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应加强信息素养的培养

2012-04-09高颖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2年2期
关键词:技能信息技术素养

高颖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现代教育带来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个性化成长与发展的平台,并促使教师教师角色的转换、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随着信息技术在高校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国家对教师的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要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教师要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但是,针对学校教师信息素质以及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科研的调查结果却不容乐观。教师的信息素质和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科研的能力,将直接决定着我国教育整体信息化的水平。本文仅从教师自身的角度对现状加以分析,提出应用于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教师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信息素养最早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车可斯在1974年提出,并将其概括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能力”;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能”。

教师所必备的基本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知识和信息技能两大部分。信息知识包括信息理论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是信息能力的基础。信息技能则是信息能力的核心,包括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信息获取技能、信息分析技能、信息评价技能、信息加工技能、信息利用技能和信息输出技能等。

二、学校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发展现状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水平参差不齐,从教师的角度来看,主要体现在:

1缺少系统的学习。许多非信息专业的高校教师并没有系统学习过现代信息技术,导致其在信息能力方面先天不足,许多人没有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和网络技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教学科研的能力更是十分有限。

2思想不到位。改革创新的意识淡漠或墨守成规,不愿花费过多精力涉足新领域,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退避三舍。有的教师固步自封,对新观念不采用积极的态度去认识,表现出对现代教育技术不屑一顾、抵制的态度,认为作用不大,劳民伤财。

3教学软件匮乏。这是制约现代教育技术快速推广的重要原因之一,导致教师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望洋兴叹、停滞不前。

4不同学科、不同教师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上“贫富不均”。有的学科、教师经常使用,游刃有余;有的学科、教师很少使用,甚至从不接触。

5教学任务重,不能投入很多的精力、时间系统学习现代教育的理论与技能。一般是学校促一促,教师走两步,培训多少学多少,比赛时用平时不用,软件能不开发就不开发。

为了解决制约高校教育技术快速发展的问题,促动高校教师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三、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几点建议

1教学观念的转变

教师除了要自己树立终身教育观外,还要树立现代化教学观念。具有现代化教学观念的教师,应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即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指导、计划、组织和协调,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的能力。创新性学习是以整体性思维为主导,它反映了综合分析的时代教育精神,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字化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在信息储存、传播方面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当它进人教学过程,就使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有了新的发展,学生借助计算机课件、多媒体课件、录像带、录音带、光盘等进行学习,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了,同时,掌握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的自主性增强了。为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创造更加充分的条件。多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网络结构,提供一种良好的人机交互功能,较好地实现个别化、合作化教学,学生主动参与及自我探究的欲望有可能被大大调动起来。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逐渐由知识的灌输者变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学习的引导者。通过角色自然转变,师生之间建立了平等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

2教学策略的调整

托尔斯泰曾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将永远是抄袭和模仿。”在信息化时代,教师面对的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传统的学习策略也应作出相应的调整。要科学的处理好传统课堂与利用网络进行教学的关系,要处理好专业书本知识阅读与网上学习资源浏览的关系,还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合理地安排好学习与上网的时间。

3教学资源的利用

为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应用计算机对教学系统运作过程进行监控、研究和评价;制作多媒体课件、参与校园网资源建设等,教师作为信息化人才的塑造者,自然须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问题解决能力。信息处理能力是基础,而信息问题解决能力是信息技术存在和发展的价值所在。其次,教师还必须具备信息交流能力。有效的交流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尽快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必须通过加强信息技术培训来实现。如,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学过程,熟练使用各种应用软件。有能力的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信息资源的建设。

4数字化教学实践

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尤其是基于互联网的多媒体教育网络中的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既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又可以进行协作型教学,还可以将“个别化”与“协作型”二者结合起来。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或需要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时间、教学方式甚至指导教师。作为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充足的知识,大量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和虚拟现实等教学技术,并在教学过程中创建信息教学环境,探索知识形成过程的多种教学模式,以适应不同类型的教学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教授学生能够对知识信息进行辨别、选择、运用,能够构成对日后学习有用的基础性、背景性的“前结构”、“前理解”,以不断构建在学习中将要学到的新知识。教师要帮助学生适应、学会使用计算机及其网络教学这种方式,教会他们如何查找知识、发现知识。教师要教会学生面对知识的态度,教会学生以一种兼有批判、创新的态度去对待知识。

总之,学校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当前,许多学校都高度重视信息资源建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只有采取多种积极有效的实践措施帮助教师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才能使校园教育技术实现跨越式健康发展,才能适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培养新人才的信息时代要求。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技能信息技术素养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