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患沟通在颈椎骨折脱位不伴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

2012-04-09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年19期
关键词:颅骨颈椎病房

李 婷

颈椎骨折或脱位,由于其位置和构造相对于胸椎腰椎,更易受到损伤。颈部椎体解剖构造独特,特别是上颈椎一旦损伤,极易损伤其椎管内的脊髓[1]。临床收治的部分患者存在影像学上颈椎骨折或合并脱位,但是无脊髓损伤相关症状的病例。此类患者无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在接受治疗初期都存在不同程度不配合的情况。我科2010年6月~2012年6月共收治颈椎损伤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17例,通过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后,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患者的配合度,经相关治疗后均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8~64岁,平均45岁。上颈椎骨折3例,脱位或半脱位2例,骨折合并脱位8例;下颈椎骨折1例,骨折合并脱位3例。颅骨牵引等保守治疗13例;颈椎内固定手术4例,其中前路1例,后路2例,前后路联合1例。治疗后皆无神经损伤症状出现,住院期间将护患有效沟通全面实施后,17例患者均无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并发症,均好转出院。

2 护患沟通

2.1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对于这一类型损伤的患者尤为重要。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此时并没有意识到一旦情况加重可能会产生不可预知的后果,甚至突然死亡,仍然把自己当作正常人。与病房其他患者相比有优越感,会放松对自己疾病的重视。由于需要长时间的颈部制动,大部分患者还需要长期卧床行颅骨牵引,患者还没有做出长期住院的准备,有的患者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起床大小便,理由可能仅仅是卧床大小便不习惯。所以,护士常常需要多次耐心的向患者强调颈部制动的必要性,改变患者对疾病的态度,做到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使患者能遵从医嘱,配合护理工作。

2.1.1 家庭宣教 由于住院环境和周围人群的改变可能增加患者和医护工作者的距离,信任度和配合度在入院初期往往是一道坎,这段时间如果增加来自家庭的心理安慰和来自亲人的鼓励,会大大增加患者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也更理解相关治疗手段的必须性[2]。所以我科一直将家庭宣教作为重点,在有家属在场的情况下实施健康宣教,并且制作了平实生动配有图画的宣传单,及时交到患者和家属手中,用通俗的语言介绍疾病知识,增加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

2.1.2 病房宣教 我科在收治患者时,往往根据患者的病情分类,在病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将同一类型患者安排在同一病房。老患者与新患者之间的交流,往往对新患者而言是对疾病最早期的宣教者。患者之间容易产生同病相怜的感觉,对来自其他患者的宣教变得容易接受。所以在日常的宣教中,要求护士声音温柔的进行健康教育,使病房每个患病者都能听得清楚、明白[3]。在日常的交谈和护理中,我们也观察到,病友之间以及家属之间也相互交流病情,相互鼓励,对我们交代需要注意的地方,不但可以自己做到,还可以在病友不能配合治疗的时候给予劝诫,有效提高了疾病宣教的效果。

2.1.3 心理暗示 暗示的积极作用常常可以间接的鼓励患者,要学会运用暗示的技巧,乐观的情绪感染患者[4],例如患者情绪低落时,讲述在病房曾有患者也是颈椎损伤,但是非常乐观,一方面积极配合,另一方面其乐观向上的态度也感染了同病房的其他病友,健康出院时医护人员和病房的病友都成了他的好朋友。这样的讲述可以是无意间的介绍,但是对患者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然这样的“前辈”也就成了患者学习的对象和榜样,乐观的态度也需要在“楷模”的带动下逐步形成[5]。

护士在病房的反复宣教也是心理暗示的一部分[6]。对于患者来说,对疾病的认识不够,需要护士和患者家属在身边不时的反复交代病情,或者在周围人群的平时谈话中间接影响患者的心理。我科心理暗示的重要宗旨之一就是消除患者消极的心理,让患者充满信心地面对治疗,理性地看待疾病,对治疗和预后有正确的认识。

2.1.4 人文关怀 笑容是最好的良药。我科针对患者入院后可能存在的抵触情绪,要求护士以诚相待,用笑容去化解所有的矛盾,以一颗诚心去换取患者的信任[6]。与患者的交流成为我们每日工作的重点,交流中我们尽力在细微处体现关怀,在患者床前弯腰倾听,使用非语言性沟通方法,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工作情绪以此来感染患者。对于不能适应卧床大小便的患者,我们观察到有的患者人为的减少饮水,造成便秘和尿路感染的隐患。对此,我科群策群力,想到很多解决的方法,如轻音乐放松患者心情;调整患者的饮食结构,配合腹部按摩指导;针对患者害羞心理,我们采取男女分房;对个别患者,我们努力开辟出空间,让其可以在没有打扰的环境方便。一旦出现便秘和尿路感染先兆的患者,我们始终鼓励他严格卧床,对床单污染的情况给予及时无条件更换,不带给患者心理负担。对患者提的要求和意见,在最短时间内进行改善,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2.2 牵引护理宣教 颈椎由于体积小,周围软组织肌肉等力量相对薄弱,发生骨折以及脱位的可能性大,入院后经相关检查后往往需要牵引治疗。早期的牵引为枕颌带牵引,后期为方便护理、增强牵引效果等常改为颅骨牵引。通过宣教让患者了解牵引方法、目的、护理及效果观察,使患者有效配合。

