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西藏民族教育的国家一体化趋势浅议

2012-04-13杨周相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10期
关键词:西藏现代化民族

杨周相

(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当前西藏民族教育的国家一体化趋势浅议

杨周相

(西藏民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咸阳 712082)

西藏民族教育有着增强民族团结和国家认同的重要功能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它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才能为自治区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环境。基于此,从我国民族教育的发展变化入手,探讨建国以来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教育特点,尤其是现代化建设加快带来的国家一体化趋势的显著增强。立足西藏和中原文明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多元文化的整合不仅可能,而且还可促进更大范围的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凝聚社会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

多元一体民族教育;西藏跨越式发展;文化认同

和平解放60多年以来,西藏社会经济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式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西藏需要面对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多重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教育和引导宗教文化传统较强的藏族群众,尤其是教育和引导藏族大学生摒弃地方观念,树立大局意识,增强国家认同意识,成为西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只有通过培育藏族大学生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包括藏族优秀传统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先进文化,才能全面持久地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才能促进和加强民族团结,才能保障西藏社会的稳定,才能为西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的思想和政治保障。

民族教育已由过去的少数民族教育转化为以国家一体化教育为主。有学者提出,我国“民族教育最初是少数民族教育,现代化运动使它成为大民族教育即国家教育,全球化运动将它推向了世界一体化的教育潮流中”[1]。鉴于改革开放之前民族地区急需干部的现实需要,当时的民族教育工作极为注重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当时民族地区的各级学校重点开设有关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各类课程,重点实施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教学,学生学习与日常管理方面的民族特色也很浓厚。随着西藏跨越式发展步伐的加快,国家一体化教育开始加强。民族地区的发展要与国家的整体发展和世界发展接轨,就必须培育出视野宽阔、思想政治素质过硬的现代化建设人才。民族类院校除了要培养自己的少数民族人才外,还要负责培养出有能力参与内地竞争的人才。只有这些学子才能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民族地方优势产业,搞好民族地区的现代化建设。当然,愿意参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建设的内地人才也深受民族地区欢迎。为了让更多的民族地区的学生有机会接受现代化教育,为了少数民族地区的更好更快发展,国家、社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开始转向一体化教育。学校为了自身的发展也逐渐调整教学计划,外语、数学和汉语文教学逐渐增多。少数民族语言由于使用范围有限,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减,校方此类教学也相应缩减。甚至有些家长把孩子从小就送到内地的民族班或西藏较大城市就读。国家一体化教育的客观走强,势必造成民族教育教师资源、学生学习兴趣及动力上的不足。虽经经多方努力,但目前效果一般。

多元文化整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面对较为强劲的教育一体化趋势,有些人就开始担心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断推进的国家一体化文化教育,会不断弱化我国文化的多元性。基于我国多元一体民族国家的构成现状,滕星教授提出了“多元一体化教育理论”,又称“多元文化整合教育”理论[2]。藏汉文明的发展历史充分证明,文化的民族多元性与一体化趋势既对立又统一。虽然历史上也有过排斥域外文明的“朗达玛灭佛”的政治事件发生,但是吐蕃王朝的灭亡说明,文明更应该开放包容一些。“朗达玛灭佛”与松赞干布广泛引进先进文明相比较,历史自有公论。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过程,其主脉就是一个文化得以不断包容整合的过程。中华文化的强大包容性就源于中国几千年的农耕经济发展的思考。立足于需要大量农业劳动力的农耕文明,中原文化对于周边民族和文化有着最大程度的包容魄力。这个“融于一体”的主旋律和对“多元”成分的包容、忍耐与吸收的心态,也正是“多元一体”理念的理论基础所在。中国历史发展所蕴含的“主旋律”价值观念,其实就是中华各族儿女在几千年生产生活的和合思想理念。一般来讲,历史上每一次民族融合产生的先进文化,都是相互融合的多个民族文化的一次优势互补,并非较大民族文化对于较小民族的简单同化。我国历史上元、清两代先后出现的蒙汉、满汉融合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大融合,就是最好的例证。必须强调的是,当时不是人数占优、文明占先的汉族强迫蒙、满与自己融合,而是蒙、满两族上层自觉学习吸收和发展汉文化,当然,融合后形成的文化也就增加了诸多两族文化的因素。中华文明几千年,农耕文明时期的多元文化的包容发展,实际上促成了一次次的国家一体文化的形成,也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民族共同体的逐步形成和不断发展。基于文化认同上的民族融合与统一相比较于武力统一往往是较为稳定持久的。

