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资本结构与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012-04-12杨安宁杨玉秀

湖北社会科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家族企业家族信任

杨安宁,杨玉秀

社会资本结构与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杨安宁1,杨玉秀2

(1.北海职业学院,广西 北海 536000;2.天津社会科学院 企业研究所,天津 300191)

社会资本是家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也是家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资本的传承性影响着家族企业原有竞争优势的保持,社会资本的扩展性决定了企业新竞争优势的形成。不同类的社会资本具有不同的传承性和扩展性,这就决定了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状况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逐步降低对不可传承性社会资本的依赖,适时转换社会资本结构,提高社会资本的扩展性,有利于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会资本;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优势

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规模上,家族企业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较大份额。据统计。全世界约有70%-8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世界500强中大约4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然而,不论是在西方国家还是东南亚国家,家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一个问题:寿命太短。在华人家族企业中更是流传着“富不过三代”的传言。家族企业为何难以基业长青呢?学者们也从多个方面进行过研究。然而,却鲜有学者从社会资本的结构上来探讨此问题。社会资本是家族企业治理的基础,在家族企业的创立和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同类的社会资本有不同的特性,在家族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功效也不同,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也不同。因此,家族企业的社会资本构成情况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

一、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竞争优势

(一)家族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基础。

自布尔迪厄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社会资本的概念以来,经科尔曼、普特南、林南、福山、博特及其他众多学者的研究,社会资本理论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人们对社会资本的认识虽然还没有达到完全的统一。但是,基本都认同以下几点看法:一、社会资本是基于网络、关系所形成的一种资源集合,网络、关系是社会资本形成的必备因素;二、社会资本有利于主体行为目标的实现,是能给行为主体带来回报的资源;三、信任、规范等构成了社会资本的基本内容,网络中的信任越多,社会资本也就越多。

组织管理的学者将社会资本引入组织行为的研究,认为企业的网络关系影响其获取资源的能力,进而提出企业社会资本的概念。即,企业社会资本是指企业作为行为主体,在各种内外部关系中所存在和拥有的资源总和,企业社会资本有利于企业行为目标的实现。然而,企业是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组织,这就决定了企业内个人尤其是关键人员个人的社会资本,也会直接或者间接的有利于企业行为目标的实现,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于普通的企业,家族企业是企业与家族的结合体,家族关系网络也会为企业的行为提供便利。因此,家族社会资本也是家族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基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至此可以看出,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指企业组织自身的社会资本,而后者既包括企业自身的社会资本,还包括企业内关键人员个人社会资本和家族社会资本。由于支撑家族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不仅仅是家族企业自身的社会资本,还包括家族企业关键人员个人社会资本和家族社会资本。因此,本文在探讨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时,所讨论的社会资本是指后者,即家族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基础。

(二)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竞争优势。

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进程中,作为一种相对古老的经济组织形式,家族企业不仅没有退出历史的舞台,却依旧蓬勃的发展,在我国甚至全球经济中一直占着重要的地位。这说明家族企业必然有其独特的竞争优势。雷丁将华人家族企业的特点概括为弱组织、强关系,他认为华人家族企业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企业之间的网络关系弥补了组织软弱的不足,华人家族企业战略有效性的基本来源就是其网络关系强度。[1](p33-47)辛和皮尔斯两人也认为社会关系网络在华人社会经济活动中往往起着替代正式制度的作用,华人家族企业治理是一种社会资本的治理模式。[2](p6)因而,社会资本就是家族企业的独特资源和竞争优势的来源。

家族企业的这种社会资本治理模式具有两大突出优势:一是成员间紧密联系的关系网络以及网络中的信任、忠诚、利他主义等有利于降低企业的代理成本。家族成员之间长时期、多维度的交易在监督和约束决策代理人上更具有优势,家族企业中的利他主义有利于培养彼此的忠诚,[3](p325-364)家族成员间普遍存在各种非正式契约,能降低业主与家族代理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家族企业内部的代理成本趋于最小化。[4](p7-15)二是家族关系网络及网络内的信任可以降低企业的交易费用。网络关系可以避免纵向一体化所带来的过高的行政费用和规模过大而缺乏灵活性,同时也可以减少短期的市场交换必须付出的过高的交易费用。[5](p87-99)而交易伙伴的相互信任,可以避免签约成本,减省了交易双方对于监管机制的投资,[6](p84-91)降低了交易的不确定性,从而有利于节约交易费用。