2.2.1 枕颌带牵引 枕颌带是入院早期的牵引方法,牵引重量从最初的1 kg开始,以患者舒适为前提逐步增加牵引重量,最大不超过3 kg。日常由于翻身等护理,会不同程度的改变其牵引线,使牵引效果下降。我科护士对其不定时进行牵引调整,对角度和重量的调整会协同管床医师共同完成。牵引期间注意呼吸、血液循环等情况。一旦有头晕、恶心等不良情况,及时通知医师更改牵引重量,或施行长时牵引间断放松的手段减少不良反应。牵引期间注意观察口腔和上呼吸道感染的情况,定时的口腔护理,可以有效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减少相应并发症[7]。

2.2.2 颅骨牵引 我科为入院确诊为本症的患者皆实施了颅骨牵引术,并配合间断颈托制动。颅骨牵引为有创并有效的治疗方法,牵引重量从3 kg开始,逐渐增加牵引量,每日增加1~2 kg,牵引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四肢神经功能变化[8]。牵引术后的日常护理需要保证切口清洁,注意牵引针口和针体的无菌保护。针体包裹一层酒精纱布,既可以有效引流,也可以阻止外界细菌侵入。牵引针的固定螺钉需要每日进行调试,以达到最优最稳固的固定。患者普遍反映颅骨牵引术后的生活更加方便,吃饭说话都不受干扰,头面部没有枕颌带的限制,口腔护理也更加方便。

2.3 围手术期心理辅导

2.3.1 术前心理辅导 没有明显症状体征的患者很难下决心决定手术,且手术本身存在较大的风险,加上对疼痛的惧怕,术前患者常表现出焦虑、忧愁、恐惧的心理,任何违背意愿或心存迟疑的情况都是不适合手术的。为此详细向其说明麻醉的方法,确保手术是在安全无痛的情况下进行,并告知术中有护士全程陪伴在身边,有任何不适和需要可随时提出并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不必担心。宣教内容深入浅出,事实求是,既让患者知道手术的安全性,也让其了解手术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并耐心地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使用鼓励性语言,消除其思想顾虑。心理辅导以交谈、图片和发放手术麻醉前须知卡等形式进行,让患者了解术前不同的心理状态对手术、麻醉以及术后恢复的影响,将决定权主要交到患者手中。

完成心理辅导后教会患者吹气球锻炼呼吸能力,颈椎前路手术进行气管推移训练,颈椎后路手术进行俯卧位训练,术前戒烟酒。通过健康宣教取得患者合作,可有效降低手术风险。

2.3.2 术中配合 首先告知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觉,介绍麻醉及手术过程,为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心情,指导患者行深呼吸、全身放松等训练,使其术中能更好地配合。

2.3.3 术后健康指导 术后疼痛会触发患者的烦躁和焦虑,甚至会牵涉到对手术成败的怀疑,应在术后协助医师进行镇静止痛,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并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分散其注意力,注意病房环境,防止大声喧哗和限制探视人员数目,让患者在无痛、舒适的环境下康复。鼓励患者早期参与康复训练,以利于四肢的肌力、肌张力和活动度恢复。鼓励患者术后深呼吸,同时做好口腔护理、雾化吸入、祛痰等防止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9]。加强保持颈部制动重要性宣教,介绍并指导患者使用颈托或头颈胸外固定支具,协助在支具保护下定时翻身,并完成术后体位的安全过度,防止压疮发生。

3 小结

经过上述综合治疗,对颈椎骨折伴或不伴脱位的患者做好心理辅导,正确宣教,以诚相对,让患者了解疾病,理性参与,积极乐观配合医护人员共同参与疾病诊治,根据病情采取保守或手术治疗,都可以将危险化解,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加强护患沟通是保证获得和维持良好治疗效果的有利措施和重要因素。

[1]姜星杰,张 烽,陈向东,等.下颈椎陈旧性脱位的手术治疗[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9,19(12):904 -908.

[2]Manoilovich M,Antonakos CL,Ronis DL.Intensive care units,communication between nurses and physicians,and patients'outcomes[J].Am J Crit Care,2009,18(1):21 -30.

[3]Kim YM,Heeney M,Kols A.Factors that enable nurse - patient communication in a family planning context:a positive deviance study[J].Int J Nurs Stud,2008,45(10):1411 -1421.

[4]梁业梅.护患沟通十大技巧应用体会[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5):123 -125.

[5]Charlton CR,Dearing KS,Berry JA,et al.Nurse practitioners'communication styles and their impact on patient outcomes:an integrated literature review[J].J Am Acad Nurse Pract,2008,20(7):382 -388.

[6]Chapman KB.Improving communication among nurses,patients,and physicians[J].Am J Nurs,2009,109(11 Suppl):21 -25.

[7]Sandhu H,Dale J,Stallard N,et al.Emergency nurse practitioners and doctors consulting with patients in an emergency department:a comparison of communication skills and satisfaction[J].Emerg Med J,2009,26(6):400 -404.

[8]袁同洲,黄 野,许 诺,等.渐进性大重量牵引在下颈椎脱位前路手术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2):919-921.

[9]谢春娜,林佩达.创伤性寰枢椎不稳26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9,8(12):1023 -1024.

猜你喜欢

颅骨颈椎病房
颈椎为什么易发病
养护颈椎,守住健康
When weird weather strikes 当怪天气来临时
更正
整建制接管改造COVID-19重症监护病房的实践与探讨
颅骨血管瘤样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颈椎
失眠可能与颈椎有关
More gum disease today than 2,000 years ago
探讨外伤性颅骨缺损行颅骨修补术14例的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