中国的崛起需要文化认同及其教育来凝聚各种建设力量。文化的存在是一个连续性和断裂性的统一过程。人们对于自己的地方传统文化心生留恋本很正常,因为地方传统文化更多地承载着我们许多美好的想象和回忆。正如时下的都市人对于逐渐逝去或正在城市化的故乡的依恋心理,它是人类社会文化连续性的体现和表达。但是在快节奏下生活着的都市人对于远去的故乡大多只是一种偶思,因为现实生活役使着大家疲于奔命,都市人已经和越来越多的传统割裂,此即文化进程中的断裂。相比较而言,在当下的快节奏社会发展中,文化的断裂居于主导地位,文化的连续只是都市人生活的点缀而已。当年目睹积贫积弱之祖国,梁启超曾感慨道:“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3]“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封建社会分封成块,各路诸侯争权夺利,内耗一次次化解了已有的财富积累。国弱自然受欺,历经近代外强的一次次刺痛,中华各族的民族共同体意识终于被空前激发出来,才真正开始了现代民族国家的建设历程,目睹此情形,难怪任公高呼:“美哉我少年中国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19世纪就已建立了现代民族国家,并快速走向富强。就连我们的近邻日本也因为不甘外辱,毅然推行明治维新,结果一举成功,成为当时世界列强之一和当今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我们却因为太过保守,错过了融入世界近代化潮流的机会。20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新一轮现代化建设历程,就是因为我们要快速迎头赶上。不能否认现代社会中的后现代主义思潮部分理论的合理性,现代化的消极影响也确实存在,关键是我们现在还很落后,还没有完成现代化,毕竟实现它是一个民族国家的立身之本。近代百年就是因为我们落后而屡遭欺凌和被多国疯狂抢掠,就连雪域高原也留下了英、美、俄、日、印等侵略者的暴行和干涉的印记。建立现代化的中国是必须的,只有现代化建设才能发展中国,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否则全是空谈。

为了实现现代化,党和国家制定了“三步走”发展战略,计划21世纪中期,我国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由一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历经不足百年努力实现现代化,发生此质变确非易事。“三步走”战略,我们已经成功走完前两步,为第三步目标的实现打下了较为牢靠的基础。成绩固然值得肯定,但是越往前发展,情况越复杂,问题越多。为了维护已有市场份额,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处处遏制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什么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军事手段都被派上用场。其中西藏问题就是西方屡试不爽的一个无耻手段和制华工具,每欲在华攫取贸易大单或迫使中国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妥协之际,不是西方国家总统或总统夫人“热情洋溢”地接见达赖,就是在相关场合大放厥词指责西藏人权现状。如遇达赖“乞求”人家干涉或西藏社会发生动荡之时,西方有些国家更是不惜以歪曲事实为代价攻击北京,对此无耻荒诞之政治行径,就连西方部分职业操守较高的记者都觉着汗颜和失望。每当这时,我们就必须为此付出相应的代价。发展需要团结,现代化更需要全民族团结统一和一致对外,只有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将全国各族儿女凝聚在一起,才能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国家各民族要统一认识,就必须有一体化文化及其教育。在多元一体民族教育理论中,“多元”强调的就是构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56个民族长期形成的多个优秀民族文化,“一体”指的就是中华民族文化,就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包括所有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历史上多民族的参与和融合,创造了当时包容性较强的汉文化。多元一体教育理论实质上强调的就是“在国家一体化认同的前提下,将汉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学知识相结合为中心的主流文化与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相统一”[4]。多元一体教育理论是以国家一体化文化认同前提下的教育,彰显的是国家意识,但同时又是对所有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整合。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有了先进文化,中华民族的复兴才有可能,学习和弘扬中华文化就是最真实的爱国。

深入研究和探讨多元一体民族教育的多元民族文化的统一与整合,关乎我国民族教育的成败,同时它也关系到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的智力支持和强大的思想动力。多培养一些像我国的多吉院士和多个藏学专家学者那样的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才能继续推动西藏现代化建设。

[1]钱民辉.民族教育三疑三议[J].西北民族研究,2004,(3).

[2]哈经雄,滕星.民族教育学通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3]李文光.梁启超文集[M].成都:四川文艺出版社,2009:64.

[4]王学海,牟振军.多元文化一体教育与西藏文化传承[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6).

G750

A

1001-7836(2012)10-0001-02

10.3969/j.issn.1001 -7836.2012.10.001

2012-08-28

2011年度西藏自治区教育科学规划“十二五”科研课题《当前西藏高校爱国主义与民族团结教育研究》(2011065)的部分研究成果

杨周相(1971-),男,陕西西安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西藏现代化民族
都是西藏的“错”
我们的民族
边疆治理现代化
多元民族
一个人的西藏
西藏:存在与虚无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