(三)社会资本与家族企业发展的魔咒。

据《中国家族企业发展报告》统计,我国家族企业经营年限平均为8.8年,估计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够顺利延续到第二代,能够传到第三代的仅为10%~15%。不仅在我国,在东南亚国家“富不过三代”的千古魔咒也仍在家族企业中延续。为什么大多数家族企业摆脱不了发展的魔咒呢?归结起来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家族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不能得到顺利的传承和延续;另一个就是随着家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未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综合来说,就是大部分家族企业未能具备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1.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不能得到顺利传承和延续。

卡布雷拉·苏亚雷斯,德萨·佩雷斯和加西亚·阿尔梅达等学者认为,家族企业的成功延续取决于那些给它们带来竞争优势的独特要素在代际间的传递或转移。[7](p37-47)而研究表明,社会关系网络是家族企业发展的独特资源,是大多数家族企业成功创立和发展的基础,由社会关系网络所带来的异质性资产如果在代际传承中丧失,将会对企业的成功传承有很大影响。[8](p657-666)施泰尔也认为,企业家关系网络是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基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企业家关系网络在代际间的传承效果。[9](p259-276)当家族企业发展所依赖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如果不能得到有效延续和发展,企业原有的竞争优势难以保持,企业落败也就不难理解。现实中,一些家族企业在传承后逐渐走向没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原来的竞争优势未能随着企业领导人的更替而延续下来。

2.新的竞争优势难以形成,限制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在企业的创立和初步发展阶段,建立于家族关系网络、家族信任基础之上的社会资本是家族企业发展的基石,是家族企业竞争优势之源,然而家族企业不能永远处于创立和初步发展阶段。随着家族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逐渐向现代化大企业转变时,其所依赖的社会资本基础也必须得到相应的扩大和转变,成为企业新的竞争优势之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可持续的发展。然而,家族企业原有的信任模式和关系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资本的扩展。处在家族(或泛家族)信任之内的行为主体无法使自己的行为超越网外;处于网络之外的行为主体由于信任困境很难将其融入至该企业网络之中,[10](p9-12)从而使得信任和网络难以拓展。当信任不足,家族网络无法随着企业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扩展时,就会使得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基础无法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难以产生新的竞争优势以适应企业的发展,从而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限制。

二、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结构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家族企业的社会资本结构。

关于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理论界研究的还较少。一般常见的是对企业社会资本进行常规性的分类:如:按内外关系把企业社会资本分为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按照三维分析法把企业社会资本分为结构维度、关系维度和认知维度。与这些研究不同,本文从社会资本的主体、网络类型和内容这三个方面分析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结构,以及不同的社会资本结构对家族企业发展的影响。

1.主体结构。

在家族企业发展的社会资本基础中,不仅包括企业自身的社会资本,还包括企业内关键人员个人社会资本和家族社会资本。因此,从社会资本的主体构成上讲,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就有三个或者说三类行为主体,一个是家族企业组织,另一个是企业内关键人员,还有一个就是家族组织。这三类社会资本都能为企业的行为提供便利,但是又各有特点。其中,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属于企业所有,形成于企业自身的各种社会经济联系,可以被企业控制,并自动为企业服务。企业内关键个人的社会资本属个人所有,源于个人的各种社会经济关系,企业对其不可控,会随着个人的离开而离开。家族社会资本属于家族所有,源于家族内外部联系,会服务于企业,但是不能被企业直接控制,会随着家族内外部关系的变动而变动。

2.网络结构。

关系网络是社会资本的形成基础,关系有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之分。非正式关系是指个人或者组织间通过一些亲缘、地缘等因素自然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又不具备强约束力的相互联系。如同学关系、亲缘关系、熟人关系等。非正式关系网络往往相对狭小、封闭,网络内信任度高。正式关系是指通过一定的程序、契约等正式的形式在个人或者组织间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一定约束力的相互联系,如会员关系、联盟合作关系等。正式关系网络一般建立在企业的各种社会经济联系中,网络范围较大,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但网络内的信任度相对较低。虽然一些学者(如博特、刘松博等)认为只有非正式关系才是社会资本的形成基础。但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正式关系也是社会资本形成的基础,如我国学者周小虎、刘寿先、于鹏、王霄、胡军、韦影、边燕杰、丘海雄等在研究企业社会资本时,也都把正式关系网络包括在内。因此,对于家族企业而言,其社会资本也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由非正式关系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和由正式关系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

