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围城》与《未央歌》中大学形象的比较

2012-04-08花曼娟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2年12期
关键词:未央西南联大围城

花曼娟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围城》与《未央歌》中大学形象的比较

花曼娟

(安徽大学 文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钱钟书在《围城》中塑造的三闾大学的形象,让读者对现代大学知识分子的狡诈、倾轧、虚伪与荒谬有了深刻的印象。三闾大学虽然是作者虚构的,但与钱钟书曾教过一年书的西南联大有很深的渊源。同一时期描写西南联大的作品,鹿桥的《未央歌》却与三闾大学有着迥然不同的风貌。在《未央歌》中,西南联大是一个充满理想、欢乐、友爱的世外桃源般的大学。有意思的是两部作品几乎是同一时期完成,描写的对象又都处于同一时代,而两者的反差如此之大,颇引人深思。

《围城》;《未央歌》;大学形象

历史上曾存在的西南联大走进了文学的殿堂,经过作家的调色与加工,展现着不同的艺术之美。《围城》连载于1946年2月至1947年1月的《文艺复兴》上,钱钟书在《lt;围城gt;序》中说:“角色当然是虚构的,但是有考据癖的人当然也不肯错过索引的机会,放弃附会的权利的。”包括杨绛也曾指出,“钟书从他熟悉的时代,熟悉的地方,熟悉的社会阶层取材。但组成故事的人物与情节全属虚构。尽管某几个人物稍有真人的影子,事情都子虚乌有;某些小情节略具真实,人物却全是捏造的。”[1]这样的辩白当然是无需怀疑的。小说只是小说,艺术毕竟不同于真实,但杨绛的辩白却从反面证实小说的取材是钱钟书所熟悉的时代、地方和社会阶层。钱钟书在写《围城》之前,基本上活动于大学之间:清华大学四年的大学生活,后执教光华大学,留学牛津,回国后在西南联大任教一年,后来去了蓝田国立师范学院,复旦女子文理学院。所有这些都可能成为《围城》的取材武库。钱钟书留学归国后,欲到西南联大任教,吴宓向校方荐聘其为教授,而校方颇有异议,说“钱钟书的学问尚欠火候,暂时还只能聘为副教授”。钱钟书在西南联大执教一年,后去湖南国立蓝田师范学院任教。这些经历都与小说中的情节有太多的相似,并且有学者考证“三闾大学指西南联大无疑”。

夏志清说:“《围城》是中国近代文学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经营的小说,可能亦是最伟大的一部。作为讽刺文学,它令人想起《儒林外史》那一类的著名中国古典小说。”[2]《围城》是一部反映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现状和知识分子生活情态的讽刺小说,人们称它为20世纪40年代的“新儒林外史”,在《围城》中,对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化意识、道德观念、复杂心理,尤其是阴暗心理方面进行了深刻的文化反省和文化批判。三闾大学的校长高松年的老谋深算、道貌岸然,“高松年发奋办公,亲兼教务长,精明得真是睡觉还睁着眼睛,戴着眼镜,做梦都不含糊的。”[3]这样一个会算计的伪科学家,将方鸿渐等人玩于股掌。历史系主任韩学愈竟然是方鸿渐克莱登大学的“校友”,方鸿渐在买这张克莱登大学的假文凭时,立志只是用来哄自己的父亲和丈人的,“也是孝子贤婿应有的承欢养志。反正自己将来找事时,履历上决不开这个学位。”[3]后来他也的确是这么做的。当他在三闾大学听闻韩学愈竟是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时,其讽刺意味十足,韩学愈撒谎不像方鸿渐还要讲良心,他是撒得理直气壮,除了博士文凭之外,他还说自己著作散见于美国《史学杂志》、《星期六文学评论》等大刊物。其实,他的著作只是求职广告:“韩学愈,中国青年,受高等教育,愿意帮助研究中国问题的人,取费低廉。”和“韩学愈君征求二十年前本书,愿出让者请通信某处接洽。”这样一个骗子,却表面装得木讷老实,他为给自己的太太争取教书的职位,不惜鼓动学生在孙柔嘉的课堂上捣乱。而其他如李梅亭的伪善、满口仁义道德实则满腹男盗女娼;顾尔谦的逢迎拍马,汪处厚的拉帮结派、官僚作风;范小姐的矫揉造作等等,可以说是知识分子的群丑图,钱钟书以一种讽刺的笔法刻画出现代大学中知识分子的生活情态,种种丑陋与阴暗皆被捕捉到并放大、渲染,作者对现代大学及知识分子是批判的,毫不留情的。

与《围城》相比较,《未央歌》中的西南联大却有着另一番风貌。鹿桥从美善、理想的一面为我们展现了别样的现代大学形象。鹿桥原名吴讷孙,毕业于西南联大,巧合的是他曾选过钱钟书的课。因怀着对大学生活的美好记忆,于1943年至1945年两年间创作了《未央歌》,书稿写成后,因逢战时,没有出版,直至十几年后,才分别于1959年、1967年在香港、台北两地刊行,遂风靡海外校园。而大陆首发是在1990年,再版是2008年,由合肥黄山书社出版的繁体字版。全书以西南联大和昆明为背景,是“一本以情调风格来谈人生理想的书”。[4]这样的校园里充满了崇尚人格自由,思想独立的学术氛围,与《围城》中的三闾大学有着天壤之别。“在这个风格及理想里,未央歌里的地方、情节、人物就分外美,尽情地美,不羞不惧地美,又欢乐地美”。[4]

