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研究

2012-04-09于加睿

关键词:服务公司能源管理河北省

于 强,于加睿

(1.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天津财经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222)

河北省合同能源管理推广研究

于 强1,于加睿2

(1.河北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2.天津财经大学 商学院,天津 300222)

合同能源管理是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和市场化运作的节能新机制。从河北省经济发展中能源和环境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河北省节能减排市场机制构建的紧迫性和现实意义,提出合同能源管理是河北省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文章在分析了河北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重点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在河北省实施的具体措施。

合同能源管理;节能减排;节能服务公司(EMCo);市场化推广

河北省是一个产业结构偏重型化的省份,高耗能产业一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十二五”期间要在保持经济快速增长的前提下,实现节能减排的预定目标,任务将十分繁重。实践证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解决全省范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难以产生长期效果,市场化的手段势在必行。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是利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客观要求,必将对河北省的经济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合同能源管理及其业务模式

(一)合同能源管理的概念

合同能源管理(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简称EMC),是一种通过市场化的手段实现节能减排的新型机制。其基本运作模式是,“节能服务公司”(在国外称ESCO,在国内简称EMCo)以节能合同的方式为节能单位实施和管理节能项目,包括项目节能诊断、节能方案设计与施工、原材料与设备采购、设备运行保养与维护、人员培训、节能减排监测以及效益保证等过程服务,保证实现合同中承诺的节能量和节能效益,并承担技术和财务风险。双方在合同期内按合同规定分享项目实施后的节能减排效益,合同结束后节能效益归用能单位所有。这种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来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不仅能达到项目节能减排的社会效益,还能为合同双方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是一种双赢的节能方式。

基于这种节能新机制运作的专业化,EMCo在合同期为客户的整个节能改造项目提供了全方位服务,因此项目的合同期相当于项目的建设期和试运行期。由于EMCo向客户承诺和保证节约量,并承担全部项目成本,合同期之后客户再以节能效益分享的方式向EMCo支付项目费用(包括EMCo的成本和合理的利润),因此,实际上EMCo承担了合同期的全部风险。这就要求EMCo必须具有节能更专业、技术更先进、服务更全面、成本更低廉、管理更科学的特点。

(二)合同能源管理的服务内容和业务模式

合同能源管理不是销售产品或技术,而是通过节能项目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节能服务。确切地说是EMCo向客户企业提供节能服务并销售节能量来获取利润的。目前来看,EMCo可以提供的合同能源管理服务主要涉及以下环节内容:1.能耗评价与节能诊断。针对客户的具体情况对企业能源消耗情况以及节能设施进行评价,测定企业当前用能量,预估可供选择的节能措施的节能量。2.节能项目方案设计。制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成本的节能技术、节能产品或整体解决方案,进行具体的节能项目设计。3.节能项目投融资。向客户企业节能项目注资或提供融资服务,解决客户企业节能项目资金问题。4.节能设施施工、安装与调试。类似“交钥匙工程”,由EMCo负责节能项目的原材料和设备采购以及施工、安装和调试工作。5.节能设备运行、维护和保养。负责项目期内所安装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为客户培训设备运营人员。项目期后,可继续提供设备上述内容的有偿服务。6.节能保证与检测。为客户提供节能项目的节能量保证,监测确认节能项目在项目合同期内的节能效果。

针对以上合同能源服务内容,可以将其概括为分享型、承诺型和托管型3类业务和如下5种具体模式:1.节能效益支付模式。客户委托EMCo进行节能改造工程,先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余额用节能效益支付;或者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由EMCo先期支付,EMCo的资金投入和合理的利润全部从项目的后期节能效益中支付。2.节能量保证模式。节能改造工程的全部投入由EMCo先期支付,或者先支付一定比例的预付款,如项目达到所承诺的节能量,客户支付节能改造工程费用或补足预付款差额,并保证EMCo的合理利润。3.节能效益分享模式。节能改造工程前期投入由EMCo支付,合同期内EMCo与客户共同分享项目产生的节能效益。合同期满后,节能设备和技术转让给客户,客户最终获得高能效设备带来的长期节能效益。4.节能设备租赁模式。客户向EMCo租赁节能设备,客户按月或者按季度向EMCo支付设备租金。租赁到期后,设备大多无偿转让给客户所有。5.能源费用托管模式。在保证客户能源成本降低的前提下,客户企业将节能管理工作全部交由EMCo负责,包括节能设备的长期运行、维护、保养、更新改造等环节的投入和再投入均由EMCo承担。客户企业按期向EMCo支付运营服务报酬。