3.内容结构。

信任和规范是社会资本的基本内容。如,普特南在对社会资本进行定义时,就直接指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特征,诸如信任、规范以及网络,他们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行为来提高社会的效率。[11](p195)而从那哈派和戈沙尔在对社会资本的三个维度划分上可以看出,除了信任、规范等基本内容外,成员间的相互尊重和认可,共同的价值信仰等,[12](p242-266)凡是有利于提高网络内成员实现目标活动的因素都是社会资本的组成内容。对于家族企业而言,除了上面这些因素之外,家族忠诚、家长式权威以及利他主义等,也都是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

韦伯把信任分为普遍信任和特殊信任。建立在私人关系和家族关系之上的家族信任属于特殊信任,而建立在各种制度、规范和信仰基础之上的制度信任属于普遍信任。家族信任以血缘性社区为基础,圈内信任度强,圈外信任度弱,信任难以扩展。普遍信任以信仰共同体为基础,是现代化经济关系发展的基础。[13](p232)而家族企业中的家族忠诚、家长式权威以及利他主义等也都是家族企业所特有。因此,从社会资本的内容结构上,可以把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分为具有家族特色的社会资本和普通意义的社会资本。其中,由家族信任、家族忠诚、家长式权威和利他主义等形成的社会资本属于具有家族特色的社会资本,而由普遍信任、价值规范以及共同信仰等形成的社会资本属于普通意义的社会资本。

(二)社会资本结构与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是依赖社会资本进行创业并发展的家族企业,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取得较好的发展,而大部分企业却摆脱不了套在家族企业身上的魔咒呢?社会资本结构的不同是一个重要原因。不同的社会资本有着不同的传承性和扩展性,适应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有不同的影响。传承性差的社会资本不利于企业原有竞争优势的保持,而扩展性差的社会资本则不利于企业现代化的进程。在家族企业社会资本构成上,什么样的社会资本占主导地位将影响着企业发展的方向。

1.社会资本结构与原有竞争优势的保持。

社会资本是家族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家族企业治理所依赖的社会资本基础被削弱时,就会影响企业治理功效,从而影响企业原有竞争优势的保持。然而,在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在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时,一些社会资本稳定性较差,传承困难,很容易发生遗失或者减损的现象,进而削弱企业社会资本治理的基础和企业的竞争优势。那么,在家族企业的社会资本结构中,哪些社会资本在企业的传承和延续中具有稳定性,不容易流失,而哪些社会资本具有易变性,容易随着领导的更替而消失呢?

从社会资本的主体结构看,企业社会资本依附于企业组织,属企业所有,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延续,一般不会随着领导人的更替而发生大的变化,在代际传承时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企业内关键人员个人社会资本属于个人所有,依附于具体的个体之上,难以向其他的个体或者组织转移,在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中及其他人事变更中,发生遗失的可能性大。家族社会资本属于家族所有,在代际传承中,家族内部社会资本会因为权利更替变化而出现下降的趋势,家族外部社会资本相对稳定。从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看,非正式关系网络往往与特定个人相联系,网络内的信任建立在特定个体基础之上,网络关系往往难以传递和继承,而正式关系网络多形成于一些正式的社会经济联系,有契约和协议作为保障,一般不会随着企业领导的更替而发生大的变化,稳定性较强。从社会资本的内容结构看,信任、规范、价值、信仰等往往是依据一定规章制度或者是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的,一旦在企业的内外部网络中建立起来,就会扎根于成员的大脑之中,稳定性强。而家长式权威,对家族企业领导人的忠诚等,则是依附于特定的领导人个人,与个人特质有关,难以传递或被继承,在家族企业代际更替中难以传承。

因此,在家族企业社会资本构成中,如果与个人相关、与非正式关系网络相关以及与家族相关的社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而与企业组织自身、与正式关系网络以及信任规范、价值信仰等相关的社会资本还很薄弱的话,则不利于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基础在企业领导人的代际更替中保持稳定。如果是相反的情况,则有利于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的传承和企业原有竞争优势的延续。

