(冷藏)等设备配备的不全,更有许多养殖场没有无害化处理设施设备,不能对病死动物进行规范处理,不利于防控动物疫病。

6.管理混乱。有些养殖场管理混乱。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方面人员配备、管理混乱。有些养殖场没有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兽医人员,往往一个饲养员身兼数职。二方面各种档案建立不规范,也没有制定免疫、用药、消毒等相关制度。三方面环境卫生有待加强。有些养殖场仍存在卫生状况不佳,垃圾、废物随意摆放,污水处理不合格的问题。

7.缺少政策扶持。近年,我国对规范动物防疫条件越来越重视。2008年《动物防疫法》修订后,更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审核发放确定为行政许可。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发现,由于缺乏改善养殖场动物防疫条件方面的相关激励政策,养殖户对办理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积极性不高,这对规范动物防疫条件非常不利,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重大疫病的防控能力。

8.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存在执行困难。《动物防疫法》要求动物饲养场应当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合格证》,并对动物防疫条件不合格的养殖场有明确的处罚规定。而我国现阶段仍是传统养殖业向规模化养殖业发展的过渡阶段,散养、中小规模养殖占绝大比例,多数养殖场不能达到动物防疫条件。因此在规范动物防疫条件过程中出现了执行困难。

二、措施

1.宣传、培训、指导并举,提高养殖场户的认识和技能。首先要对辖区内动物养殖户开展经常性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防疫知识的宣传,使养殖场户知道规范动物防疫条件在其生产中的重要性,让他们从保护生产角度自觉自愿的达到动物防疫所需的条件。同时,畜牧主管部门要定期的针对养殖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好相关培训。特别是建场前的选址、布局培训要作为主要内容,让广大养殖户在建场之初就有相关知识。培训方式可以采用直接办班、印发宣传材料、电视讲座、赶农业大集等方式进行。畜牧技术人员还要积极对养殖场的日常防疫给予指导,并及时了解疫情。疫情发生时,要及时采取消毒、隔离等措施,将疫情控制在一场一户。

2.做好选址、布局规划。养殖场在建场前要根据动物防疫要求做好建场规划,一定要先咨询后建场。要从水源、采光、通风、运输等各方面考虑周全。特别要注意养殖场与相关场所间的距离要合适。如养殖场要距饮用水源、主干线、动物集贸市场、屠宰加工场、城镇居民区、文化科研等人口密集区500米以上,距动物隔离场所、无害化处理场3 000米以上,各养殖场之间距离也要500米以上等。总之,选择最适宜的场地建场,是满足动物防疫条件的重要一环,也将减少将来不必要的整改。

养殖场在建场前就要根据动物防疫要求做好布局设计,力求将各功能区建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如生产区和生活区必须分开,场区出入口处要设置消毒池,生产区入口处设置更衣消毒室,各养殖栋舍出入口设置消毒池或消毒垫,净道、污道要分设,生产区内各养殖栋舍之间距离应在5米以上或有隔离设施。对于有孵化间的禽类饲养场及种畜禽场还应当根据需要特别设置。

3.加强管理。规模化养殖场在扩大养殖场区、增加养殖量的同时,一定要把管理跟上。除日常管理水平要提高之外,还要从人员分工更加明确、设施设备更加完善、各种制度档案更加健全、环境卫生更加优化等方面不断提高。首先在人员要求上,各规模养殖场要配备与其养殖规模相适应的执业兽医或乡村兽医,同时要求从事动物饲养的工作人员不得患有相关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在设施设备的完善上,养殖场要按动物防疫要求不断完善现有的设施设备。在制度、档案健全上,养殖场要制定出适合自己养殖场的各种规章制度,并坚决按制度办事。同时要不断完善免疫、治疗等相关档案。在环境卫生方面,做好日常清扫的同时,要处理好污水、污物,保持一个干净的环境。

4.引入奖罚机制。主管部门对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养殖场要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及资金补助,对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养殖场要求其整改的同时给予一定的限制。如国家的养殖补助对象要选取已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养殖场等。只有这样养殖场才能真正重视规范动物防疫条件,促使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整改,从而加大动物疫病的防控能力。

5.加强监管,灵活执法。把《动物防疫合格证》的发放与管理并重,不能光发证不管理,要定期进行质量监督,对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教育,对不法行为要严格打击,以保证畜牧业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给养殖场整改的时间,从养殖场的利益出发,运用宣传、培训等手段来推动养殖场对规范动物防疫条件的认识,促使养殖户自觉自愿的规范动物防疫条件。

猜你喜欢

生产区合格证养殖场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曲靖市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前景展望
“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改名“承诺达标合格证”,即日可使用!
俄罗斯MC-21-300客机获得型号合格证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沧州市各县区增粮潜力分析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
新建规模养殖场的环保新要求
烈日炎炎养殖场如何防暑降温?
规模化养殖场仔猪的饲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