《未央歌》以四大主角:童孝贤、余孟勤、伍宝笙、蔺燕梅为中心,展现作者心目中理想的校园环境,“既是只有爱没有恨,只有美没有丑的”,[5]是一片圣地与净土,高唱着“多难殷忧新国运,动心忍性希前哲”的校歌,是一个真正的民主自由、活泼创新的校园。读者不禁为这样的校园所向往,亦为书中纯洁的同学友爱之情所打动,这样的校园是理想的大学校园,洋溢着青春理想的乐园。有人也许会认为鹿桥笔下的西南联大过于美好,并不真实,像蔺燕梅、伍宝笙这样美好的形象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完美的近乎虚假。蔺燕梅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女孩子,外形美,美若天仙。她的出场及后文的渲染无不夸张,学习好,会唱会跳,善良,能力也强,悟性也高,就连家世也好,她的一切无不美好,的确不是现实的笔法,但真正喜欢《未央歌》的读者也会如同书中其他人一样,喜爱这个人物,呵护关心她的成长。书中表现的同学间的友爱是那么深厚与自然,胜于手足。大宴、伍宝笙等人对小童的关怀,如大宴替小童补袜子等情节;同学们对蔺燕梅无私的呵护,把她当成校园中的玫瑰花神。这些感人的同窗友爱之情让人忘却战时学校环境的艰苦,让作者笔下的西南联大成为精神上的世外桃源。司马长风说:“书中有不少于情节无关的文字,诸如漫长的风物描写、季节描写,大段有关人生、思想和学术的议论,有些是细微近乎琐碎的人物雕琢等等,可是由于情意浓,文笔飘洒,读来也如西风秋月,阳春花树,亦不感到太累赘。”

姚丹说西南联大“不是一块圣地,也不是一片净土,它的生活充满了荒谬与制约”,这样的描述与三闾大学倒颇为接近,这是否就是说《围城》就更加真实,《未央歌》就过于虚幻呢?当然不是。历史上的西南联大几乎囊括了当时中国最有成就的大师级学者。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历史学教授Johnlsrael这样说:“西南联大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意思的一所大学,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保存了最完好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最优秀的人才,最值得人们研究。”这样看来,《未央歌》的理想化的描述也不是没有现实土壤的。我们还可以从同在西南联大毕业的汪曾祺的作品中看到《未央歌》的细节。《未央歌》中有这样的描写:“学生们坐茶馆已经成了习惯。为了新舍饮水不便,宿舍灯少床多,又无桌椅。图书馆内一面是地方少,时间限制,——凭良心说人家馆员可够辛苦了,早上,下午,晚上都开。还能叫人家不吃饭吗?——或是太拘束了,他们都愿意用一点点钱买一点时间,在这里念书,或休息。”[5]包括后来朱石樵的论文都是在茶馆中完成的。汪曾祺在《泡茶馆》一文中写道:“茶馆出人才。联大学生上茶馆,并不是穷泡,除了瞎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来读书的。联大同学上茶馆很少不夹着一本乃至几本书的。不少人的论文,读书报告,都是在茶馆写的。

为什么《围城》与《未央歌》的差别这么大呢?《围城》的三闾大学充满讽刺与丑陋,作者着力描绘的是知识分子的虚伪狡诈,不学无术却又招摇撞骗,这样的大学很让人失望,而现实的人生就更让人失望了。钱钟书这样写,跟他的主旨思想是有关的,表现人的生存困境,是《围城》的一个重要目的,这个具有哲学意味的主旨也使得这部小说显得很独特。另外,讽刺的手法在钱钟书并非陌生,读过他的一些短篇如《人·兽·鬼》等,我们就会发现对知识分子的讽刺是他一贯的风格。在《lt;围城gt;序》中钱钟书明确告诉读者,他写《围城》是要写一部分社会、一类人,而写这类人没有忘记他们是人类,无毛两足动物的根本性,很显然,钱钟书对人这种动物是没有多少信心的。而鹿桥当年写《未央歌》却是西南联大毕业后不久,对大学生充满眷恋,怀着美好的回忆来写西南联大的情形自然和《围城》有很大的差异。

很难说《围城》和《未央歌》哪个更真实,因为它们都是文学形象,都是作者的虚构。《围城》对人这种无毛两足动物的本质的反思,表现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具有哲学的深度,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小说,但《未央歌》中洋溢的青春理想,用美和善、理想和友情来为我们编织一个青春理想的神话,以寄放我们热爱美的心灵。两者给我们提供了不同的大学视野,不同的阅读经验,也给我们从文学的角度去了解现代大学提供了可能。

[1]杨绛.记钱钟书与lt;围城gt;[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341.

[2]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282.

[3]钱钟书.围城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182,10.

[4]鹿桥.再版致lt;未央歌gt;读者 [M].合肥:黄山书社,2008.

[5]鹿桥.未央歌 [M].合肥:黄山书社,2008:26.

ClassNo.:I206.6Document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ComparisonofUniversityImageBetweenBesiegedCityandSongofWeiyang

Hua Manjuan

QianZhongshu created a Sanlu University in his novel Besieged City ,which left readers a cunning, strife, false and absurd image of modern university for which it was a university Qian Zhongshu once worked as a teacher. At the same time , in the book Song of Weiyang written by LuQiao, provides us with a very different image of university ,which was called Xinan United University full of ideals, joy and love . The two books are almost written at almost the same time, the subject described lived in the same time but the implication of the object is different in nature.

Besieged City; Song of Weiyang; image of university

花曼娟,硕士,安徽大学文学院。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1672-6758(2012)12-0108-2

I206.6

A

猜你喜欢

未央西南联大围城
西南联大
春未央,开自己的花吧
一起去探病
《围城》围住的从来都是心
纪念西南联大在昆复校(二)
由西南联大想到的
谁公开了她的情书
沈从文先生在西南联大(节选)
“围城”内外
《锦绣未央》CP:只要她站在我的身边