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加强与完善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思考

2012-04-09韩利红王其语

关键词:产学研河北省企业

韩利红,王其语

(1.河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2.安阳工学院 外国语系,河南 安阳 455000)

关于加强与完善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思考

韩利红1,王其语2

(1.河北科技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8;2.安阳工学院 外国语系,河南 安阳 455000)

产学研合作在河北省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河北省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创新、合作形式不断丰富,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存在很多问题:产学研合作各方价值取向不一致、政策环境不优、“政府搭台、政府唱戏”的现象还依然存在、围绕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成熟合作模式尚未形成及利益分配规则还不够完善。因此,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做出努力,才能提高河北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助力河北经济更好、更快地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产学研合作;问题;对策

一、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现状

“十一五”以来,通过政府的政策引导、学术界和产业界的联手努力,河北省产学研合作活动日渐活跃,项目、基地、人才一体化建设取得很大进展,推动了河北省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营造出产学研合作的有利环境。

(一)产学研合作机制不断得以创新

为及时沟通高校院所的科研成果信息,了解企业所需,河北省科技厅、教育厅和各地市科技局、教育局不断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促进高校院所与企业的长期科技合作。例如,2004年10月,33家高校、科研院所正式成立了“河北省省会高校科研院所联席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合作;石家庄从2009年度开始设立 “产学研合作基金”,每年投入财政资金3500万元,连续支持三年,用于石家庄市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科技厅加大了科技创新机制改革力度,重大科技项目全部由企业承担,由企业联合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完成;全省新建的省级研发中心以大中型企业和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推进产学研基地建设,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科技投入和成果转化的主体;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为充分发挥省自然科学基金引导作用,设立了钢铁联合基金,重点资助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新理论、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为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搭建一个自主创新的公共平台。

(二)产学研合作形式不断丰富

河北省产学研合作实践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合作形式也日趋多样和丰富,既有初级的松散合作也有组织化程度较高的紧密合作。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展开项目合作。通常表现为企业委托研发、科研院所技术转让或针对特定目标联合攻关等形式。例如,河北新大地机电公司联合石家庄铁道大学,共同研制出用于高速铁路的无砟轨道混凝土浇筑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成功地应用在武广客运专线。二是建立交流互动平台。通过举办各种论坛、洽谈会、成果展示会等交流信息和技术。如河北院士联谊会开展了大量的科研攻关、技术开发、学术交流、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咨询论证等工作。在推动河北省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促进河北省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整体提升、加快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三是联合建立科研基地,包括共建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等。宁晋单晶硅园区是宁晋县电力局以河北工业大学为依托,于1996年创建的产学研基地。该基地以大直径低氧碳太阳能单晶硅成果为载体,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兴企和品牌战略,现已成为中国硅光电子工业城。四是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也称作政产学研模式。目前河北省已与中国钢铁研究院建立政产学研联盟。该联盟由河北省政府及唐山、邯郸等8个设区市政府,唐钢、邯钢等13个重点钢铁企业,燕山大学、河北理工大学等8个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河北省冶金学会和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协会等2个行业协会等政、产、学、研各方共33个成员单位与中国钢研结成联盟。联盟确立了主要任务,设立了组织推进机构,明确了各成员方的责任和义务,为加强和拓宽合作搭建了更有效的平台。

(三)产学研合作取得一定成效

产学研结合,提高了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如中钢邢机与清华大学等国家重点院校广泛合作,建立形成“产学研、产销研相结合”的科研体系;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组织优势,大力开展学术研究和技术交流;主持制定了5项轧辊类国家标准,实现了从产品生产者到标准制定者的飞跃。仅2009年以来,企业自主创新相继完成5m以上宽厚板轧机工作辊、大型锻钢支承辊、铸造工具钢轧辊等一大批10余种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品研发,使中钢邢机成为全球产出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资本实力最强的轧辊产品研发与制造企业。

产学研结合,增强了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学校通过产学研,把学校科研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创新学科建设思路和人才培养理念。教授专家们从生产一线获得市场信息,了解到企业的技术难点和项目目标等,从中增强对市场的认识,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研发,从而令研发成果更有现实应用价值。此外,知识的积累和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实践。现在毕业生往往被认为“不能用”,就是因为实践太少。通过产学研结合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使高校的知识产出和人才产出更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二、河北省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省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省份的差距还很大,不利于产学研合作的观念、体制、机制、障碍还存在。这里既有与其他省份相似的共性问题,也有河北省特有的因素。

(一)产学研合作各方价值取向不一致

一直以来,在大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绩效考评体系的导向偏重于纵向科研项目的等级、科研经费的数量、参与人地位高低、发表论文的级别、所获奖励的等次,忽视横向项目、技术开发和成果转化,使得科技成果难以直接满足企业需要。这种考评体系导致科研主体更在乎“评”而不是“用”,科研人员参与产学研合作的积极性大大降低。从技术需求方来讲,企业对合作开发的技术能否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存有疑虑,担心受制于人,不愿承受技术开发的不确定性和知识产权归属的风险。另外,有些企业总是认为国内科研成果不如国外的先进,所以国内科研单位的科技成果不被青睐。所以,纵然产学研各方有合作的愿望,但由于各方目标定位和利益诉求不一致,产学研各方合作的进程还是难以顺利展开。