从合同能源管理的供给方来看,EMC企业主要包含以下3种类型的企业:一是节能技术服务商,主要业务是为客户提供能耗评价与节能诊断、项目方案设计、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和系统维护以及节能量监测等节能技术服务,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推广整合型的节能设备和技术;二是节能产品生产商,主要生产节能产品,并以“合同能源管理”的方式销售本企业生产的产品;三是节能产品销售商,作为节能产品生产商的代理,销售成熟的节能产品,在销售过程中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

二、河北省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紧迫性

(一)节能减排工作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世界性能源紧张和环境恶化,使节能减排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但石油、天然气资源却相对不足。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的2.4%,天然气占1.2%;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和5%。而与此同时,我国能源浪费却十分严重,利用效率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单位GDP能耗水平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是发达国家的3~6倍,单位GDP的环境成本居于世界前列。这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节能减排任重道远。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和可持续发展,“十一五”期间我国就制订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规划目标。“十二五”规划继续将节能环保做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进一步规划了未来十年(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节能减排目标。为实现上述目标,中国将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淘汰落后产能,走低碳经济之路。可见,节能技术产品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未来潜力巨大。有专家预测,我国节能减排市场预计存在7000亿~8000亿元的市场空间。

(二)河北省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首先是能耗高。多年来高耗能产业一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支柱,能源消耗高、依赖程度严重,能源缺口日趋扩大。主要耗能产品单耗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火电供电煤耗高20.9%,吨钢可比能耗高10%,水泥综合能耗高22.9%,合成氨综合能耗高77%;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

从单位GDP能耗看,2011年河北省万元GDP能耗为1.300吨标准煤/万元,虽然超额完成了国家下达的下降3%的能耗计划目标任务,但仍位列全国能耗的第八位和中东部省区市第一位,远高于全国0.793的平均水平①国家统计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2012年8月16日公布:2011年省区市万元GDP能耗。。

其次是污染严重。伴随能源消费量的大幅增长和粗放利用,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二氧化硫、烟尘和工业粉尘等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污染负荷已远远超出环境承载容量。全省11个设区城市除秦皇岛外,均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可吸入颗粒物,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1~3倍,超过世界卫生组织标准4~5倍;全省7大水系中有6大水系污染严重。

河北省工业发展中能耗高、污染严重,除了与自身的偏重的产业结构有关以外,还与技术装备水平落后有着密切的关系。突出表现在,一是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生产工艺和装备水平相对落后;二是众多行业中的燃煤工业锅炉、风机、水泵等通用耗能设备效率偏低。河北省节能减排工作欠账多、任务重、涉及面广、时间紧迫,仅靠行政手段解决这些问题将难以实现国家要求的节能减排目标。大力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将有利于全面推动河北省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落实,并将对河北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生重要的影响。

(三)合同能源管理是节能减排市场化的重要途径

实现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的最重要途径就是将生产企业的环境成本外在化。实现从“环境无成本化”到“环境成本内在化”再到“环境成本外在化”的市场化演进。这一演进过程是市场化进程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这种市场化的节能机制下,只有客户通过节能改造,实现了能源成本下降,才可能依靠增加的收益支付EMCo节能服务的报酬,出于自身效益和风险的考虑,EMCo通常是以最先进、成熟的节能技术和产品作支持,提供专业和全面的节能服务,因而节能更专业,节能效率更高。同时也有利于客户企业降低节能改造风险、提高能源管理经验,进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优势。

自从1998年合同能源管理这一节能新机制引进中国以来,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地区和全球环境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节能服务产业得到迅速发展,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不断增多,服务范围已扩展到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多个领域。专家预测,随着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力度,采取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未来合同能源管理将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三、河北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的重点领域

合同能源管理的重点节能领域包括节能装备升级技术改造和节能产品制造。节能装备升级改造主要包括:燃煤锅炉(窑炉)改造、热电联产、余热余压利用、电机系统节能、政府机构节能;节能产品包括:高效节能节水家电产品、高效节能商用产品、高效节能照明产品、节能建材产品与高性能节能墙体材料等。推行河北省合同能源管理的重点领域主要是钢铁、化工、建材、电力、煤炭等重点耗能行业。分行业的重点节能领域分述如下。

