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对初级中学田径教学的影响分析

2012-04-09倪园园孙殿恩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2期
关键词:田径新课标技能

倪园园 孙殿恩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对克服当前初级中学田径教学困难,促进教师教学观念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初级中学田径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观念问题

新课标的的内涵是健康第一,淡化技术教学,注重学生学习兴趣。因此对于以往教师放羊式、主裁式的教学观念形成一定冲击。目前多数学校田径教师尚不能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也很难转变为服务者,对于运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构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想法还很少。

2学生兴趣问题

目前初级中学田径教学存在内容单一、场地器械不足等问题,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学习田径的兴趣。另外,学生在田径课程上的学习多数为教师主导一切,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学方式问题

田径课程的传统教学方法虽然在实践中有一定效果,但其教学主旨不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多数教学只注重的技能的传授,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缺少发散性、讨论性、趣味性的组织形式。另外,田径学习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学生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个体差异性,学习方式、思维也不相同,教师目前的教学还不能完全考虑到这类因素。

二、新课标对初级中学田径教学的影响

1教学理念与教材的拓展

新课标的理念是继承与发展,彻底摒弃之前田径教学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标对田径教材没有提出具体的要求,因此,田径教材的选择可以依据推动学生为主体的发展目的,自主选择教学内容,教学组织的形式也可以多元化,教学模式向感性与理性相结合、趣味与开发能力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向转变。

2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新课标强调学习评价的多元化、科学化。它需要掌握学生体能和技能的情况,更好地对学生学习情况和表现进行评价。考核目标因人而异,注重差异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珍视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田径考核中,定量与定性相结合,既要对身体素质进行评价,又要对运动技能进行动态评价,评价学生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创造性,学习成果的有效性。

三、新课标背景下初级中学田径教学策略

1注重原理认知

现阶段,中学田径教学多以传授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素质为主,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对运动技能、身体锻炼和田径原理的认识,缺乏对学习阶段影响学习因素的分析。因此,今后的田径教学,在传授技能和锻炼身体的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技能运动背后理论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把握学习阶段影响技能形成的各种内外因素,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通过加深原理认知和对影响因素的修补来提高自身的田径学习水平。

2注重快乐学习

新课标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兴趣的培养建立在学生对学习过程产生快乐感受的基础上。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生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环境中,在没有等级和鼓励学生自我评价的环境中,可以获得心理安全,这种心理安全应该是快乐的。田径教学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教师要以组织者的身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学习的自由环境,促进学生快乐学习。

3注重参与学习

学生学习田径需要根据自己的方向,参与式地发现自己需要的学习资源,并能形成自己的学习问题,决定自己的学习行为路线,承担自己的学习后果。这样就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促使学生自主选择、自主参与和自我发展。

4注重意义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需要学生不仅掌握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更需要使个体的行为、态度、个性以及体验与学习结合起来。只有学生在认识到田径学习与保持和增强自我有关,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田径的学习活动中,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态度,使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对学习的认知。

田径教学是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新课标的颁布对消除教学中教师观念陈旧、学生被动学习和教学方法单一的问题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初级中学的田径教学,应注重原理认知,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参与学习和有意义学习。

(作者单位:山东德州学院体育学院)

猜你喜欢

田径新课标技能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