(二)不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依然存在

产学研合作的各方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下辖的各独立单位间的合作,利益关系、管理关系、交易关系错综复杂,保护各方的合法权益、规范各方的行为,必须要有一健全的政策法规体系和配套措施来约束和规范合作各方的行为[1]77。目前河北省产学研合作成果的知识产权归属、利益分配等关键问题缺乏有力的法制保障,侵权和无形资产流失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产学研合作的投入上,政府究竟应有怎样的投入强度、企业该扮演什么角色、科研单位要负什么样的责任都没有硬性规定和要求,缺少资金是河北省产学研合作中最为瓶颈的问题。资金不足直接影响到合作的成败,很多企业并不具备自筹全部资金的能力,需要财政的资助和风险投资机构的支持,但目前财政政策和金融政策的支持力度都不足够大。

(三)产学研合作还存在“政府搭台、政府唱戏”的现实

目前一些科技成果交流会、洽谈会、项目对接会等,虽然邀请了诸多政府官员、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印刷了大量的宣传资料和项目介绍,组织了洽谈活动并举行了隆重的合作签约仪式,但结果往往是科研机构和企业并不能真正在此过程中找到具体的合作项目,一些实质性的产学研合作也并非通过政府组织才找到合作对象的。政府对签约项目的数字关心较多,而对实际效果的跟踪力度欠缺,产学研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府搭台、政府唱戏”的现象。河北省对产学研合作投入了专项资金,应该撬动更多的投资主体参与和投入,使有限的财政投入发挥导向作用,现在却被撒了“胡椒面”,成了“唐僧肉”。甚至个别企业和科研单位为争取资金而进行假合作,不是为了真合作而争取资金。一些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申报项目,待项目获批后便将专项资助取得的资金挪作他用,企业本身不仅不出配套经费,反而在项目申报时故意增大预算,就是为了套取政府的资助。更有甚者用已经完成的项目或采用重签合同的方式,骗取政府有限的引导性资金。

(四)围绕产业链技术创新的成熟合作模式尚未形成

近来,重大产业技术创新有如下趋势:一是大投入、高风险。单个企业的实力普遍不足,创新能力薄弱,难以支撑重大产业技术创新,需要多家企业携手合作,共同投入资金,降低创新风险,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二是系统性增强、复杂性提高[2]13。围绕产业链的重大创新通常表现为学科跨度大、领域涉及多,要求各个环节的配合精准,在较长的研发周期中,参与创新的各部门必须维持默契而成熟的合作关系。

目前河北省的产学研结合大多是围绕项目进行的短期合作,为企业提供的服务也以个体单打独斗的形式居多,流动性、随意性较强。更为严重的是,有些企业与科研单位合作过程中频繁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得不接二连三地更换合作伙伴,造成合作关系松散动荡。从目前情况看,河北省的产学研合作水平,基本上还徘徊在单个的项目合作或技术转让层次,围绕产业链整体规划、整合的重大技术创新合作较少。这种较低层次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无法对相关技术领域进行长期的跟踪和研究,不能适应产业重大技术创新的需要。

(五)产学研合作中的利益分配规则还有待完善

产学研合作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各成员最终获得应有的利益,所以,利益分配方式成为决定产学研合作能否顺利展开的关键因素。现在,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方式主要是按惯例或依靠经验的粗略估计,可参照的规定大多是弹性很大的定性指导,没有明确清晰的量化分配办法。随着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深入,风险如何分担、利益如何分配等问题将会不断出现。这些问题处理不好,将严重阻碍产学研合作的顺利发展,导致产学研各方合作动力不足。这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科研成果技术价值的准确判断。技术的抽象属性和技术价值的滞后属性,需要通过成果被应用转化后才能体现,这期间还要受到该领域当时整体技术水平、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二是解决合作各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由于企业直接面对市场,更容易了解技术成果转化后的产品价值,而科研单位专注于技术研究成果,对技术水平了解得更充分,信息的不对称导致认知和判断不同。