2.社会资本结构与新的竞争优势的形成。

随着家族企业由创业期和初步发展期向快速发展期转换,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必须得以扩展和转变,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从而避免由于社会资本的不足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的限制。然而,在家族企业向现代化大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社会资本的扩展性是不同的,对企业持续发展的影响也不同。

基于血缘、亲缘、地缘等因素形成的非正式关系网络,封闭性强,内部信任度高,但是网络半径相对较小,圈外人很难进入,网络扩展性较差,这些特点决定了由非正式关系网络形成的社会资本的扩展性也较差。同样,由家族信任、家族忠诚、家长式权威形成的社会资本具有浓厚的家族特色,一般都高度集中于具有家族(泛家族)关系的个体之间和家族企业领导人个体之上,也很难超越这个群体或领导人个人而向其他个体传递和扩展。那么,建立在个人关系基础之上,具有浓厚家族特色的企业主个人社会资本和家族社会资本也就注定了难以超越其自身的范围向外扩展。在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上面这三类扩展性差的社会资本一直居于主导地位,那么将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现代化进程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正如杨光飞所言:“关系”在华人家族企业的初始阶段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关系”嵌入弱化了华人家族企业的组织理性以及制度理性,也制约了华人家族企业的传承和扩展。[14](p81-85)

正式关系网络一般形成于企业各种正式的社会经济联系,是企业作为一个经济体在与外界的交往中建立起来的,网络规模自然会随着企业经济行为的扩大而扩大,是现代企业组织社会资本的主要来源。而由普遍信任、规范以及共同价值信仰等内容形成的社会资本是普通意义的社会资本,可以在不具有任何血缘、亲缘关系的个体之间形成,并会随着企业联系的增加而增长。正式关系网络、信任、规范等是家族企业自身社会资本的形成基础,这就决定了企业自身社会资本也具有相应的扩展性,会随着企业组织的扩大,外部往来的加强,而得到相应增长。在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上面这三类扩展性强的社会资本能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将非常有利于企业向现代化大企业转变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的调整与转换

社会资本是家族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社会资本又是家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家族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处理好社会资本的问题。保持原有的竞争优势要求社会资本必须具有可传承性,而获得新的竞争优势要求社会资本必须与企业的发展规模、发展程度相匹配,能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得到相应的扩展。因此,对于众多的家族企业而言,要想摆脱发展的魔咒,就要根据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断调整社会资本结构,逐步降低对不可传承性社会资本的依赖,适时转换社会资本的类型,实现社会资本的增长与企业增长的同步。

(一)调整社会资本的主体结构,降低对企业主个人社会资本的依赖。

来自战略和创业领域的研究表明,企业家所拥有的社会资本是公司创立过程中最具价值的资产,新企业的成功创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家所拥有的社会关系网络。[15](p58-128)然而,随着企业家的老去,这些支撑企业发展的绝对力量——社会资本,却难以有效地向下一代传承,从而会给企业的后续发展造成严重困难。因此,为了保证家族企业发展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就必须要改变完全依靠企业家个人社会资本的局面。而企业组织自身的社会资本具有良好的传承性和拓展性,有利于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逐步强化企业组织社会资本的建设和积累,弱化对企业主个人社会资本的严重依赖,是调整家族企业社会资本主体结构的重要途径。调整社会资本的主体结构,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着手。在企业内部,要强化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组织结构的建设,增强企业现代化管理水平,以制度化管理逐步替代企业的人治化管理,进而降低企业对关键领导人的过于依赖。在企业外部,企业领导人在参加各项社会经济活动时,要尽量淡化个人色彩,以企业的身份来进行,以此增强企业社会资本的建设,抑制企业主个人社会资本的快速发展。