1.钢铁工业。钢铁工业是河北省节能的最重点领域。目前钢铁工业能源消费占全省能源消费量的29%。据测算,钢铁工业在全省经济总量的比重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将拉动全省万元GDP能耗提高1.2个百分点。钢铁工业重点节能技术和工艺包括:干熄焦等成套技术、高炉余热回收和余压发电、焦炉煤气回收与综合利用、冶炼技术、加热炉技术和高效连铸连轧技术。机电设备重点推广变频调速、变压器经济运行、就地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等。高效锅炉、高效节能机电设备、高效铸造、锻压、热处理等共性基础工艺。

2.化学工业。化工行业重点节能技术和工艺包括:化肥行业的煤气化技术、蒸汽和烟气余热回收转换技术、大型合成氨升级改造技术;煤化工行业的脱硫、脱碳技术、低温变换工艺技术、回收氢技术、蒸汽自给技术、热电联产、蒸汽多级利用技术;氯碱行业的离子膜烧碱节能技术;整流机组整流技术、蒸发工艺技术、电石渣综合利用;纯碱行业的碳化、燃烧炉等大型高效节能设备、滤碱、蒸馏以及与氨碱、联碱工艺相关的制碱节能技术。

3.建材工业。建材行业重点节能技术和工艺包括:水泥行业的中低温余热发电、节能粉磨技术、优质耐火材料、耐磨材料和隔热材料;玻璃行业的熔化和成形技术、窑炉保温技术和富氧燃烧技术、中低温余热发电、燃油乳化和燃油添加剂节能技术;陶瓷行业的新型窑炉技术、低温快速烧成工艺技术、陶瓷窑燃料结构改造技术;墙体材料行业的低能耗、低污染、高性能、多功能、环保化的新型墙体材料工艺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等。

4.电力工业。电力工业重点节能技术和工艺包括:火电行业中的高效低耗机组发电技术、热电联产技术、热电煤气联供技术、低温低压余热发电技术、热能回收技术、燃烧器节油技术;输变电行业超高压交流输电技术、节能型输变电、配电设备、电网节能调度和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技术等。

5.煤炭工业。煤炭工业重点节能技术和工艺包括:高效、安全、可靠的采煤工艺、新型高效的瓦斯抽放技术、煤炭洗选工艺技术、煤矸石、煤泥、煤层气综合开发利用、高效风机、节能排水泵、空压机等节能技术、煤炭的高效利用和清洁利用等。

6.公共与民用建筑行业。公共与民用建筑行业重点节能技术和产品包括:各种新型墙体材料、中空玻璃、节能门窗、节能电梯、节能家用电器等以及供热采暖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空调系统改造技术、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资源的应用技术。

河北省不少行业设备装置老化、工艺落后,亟须升级改造,节能潜力巨大。例如,在钢铁、水泥、化工、煤炭等高耗能工业行业中余热、余压资源丰富。据测算,目前钢铁行业余热余压资源节能潜力达140余万吨标准煤,水泥行业余热资源节能潜力达26余万吨标准煤;风机、水泵、压缩机等量大、面广的通用耗能设备节电潜力可达56亿千瓦时。此外,政府机构的建筑物采暖、空调、照明等方面能耗较大,在财政支出中占比重较高,这方面的节能潜力也将超过20%。

四、河北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近年来,河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对高能耗、高污染行业加大整治力度,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各种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大多以行政手段为主而非市场化手段。这些调控措施在运行的过程中,企业缺乏主动性,公众参与程度低,行政成本高,推行难度大,节能减排的效果难以持久。因此,建立更加有效的市场化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势在必行。

(一)规范节能服务市场

1.大力发展节能服务公司。优化市场环境,拓展信息服务,鼓励大型重点用能单位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以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提供节能服务;鼓励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节能服务公司联合重组,加强技术开发、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提升综合实力;鼓励有条件的大型用能企业、能源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和管理经验,组建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

2.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对于申请加入节能服务行业的公司要从技术水平、融资能力、规模大小等方面进行严格的资质审查,避免不规范的能源服务公司混乱市场;建立节能服务公司信用档案,对这些公司已承担节能项目的实施水平与效果、盈利能力和还贷能力等进行实时的跟踪调查,并进行定期通报。