三、加强河北省产学研合作的对策建议

产学研合作涉及的各个主体,无论是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单位,都分别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各方都秉持真诚的态度,从政策、制度、管理、组织等多方面进行改进,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产学研合作才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基于政府的视角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为了提高本国科学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竞争力,政府会采取立法和科技计划等手段推动产学研发展。要改变河北省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技术开发短期化和 “孤掌难鸣”的状况,政府必须要启动政策干预,实施宏观规划并给予财政支持,引导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有序展开。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扮演的重要角色首先在于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的政策环境,彻底改变组织随意、松散,短期行为居多、不能持续发展的现状,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良好格局。需要在目前已出台的各项相关政策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管理办法,明确产学研合作各方的权、责、利归属,并在出现矛盾和问题时加以协调和管理,为产学研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应有的政策保障。其次是逐步完善产学研合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合作规范、知识产权能够得以有力保护的政策法规体系,将现有的各项制度进一步梳理完善,针对现实中的问题加以补充、修改、完善,彻底消除合作障碍,建立科学合理且便于操作的科技成果市场价格评估体系,使合作各方的合理利益得到合法保护,形成明确、规范的产学研利益分配制度。再次是进一步加大政产学研创新联盟建设的力度和规模,加强产学研合作的组织化程度,有规划、有步骤地将学科链嵌入到产业链。围绕产业链进行重大项目合作和长期的跟踪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技术难题和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瓶颈。最后要针对不同行业、不同领域、不同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种专题性交流洽谈活动,注重引导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由单一项目合作,向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中试基地等联合开发机构方向发展,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二)基于企业视角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成果转化、将技术应用于制造过程和产品开发的实践者,理应成为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因此企业在明确自身技术需要和技术战略的基础上,应认真研究国家科技计划和科技政策,关注当前科技动态,提出既有价值又能获得支持的研究方向和选题。

首先企业应积极参加创新联盟,响应国家科技计划并利用好专项资助,这是一种顺势而行、收效甚好的举措。企业除了要针对具体的技术问题与科研单位进行一对一的合作研究,还应积极参与共性技术的研究,在结合短期项目研究的同时考虑长远的技术储备和技术研究路线,形成清晰的技术战略梯次。在联盟中摆脱“单枪匹马”“势单力薄”的窘境,提高自主创新实力。创新联盟建立伊始,成员应提前将合作中即将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如应尽义务、资金使用、利益分享、知识产权归属等问题明确好、安排好,避免出现雷声大雨点小、走形式的现象。其次在企业内部要创新、完善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体系,使其具有引导、激发技术创新的功能。引入中长期分配激励机制与政策,并真正兑现,充分调动骨干技术人员积极性,使他们的创造性付出得到应有回报。对大型企业集团来说,要在下属各公司的绩效考核体系中列入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提高集团公司内部的创新动力。而在国有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也要对技术创新能力加以要求,敦促企业加大科技投入。

(三)基于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视角

毫无疑问,高校和科研机构是创新源,是新知识、新理论的诞生地,为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提供了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支撑,哪里有重大技术突破哪里就少不了这些理论研究者的身影。因此,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应积极深入实际,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技术研究有机结合,促进科学到技术的转变。

第一,高校和科研院所要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鼓励产学研结合方面的政策,出台配套的措施和制度,以切实引导科研人员走出象牙塔、走向企业、贴近需求。例如,2009由科技部颁布的《关于做好支持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工作的通知》,科研单位和高校就应将科研人员的企业服务与职称评聘、晋职晋级等挂钩,充分引起科研人员的重视,形成一种坚持不懈的长期行为。第二,高校和科研单位要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勤于沟通和交流,提高企业对新技术的了解和科研机构对市场需求的敏感,使双方能发掘出更有价值的项目和更多的合作机会。不妨模仿德国的做法,建立“顾问合作制”,要求高校教师到各行各业做顾问,企业的信息可以向顾问们开放,顾问们除直接参与技术创新活动外,也可为企业的技术管理、技术创新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在相互学习的氛围中形成稳定的合作关系。第三,高校和科研机构应建立分类考核体系[3]。比如,高校应将教学、应用研究、成果转化和理论研究分别评价,并引入当量系数,使以上各类人员都得到学校同等重视。横向课题的承担者在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或科研成果被成功转移的,也应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提高科研人员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1]刘忠.自主创新300问[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2]蔡兵.创新与产学研合作[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10.

[3]韩利红.创新型科技人才特征及创新性管理[J].河北学刊,2012(4):138-141.

The Reflection of Strengthening and Perfecting th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Hebei Province

HAN Li-hong1,WANG Qi-yu2
(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Hebe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Shijiazhuang,Hebei 050018;2.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Anyang Industry Institute,Anyang,Henan 455000,China)

Th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plays a key role in economic structural adjustment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Hebei province.Nowadays,th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in Hebei Province has made some achievements in system innovation and forms of cooperation,but still has a number of problems:disagreement in value orientation of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parties;the policy environment is not optimal;mature cooperation pattern founded on industrial chain technology innovation has not formed and interest distribution rules have not been perfected yet.Therefore,in order to raise 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 level of Hebei province,and promote Hebei economy to develop better,faster and more sustainable,the government,enterprises,universities and institutes need to work together.

Hebei province;university-industry collaboration;problems;strategy

F204

A

1005-6378(2012)05-0057-04

2012-07-31

2012年度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计划项目《河北省产学研结合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2457203D-65)

韩利红(1968-),女,天津人,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

[责任编辑 王雅坤]

猜你喜欢

产学研河北省企业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企业
企业
企业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