(二)转换社会资本的网络结构,强化正式关系网络的作用。

在企业的创立和初步发展阶段,以亲戚和熟人关系为基础的非正式关系网络为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提供了途径,是家族企业创立和发展的基础。然而,非正式关系网络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和狭小性,网络范围难以超越亲熟关系向外拓展,不利于企业从社会范围内吸取最优资源,从而会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而正式关系网络是企业在各种社会经济行为中建立起来的,具有相对的开放性,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网络基础。因此,家族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要逐步摆脱非正式关系网络的约束,加大正式关系网络的建设。强化企业正式关系网络的作用,淡化对非正式关系网络的依赖,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人才运用上,尽量避免任人唯亲,而是要任人唯贤,尽可能的从社会范围中选取企业最适合的人才,而不是局限于狭小的家族(泛家族)圈子。二是要强化企业的纵向联系、横向联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经济联系,通过会员关系,联盟合作关系等增强企业自身从社会中获取资源的能力,降低企业对社会关系网的依赖。

(三)加强信任与规范的建设,拓展社会资本的范围。

以家族信任、家族忠诚、家长式权威和利他主义为主的家族企业社会资本具有浓厚的家族性和个体性,不利于企业向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也不利于社会资本的传承和延续。因而,家族企业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企业内外建立起以普遍信任为基础,以各种规则为保障的社会资本结构。在这种结构中,除了有家族信任、家族忠诚外,还要在更广范围内建立起信任关系;除了家长式权威外,更要建立起以能力和层级关系为基础的权威关系;除了利他主义外,还要在企业内建立起人人共有的价值观念和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家族企业社会资本范围从家族向外扩展。要实现这种扩展,首先要在企业内外建立健全制度信任体系,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体系,使制度信任与家族信任和泛家族信任相互补充,并逐步强化制度信任的作用。其次要超越家族范围,在企业内建立起积极向上的、开放和谐的企业文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配的价值观念体系。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社会资本的结构调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相对长期的、逐步的过程,要和企业发展的不同时段相对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实施和逐步调整。在企业的创业阶段和初步发展阶段,以与个人相关、与非正式关系网络相关以及与家族相关的社会资本为主体,在向现代化大企业转向时,应以与企业组织自身相关、与正式关系网络相关以及与信任规范、价值信仰相关的社会资本为主体。而在中间发展阶段,应是两类社会资本同时起作用,互为补充。另外,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的调整还需要社会支持和环境的配合。在以普遍信任为基础的社会环境中,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完善的情况下,在国家对中小家族企业有各种有效的政策扶持的情况下,家族企业社会资本结构的转变将会容易很多。

[1]S.G.Redding.Weak Organizations and Strong Linkages:Managerial Ideology and Chinese Family Business Networks[M].G.Hamilton(ed.).Business Networks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nd Southeast Asia,Hong Kong:Centre of Asian Studies,University of Hong Kong,1991.

[2]范烨.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的家族企业治理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9.

[3]加里·斯坦利·贝克尔.家庭论[M].王献生,王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周生春,范烨.社会资本、治理结构与家族企业代理问题[J].浙江社会科学,2008,(12).

[5]边燕杰,丘海雄.企业的社会资本及其功效[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6]周小虎.企业理论的社会资本逻辑[J].中国工业经济,2005,(3).

[7]Cabrera-Suarez,K.De Saa-Perez.P,And Garcia-Almeida,D. The Succession Process from a Resource-and Knowledge-based View of the Family Firm[J].Family Business Review,2001,(14:1).

[8]Khai Sheang Lee,Guan Hua Lim,Wei Shi Lim.Family business succession:ppropriation risk and choice of successor.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J].2003,28(4).

[9]Steier,L.Next-generation Entrepreneurs and Succession:An Exploratory Study of Modes and Means of Managing Social Capital[J].Family Business Review,2001 ,(14:3).

[10]周立新.家族企业网络演化:一个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求索,2006,(5).

[11]罗伯特·普特南.使民主运转起来[M].王列,赖海榕,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12]Nahapiet.J & Ghoshal,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3).

[13]Weber M.The religion of China:Confucianism and Taoism[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51.

[14]杨光飞.关系治理:华人家族企业内部治理的新假设[J].经济问题探索,2009,(9).

[15]窦军生.家族企业代际传承中企业家默会知识和关系网络的传承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8.

F276.5

A

1003-8477(2012)07-0051-05

杨安宁(1968—),男,北海职业学院教师。杨玉秀(1975—),女,天津社会科学院企业研究所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姜凤玲

猜你喜欢

家族企业家族信任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HK家族崛起
《小偷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嘤嘤嘤,人与人的信任在哪里……
传·承
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