3.严格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节能量审核。重点用能企业和使用财政性资金的公共机构的节能改造,要优先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广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督促重点耗能企业建立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编制节能规划,完善节能管理制度,健全能源计量器具、原始记录和基础台账,加强用能计量和检测,为能源审计和节能管理提供基础条件。

4.深化能源价格改革。理顺不同能源品种的价格,使煤、电、油、热等产品的价格能够切实反映能源资源的稀缺程度和真实成本,形成有利于节能和提高能效的价格激励机制。

(二)完善节能服务管理体系

1.构建节能服务信息平台体系。依托网络资源建立节能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发布节能政策和新技术、新产品及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信息,为企业和节能服务机构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提供信息服务。

2.建立自律性行业组织。筹建河北省节能服务行业协会。依托行业协会大力开展业务培训、咨询服务和信息交流,及时总结推广项目实施经验,积极推广能够正确度量节能效果和合理效益的分配体系。

3.制订和修订用能标准规范。以国家标准规范为指导,结合河北省实际,制定和完善主要工业耗能设备、家用电器、照明器具、机动车等能效标准,组织修订和完善主要耗能行业节能设计规范标准。研究制定主要耗能产品单位能耗定额和限额指标,为节能执法监督、设立节能技术准入门槛提供依据。

(三)改善节能服务融资环境

1.加强商业银行信贷支持。督促金融机构将节能服务公司纳入信用评级范围,简化信贷申请和审批手续,对符合资质要求、有发展前景的公司,给予授信并提供项目融资服务。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投入的固定资产,可向商业银行申请抵押贷款。

2.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机制。政策性担保机构要结合节能服务公司的特点,创新项目担保措施,积极为节能服务公司提供信用担保。鼓励商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参与节能服务公司的融资担保工作。

3.多渠道筹措节能项目资金。为克服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融资障碍,促进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河北的实施,鼓励企业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有条件的大型节能服务公司要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利用国外优惠贷款、赠款以及风险投资基金,合作开展合同能源管理项目。

(四)完善财税政策体制

1.强化税收调节政策。对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暂免征收营业税;对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无偿转让给用能单位的资产,免征增值税;节能服务公司实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符合税法有关规定的,对企业所得税实行减免;用能企业按照合同实际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合理支出,可在计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能源管理合同期满后,节能服务公司转让给用能企业的项目资产,按折旧或摊销期满的资产进行税务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企业办理上述资产的权属转移时,也不再另行计入节能服务公司的收入;取消不符合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

2.完善相关财会制度。公共机构按照能源合同支付给节能服务公司的支出计入能源费用;企业的能源资产和相关能源服务支出,能够合理区分和单独计量的应单独核算并按统一的会计准则处理,不能合理区分或不能单独计量的节能服务支出作为费用列支;能源管理合同期满,用能单位取得相关资产作为接受捐赠处理,节能服务公司作为赠与处理。

此外,宣传合同能源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政策法规,增强全民节能意识,对于营造全社会关注、支持和参与合同能源管理的良好氛围,促进合同能源产业在河北的快速推广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曾凡银.节能减排的市场机制研究[J].理论前沿,2008(7):7-10.

[2]朱晓清.论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中国的推广[J].经营管理者,2008(13):1.

[3]发展改革委,财经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关于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J].有色冶金节能,2010(3):4-5.

[4]李学丰,马宝奇.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在宁夏的应用探讨[J].宁夏工程技术,2009(4):328-329.

Research on Promoting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in Hebei Province

YU Qiang1,YU Jia-rui2
(1.College of Management,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2.Business School,Tianjin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ianjin 300222,China)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is an advanced energy management model and a new mechanism of marketoriented energy-saving operation.Based on the situation of energy and environment in Hebei provinc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urgency and significance of building a market mechanism to reduce energy,and suggests that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to achieving the objective of energy reduction.With an analysis of the important fields of propelling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in Hebei province,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lement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 in Hebei province are further discussed.

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energy reduction;energy management corporation(EMCo);market promotion

C939

A

1005-6378(2012)05-0053-04

2011-10-21

于强(1963-),男,河北省沧州市人,河北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责任编辑 王雅坤]

猜你喜欢

服务公司能源管理河北省
高速公路能源管理信息化平台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河北省
合同能源管理会计核算优化对策
论油田服务公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
节能量保证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收益分配
合同能源管理项目风险分析与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