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形教学在高中教学中的应用

2012-04-09张敏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2期
关键词:长方体图形笔者

张敏

一、图形教学的重要意义

实践证明,在高中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效利用图形,在教学中合理引导学生自己运用图形进行合作探究,在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学生也对知识点有了牢固的把握。

1图形教学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化。高中数学中的很多重点知识都是相对抽象的,而利用图形或者图像的性质来进行分析和研究,使得图像与函数的表达式之间相互印证,让知识点更清晰和形象,更易于学生掌握。例如,教学中利用韦恩图表来进行集合关系的表达;利用数轴来理解定义域和值域的界定;利用平面点连接所组成的图形来进行函数性质的理解等。

2图形教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知识学习的成效主要是通过学生解决题目的能力和效果来验证的。在解题的过程中,学生如果可以利用图形进行题意的理解和解答,将有助于学生攻克难题。同时,这个过程学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利用图形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这将为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打下基础。

二、图形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图形教学法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以下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进行阐述。

1框图教学法

笔者一般采用让学生自制框图来总结本章内容的方式,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形成了对知识点的二次学习,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实际掌握程度,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系统性和缜密性以及利用图示来学习数学的意识。以下的结构图就是笔者引导学生所制作的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知识总结图。

通过这个总结图,学生可以更直观、更清晰地了解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重点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构造模型教学法

在高中几何的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三维的空间关系,学生由于经验的缺乏,无法在脑海中呈现相应的位置关系,而许多问题的考察就是对学生脑海中所形成的空间图像的考察。笔者在进行长方体和正方体教学中,在学生对长方体有了基本认识之后,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制作了一个长方体,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对长方体的具体构造以及点、线、面之间的关系,有了真正的了解。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做了以下的模型:

通过制作模型,学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思维能力,随着对模型的逐渐掌握,在遇到一些试题的时候,不用再进行模型的制作而可以很快地在脑海中形成模型,迅速而准确地解决问题。

3多媒体展示图形法

在引入数学概念或者播放图形移动方面,运用计算机展示图片的方式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显示出了极大的优越性。例如,笔者在进行椭圆这节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对椭圆的概念以及图形有形象的认识,向学生展示了“嫦娥一号和二号卫星轨迹图”:学生对这种变换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和把握。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第—庐级中学)

猜你喜欢

长方体图形笔者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分图形
找图形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